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问教

其他

詹大年|给2000个问题孩子当爹,向问题孩子学习,这个校长是疯了吗?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我问他:“这辈子,如果不做校长,您可能会去做什么?”他说:“我从未想过。我只会做这个,只想做这个。”01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每一个孩子都来自纯净无邪的地方,永远都应该是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
2021年1月21日
其他

佐藤学|与资本对在线教育的推波助澜相比,教育者真正该做的是什么?

Bateson),贝特森指出,学习由两个方面组成:1一是学习一种知识,即“原型学习”或“一型学习”;2另一种是学习如何学习,贝特森将其命名为“再进修”或“二型学习”,
2021年1月18日
其他

全球教育观察 | 在加拿大,集体项目运动是打开社交圈的敲门砖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湖畔导读2020这一年,人们对新冠肺炎疫情记忆犹新,这一公共卫生事件骤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节奏和方式,让很多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孩子的健康比学习更重要,越来越多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身体发展。本文作者,一位生活在加拿大的华人母亲,分享孩子边学习边坚持着多年来的体育特长。回顾多年的成长,总结些值得分享、可能对大家有帮助的干货,也许能给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一点借鉴,带来一些有价值的思考。作者介绍我们是一代不同于前几代人的新一代父母,为了教育不惜一切代价,竭尽全力地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为孩子们提供最好的条件,寻找最佳机会。为了能够引领起飞,也在孜孜不倦地学习提高,支持培养孩子的爱好,跟他一起反思,一起成长。1.
2021年1月16日
其他

张元龙 | 在中国,为什么有那么多大型体育场馆会空置?

-阅读推荐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佐藤学|疫情让人类社会按下暂停键,线上教学是教育创新的解药吗?▲史宗恺
2021年1月11日
其他

热点|我们花钱花力培养出来的孩子,就是用来拿命换钱的吗?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人的生命有多重要?保尔·柯察金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当然,后面他也说了,如果是为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可以牺牲生命。很多事情可以称之为壮丽,很多理想可以称之为伟大,但我坚信,钱,算不上。但是,你要如何说服今日的年轻人,不要拿命换钱呢?拼多多22岁林姓女员工,凌晨加班到一点多回家途中猝死。公号大v远方青木的文章《拼多多说,底层人民应该拿命换钱》中有一条高赞留言:孩子,不正是这样从小被量化的吗?分数,排名,升学率,一切评判标准,都淹没在了数字里。有多少人,关心你快不快乐?身体舒不舒服?关心你与梦想的距离?01是谁让孩子习惯了生活在“数字”里?我们虽然嘴上不承认,但心里总以为,孩子能考上好大学,家长的任务就基本结束了——好大学就意味着好工作,好工作就意味着高工资,高工资就意味着幸福生活。逻辑真的这么简单吗?工作了,职场新人,谁关心你累不累?累是应该的。因为你已经习惯了,无论升职加薪,买车买房,还不都是钱吗?只有人关心你赚多少,以及这个钱是否值得你卖命——“就该拿命换钱”!曾听到另一个故事,朋友的小姨在电话里哭诉了一个小时,姨夫做医疗用品生意,风生水起,小姨做教育培训,也赚得盆满钵满。之前很爱晒娃,孩子也优秀,奥数连续几年拿一等奖。就在不久前,17岁的孩子再次参赛,惨败,孩子一下子精神崩溃,抑郁症,只能休学在家,高考也遥遥无期了。夫妻两个关系原本就一直不大好,孩子的事一来,整个家庭崩盘。数字,冷静,不带一丝感情,似乎客观地反映着人类社会运转的一切效能。然而,在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真实存在的家庭,各自承担的悲喜。02干瘪的人生许愿池记得
2021年1月5日
其他

佐藤学|疫情让人类社会按下暂停键,线上教学是教育创新的解药吗?

量子力学为教育带来颠覆性启示▲孙尚传|未来教育与工业5.0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观看论坛直播回放
2021年1月4日
其他

史宗恺 | 清华体育,为何独树一帜?

量子力学为教育带来颠覆性启示▲孙尚传|未来教育与工业5.0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观看论坛直播回放
2020年12月28日
其他

年度最佳纪录片《棒!少年》,你相信吗?每个孩子都有机会用“体育”改变一生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湖畔导读最近,一部名为《棒!少年》的纪录片在朋友圈刷屏。这部以体育为题材的影片,不仅斩获第十四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纪录片”大奖,更被众多网友极力推荐为“2020年最值得带孩子去看的电影”,是年度纪录片的黑马之作。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奥委会副主席李玲蔚也曾在“2020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说道:“是体育改变了我的人生。不但改变了过去几十年的人生,更影响我未来的人生,甚至影响我的下一代,感谢体育改变了我。”“湖畔问教”,与您分享这部影片,体育,不仅给困境中的孩子带来希望,也是每一个孩子成长中的光。《棒!少年》这部以体育为题材的影片,讲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困境”少年,在前国家棒球队队长退役后创办的爱心棒球基地,通过打棒球“叫板命运”的故事。基地里的每个孩子背后,都有不堪回首的成长经历和原生家庭的悲痛。他们之中有的父亲重病,被母亲遗弃;有的父母双亡,无依无靠;有的只能辗转在亲戚家生活,但不幸的是亲戚也相继过世……导演许慧晶,用一年半的时间记录了这些生命力蓬勃的少年群像,记录了这群特殊的孩子的棒球生涯,记录他们在一起捣蛋、敏感、脆弱,同时也记录了他们因为棒球这项体育运动,而变得坚韧,顽强成长。这部影片,令人感触颇多。正如一位影评人所说:“它更关乎于生存处境与人生选择,球场之外远比球场之内更精彩。”“学打棒球先做人”这部纪录片,最令人印象深刻,也是改变最大的是“游侠”马虎。家庭的不幸,让他从便小失去了爱和保护,“刺头”、“脾气暴躁”、“桀骜不驯”,是他初到基地时的“标签”。而在强棒天使队赴美参加2018年PONY世界大赛输的很惨后,他却是那个能承担起安慰队友,递上汉堡抹掉眼泪的“懂事”少年。“学打棒球先做人”在央视新闻《相对论》节目中,爱心棒球基地创始人孙岭峰说“马虎从加入棒球队开始,就一直在‘拔刺’,是棒球让他发生了改变。”球场之外,改变孩子们思想与行为的是球队、是爱心基地、也是体育。棒球作为一项团体运动,带给队员们更多的是团队的伙伴和支持。一群性格迥异的少年,在爱心棒球基地不仅学到棒球技能和知识,还学到了体育中的拼博,合作,勇气以及做人的道理。
2020年12月25日
其他

潘建伟 | 量子力学为教育带来颠覆性启示

是从事喜爱的事业。如果通过教育能够让人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而非眼前吃香、赚钱的事业,是比较重要的。事业,应该找适合自己,自己喜欢并且充满敬意的去从事。因为没有这些,到最后你不会做的特别好。
2020年12月21日
其他

孙尚传|未来教育与工业5.0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湖
2020年12月16日
其他

热点|专家建议缩短学制,更早当上“打工人”?你同意么?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昨日,新浪财经2020年会暨第13届金麒麟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期间,东北亚经济研究院学术专家副主委周天勇在演讲中表示:未来一段时间看能否延长义务教育的时间,同时为了使整个经济有新的劳动力进来,小学到研究生的教育应当缩短两年。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2020年12月11日
其他

凯文·凯利|无惧未来——关于“技术学习”的5个洞见

“湖畔问教”将持续推出“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嘉宾演讲全文。欢迎继续关注!
2020年12月9日
其他

