十分钟读完《养育的选择》
读完《Brain Rules for Baby》(中文译名为《让孩子的大脑自由》)之后,又陆陆续续读完了几本育儿书。读书笔记自己做了,但是没有整理出来的一个原因是:很多书有相互重叠的部分。整理出来给大家看的话,我没想好重叠的部分该怎么处理。于是拖到了今天。
《养育的选择》是其中一本。作者陈忻是一位发展心理学的博士,目前在美国高校任教。豆瓣评分8.7,读的人不是特别多。整本书围绕十三个问题展开(每章回答一个问题),作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加上养两个娃的经历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有的问题是我之前没有想过的,比如:你想要一个听话的孩子么?“听话”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为什么?
下面就书里的十三个问题,做了些书摘和整理,供大家参考。如果大家觉得有启发的话,还是去看原书比较有意思,书中有很多生动的例子。
一、我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吗?
安全感来自哪儿?来自和妈妈之间的安全依恋关系。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宝宝出生到一周岁前要解决的冲突是: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具体来说,是对主要照料者(一般是妈妈)的信任。在这个阶段,如果妈妈对宝宝的需求比较敏感,能够有规律地及时满足宝宝的需要,这个安全依恋均能够建立起来。安全依恋是宝宝未来探索外部世界的基础。
信任妈妈、从而建立对妈妈的安全依恋,宝宝才会有安全感。拥抱及拥抱带来的舒适感和情感上的支持,是宝宝和妈妈建立依恋的基础。
鲍尔比提出的依恋的四个阶段:
前依恋阶段:0-6个星期,宝宝从母亲那里获得食物和舒适抚慰。这个阶段把宝宝和妈妈分开并不难造成宝宝的不安和焦虑。宝宝基本不怕生。
依恋形成期:6个星期到6-8个月。宝宝对熟悉的人和不熟悉和人有不同反应,开始有分离焦虑的苗头。见到生人会哭,不让生人抱,这都是正常现象,与胆小无关。
依恋明确期:6-8个月到18-24个月。当母亲离开时,宝宝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这个阶段宝宝特别黏妈妈是正常的。正常的孩子在这个阶段都会体验到分离焦虑。和妈妈成功建立起安全依恋的宝宝能够适度表达分离焦虑,比较容易安慰,有比较强的探索性和独立性。
互惠的关系:18-24个月及之后的几年。这个阶段妈妈可以解释自己去哪儿,多久回来,宝宝可以提一些要求,比如讲个故事再走。这个阶段的孩子能理解父母去干什么,多久能回来,也相信父母会信守承诺按时回来。能够承受父母的短暂离开。稳固的依恋关系帮助宝宝在和父母分离的时候仍然能保持安全感。
结论:
及时、恰当地满足宝宝的需要其实并不能算“宠”,特别是对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不用担心给予及时的回应会宠坏宝宝。
6个月起,宝宝开始慢慢理解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具备了利用哭声来召唤父母的能力,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是,在宝宝召唤我们之前,主动和宝宝一起玩,主动陪他做一些有趣的游戏,进而宝宝能够慢慢学会怎么自己玩,一岁多以后就不会时刻需要人陪了。
用积极的情绪影响宝宝的情绪表达。宝宝越小,妈妈越要有耐心,多表达积极的情绪、支持和爱,让孩子常常保持愉悦的心情,减少不必要哭闹,这有利于宝宝以后认识情绪、表达情绪和调节情绪。(《Brain Rules for Baby》一书中详细解释了这三个能力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是培养同理心的基础,是人际关系的基石。详见十分钟读完《Brain Rules for Baby》。)
6个月以后,给宝宝提供一个可以让他安全探索的环境,而不是因为环境不安全而制止他的活动。
二、早教有必要吗?什么是好的早教?
