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球教育观察|面对成绩,我们怎么可能像德国家长那么佛系?

彼得白 湖畔问教 2022-03-28



湖畔导读

中国家长有多重视“成绩”?看看南京一中就知道了。


作为南京四大老牌名校,即使一本科达线率已高达95.34%,仅因为考上名校的学生数量略少,就被家长喊“校长下课”


这所以素质教育闻名的学校,只得回复:“加强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与管理……加强尖子生培优,组建尖子生团队……”


或许有人要说,社会竞争这么激烈,我们怎么可能像欧洲国家那么“佛系”?


你是否思考过,以“品质”著称的德国,为什么高等职业教育如此发达?人的成长是一生的长跑,高考远远不是终点。找到孩子合适的赛道,不给孩子随便贴标签,孩子未来才更有可能拥有感知幸福的能力。


湖畔问教,一起来看一看德国小学对学习水平不同的孩子,是怎么实行因材施教的。


“下学期我和Tehcin就不再是同班同学了。”

“怎么?他转学了吗?”

“不是的,我去蝴蝶班上三年级,他去毛毛虫班念二年级。”


暑假前几天的放学路上,儿子低声的对我说。


Tehcin是一个泰国孩子,儿子和他,是班里唯二的亚洲面孔。天然的亲近,两个黑头发的小家伙很快就成为了好哥们。

德国的小学放学很早,每次去接儿子,Tehcin都会忽闪着黑亮的大眼睛和我热情的打招呼,还不时会把在学校做的手工和绘画给我看。


每次放学,Tehcin都把我们送到校门口,然后转头再回学校,儿子告诉我,他爸爸妈妈工作到很晚,不能中午来接他,他下午会在学校的托管班等家长。


我们俩家离得很近,平时孩子们和家长还会串串门,分享各自的美食,Tehcin妈妈很热情,经常分享柏林周边那些周末孩子们的好去处,邀我们一同玩耍。


好哥们下学期不能同窗了,儿子对即将到来的“分别”有些怅然若失。


这一年由于疫情影响,学校的课断断续续。暑假前最后一次1对1的家长会,班主任对我说,儿子的语言进步挺大,数学和英文基础都不错,建议开学后升入三年级。


后来和Tehcin妈妈聊起,才知道虽然孩子生在德国,但他们夫妻俩工作比较忙,工作地离家也比较远,主要是姥姥照看。姥姥比较宠娃,基本放养,家里其实没啥语言环境,也不太有精力敦促他的学习,所以,孩子语言进步的比较慢。 


他们所在的班,是这所公立小学里一个特别的混龄班,孩子们6-8岁不等,大多是因父母工作变动从其它州转学来柏林的德国孩子,以及少量外籍孩子。


孩子们的文化背景和语言基础各有差异,由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出任班主任,帮助孩子们尽快融入和适应。


一年后,根据孩子的成长速度、学习能力和主要学科的能力水平来匹配下一年就读的年级,于是就有了蝴蝶班和毛毛虫班。


暑假前收到家长委员会的邮件,号召家长和孩子们开一个户外Party,向老师们,特别是班主任一年的辛劳表示真诚的谢意。

这一天,家长和孩子们准备了鲜花,还有自家烘焙的点心,去到学校附近一个户外的草坪,聆听班主任对孩子们的祝福和寄语。


班主任说,“这一年非常特殊,孩子们都很聪明和努力,而且也都养成了讲卫生、守秩序的好习惯。希望孩子们在假期能多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尝试更多的兴趣爱好,在注意安全的情况下,多旅行看世界,下学期回来和同学们分享见闻。”


整个仪式非常的简单轻松,家长们相互认识和闲谈,孩子们在阳光下爬树、草坪打滚、嬉闹。Tehcin妈妈一如既往的热情平和,满面笑容。

那一天,“毛毛虫”们和“蝴蝶”们在一起愉快玩耍的样子,令我十分感慨。


十个手指有长短,这个世界哪个角落的学校里,都有成绩高低,然而,成长是一直持续的,孩子们是有多么大的潜力和可塑性啊!我小时候,同学们会被贴上留级生、跳级生的标签,班级会分培优班、补差班,最好的孩子进入火箭班。


如果那个时候,暂时落后的孩子被称为毛毛虫,一样被鼓励和祝福,未来的成长会不会有所不同?


后来我特意向一些德国父母请教,小学高年级的孩子们会有怎样培养路径。


德国各个州的教育制度和规则有差异,但基本遵循因材施教,对孩子的教育养成有区别,无偏见。


以柏林为例,平均成绩名列前茅的小朋友,有一部分会在4年级毕业后即升入初中,被重点培养,但并不会因为学业的优秀特别鼓励天才少年的养成。


这些前期优秀的孩子,中学时间普遍会从6年拉到8年,让他们有更充沛的时间和扎实的积累完成这个阶段的学习,会更加出类拔萃,但也会在生理和心理比较成熟的18岁,与其他学业普通的同龄孩子一起开始大学的时光。

学业的优秀在德国并没有像在中国和美国那样被重视,职业教育培养的大量高级技术工人是很多家庭的理性选择,并且也大多有着更稳定的收入和可预期的未来。


在德国教育的理念里,长大后的蝴蝶和毛毛虫,既有能力区别,也是人生的价值选择。长大后,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迎风飞舞,各自美丽。


“全球教育观察”栏目中,我们力求以亲历者的视角,客观地记录全球教育的进行时。


教育没有唯一的答案,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之根,都有一个民族对于世界和自身的独特解读,都有它的变与不变。


期待在这个栏目中,我们能够看到自己,也看到他人。

欢迎投稿:请将原创稿件、配图及个人简介发至邮箱dqhjiaoyuluntan@163.com 来稿必复。如稿件被采用,将有专人与您联系发稿及稿费事宜。


*声明:本专栏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号或“东钱湖教育论坛”观点。

- END -

阅读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全球教育观察|加拿大:自信的孩子才是安全的孩子

全球教育观察|生存!日本小学的“超级硬核”安全教育

陕西镇安7.1亿建豪华中学:假山喷泉祈年殿,谁让你这么敢花钱?



知行合一,欢迎转发




· 风起东钱湖 ·

 凝聚智慧   启迪未来 

 让教育不再独行 


湖畔问教


凝聚智慧,点亮“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