袁振国:学习方式变革的思考

“湖畔问教”将持续推出“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嘉宾演讲全文。欢迎继续关注!
2020年12月7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全球教育观察|加拿大小学作业:没有审美的参与,思考是不完整的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湖畔导读美是什么?是考级还是升学加分?是为了语数外可以放弃的副科,还是实在成绩不好可以混个艺术生?是只有有天赋的人可以追求的特权?是仓廪实才能追求的上层建筑?是无用之用?如果美是这样,美之为美,斯恶矣。加拿大的小升初和高中省考没有美育加分,但几乎所有小学文科作业都要求加入插图、设计甚至表演。美育作为一种通用语,浸透所有科目的学术训练。当我们被严肃的标准化答案所限制,想象力和创造力遭忽视的时候,加拿大的小学教育,正在将各种领域都当做潜在的艺术形式来看待。作者介绍应试教育的方法搞不出素质教育请为生活而艺术毕加索说:“每个小孩都是一名艺术家,问题在于如何让长大之后的我们仍然是一位艺术家。”加拿大的方法是不增加美术课课时,而是将绘画教学,变成理解美之要素的多种途径。让孩子们得以明白:你必须精心编排富有创见,才能摆脱表面的相似。比如新学年需要准备口头和书面的自我介绍,每年换老师换同学,自我介绍的版本都不重样。这学期对六年级学生的文字要求是回答一些社交倾向调查,手绘要求是自画像加最喜爱城市的背景。▲
2020年12月5日
其他

朱永新|假如学习可以成为数字资产,你愿意成为终身学习者吗?

“湖畔问教”将持续推出“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嘉宾演讲全文。欢迎继续关注!
2020年12月4日
其他

凯文·凯利|智能眼镜,会像智能手机一样,再次颠覆我们的学习方式吗?

“湖畔问教”将持续推出“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嘉宾演讲全文。欢迎继续关注!
2020年11月30日
其他

迈克尔·莱维特:危机中的教育及其价值

“湖畔问教”将持续推出“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嘉宾演讲全文。欢迎继续关注!
2020年11月27日
其他

刘利民:为了明天更好的教育——中国的教育政策和实践

“湖畔问教”将持续推出“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嘉宾演讲全文。欢迎继续关注!
2020年11月25日
其他

龙永图:德智体美劳,一个不能少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湖
2020年11月16日
其他

全球教育观察|我在日本读小学:夏休的自由研究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湖畔导读在100多年前的“大正自由教育运动”中,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提出了以学生自主性、积极性为核心的“全人教育”,设立学生自由研究时间,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这项改革,如今成为了日本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课程——自由研究。所谓“自由研究”,是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研究,实现深度学习。“湖畔问教”与您一起去看一看日本小学生们对自由研究的热爱。因为疫情无法回国,第一次在京都这个盆地城市完完整整的体验一回京都的夏天。这里的夏天被京都人叫做“蒸し暑い”,就像汉字所表示的一样,像蒸熟了一样的热,甚至常见有关于晚上没开空调而被热死的人的报道和统计,真的是相当厉害。于是,在这个夏天,东东在院子里太阳照着的大石头上放了一个平底锅,任凭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烤了两个小时后,往锅里打了一个生鸡蛋,以观察能否真的像人们经常会说的那样:热的可以摊鸡蛋了。当然,由于煎鸡蛋所需要的温度要60度以上,而平底锅的温度大约只有40几度,蛋并没有如期煎熟,不过整个观察的过程,记录之后成了东东的暑期作业——夏休自由研究。说起自由研究,在日本起源于明治大正自由教育运动中新诞生的教育学校,为了让学生们对自己关心的事物有充分自由的体验学习活动时间而设立的,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了如今的自由研究活动。研究的提交方式可以是一张超大海报,也可以是自己完成的作品及笔记,或是装订成册的研究过程。今年是东东西西第二年参加自由研究。假期结束后,学校会举办自由研究展览,把孩子们的研究内容展示出来,今年因为疫情导致展览规模和时间都缩短了,不过这并不影响展览的内容丰富多彩。自由研究的选题自由,全由学生自己决定,但是研究的过程主要分以下七步:01首先要确定自己的研究主题、动机;02然后是具体的研究方法;03预想的结果;04实际的结果;05根据所研究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如果与预想的结果不同要分析原因;06研究的感想;07研究过程中参考的文献、谢辞等。从这些要求上不难看出,虽说是自由研究,但是完成这项工作确并不是一项容易的事,甚至很多研究课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每天进行记录,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也会有需要家长进行协助的地方,这从另一方面促进了亲子之间的沟通交流。日本的小学生都对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呢?这是我比较关心的内容。总结下来自由研究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一是手工制作类由于学校开有家庭课,所以缝纫刺绣类的作品比较常见。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除了做衣服之外,做口罩的同学也有不少,还有做手工皂的、除臭剂的、房屋模型及小玩偶等,制作类的作品在所有的作品中占了不少比例。西西的好朋友可儿(也是中国娃)做的中国端午香包。去年东东做的主题是中国京剧,西西介绍了故宫紫禁城。每一个在外的国人不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最爱的还是我们的中华文化。这个用竹子做的装置,是日本夏天最常吃的食物——流水荞麦面。这是五年级的小学生做的浴衣,我在这件作品前观察了很久,惊叹与这不止是她独自完成的成品,还有她自己精心制作的过程,里面每一部分的服装打版图和制作笔记清清楚楚,最后还有感谢的家人,以及自己所参考的书箱和完成日期等,编成了一本完整的小册子。二是历史文化类制作类的自由研究者中女孩子占多数,历史文化类的内容中则是男孩子占多数了。比如这个研究的主题是二条城的秘密。还有在过去武士家族中流传甚广的家纹系列及日本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我曾经在去年的展览中还看到有的同学研究了中国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事件,以及那个时代日本当时的现状对比。动漫主题也少不了,这个作者一定是机器猫的超级粉丝吧!三是物理科学类有趣的比如这个水果发电的想法。在妈妈们当中人气很高的扫地机器人。四是日常观察类这类我们并不莫生。记得我小时候也有相关类似的作业,比如观察豆芽菜的生长过程,或者是黄瓜结果的过程。还有天上的星星及云彩、彩虹等。星图全部手绘出来,这也是个很专业的小天文迷了。观察自己居住的区域常常出现的野生小动物。这个就比较有意思了,作者的着眼点除了这些动物的出没时间之外,还有“遇到了怎么办?”,“看见黑熊不可以装死,而是要背向着熊安静的走开”,“看见可疑的人,要去最近的贴有“110儿童之家”标志的住宅寻求帮助”。五是社会责任类环境问题导致的地球温暖化、垃圾分类、儿童参政的京都议会儿童议员活动,都成为了自由研究的主题。新冠肺炎也做为一项突发的重大事件,在自由研究的课题中有不少相关的研究内容。这就是五花八门脑洞大开的自由研究,主题真的是相当自由。于是有个小学生提出的研究课题为:最后一天也不写作业的时候家里人对我是怎样的态度。到最后一天跟家里人坦白,妈妈摔了一个盘子,爸爸则哈哈笑着说:我小时候也是在最后一天哭着写完作业的。然后看到玩了一暑假的弟弟在开学头一晚真的哭着写作业的时候,自己万分后悔,为什么不观察弟弟就好了干嘛自己傻乎乎的去经历这份煎熬。最终没有写作业而只提交了一份生动有趣的记录整个过程的自由研究作业。果然太自由了就需要付出代价的呢。不过,我是真的喜欢这项自由研究作业。用一个悠长的假期,集中精力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享受其中,还可以把研究结果与他人一起分享,真是个有趣好玩儿的假期作业呢。在“全球教育观察”栏目中,我们力求以亲历者的视角,客观地记录全球教育的进行时。教育没有唯一的答案,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之根,都有一个民族对于世界和自身的独特解读,都有它的变与不变。期待在这个栏目中,我们能够看到自己,也看到他人。欢迎投稿:请将原创稿件、配图及个人简介发至邮箱dqhjiaoyuluntan@163.com
2020年11月14日
其他

