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台湾导弹误射都不叫事儿,日本自卫队这才叫“自相残杀”

2016-07-06 萨苏 老萨有发现

微信号名称:老萨有发现(ID:sashuchang2015)


本来这是一场类似CS战争游戏的演练,但当下车的自卫队员开始还击的时候,他们射出的却是真正的子弹,两名担任假想敌的自卫队员当即中弹倒地。


不靠谱的日本兵

自卫队各型兵器误射谱


台湾刚刚发生的雄风导弹误射事件,引发从解放军到蔡英文的纷纷瞩目,一时竟形成比美国总统吃错药还要热闹的新闻效果。


然而,日本自卫队对此反应淡定。


究其原因,“吴氏者,初从文,三年不中,后习武,校场发矢,中鼓吏……”误中友军这种事情,在大日本自卫队,可不要太多。也许正因为经常打错靶,自卫队的这些糗事儿反而不常被人注意到,且随手把这些不靠谱的日本兵找几个出来,几乎每一例都不得不说反映出无限的创造力。


炮偏这事儿,不是一回两回


台湾发生的是雄风导弹误射事件,肇事的是金江号导弹艇。无独有偶,日本的导弹艇也很不老实。2006年9月5日晚上七点多,日本海上自卫队青森基地大凑码头的官兵们刚吃完晚餐,忽闻一阵炮声,基地的弹药库突遭排炮袭击。


是拉登的二大爷来袭击啦?


惊魂难定的自卫队员们好一阵子才弄明白是港湾里停泊在6号突堤泊位的三号导弹艇发生了误射——共有10发20毫米机关炮炮弹打向了自家的仓库和附近的居民区,这十发炮弹居然品种还不一样,共有爆破弹4发,曳光弹2发和实心弹(教练弹)4发。幸运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 三号导弹艇属于日本自卫队的第一号型水翼导弹艇,这种五十吨的小艇却是日本海上自卫队航速最快的舰艇,可以跑到46节


该艇装备有两具SSM-1B对舰导弹发射器,以及一座三管转膛20毫米JM-61机关炮。



▲ 惹祸的就是这个东东


事情的原委很快查清,原来,出事时维护人员正为该炮更换部件,换好后校验了一下其功能是否正常,却忘记该艇前一天外出训练,弹舱还没有检查——自卫队的“皇军”想当然地认为里面的炮弹已经打光了,结果……


还好受害的只有仓库房舍和附近的花草树木而已,此事导致该艇艇长、炮长、炮手等停职,导弹艇队队长扣工资,基地司令被训诫。


自卫队的火炮出事不是第一回了,1999年2月18日,日本海上自卫队当时威力最为强劲的榛名号直升机护卫舰在进行检修时也是忽然发炮。炮弹飞向附近的村庄,将当地的日本农民吓了一跳。


这次事故虽然打的炮弹比上回少,也没有人员伤亡,但引发的处分更为严厉,连护卫舰队司令金田秀昭海将都被迫辞职。


三个原因造成如此严厉处理——


第一,该舰误射的是美军提供的贫铀弹打在了居民区,可能造成放射污染;


第二,事故原因是,已经发现演习中实际发射炮弹和领取弹药数目不符,但负责的干部随手涂改了报告,以保证账目相平,维持军舰的“荣誉”,结果造成未发射实弹未被及时清除,引起这一事故;


第三,事故发生后,舰队司令金田海将为了袒护舰长(森井二等海佐)隐瞒不报,以至半年以后才作出事故处理。



▲ 榛名级直升机护卫舰


这件事让当地舆论十分担忧,问道:“要是自卫队朝我们开火,老百姓又拿什么自卫呢?”


自卫?您家,没有扫帚和簸箕吗?



靠这个自卫?


那肯定不是,但别管把什么打进您的家,子弹啦,炮弹啦,您总得拿扫帚簸箕打扫打扫吧?


79发子弹对2人的“残杀”


别说老百姓没辙,就算是武装到牙齿的自卫队自己都没辙——在陆上自卫队前几天刚发生的鹿追误射事件中,两名自卫队员直接被战友乱枪放倒——“皇军”居然还打“皇军”?中弹瞬间弟兄们那种心中的错愕可想而知。


鹿追町位于北海道,这次事故发生在台湾误射事件前一个月。2016年5月23日,在当地的自卫队然别训练中心发生一起自卫队员“自相残杀”的事件。


当时,一支陆上自卫队运输部队(北部方面第310运输中队)正在进行演习。这次演习的内容是当一辆自卫队的弹药车遭到袭击时,怎样组织部队进行增援。应该说这次演练的“蓝军司令”水平甚高,增援部队的装甲车刚刚到达,人员正在下车时便遭到了扮演假想敌的自卫队员迎头伏击。


但此后的事态完全失控——本来这是一场类似CS战争游戏的演练,双方使用的均为空包弹,没有弹头,而枪口上则固定有激光模拟发射器,借此判断命中与否。但当下车的自卫队员开始还击的时候,他们射出的却是真正的子弹,两名担任假想敌的自卫队员当即中弹倒地。



▲ 日本相关新闻报道称这次自相残杀的战斗中,7名自卫队员朝2名倒霉的战友发射了79发子弹


面对满地鲜血,增援部队的人员鸦雀无声——哥们儿,我们不是这个意思啊。


还好看来对方也是瞠目结舌,于是双方一同将受伤的战友紧急送往医护部门进行抢救。这件事的责任在于负责发放弹药的军曹(相当于士官长)填错了单据,所以该领空包弹却领来了真子弹。