大脑的可塑性决定了早教的必要性,但早教不是越多越早就越好。早教不等于早点教。
生活即早教,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环境、邻里关系,宝宝从出生后接收到的所有信息都可以视为早教的一部分。
父母和家庭才是早教的主力军,对孩子充满爱的照料,让孩子身体、智力、和社会化情感等方面均衡发展,从长远来看,这才是好的早教。
大部分父母会重视宝宝视觉、听觉的发展,而忽略了触觉和运动知觉的发展。
早教要符合宝宝的发展特点,输入的信息,方式和强度都要适当。比如,出生后的头一两个月,宝宝喜欢看对比明显的图片,最好是黑白图片。6个月以后,宝宝对颜色的知觉才和成人差不多。比如,两周岁的孩子,精细动作的发展更重要,而不是送去学画画。
大脑需要休息,需要时间来消化信息。父母在和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多注意观察孩子,避免形成以父母为主导的模式。创造力不是来自大脑接收的大量信息,而是看大脑怎么利用已经接收到的信息。
早教机构的问题在于不能实现宝宝的“均衡发展”,常常是侧重于训练宝宝的某个技能。让孩子看起来“很聪明”。这些东西的副作用在于,需要大量的时间,占用了让他们“均衡发展”的时间。此外,很可能会伤害他们自发的兴趣、学习热情和内心的动力。
小结:
不要忘记早教的目标:培养一个均衡发展的孩子。
父母和家庭才是早教的主力军:充满爱的照料是宝宝良好发展的基础、鼓励宝宝通过感知和运动探索世界、玩具不是越贵越好,泥土花草都是宝宝最好的“玩具”。
三、敏感期,是否真的无处不在?
流行的“敏感期”被大众泛化和夸大了,父母既不要被敏感期禁锢,也不要消极等待敏感期。给孩子有质量的互动,了解孩子的发展共性和个体差异,细心观察孩子的兴趣所在,给孩子适度、均衡的学习内容,才能因势利导,事半功倍。
敏感期的定义:某一时期就生理上来说是最优发展期,因为生理上已经准备好,以便一些能力的产生和发展,这时候个体他对外界的刺激最为敏感。发展心理学中的敏感期,并不像字面理解的那样,宝宝喜欢A就是对A敏感,就是A的敏感期。孩子的成长在每个阶段都有它的规律和特点但是这个并不是说每个阶段都可以笼统的称为敏感期。
关于画画:爱画画不等于进入画画敏感期。画画和宝宝手的精细动作发展相关。
关于识字:不要消极等待“识字敏感期”、非正式识字体验(比如亲子共读过程中的因势利导、周围环境中的文字认读等)越多,语言、读写能力发展越好。重要的是阅读兴趣的培养,而不是识字。
四、电视节目是早教还是伤害?
这一部分《Brain Rules for Baby》一书中,有详细解释,两本书的结论几乎是完全一致的,我就把结论放在这里吧:
首先,研究表明两岁以下的宝宝不适合看电视,原因有三:
婴幼儿不能理解电视节目和现实世界的关系
过多、过早看电视易产生注意力障碍
把电视作为背景会损害孩子的社会认知和行为
其次,真人之间的互动才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方式。但在这个数字时代,也不必把电子产品视为洪水猛兽,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特点,适当选择,适当使用多媒体,让孩子从多样化的渠道学习,才能平衡发展。
谨慎有效地利用多媒体,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控制看电视时间、选择合适的节目、和孩子一起看节目、把节目和阅读生活联系起来、多提供屏幕以外的活动机会。
五、规则会破坏孩子的自由天性吗?
这个问题在《Brain Rules for Baby》一书中也有详细解释。强调规则要具体,要跟孩子解释为什么有这个规则。
我们谈到规则时常常想的是孩子不可以做什么、禁止孩子做什么。但是,对0-3岁的孩子来说,规则意味着建立有规律的生活和习惯。
这个时期的规则,要以安全为中心。比如,在停车场下了车,可以拉住妈妈的衣角,不乱跑(做什么、不做什么,都要说清楚)。规则是教养,是给看孩子提供解决方案(可以怎么做),引导孩子去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再比如,自己想玩秋千,不能把别人从秋千上拉下了(不安全),可以问对方:什么时候轮到我?或者,先玩别的。
要帮助孩子去适应一些社会规则。比如,在幼儿园的课堂上不能随便走动,这样会影响到他人的学习。还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制定规则,做不到的规则制定出来只会妨碍孩子的发展。比如,孩子要专心听故事,不随意打断老师可以是规则之一,至于怎么听(坐着、趴着、站着)无需在意太多。
规则越具体越好。“勤奋学习”是一个抽象的规则,不够具体。但是,课前预习课文五分钟、课堂上在自己的位置上做作业,不随意走动,这些就是具体的规则。
用孩子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解决问题,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理解宝宝。
六、我的孩子为什么脾气那么大?