乔治·帕潘德里欧:办好教育,建立全球共同体,共享人类美好未来

尹烨:基因即因,未来已来▲特稿|杨念鲁:在被“异化”的教育中,我们还能找到它本来的价值吗?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观看论坛直播回放
2020年11月13日
其他

徐万茂:向世界讲好“中国教育故事”,寻求国际教育合作的“最大公约数”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湖畔导读一场具有国际性、高端性、跨界性的教育论坛之梦,徐万茂做了十八年。“向世界讲好‘中国教育故事’,寻求国际教育合作的‘最大公约数’”。湖畔问教,与您分享一位出身于最朴素的中国传统耕读文化世家并受益终身的老人的拳拳报国之心。作为以教育为主体发展了近
2020年11月12日
其他

特稿|杨念鲁:在被“异化”的教育中,我们还能找到它本来的价值吗?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湖畔导读从古至今,教育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个人等各方面的影响都是十分显著。然而在今天,教育面临着被功利化、被工具化、被异化的危机,让我们回到本质——教育的价值是什么?“湖畔问教”与您一同问教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东钱湖教育论坛秘书长杨念鲁,分享他对教育的价值有怎样的理解和思考?我们为什么要“重建教育价值”?
2020年11月9日
其他

DEF论坛|顾明远:使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教育的幸福,成为时代的新人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湖畔导读刚刚结束不久的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聚焦当下新冠疫情以及新科技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以“面向未来——疫情中的教育思考”为主题,汇聚中外各界的学者、精英,把握当下教育的热点、难点,凝聚智慧,发表真知灼见。并向公众征集“关于教育的好问题”持续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凝聚大家的共识。凝聚智慧,启迪未来,“湖畔问教”与您共同回顾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的精彩致辞。我们国家现在的教育正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交叉点,在过去的七十年中,我们国家的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进入到新的时代,又对教育有了新的要求,中央发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教育现代化制作了蓝图,现在正在贯彻落实阶段。最近中央发布的一系列文件,都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的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我们遇到了一个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新的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改变了教育的环境,改变了教育的生态,改变了教育的空间,改变了教育培养人的模式,甚至改变了师生关系。未来的教育我们要从两个高度去考虑:一是我们要为建立社会主义强国培养人才的高度;二是要应对当前社会的、世界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希望“东钱湖教育论坛”能够对未来教育的理论、实践进行认真地讨论,真正落实中央一系列文件的指示。教育现代化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培养现代的人,要培养现代的人,就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的教学观。把我们的教育工作做好,就是要办好每个学校,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使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教育的幸福,成为时代的新人。
2020年11月6日
其他

DEF论坛 | 尹烨:基因即因,未来已来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湖畔导读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生命与未来再次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议题。作为生命科学圈的“名嘴”,华大基因CEO尹烨不仅致力生命科学研究、产业的拓展,还为大众讲述听得懂的生命科学。“湖畔问教”与您分享尹烨在“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的精彩演讲全文《基因即因,未来已来》,从生命科学的角度探讨未来教育。01生命科学的科普,有什么用?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跟基因相关的事情——《基因即因,未来已来》。我觉得再不去学生命科学就晚了,现在可以测试一下大家的生物学素质。第一个问题,我们跟苍蝇有多少基因是一样的?是39%。在华大,不能随便打苍蝇,打苍蝇就是“欺师灭祖”,大概2亿多年前,我们跟苍蝇有共同的祖先。再比如,今天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超过了76岁,但是1949年建国的时候人均预期寿命还不到39岁。以前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但现在,70岁离世我们觉得是“夭折”了。当一个民族的“疾病谱”转变为慢性病,就证明这个民族的平均预期寿命超过了70岁。非洲人的平均寿命是50多岁,最大的死因还是传/感染病,由此可见,我们会解决很多的旧问题,也会带来很多新问题。比如新冠病毒和一个人的细胞,它俩大小差多少倍呢?超过一千万倍。所以大家可以想象,一个人类的细胞到底能养多少病毒!因此这个病毒其实还是很强大的。再比如说,人一辈子心脏跳多少次?如果以活到80岁来算的话,是30亿次。那为什么人类还得心脏病呢?因为你不按说明书操作太久了。本来这些机器都准备了100到120岁的寿命,你天天不养护还去折腾它,抽烟、喝酒、赌博、参加封建迷信活动,这些问题确实需要通过对生命问题的科普和教育去解决。02为什么说我们现在处于生命时代?既然讲到新冠病毒,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华大基因在疫情期间做的事情。华大基因援助了190个国家,在全球30多个国家帮助他们建立实验室,在青岛四天完成了100多万份样本的检测。这是中国的创新,中国创造了一个人类公共卫生史上的奇迹。当时既没有疫苗,也没有药物,我们能做什么就先做什么,居然把十几亿人口国家的传染疾病控制住了。我们处于历史的什么位置?我们经历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现在到了生命时代。农业时代解决人和粮食,工业时代解决人和原子,信息时代解决人和比特,今天解决我们和基因的关系。说的再简单一点,就两个时代:非生命时代和生命时代。在生命时代有什么不一样?生命时代将融合物理世界、信息世界和生命世界。工业时代或者非生命时代带来的最大问题是过剩,比如手机越做越好,人们就开始犹豫要不要再换一部手机,因为不管是什么牌子的手机,它们推出新手机的速度太快。生命时代的本身没有过剩,比如人们不会说我活得太长,活得太健康。这一定不来自于多巴胺的刺激,一定来自于内啡肽的奖励,这种感知促使我们可以不断演化成人,这是一个原始化的动力。我不是担心大家没有看到这个现象,我只是担心你看到了不去做,没有抓到本质,换言之,生命时代,中国不能错过。03生命教育为何需要形而下的钻研?李约瑟之问——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中国古代的科技遥遥领先,比如北宋四大发明。后来为什么一直错过呢?如果仔细分析,有两个原因:第一、中国的科举制度让大家只想当官,官本位的思想,包括清朝洋人至上的思想到今天我们仍然还没有完全解除。第二、中国儒家只注重道德,而不注重定量管理。比如“天大旱、死若干、糖少许、盐适量”,用数学的语言怎么阐述呢?这是很复杂的问题,所以我们特别善于形而上。中国从来不缺形而上的教育,我最喜欢的《横渠语录》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话有一句就足够了,但是形而下的钻研的确做得不够。什么是形而下的钻研?《大学》里写得很清楚——“格物”。什么是格物?去研究一个物质,研究物体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比如,我拿手机举例,“格物”的第一个阶段拿到一部手机——这个手机居然能折叠很酷;第二个阶段8寸大屏,四千万像素,四个摄像头,某相机品牌认证;第三个阶段CPU的性能;到第四个阶段,看到手机,先反映这里面的技术饱含着十个诺贝尔奖。像今天的演讲嘉宾迈克尔·莱维特,是201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多模态的模型对复杂化学体系的建立,这个对生命科学的启示很多。回到生命科学本身,举个例子,比如茭白。“格物”的第一个阶段,我们知道茭白是可以炒肉的茭白;第二个阶段,知道它和大米有关系,是古代的六谷之一;第三个阶段,明白它和大米是亲戚,从植物分类学上划分到它跟大米、竹子、小麦、小米这些属于一家人,在生物学上称之为同一科;到第四个阶段,你要知道茭白的基因组大约590MB,大约有30条染色体,从米变成菜,有可能是某一株在北宋期间被真菌感染了,造成茎部的膨胀,后来它就安心做了菜。这是生命科学的“格物”。这背后有特别多的认知,本质上是要求我们对那些看起来似乎平常的事情产生一些重新的连接,也就势必要求非常审慎地理解在这个大厅内发生的一些现象。比如你知道5万年前我们也许是一家吗?今天说起来是教育大会,实际上是一个寻亲大会,在座的各位不要有芥蒂,请互相拥抱一下,因为我们和猩猩的基因相似度达到90%,我们和其他人的差别只有0.5%,我们当然是亲戚。所以生命是非常神奇的。比如,大家知道最早使用量子技术的是叶绿体,光合作用抓的是光量子;世界上最小的3D打印工厂是核糖体,我们体内所有的蛋白质都在那里做出来的。最小的共享单车,是机动蛋白,体内每个细胞,每一秒钟都有上百万个分子在为我们工作,它们使用通用货币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如果不提供ATP,马上停止工作了,这就是共享单车模式。最高效的大数据存储设备不是石墨稀,是我们的DNA,一个细胞只有6个皮克(pg)的DNA,能存储的数据量是6个GB,换言之1公斤的DNA可以存储455个EB,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EB,1个EB就是104,8576
2020年11月5日
其他

