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日本为了征兵,从艳星到二次元的招都使上了,但是……

2016-06-21 萨苏 老萨有发现

如果都是艳星来做征兵广告,一旦打起仗来,岂不是吸引敌人的“制服诱惑”?

日本自卫队的招兵难
自卫队收入是大学毕业生的3倍

日本的自卫队怎么招兵?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从十年前日本的自卫队就已经不再招兵。


由于征募加入自卫队的人员越来越困难,日本政府早已将所有自卫队队员均列为“自卫官”,也就是说,都享受公务员的干部待遇,不再存在士兵这一阶层。所以,在日本只能看到招募“自卫官”的广告,而没有自卫队的招兵广告了。


说起来这似乎不是什么吉利的兆头。


历史上也曾有部队仅有军官没有士兵,那就是二战中欧洲战场相互轰炸的双方空军部队,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欧美各国战俘营对军官和士兵的待遇差别甚大,为了被俘后获得较好对待,双方不约而同把部队搞成了“军官俱乐部”。


当然自卫队搞得全军皆官肯定不是为了被俘问题未雨绸缪,但对于迷信的日本人来说,这怎么也不能说是个好兆头。


不但如此,日本自卫队的军费也在不断上升,其中相当一部分用在了征兵之上。


2015年8月18日,日本防卫省公布了该部门2016年度的预算方案,根据日本《产经新闻》次日报道,在安倍政权扩充军费预算,强行通过安倍法案的背景下包括驻日本美军重组军费等费用的防卫费用再创新高,达到了五万亿日元以上的天文数字,这一数字与前一年的预算相比增长了2.2%,而前一年的预算已经让日本国会大喊吃不消。至此,日本防卫费支出连续保持四年增长的态势。


这笔钱固然很大一部分用在买飞机和军舰上面,但自卫队员昂贵的日常费用也是军费激高的重要推手。


要知道,日本大学生毕业后的正常工资是十八万日元,而参加自卫队,每个月可以拿到三倍的收入,达到五十多万日元。日本政府希望通过高收入促使更多的人进入到自卫队中。


然而,但令人尴尬的是,在高工资、高待遇的刺激下,安倍的自卫队扩军理想依然要面对征兵不足这一大难题。根据日本防卫厅公布的三年前的数字,可以看到日本自卫队的人员当时已经出现了入不敷出。


随着应征者减少,日本自卫队退伍人员空缺得不到填补,导致自卫队人数过去十年里减少了一万三千多人。近年来,虽然通过利用媒体宣传,通过教育界吸收学生等方式大力提高征召投入,但投入和所得明显不得正比。


日本的民众在舆论引导下有些人的确在观点上和安倍站在了一起,但其中“键盘侠”居多,轮到真正去穿军服,却应者寥寥。

日本人真的不愿当兵了?

为什么日本人不愿意去自卫队呢?


原因恐怕是多方面的:


  • 从理论上说,安倍的“政治理想”与现实存在着相当大的矛盾。


虽然所谓邻国“威胁论”使得若干国民倍感危机,不得不在立场上选择与官方站在一起,但战后日本国民经历了和平主义教育的洗礼,也历经了经济高速发展期,他们相信不需要进行军事扩张日本也同样有发展出路。


一味地吸引廉价的鹰派思维与社会倡导和平的主流政治思潮背道而驰。在日本通过安保法是否会引发战争的争论下,人们并不愿意把孩子送上战场。


  • 从客观上说,日本社会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问题,适龄兵源不足是一个技术性问题。


日本今天的平均年龄是44.6岁,正在越来越接近其人力资源的极限。对于日本,这既不是一个新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可以轻易摆脱的麻烦。


未来50年,日本的人口预计将再减少20-30%,因此,日本的年轻人是各个公司争相抢夺的宝贵人力资源。这种情况下,自卫队不容易征召到人员,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不过,仅有这些还不足以说明日本自卫队招兵面临的窘境——毕竟近年来日本的经济不甚理想,平均工资低迷不振,如果到自卫队可以领到三倍薪水,又不用打仗(按照现行日本法律,自卫队员如果战争中打死人理论上会被起诉的),何乐而不为呢?