儿童的情绪认知和表达都处于初级阶段,不知道如何恰当地表达和管理情绪。父母需要观察、理解孩子,找到情绪背后的原因,才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逐步让孩子学会合适地表达情绪,不要把孩子的情绪表达和性格联系起来。
几个误区:
认为孩子负面情绪的表达就是怀性格;
认为孩子负面情绪的表达是做父母的失败;
认为孩子负面情绪的表达是对父母的挑战(和父母作对);
希望孩子幸福快乐,时时刻刻都快乐;(不现实啊)
父母过度保护孩子,千方百计取悦孩子。(孩子失去了体验情绪、学习处理各种情绪的机会,未来进入真实世界会受挫)
解决问题要先解决情绪:疏导情绪优先于解决问题。
情绪引导四步法:
第一步:帮助孩子认识情绪
第二步:认同孩子的情绪(分散注意力只在某一个阶段有效,不是终极解决办法。讲道理也得在孩子情绪平复后再讲。孩子情绪上来的时候,讲道理是听不进去的。)
第三步:让孩子学习恰当地表达情绪
第四步:启发思考,通过解决问题来疏导孩子的情绪
《Brain Rules for Baby》中强调的是,成功培育出情绪稳定有同理心的孩子的父母有以下四个特点(大家的目标哈):
他们不评价情绪,即不认为情绪有好坏之分。
他们认为所有情绪都是自然而然的,是人的一部分。
他们很清楚,行为是选择,情绪不是。
他们把孩子情绪爆发的特点时间点当作一个教学的机会,而不是把它当作危机。
七、延迟满足能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吗?
斯坦福大学棉花糖实验的广泛传播,让很多父母都了解了“延迟满足”这个概念,但是,延迟满足并不是目标,目标是自控力。延迟满足并不是简单地延迟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是培养孩子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做想做的事,并且,这只是自控力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自控力对孩子的学习至关重要,自控力和专注力相关,研究发现,自控力比较好的孩子,专注力也比较好,这些都有助于孩子未来学业的发展。自控力跟调解情绪的能力有关,进而会影响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培养自控力?
尊重孩子的发展特点,不要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不要拿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所以要读更多的书,了解孩子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在生活细节中培养孩子的自控力,特别是在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中,注意去观察孩子的行为,找到合适的教育机会。
在合适的环境下,让孩子等一等。比如,开水要凉了再喝,蛋糕要等大家一起唱完生日歌才吃。不要低估孩子的自控力,有的父母觉得必须立即满足孩子,才能预防孩子哭闹,这样的思路也是不利于孩子的自控力的培养的。
此外,也不要为了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而刻意忽略孩子合情合理的需要,这样可能会导致孩子认为父母在为难自己,进而破坏对父母的信任。
八、为什么越称赞,孩子越说不得了?
称赞是有必要的,赏识教育对孩子未来的自我评价意义重大。我们对孩子的评价方式,会影响孩子将来的自我评价。
应该如何称赞孩子?称赞要具体而诚恳。(书中提到了Dweck的“成长型思维”)父母应该用称赞去引导孩子关注完成一件事的过程,而不是只关注事情的结果。这样的称赞,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
称赞的最终目标是让孩子建立全面的自信心。
九、孩子会越挫越勇吗?
不要人为地制造挫折,而是陪孩子一起面对他们遭遇的挫折。不要认为孩子遇到的挫折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他们的生活中其实常常有挫折教育的机会。
父母在孩子碰到困难的时候,给予他们情感上(认同、疏导情绪)、认知上(失败和错误是人生的一部分)、思维方式上(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全方位支持,不让孩子去打毫无准备的仗。通过父母的支持、引导,形成抗挫折能力,让父母的爱成为孩子坚强意志的后盾,这才是挫折教育的核心。
十、要不要鼓励孩子争第一?