DEF论坛 | 周铁农:教育是整个民族的事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湖畔导读在线观看人数超400万人留言互动人数超3.5万条中央主流媒体等百余家媒体报道,消息阅读数量超2500万次……刚刚结束不久的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聚焦当下新冠疫情以及新科技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以“面向未来——疫情中的教育思考”为主题,汇聚中外各界的学者、精英,把握当下教育的热点、难点,凝聚智慧,发表真知灼见。并向公众征集“关于教育的好问题”持续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凝聚大家的共识。凝聚智慧,启迪未来,“湖畔问教”与您共同回顾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专为论坛发来的贺信。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尚未彻底结束,全世界都在思考如何有效应对这场灾难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东钱湖教育论坛从未来教育的视角,尝试回答这场疫情带给我们的若干教育思考,很有价值。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今天在校生是推动国家未来发展,实现民族振兴的主力军,我们的教育只有更好的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未来发展趋势,积极迎接挑战并主动引领未来,我们的国家才大有希望。教育是整个民族的事,教育的发展无不受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社会观念和民众心态等外部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跳出教育看教育、论教育,能够使教育发展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得到更广泛的理解和支持。东钱湖教育论坛秉持:“让教育不再独行”的理念,把教育发展放在时代进步的大背景下,动员方方面面的有识之士,为教育发展出谋献策,营造全社会关心和重视教育的氛围,这种创新值得鼓励。教育涉及到千家万户,关乎百姓福祉!今天学校的育人质量影响各行各业的发展后劲,希望东钱湖教育论坛站在时代的前沿,面向未来,讨论教育的真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政策参考,在教育发展中发挥推动的积极作用,产生重要的社会影响。“湖畔问教”将持续推出“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嘉宾演讲全文。欢迎继续关注!
2020年11月2日
其他

“对话:未来学校探真”|6位大咖解码全球教育案例:未来教育中的变与不变(中)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疫情期间,中国教育“停课不停学”的大规模线上教育实践,催化了教育的变革。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特别设置“对话:未来学校探真”单元。“对话”单元由上海市电教馆馆长、《走进学校3.0时代》作者张治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尹后庆,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中国科技馆原馆长、国际博协科技馆委员会原副主席李象益,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朱爱华共同参与讨论。在“对话”的第一个环节中,6位嘉宾探索了关于学校变革的现实需求和底层逻辑。那么,未来学校将会怎样改变?第二环节,嘉宾们分享了在中国大地上正在发生的关于未来学校变革的案例。(关注「湖畔问教」公众号,回复“案例视频”,即可获取教学案例视频集锦。)以下是现场6位嘉宾的精彩讨论摘录。▲在上海市黄浦区劳动技术教育中心,一些学生们正在研究如何设计一个机械臂,实现抓取功能。另一些学生应用3D打印技术,结合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完成了从研究、设计,到制作、展示的全过程。▲在宁波华茂教育集团,有一句口号,叫做:“学海无涯乐作舟,多才多艺英才生”。学校鼓励学生们多元发展,在学校里就设计建造了美术馆、图书馆、体育馆和科技馆,环境育人,因材施教。张
2020年10月30日
其他

“对话:未来学校探真”|6位大咖解码全球教育案例:学校变革的底层逻辑是什么?(上)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10月24日,在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第四单元“对话:未来学校探真”中,现场通过视频展示了6个国内外教学案例视频,其中包括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中学案例、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案例、上海市黄浦区劳动技术教育中心案例,宁波华茂教育集团案、国内教学案例视频集锦、国外教学案例视频集锦等。(关注「湖畔问教」公众号,回复“案例视频”,即可获取教学案例视频集锦。)对话由来自上海市电教馆馆长、《走进学校3.0时代》作者张治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尹后庆,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中国科技馆原馆长、国际博协科技馆委员会原副主席李象益,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朱爱华,从全球未来教育创新案例“启示录”出发,探讨学校变革底层逻辑,描绘“具体可见”的未来学校模样。以下是关于“未来学校”现场对话的精选:
2020年10月29日
其他

体育主题报告|7位大咖深度解读体育育人的重要价值,关注学校体育发展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培养学生享受体育乐趣,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在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上,专门设立了“为生命成长奠基——学校体育的价值”主题报告及圆桌讨论版块。在主题报告中,七位中国体育教育届大咖的精彩演讲,深度解析“体教融合”这一全新提法对于我国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解析体育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的重要价值,以及今天学校体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为未来体育教育发展,建设体育强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贡献了大量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以下与您分享精彩演讲内容的摘录。·
2020年10月26日
其他

体育主题报告及圆桌讨论|“为生命成长奠基——学校体育的价值”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第三单元:“为生命成长奠基——学校体育的价值”主题报告及圆桌讨论,专家、学者们从体育精神谈到相关政策,从东方传统谈到西方案例,共同聚焦当前体育教学实践所面临的诸多挑战,探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体育教学“新解法”。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关乎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有望让体育教育迎来新的“黄金时代”。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在“主题报告”一环节,六位专家学者分享了对学校体育教育价值的深度思考。
2020年10月25日
其他

《OECD中国教育质量研究报告:对标中国教育体系的表现》东钱湖教育论坛全球首发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2020年10月24日,《OECD中国教育质量研究报告:对标中国教育体系的表现》在东钱湖论坛全球首发。这是一份探讨中国在PISA测试中取得世界最好成绩的原因及其未来教育如何才能更好发展的报告。报告把中国教育体系作为高质量教育的基准,通过与世界16个高质量教育国家的比较,确立了中国教育在世界的位置,揭示了中国教育成功的秘密及其需要克服的短板。该报告受浙江东钱湖教育研究院的委托研制并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进行了密切的合作,授权在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首发,由东钱湖教育研究院院长袁振国主持发布。报告分六个部分:主要发现,方法,学习环境,课程与教学,结果,教育治理。以下是该报告的简要版本,报告全文将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袁振国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浙江东钱湖教育研究院院长以下是《OECD中国教育质量研究报告:对标中国教育体系的表现》(简版)全文:为公民提供实现其全部潜能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为一个相互联系的世界做出贡献,并最终将更好的技能转化为更好的生活,这是全世界教育体系中政策制定者的首要任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包含的学生认知和非认知技能的衡量指标表明,各国在实现这一目标方面的距离有多少。同时,PISA可以通过查看教育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机会的程度,从而帮助各国更好地了解教育体系的公平性,例如,无论他们的家庭背景或性别如何。基于PISA的许多现有研究一致发现,更大的公平与高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使公平成为成功教育体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2018年中国在PISA中的表现2018年,中国的四个地区参加了PISA: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以下简称“B-S-J-Z[中国]”),其结果在数学、科学和阅读排名中名列前茅。尽管中国东部的这四个省并不代表整个中国,但每个省的规模可以与典型的经合组织国家相较,其总人口超过1.8亿。使他们的成就更为显著的是,这四个中国地区的收入水平远低于经合组织的平均水平。_学生的认知学习结果图1显示了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与其他16个高质量国家的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方面的平均表现。从该图中可以看到许多观察结果,并且呈现了B-S-J-Z(中国)在这三个科目中与其他国家/地区平均表现的比较。图1
2020年10月25日
其他