  • 这就要说到日本社会传统的影响了。


日本普通人的理想工作是进入一家公司担当职员而后步步升迁。而日本公司内部十分讲究论资排辈,先来后到。


于是,毕业后假如两个同学一个进入公司,一个进入自卫队,表面上后者会比前者多挣些钱,但自卫队不养老,一旦退役进入公司,便只能做前者的“后辈”了。此时前者可能已经当上了系长,组长,按照资历双方一直干到退休,前者都会死死压后者一头。


日本年轻人普遍认为通过参加自卫队实现价值是一件渺茫的事情,也会打断人生进程。为了几年服役期间多挣一点,付出如此人生代价实在有些不值得。

从艳星到二次元

自卫队的征兵现状与安倍政权的强硬政策背道而驰,而当前日本又不具备实施义务兵役制的法律和社会基础,日本政府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 首先,日本政府尝试通过提高自卫队形象的方式吸引更多人从军。


▲ 日本征兵宣传片中的自卫队形象


通过大力宣传自卫队的价值、形象,日本舆论调查显示日本人对其好感创新高,那么,日本普通人眼里,自卫队形象到底如何呢?


这件事十分矛盾。一方面,由于日本军队在二战中在国内国外同样横行霸道,军国主义很受民间抵触,日本自卫队一直秉承“夹着尾巴做人”的原则,所以纪律普遍较好。


训练安排尽量避免扰民,军车不与民车争路,经常开放营地欢迎市民参观等做得都很好。特别是阪神大地震之后日本政府放宽了自卫队参与救灾的门槛,在三宅岛救灾等行动中自卫队大出风头,引来若干国民的青眼,享有一定好感是客观事实。


然而,日本舆论又视自卫队为一个“神奇的存在”,其在福岛核电站救难中畏缩不前,部队内高自杀率,演戏事故,性侵丑闻等问题经常见诸各种媒体报道,又让习惯安逸生活的日本年轻人对这支部队敬而远之,生怕因进入兵营丧失自己的自由。


  • 其次,日本政府试图通过更好的征兵广告获得支持。


▲ 日本征兵广告之俊男靓女


▲ 日本征兵广告之萌妹纸


二十一世纪以来,日本自卫队征兵宣传屡出怪招:在日本街头经常可以看到张贴在布告栏中的自卫队征募广告,模特全是俊男靓女,甚至将征兵启事印在厕纸上,在街头散发,以提高宣传的深度和广度。


考虑到年轻人的关注重心,日本自卫队甚至请来几位著名的艳星,使她们成为招兵宣传片、宣传日历的主角,果然提高不少关注度。


▲ 看看这是谁来做广告了


不过,这样做的副作用也不小。有人开玩笑,说如果都是艳星来做征兵广告,一旦打起仗来,岂不是吸引敌人的“制服诱惑”?年轻人因此多关注一下征兵广告是可能的,但谁会因为一个艳星拍的广告片决定自己的人生命运呢?


  • 比较现实的手法是提高女兵比例,使征兵的基本盘扩大。


实际上,今天日本自卫队的女兵比例在世界各国武装力量中居于较高比例,她们大多也能较好地完成任务。


不过,这并不一定是好的解决办法。在平时,自卫队更像一个大的技术公司,女性比例高并无问题,但一旦进入战时,这样的情况不但不符合常规军事传统,而且不够人道,军营本来就主要是男性的世界。


扩充自卫队对日本来说实际上面临很多实际问题——自卫队的营地和训练场地要占用大量土地,而日本地狭人稠,寸土寸金,很难说更多的自卫队员会不会给社会带来进一步的困扰,在这样的环境中部队的训练、实战演习等会不会对百姓增加难免的干扰乃至误伤。这还不要算不断增加的军事预算能不能被百姓所接受。


这些或许都不是最重要的。


二十年前,日本自卫队的征兵广告是:


“爱和平的人到自卫队来”


这样的广告曾经贴满日本的大街小巷。如今,这样的广告已经看不到了。


这或许才是最值得我们,也最值得日本国民忧虑的事情吧。


【完】


如果你喜欢下面的活动,请转发

活动 | 那些年萨苏“坑”我的事儿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蹲坑!

山,被愚公移走了

海,被精卫填平了

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还有一个挖着坑的老萨!

从文人到武将,从侦探到警察,从西洋到东瀛……据可靠消息称,萨苏挖的坑连起来可绕地球两圈!

还记得老萨“坑”过你的那些事儿吗?

不妨写到留言里来吧~

老萨会留意每篇文章后点赞多的留言,没准儿想起来,一个激灵就填上了

本周六之前留言参与“蹲坑”,就有机会获得萨苏签名图书,还有机会带着坑来让老萨给你面填!

还在等什么?老萨备好铁锹了!


萨苏工作室


对世界多一点认识,关注【老萨有发现】

点击关键词阅读近期热文:

日本教授为敦煌下跪 | 中国版“奥兰多枪案”

萨叔钓鸭子 | 爸萨苏画魔女

阅读原文,购买萨苏签名版《警察手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