为此,陆上自卫队幕僚长岩田清文在记者招待会上再三表示会彻查问题,痛改前非。


但陆自方面也表示错误不能仅仅归到弹药部门,因为空包弹与实弹外观区别很大,重量也不一样,而队员们装弹的时候竟然毫无察觉,这应该归结为缺乏经验。



但是这种没经验也有好处,七对二,打了将近八十枪,只有三弹命中而且没有打到要害。陆自的发言人自我解嘲:


“今回、不幸中の幸いだったのは、事故を起こした部隊が輸送科部隊だったことです。北海道の同隊は、戦車を演習場まで運ぶのが仕事で、あまり戦闘技術は高くない。だから、対襲撃訓練でひとりも死者が出なかった。これがもし戦闘技術の高い普通科(歩兵部隊)やレンジャーだったら、最初の一撃で数人が死亡していたはずです。もっとも、そういう部隊は空包と実弾を間違えるなどというミスは起こさないでしょう。”


(这一次是不幸中的大幸,发生事故的是运输部队。北海道的这个部队,负责的任务是把战车运到演习场,军事技术比较差。因此,在反袭击训练中没有造成人员死亡。如果换了军事技术比较高的普通部队,也就是步兵部队,或者突击队,那第一击便得死几个人。当然,这样的部队也不会分不清空包弹和实弹。)


击落自家飞机成了日本人的荣耀


战斗部队其实也不可乐观,2015年3月18日,一辆日本陆自精锐第七师团第十一联队的步兵战车在演习中误触发炮按钮,击中在前面五米处行驶的同队姊妹车,打穿其油箱,险酿大祸,演习为之中断。



▲ 啊,你干吗打我屁股?!


您说这些跟台湾这次事故比还有差距,人家发射的是导弹,这边打的是炮弹,威力上不可同日而语。这么说是不了解这些不靠谱的日本兵,自卫队也误射过导弹的,而且打的目标绝不是渔船这类没有抵抗力的玩意儿。


1995年11月22日上午8点,日本空中自卫队的王牌部队第六航空团303飞行队在训练中发生误击事故。


当时,该团两架F-15J喷气式高速战斗机在小松湾上空进行空战练习,训练科目为不使用实弹的战术对抗模拟。但训练刚刚开始一分多钟,62-8870号机突然射出一枚AIM-9L响尾蛇导弹,目标直指前方的52-8846号机!



▲ 空中自卫队使用的F-15J战斗机,其翼下的AIM-9L短程空对空导弹清晰可见


在目瞪口呆的地面人员面前,这枚装载了9.4公斤高爆炸药的导弹直接钻进了8846号机的尾喷管,随即一声巨响,爆炸开来。


因为距离太近,8846号机的驾驶员樋口辰巳二等空尉(相当于中尉)虽然有一千多小时F-15战斗机飞行经验却完全措手不及,未能做出任何反应飞机便被击中了。幸运的是这位飞行员及时跳伞,总算在渔船的救助下逃得一命,而他的飞机则坠落在了日本海中。



▲ 日本媒体对这一事故的报道


这一事故至今在日本仍为人津津乐道。


一起事故有啥津津乐道的?


原因是这次击落的飞机太特别了。F-15J是日本根据许可证生产的,原型是美国空军F-15“鹰”式重型制空战斗机,它1972年7月27日首飞,是真正的空中之王,不久便在中东战争中大显威风。


《航空知识》曾这样描述该机:


“F—15最出风头的战斗还是1991年海湾战争空中作战。在“沙漠风暴”行动中,F—15歼击机共击落伊各型飞机33架,占全部被击落敌机的87%,而自已无一受损。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从它参加各种空战至1996年,共击落各种飞机96架,而自己无一被击落。”


至今,世界上唯一用战机击落了F-15的,便是在这次“小松湾”空战中。



▲ 被打捞后于日本大庆园游乐中心进行展示的F-15J战机残骸


想想看,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击落的战机,居然被日本飞行员击落了,这是多么值得庆祝的事情啊。


当然考虑到自己人打自己人的事儿毕竟不太光彩,于是这次“空战”在日本网际便有了各种不同版本,基本都是描述英勇机智的日本飞行员如何用各种落后的战机击落了F-15。


看着眼熟?哦,估计在很多国家都有类似的小小虚荣心。


不过空中自卫队还是做不到脸皮太厚,这起事故的调查结果显示,这就是一个标准的人为疏忽,后面战机的驾驶员本应在训练开始关闭并检查武器总开关,但他因为疏忽没有做这件事。结果训练开始后一不留神就发出一枚真的导弹去。


如果是别的导弹这时还有机会挽回错误,但AIM-9L导弹的攻击原理是红外线热寻的,只要对着敌机屁股发射,这种导弹发射后根本不用管,会自动寻找前方“敌机”——敌机的发动机便是最鲜明的红外线目标。


误发导弹的时候,那架倒霉的8846号F-15战机正在前方,于是后面的日本飞行员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导弹把小辰中尉打下来了。


还觉得不过瘾?好吧,下次咱们再说说日本自卫队如何击落美军飞机的。


啊,还有这样的事情?那驻日美军难道是吃素的吗?确切地说,打的就是你驻日美军……


您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吗?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完】


敬请关注今日第三条,老萨准备放个大招了!


萨苏热文TOP10:



欢迎分享到你的朋友圈

转载须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请加微信号:sasu2016


好故事-新鲜料-萨苏百科


长按二维码关注萨苏

给你看得懂的深,不肤浅的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