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成功举行,开启疫情下全球教育未来大讨论

-阅读推荐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直击论坛现场的N种方式来了!▲徐万茂|只读过六年私塾却聚集了全世界顶级教育专家来开一场不落幕论坛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获取直击论坛攻略
2020年10月24日
其他

倒计时1天|直击论坛现场的N种方式来了!

就等您来看!▲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获取论坛直播链接-
2020年10月22日
其他

有奖互动|晒出“我为教育代言”海报,与东钱湖教育论坛一起,为中国教育发声!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人类进入21世纪,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自然环境的挑战,包括2020年新冠病毒全球肆虐。时代召唤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让人类更加关注未来教育。正在亲历时代的你,无论你是教育者、家长、学生,还是关心教育的人,是否也曾想过,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教育将如何应对、如何创新?或许,关注那些不变的东西,才能在变化面前更加从容,更加自信,也更加愿意拥抱变化,看到机遇。那么,关于教育,你是否也有属于自己的“教育格言”呢?10月15日起东钱湖教育论坛发起“我为教育代言”线上互动活动活
2020年10月15日
其他

智库|廖晓淇: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第一个问题:斯坦福大学的科技类专业非常厉害,世界知名。但游泳这项体育项目也非常有名,可这两者似乎毫无关系。斯坦福大学为何如此重视游泳呢?这个教授听后很干脆地说:“学校就应该重视这些”。★
2020年10月12日
其他

智库|龙永图:未来大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键在教育

启迪未来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于2020年10月23-24日,在宁波东钱湖畔举行。欢迎报名参会。▲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进入论坛报名页面现场仅350席位,敬请提前报名预约-
2020年10月11日
其他

智库|尹烨:你唯一能改变的其实就是你自己

尹烨华大基因CEO,新冠抗疫总指挥。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基因组学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2020年10月9日
其他

智库|高洪:美育,是建构自我与世界的美好联系

启迪未来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于2020年10月23-24日,在宁波东钱湖畔举行。欢迎报名参会。▲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进入论坛报名页面现场仅350席位,敬请提前报名预约-
2020年10月6日
其他

智库|蒋效愚: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体,强体必须从青少年抓起

-阅读推荐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报名|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即将举行,开启疫情下全球教育未来大讨论!▲徐万茂|只读过六年私塾▲有奖征集|东钱湖教育论坛:关于教育的10个好问题!知行合一,欢迎转发·
2020年10月5日
其他

有奖征集|东钱湖教育论坛:关于教育的10个好问题!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人类,或许因为善于发问,而成为我们所知的宇宙间,最具探索精神的生命体。法国作家伏尔泰说:“判断一个人,看他的回答,不如看他所提出的问题。”▲法国作家伏尔泰提问是一门艺术,一个好问题,往往比答案更发人深思。同一个命题,换一个提问角度,就换了一个思考维度。当思考维度发生了变化,甚至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参与,也会发生奇妙的变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中国的语境里,就是对善于学习的人的一种褒扬。可以说,“爱提问”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好问题”是对研究课题最佳的切入角度。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关系急剧变化,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度变革。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教育将如何应对、如何创新?2020年10月23-24日,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即将在宁波举行,这一次,我们邀请到了龙永图、廖晓淇、李连宁、刘利民、朱永新、潘建伟、蒋效愚、姚明、孙尚传、尹烨、张文宏、袁振国、高洪、尹后庆、李象益、倪闽景、张元龙、史宗恺、严慈庆、于素梅、余胜泉、但汉国、阮为、朱爱华、凯文·凯利、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佐藤学等30余位跨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在全球疫情大背景下,面向未来的教育。今天,我们也诚挚邀请每一位关心教育、关心人类未来的您,共同参与到教育大话题的讨论中来!“东钱湖教育论坛”今日启动“关于教育的10个好问题”征集活动征集时间2020年10月2日-20日参与方式扫码进入问题征集页面,在文章下直接留言,或在“湖畔问教”公号对话栏输入您的问题。▲文章下方留言区▲公号对话栏征集期间,将由“东钱湖教育论坛”专家组选出10个好问题,并于10月21日在“湖畔问教”公号中公布。如果您的“好问题”入选,将有以下“奖励”等着您:01论坛现场大讨论:10个好问题将在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上由与会嘉宾讨论作答,并进行发布。02优厚奖品:10个“好问题”的提问者将获得由宁波东钱湖华茂希尔顿酒店提供的景观房客房一晚(具体入住政策由酒店确认),或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大师藏品收藏级复刻画一张(含收藏证书)。宁波东钱湖华茂希尔顿酒店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大师藏品收藏级复刻画▲《郁郁葱葱》,罗工柳,板上油画▲《夕照雪山》,詹建俊,板上油画▲《逆光》,全山石,板上油画▲收藏证书如何发问1.
2020年10月3日
其他

有奖征集|东钱湖教育论坛:关于教育的10个好问题!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人类,或许因为善于发问,而成为我们所知的宇宙间,最具探索精神的生命体。法国作家伏尔泰说:“判断一个人,看他的回答,不如看他所提出的问题。”▲法国作家伏尔泰提问是一门艺术,一个好问题,往往比答案更发人深思。同一个命题,换一个提问角度,就换了一个思考维度。当思考维度发生了变化,甚至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参与,也会发生奇妙的变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中国的语境里,就是对善于学习的人的一种褒扬。可以说,“爱提问”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好问题”是对研究课题最佳的切入角度。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关系急剧变化,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度变革。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教育将如何应对、如何创新?2020年10月23-24日,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即将在宁波举行,这一次,我们邀请到了龙永图、廖晓淇、李连宁、刘利民、朱永新、潘建伟、蒋效愚、姚明、孙尚传、尹烨、张文宏、袁振国、高洪、尹后庆、李象益、倪闽景、张元龙、史宗恺、严慈庆、于素梅、余胜泉、但汉国、阮为、朱爱华、凯文·凯利、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佐藤学等30余位跨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在全球疫情大背景下,面向未来的教育。今天,我们也诚挚邀请每一位关心教育、关心人类未来的您,共同参与到教育大话题的讨论中来!“东钱湖教育论坛”今日启动“关于教育的10个好问题”征集活动征集时间2020年10月2日-20日参与方式扫码进入问题征集页面,在文章下直接留言,或在“湖畔问教”公号对话栏输入您的问题。▲文章下方留言区▲公号对话栏征集期间,将由“东钱湖教育论坛”专家组选出10个好问题,并于10月21日在“湖畔问教”公号中公布。如果您的“好问题”入选,将有以下“奖励”等着您:01论坛现场大讨论:10个好问题将在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上由与会嘉宾讨论作答,并进行发布。02优厚奖品:10个“好问题”的提问者将获得由宁波东钱湖华茂希尔顿酒店提供的景观房客房一晚(具体入住政策由酒店确认),或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大师藏品收藏级复刻画一张(含收藏证书)。宁波东钱湖华茂希尔顿酒店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大师藏品收藏级复刻画▲《郁郁葱葱》,罗工柳,板上油画▲《夕照雪山》,詹建俊,板上油画▲《逆光》,全山石,板上油画▲收藏证书如何发问1.
2020年10月2日
其他