人生不是比赛,无须时刻比较。不要拿孩子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不要时刻为了鼓励孩子而让孩子认为他是第一。不要把眼光放在别人身上,用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感觉对成人也适用啊)
正确的评价是对事不对人的评价。“乐乐这次作业做得很整齐,大家要向他学习”(对人)“乐乐这次作业做得很整齐,我想你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很为你自豪”(聚焦于事、肯定努力)。
淡化不必要的竞争,正视不可避免的竞争,关注过程而非结果。一次考试好坏的结果并不重要,关键是有没有付出努力,有没有取得进步,有没有从错误中学习、提高。此外,竞争不仅仅要合作(体育项目等等),还要学会尊重对手。
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鼓励孩子自己和自己比较;
让孩子学会面对现实,正确认识自己;
耐心等待孩子成长,培养孩子综合能力。
十一、快乐成长就是让孩子时刻都快乐吗?
成长意味着变化,没有绝对的快乐,也没有时时刻刻都快乐的孩子。“快乐教育”的含义更确切的说应该称之为“获得快乐的教育”——它并不是让孩子一直快乐,而是让孩子学会如何获得快乐,这才是“快乐教育”的应有之义。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受到五大环境系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微观系统(家庭、学校、同伴等)、中介系统(父母与学校的联系、学校和同伴的关系等)、外在系统(社区发展、医疗条件、媒体等)、宏观系统(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等)和时间系统(时代的烙印)。
从长远来看,父母并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保护圈,能做的是努力给孩子积极正面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其他系统对他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消极影响,进而帮助孩子成长。
欢乐和泪水对一个人的成长同样重要:成长伴随着不同的情绪变化;适度的内疚能帮助孩子获得快乐;不快乐的时刻反而是珍贵的教育契机。
十二、要求孩子“听话”会抹杀独立性吗?
听话不是无条件顺从,而是倾听的能力。倾听的能力对学习(听得到、听得懂)和社交(理解他人意图和情绪)都很重要。
培养有倾听能力的孩子,前提是父母是愿意倾听的父母。言传身教、尊重孩子,这样孩子才会尊重父母、愿意倾听。
可以用简单明了,有趣的指令来帮助孩子培养倾听的能力。明确告诉孩子,你希望他做什么。进而观察孩子的行为,孩子认真听、做到的话,就可以用言语鼓励孩子的行为。要注意孩子可能在很多时候需要我们的帮助,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不要仅仅考虑自己的便利,而给孩子一些他做不到的任务,比如,让两岁的孩子在门口等你半小时,这个就不现实。
倾听和独立思考相结合。不听话不等于“独立有主见”,有时候不听话会耽误事。独立思考,和倾听并不冲突。以辩论为例,听明白对方的观点,加上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才能更好地反击。
十三、学习会破坏想象力和创造力吗?
认识并体验世界的规律即学习,是和想象力、创造力共同发展的,而不是对立的、互相伤害的。想象力、创造力不是空中楼阁,它们有基础,有依据。孩子对世界的持续学习和理解、好奇心和兴趣是想象力和创造力源源不断的养料。
婴幼儿的注意力多数由外部刺激决定,随着孩子长大,由于自身兴趣、内部动机去掌控注意力的能力越来越强。宝宝的学习是散光灯一样的注意力在起作用(成年人是聚焦的方式)。比如,对儿童来说,绘本上的书和字都会进入注意力的范围。而不是像成人一样只聚焦在字上面。
哪些做法会伤害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
学习和体验的信息不符合儿童发展水平。(信息输入的内容和方式、比如0-2岁的宝宝是通过感知和动作来探索世界的。在这个阶段,给宝宝冰块玩儿,是学习,给他看汉字“冰”,这个不是。)
学习的过程不容许儿童试错和探索。(让孩子专注地去尝试,以孩子为主体,不要过多干扰。等孩子需要求助的时候,自然会来找你。)
追求标准答案,不允许孩子自己有表达。(生活和数学考试不一样,很多东西没有标准答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