智库|孙尚传:学什么未来才不失业?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湖畔导读“科技和工业是中国的短板,科技的发展不是一个独立的事件,也不是单点突破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正因为这样,我认为技术科技的发展,应该从教育抓起。”大富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尚传,在“东钱湖教育论坛”开幕前的独家采访里如是说到。为什么要把科技更早地融入教育体系?为什么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科技视野?教育怎样做才能真正实现“有教无类?”湖畔问教,与您共同问教孙尚传,聊聊他为何倡导“培养中国少年科技童子功”。
2020年9月30日
其他

智库|但汉国:生命是教育的起点,请学会生存与生活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湖畔导读怎样才能让人成为一个有尊严和幸福的人?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教育应该让每个孩子成长为一个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的人。如何在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如何运用学生社团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感悟?如何将生命大主题融入校本课程?如何让校园中的每一棵花草、每一面墙都成为传递生命温情的无声老师?湖畔问教,与您分享重庆市江北中学校长但汉国对“生命教育”的感悟与实践。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并形成一种系统的教育理论,在世界各个进行广泛实践探索,已有半个多世纪。在我国,最早开展生命教育的地区是香港和台湾,内地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探索时间相对较晚。近年来,伴随着一些漠视生命、轻视生命、残害生命等不良社会现象发生,在党和国家重视的重视下,高校有关研究机构率先开展生命教育的研究,并在中小学进行推广。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在战略主题中明确提出了要“学会生存生活”,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可见,进行生命教育已成为了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这也是在国家教育改革文件中第一次载入了要“学会生存生活”,要进行“生命教育”的内容,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对于如何开展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目标怎样定位,国家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较为一致的意见。在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中,有一种在黑夜里寻求光明指引的期待。这种指引应该是源于人的本身素质发展需要和教育的本质属性来思考。01人的发展与教育的本源关于人的发展什么是“人”和“人的发展”呢?马克思在关于“完整的人”的基本特性描述中说到,人是自然、社会和精神的统一体。人是由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构成的有机体。人的发展就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就是在人的各种素质综合作用的基础上人的个性的发展。从这一科学论断中我们应该有两点认识:一是人的生命有三条,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这三条生命有机地构成了人的生命,人的生命成长,就是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协同成长。二是人的发展是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心理)的协调发展,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健康身心;良好的社会素质,懂得感恩和责任;良好的自然素质,能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生活。从人的本质与人的发展论断中,我们明确了教育的本源、方向和未来。教育的目的教育的起点在生命。教育是伴随着人的成长需要而诞生的。在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需要传承人类的文明和文化,这就需要教育,通过教育让人的发展获得更多的人类经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报告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现代教育的实质在于追求良好的生活质量。这就说明,教育是使人成为“他自己”。让人成为他自己就是尊重人的自身生命,充分发展并完善其自身潜在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进一步指出,“教育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教育要尊重生命、尊重公正、平等”。这份报告把教育作为了人的一种基本权利,把“尊重生命”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指明了教育的目的和使命。东方诗圣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从教育本源出发,教育的目的是尊重生命。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幸福的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了学生的各种知识,但却没有规定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从教育的本来价值追求来讲,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教育要使人们过上有尊严和幸福生活”。人们通过教育充分发展自身素质,掌握生存本领,学会幸福生活。因此,教育的本质就是尊重生命,促进人的发展,让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幸福的人。这种人的发展是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通过这些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成长!生命是教育的起点,教育要回归源点。尊重生命,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来处,也是教育的归处。怎样才能让人成为一个有尊严和幸福人?生命教育作为人的幸福人生奠基的事业,不能不回应这个的问题!02生命质量与核心素养新时期教育的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主要体现:一是教育战略主题的调整,更加注重教育质量。在十三五期间,教育质量成为新时期教育的战略主题,从十二五期间注重教育公平,转变到了提高教育质量。这种教育质量是一种综合的教育质量,它更加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身心健康、创新品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是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关注学生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心理)素质发展,提升学生的自然生命质量、社会生命质量和精神生命质量。二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提出了学生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了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和目标要求。2016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师范大学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体系。这种体系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包含“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个维度,并确定了十八个关键表现。教育要关注学生生命质量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在《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一书中讲到:“教育是人的生命质量不断提升的全过程。”明确提出,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就生命质量本身概念而言,它是根据一定的社会标准来衡量和评价的人的个体生命的自然素质的质量状态,又称为生活质量、生存质量。生命质量最初是社会学概念,后来医学领域广泛开展了生命质量的研究工作,探索疾病及治疗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形成了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health
2020年9月29日
其他

智库|袁振国:关于教育规律的研究,100多年来都发生了什么?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湖畔导读关于学习规律的研究,是教育规律研究的起点,并始终是最重要的主线。基于现代科学发展的教育规律研究至今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从赫尔巴特威廉•冯特、巴甫洛夫;从霍尔到量化智力测量的比奈、桑代克;从“教育即成长”的杜威到“八年研究”的泰勒;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到今天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未来教育研究……虽然直至今天,人类对教育规律性的研究还有很多局限,但随着科学技术的整体性突破,可以预期,未来几十年关于学习规律的研究将会取得重大突破,并将引发教育教学活动的革命性变化。湖畔问教,与您分享东钱湖教育研究院院长袁振国对于教育规律与教育规律研究的最新论述。袁振国《教育规律与教育规律研究(节选)》原文载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20年第九期01教育规律是社会活动规律的一种形态教育是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规律是社会活动规律的一种形态。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四个基本要素: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组织形态的变化,关于教育功能和教育理想的观念,关于主客体关系的认识,不断为这些要素注入新的内涵并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举例来说,“教”,根据《说文解字》,在中国古代是成人拿着小木棍对待学习的孩子,而现在教师和学生无论在人格关系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再比如教育形式,方法和手段随着信息技术以及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同样可能导致教育形式发生根本性变化。这种变化使得教育规律同样充满了概率性、特殊性,体现着个人的意志作用以及内在必然性与外在约束性的统一。但是,这些并不妨碍我们对教育总体规律和具体规则的研究与揭示,相反,它们丰富了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关于教育和教育规律的研究,从时间上说,有一个很长的过去和不长的现在,从内容上说,可以分为学习、教学、事业发展等不同层次。中国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揭示了教育的许多真谛。比如,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知行合一、手脑并用、博学明辨审问慎思笃行,这些涉及学习的规律;比如,禁于未发、藏息相辅、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长善救失、举一反三、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不拔苗助长,这些涉及教学的规律;比如,尊师重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富而教之,这些涉及教育发展的规律。这些都是我们探索教育规律的宝贵财富。02学习研究打开了教育规律研究的大门基于现代科学发展的教育规律研究发生于18世纪以后。第一个明确提出要把教育规律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是德国的赫尔巴特(1776—1841年),他的《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他说:“教育学是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一门科学,但他还应当掌握传授知识的科学。”“教育者的第一门科学,虽然远非其科学的全部,也许就是心理学。”关于教育规律的研究从一开始就和心理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关于学习规律的研究是教育规律研究的起点,并始终是最重要的主线。因为学习是教育的基础,没有学习,再好的教育都是对牛弹琴。不过赫尔巴特所说的心理学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心理学,1879年威廉•冯特(1832—1920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此心理学才走上了成为独立学科的道路,科学的教育学也才随之起航。最早为学习研究奠定科学基础的是俄国生理及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创始人巴甫洛夫(1849—1936年)。1884—1886年间他在莱比锡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回国以后他根据狗看到食物就会流口水的现象,在每次喂食前都先发出一些信号(一开始是摇铃,后来增加了吹口哨、敲击音叉、开灯等信号),连续数次后,给予摇铃等信号,发现狗虽然没有吃到东西,也会流口水。巴甫洛夫认为,这是因为狗经过了连续几次的经验后,将“铃声响”视作“进食”的信号,引发了“进食”时才会产生的流口水现象。由此他推论,动物的行为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讯号传到神经和大脑后神经和大脑作出反应产生的,他把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这是对学习的生理心理机制的最早揭示。第二位对学习和儿童研究产生重要影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尔(1844—1924年),他也是从莱比锡大学实验室走出来的心理学家。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开展了一场持续30多年的儿童研究运动。这场运动运用了多种方法对儿童进行研究,旨在对儿童的学习、教育等方面的普遍问题给予科学的解释。霍尔在这场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880年,霍尔在波士顿调查了当地入学儿童。他先通过问卷进行预测,确认儿童的理解水平,继而开发了问卷,并制定测试程序、训练测试老师。他调查了400名当地新入学儿童,结果发现,儿童对常识性知识的了解非常有限,80%的儿童不知道蜂箱,93%的儿童不知道皮革制品来自于动物,92%的儿童不知道三角形是什么(郭法奇,2006)。这一调查报告于1883年公开发表,拉开了美国儿童研究运动的序幕。随后,关于儿童研究的会议、研究项目、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并影响到世界其他地方。这场运动第一次广泛地将心理学与教育学结合起来,加深了人们对儿童的认识,开拓了科学研究的新领域。儿童研究运动使社会形成了一个重要认识: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根据儿童发展各个阶段的不同需要为他们提供有利的环境,并给予适当的帮助。▲比奈1905年法国实验心理学家比奈(1857—1911年)和他的助手西蒙首次开发了智力测量量表。他们的研究发现了人的智力与学习成绩的内在联系。智力测量运动使人们相信,人的智力水平是可以测量的,利用智力测量的成果可以改进教学方法和课程编制,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此基础上,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桑代克(1874—1949年),使用更加规范的方法将对学习规律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桑代克认为,在生命形成之初,人的头脑中各神经元就形成了许多“原本联结”。这是“人的本性”,它决定了后天联结的趋向。由此桑代克认为,所谓“学习”,就是在一定情境的影响下,唤起“原本联结”中的一种联结倾向并使之加强的过程。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他提出了著名的学习律:效果律、准备率和练习律。在他的影响下,智力测量的工具和数量化方法得到广泛运用,标准化测量和确定常模成为教育心理学的普遍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研究的科学性。霍尔、桑代克在儿童心理、教育心理的研究上取得了巨大成绩,他们的研究使人们确信:儿童的发展、人的学习是有规律的,并且这种规律是可以掌握的;掌握了这种规律可以极大地提高教育效率,从而有利于儿童成长。他们的努力使得关于学习和教育规律的研究成为一项系统的社会工作。但他们的研究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把人的学习建立在生物学基础上,忽视了人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根本区别;第二,把复杂的学习过程简单化和机械化了,忽视了学习的目的性和能动性;第三,把人的学习活动限定于人为的场景,与人的学习的真实场景相去甚远,其适用性自然就要大打折扣。03教育实验从人为场景走向真实场景杜威尖锐地批评了把人的学习和社会环境割裂开来的做法,他指出,如果忽视社会环境对儿童的指导性影响,就是放弃教育的功能(杜威,2001,第83页)。杜威身跨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三大领域。在哲学上,杜威批判了赫尔巴特把学生看做被动受教对象的传统教育学思想,强调学校生活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一切必要的教育措施都应该服从于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的需要,都应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生长。在心理学上,杜威是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1886年出版了美国第一部心理学教科书《心理学》,189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他主张学习是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强调心理与外部环境的不可分割,强调心灵、机体等因素的积极作用。他认为,有机体并不只是被动的适应环境,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改造环境。在教育学上,他认为哲学是教育的最一般的理论,教育是检验哲学理论最重要的阵地,是“使哲学上的分歧具体化并受到检验的实验室”(杜威,2001,第348页)。他亲自披坚执锐,把教育实验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从1896年到1904年,他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时创建了芝加哥实验学校,史称“杜威学校”。他按照科学实验室的思路来建设实验学校:对某种理论、陈述和原则予以说明、试验、证实及批判;在特定的路线之内,做某些事实和具体原则的量的补充,使路线本身更加完备丰满。这个学校1896年开学时只有16个学生,到1902年,学生达到140人。后来因为杜威辞职而停办。杜威创办实验学校,是为了验证与丰富“教育即生长”的理论。他编制与试行了一整套新的课程系统,创造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他主张通过学习和重演家务、农业生产、冶铁、畜牧、运输、商业交换,甚至重演石器时代、铁器时代、希腊社会、印第安部落、殖民时代等历史场景,来帮助孩子学习各种知识。杜威学校的孩子基本上都在活动,不是出去郊游,就是手工制作,或者表演和讨论。杜威希望通过这些活动,来满足孩子的固有冲动,让他们学会自己探究,自己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的智慧和人格得到全面发展。▲杜威杜威学校虽然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但他留给后人的遗产是极为丰富的。第一,杜威第一次明确地将哲学、心理学、教育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复杂的教育行为,杜威学校运行了八年,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第二,他坚持用科学的方法实践和检验他的教育理想和教育理论,使教育改革的实验研究从人为场景扩展到真实场景,使教育的综合改革实验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第三,杜威的尝试暴露了行为主义学说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使对学习和教育本质的讨论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20世纪30年代另一项值得提及的基于科学假设进行综合教育改革的实验是“八年研究(Eight-Year
2020年9月28日
其他

智库|朱永新:后疫情时代教育发展的4个趋势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湖畔导读后疫情时代,教师从传授知识到激荡心灵。后疫情时代,学生从被动应对到自主规划。后疫情时代,国家从因地制宜到公平个性。后疫情时代,父母从简单配合到“王者归来”。2020年,无论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湖畔问教,与您分享东钱湖教育论坛顾问、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对后疫情时代,教育发展趋势的分析。本文为朱永新在9月22日在首届“中国丹麦教育论坛”发表的主题演讲。早在20年前,一位小学生在以“梦想”为主题的作文中即
2020年9月25日
其他

智库|凯文·凯利:未来的12个趋势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湖畔导读“再过二三十年,新兴人类去哪儿都不用带任何东西,甚至连手机都不用,因为你看到的任何一个平板,都可以认出你是谁,变成你的屏幕,任何一个手机都可以变成你的手机,整个世界都是你的,非常了解你,你需要什么都可以给你提供,想送到哪儿都可以。”“未来,与人工智能的合作表现决定了你的薪酬。”凯文·凯利(Kevin
2020年9月24日
其他

智库|刘利民:中国这场世界规模最大的“在线教育实验”,意味着什么?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湖畔导读疫情期间,中国孩子“停课不停学”,在全球在线教育发展过程中堪称里程碑式的事件,可以说,中国进行了一项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实验。有人说,在这场“信息大战”中,全世界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那么,中国在线教育这次“以战带学”的契机,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教育的鸿沟是加宽了还是变窄了?中国的在线教育能够持续走在世界前列吗?湖畔问教,与您分享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刘利民的观点。Q如何看待在线教育的效果,这是否会成为未来教育或者未来学校的一种存在方式?刘利民:在线教育是未来教育的重要方式,拥有无限未来。说起在线教育,不得不说这次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这可能是全世界在线教育发展过程中里程碑式的事件。作为疫情防控期间的应急之举,这次“史无前例、世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引起了世界各国普遍关注。西班牙《国家报》网站2月19日的报道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临时让中国变成了一个大规模的测试平台,在实践中检验近几十年来有关在线教学突破传统学校模式的许多理论,它将最大程度检验在线教育模式的可行性”;《俄罗斯报》3月2日的报道称,“中国进行一项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实验,这一景象史无前例。”在特殊情况下面向全国亿万学生开展大规模在线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一次检验;在短时间内动员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智力进行通力合作,充分体现了新型举国体制的优越性。从实践来看,虽然这次大规模在线教育暴露出一些问题,但也有力支持了全国范围的“停课不停学”,成效巨大。这次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意味着我国可能正在经历一个全球最大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和一个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培训工程,一次全球最大的信息化教学社会实验和一次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对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具有革命性意义,最重要的是极大地促进了教育观念的转变。学校教育从面授教学向大规模在线教学转型,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是一次教育理念的大检阅、课堂革命的大契机、在线教学的大培训、校际教研的大协同。以前经常有教师反映信息技术能力培训针对性实效性不足,这一次大的实践,“以战代学”“以战代训”,说其顶得上几年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都不为过,广大教师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了在线教育这一方式,同时提高了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可能引发“蝴蝶效应”,进而推动中小学学习模式的“革命”。对这一“史无前例”“世无前例”,甚至今后也不多见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反思,进而改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改变教育模式,将是这次大规模在线教育最大的价值体现。Q这种未来教育模式的普及对于教师素质甚至家庭教育提出了哪些挑战?刘利民:特殊时期开展如此大规模的在线教育,既缺乏经验可供借鉴,也无现成的模式可沿用,对教师、学生和家长来说都是一场“大考”。在线教育给教师增加了工作量,资源、平台和工具的熟练应用对教师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从线下到线上教学模式的转变也是较大的挑战。例如,刚开始时有的教师上课忘记开麦克风,学生听了一堂“无声的课”;有的教师把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平移到互联网上,从头讲到尾;还有的教师缺乏自信,直播授课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有的教师教学方式单一不变,教学要求刻板僵化。有一些问题需要在教师培养培训环节加大针对性、实效性;有一些问题需要推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常态化教学;有一些问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树立“公共服务”的理念,从供给侧为师生保障网络、资源和平台等条件,组织研究适合线上学习的课程和教学方式;还有些问题在教师开展在线教学实践中自然而然地得到了解决,很多教师不仅熟悉了平台和工具的应用,开展网上班级和课程管理,还适应了网络支持下的弹性教学,制定灵活的教学计划,开展务实的网络教研,实施多样的教学方法。线上授课时,教师与学生被分割在不同空间,学生的适应能力、自学能力和自律性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越是低年级的学生,通过网络课堂学习的效果越不理想。有些学生不能按时到课,老师点名时还在睡觉;有的学生无法坚持看完直播,中途离开;还有的学生上课走神、睡觉等。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家长在家办公,同时还要陪同、督促孩子在线学习,完成各科教师布置的作业,并在多个群内打卡,家长无形中扮演了班主任的角色。这都是特殊时期在线教育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长远看,现在学生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普遍能接受在线课程,教师和家长要加强沟通交流,在管理与疏导中逐步找到“平衡点”,逐步实现教师弹性教学,学生自主学习。Q在线教育是否弥合了城乡之间的“教育鸿沟”?刘利民:教育不平衡在很多方面都有表现,譬如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虽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方针举措去解决,目前仍存在较大城乡差异。在线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受到资金、技术、师资、教育理念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发展也不平衡。正是因为有了发展,而且有的地方和学校发展的较快,也才产生了这种不平衡。从发展的眼光看,这种不平衡是必然会产生的,未来可以通过发展逐步解决,但不能因为担心出现不平衡而不去发展。在线教育不是教育不均衡最大的“鸿沟”,反而有助于改变教育不平衡问题,因为它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Q除了硬件设施导致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还有哪些因素阻碍乡村教育普及在线教育?刘利民:硬件设施确实是个问题。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在线教育,最特殊的一点是学生完全居家学习。前些年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建设的重点在学校,很多原有的设施设备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学生家庭网络条件、硬件设备差异较大,完全依靠互联网实施如此大规模在线教育并不现实。我们看到这次教育部门统筹利用网络和电视开展在线教学,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增大了优质资源覆盖面,解决了农村及边远贫困等无网络或网速慢地区学生学习问题。在线教育的途径是多元化的,广播也可以成为一种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渠道方式、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关键是提供给学生这些多样性的选择。除硬件外,网络运维能力局部不足,应用工具或平台功能不全,优质教育资源结构性不足,教师教育观念陈旧、应用信息技术能力不足,学生和家长适应性不足,实施过程弹性不足,网上教学互动不足、情感交流缺乏,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单一等,都会影响农村在线教育普及及其实施效果。Q对于未来教育方式的转变,您还有哪些期待?刘利民: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传授和知识获取方式、教与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面向未来,必须聚焦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主动适应这种变化,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变革教育体系、提升教育品质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使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尽快走在世界前列。对此,我有几个期待:一是期待提升信息化融合应用水平不断提升。立足于办好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着眼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统筹课程、教材、教学、考试、招生、评价、管理等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各项改革中有机融合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使技术与业务相辅相成,融合创新,实现“裂变”“质变”。推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变革,注重创设营造符合学生认知、激发学习兴趣、支撑知识建构过程、促进思维发展的教学模式。二是期待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建立健全教学应用、平台开发、资源供给、建设运维、经费投入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地方各级政府和电教、教研、信息、中小学、高校、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着力构建开放共享、充满活力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格局。实现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教育服务监管制度,激发数字教育资源应用及服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自在动力。三是期待更加重视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发展应用。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推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贺信中的要求早日落实,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四是期待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平台。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为这次大规模在线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持,期望疫情过后,能进一步完善该平台,发挥集约效应,并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现实引领。期待平台在提供优质学习资源基础上,通过应用区块链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收集学生过程性学习数据,向学生推送个性化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开展自主性个性化学习,实现“因材施教”;通过与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对接,分别形成个人、班级、学校、区域学生网络学习绩效评估报告,实现个人综合素质评价和区域、学校学业质量评价,为考试招生和改进教学提供支撑,进一步发挥信息化的“革命性”作用。本文已授权转载自公众号:人民政协报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即将开幕,刘利民先生将分享他对未来教育发展的深度思考,并做精彩演讲。
2020年9月23日
其他

智库 | 佐藤学:改变一所学校,需要教师们敞开教室的大门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湖畔导读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Manabu
2020年9月21日
其他

智库|朱永新:为什么我们培养了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但是教育还是要变化?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湖畔导读“很多人期待教育的变化。有人问我,为什么全世界名牌大学最优秀的学生都是我们的孩子,但是教育还是要变化?”因为世界正在发生剧变。教育变化难,因为教育学涉及心理学和社会学,这两个都是人类最复杂的。但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比如,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完整的人。当目标清晰的时候,选择什么样的技术、形式来协助教育改革,方向就不会乱。湖畔问教,与您分享朱永新对于“教育要变革,方向在哪儿?趋势有哪些?未来的学校可能是什么样?老师的未来在哪里?”的观点。
2020年9月7日
其他

智库|《人类简史》作者赫拉利:我们生活的世界将不再一样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湖畔导读尤瓦尔·赫拉利(Yuval
2020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