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假如学习可以成为数字资产,你愿意成为终身学习者吗?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
湖 畔 导 读
为什么在智能时代,学习成果仍然只能靠分数体现?
为什么人们情愿玩游戏、刷视频,而不愿意把时间用来学习?
为什么明明学校负责基础教育,大家却还是争相给孩子报网络补习课?
你关心的问题,也是国家教育机构、教育专家们关心的问题。
什么叫“学习通券”?什么叫“学分银行”?什么叫“全民阅读基金”?——你所理解的“教育”也正在发生巨变。
湖畔问教,与您分享创新教育推动者朱永新对“十四五”教育发展战略的深度思考。
面对百年未遇的大变局,十四五期间,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机遇期、窗口期和关键期。我认为,在制定教育十四五规划时,应该优先考虑以下几个根本性的战略问题。
建设学习中心
架构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
现代学校制度是应大工业的要求而诞生的。最早的西方义务教育制度,就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规模化生产的要求而出现的。它强调的是效率,强调的是规模,要用最少的投入去实现教育效率的最大化,自然对个性重视不够。
现代学校教育体系和课外教育系统是并列的、互不搭界的两个世界。为什么不能够把学校教育与培训机构的补习教育打通呢?为什么不能够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把培训机构的教育资源引进学校呢?
因此,未来的学校将会变成一个个学习中心,未来的培训机构和社会的各种教育机构,都将成为一个个学习中心。每个学校(学习中心)都可以办出特色,提供某一个方面的优秀课程资源。一名学生可以在若干学习中心同时学习,不同的学习中心构成了学习的共同体。
现在的学校在未来将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提供方,会有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进入学校体系,会有更多的社会精英进入教育,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新型学习中心。各个学习中心通过提供好的课程,引领学生向善、美、真方向发展。
未来的学习是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可以随时开始,学习与职业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边工作边学习,将成为未来教育的常态。
基于这样的考虑,十四五期间,需要从教育的结构上重新研究适合未来学习方式的终身教育体系,使教育更加多样化、人性化。
夯实教育新基建
建立国家教育资源与评价平台
要架构未来的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需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的优势,夯实教育新基建,推进在线教育深度发展,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2020年疫情期间,传统课堂教学暂时停滞,在线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在线教育不再仅仅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而是发挥科技驱动下的教育便利化、多样化、丰富性的特点,在一段时间内起到了替代性作用,对丰富线上学习资源,保障了特殊时期学生们在家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形成了巨大的用户规模。
但是,在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滞后,在线教育机构水平良莠不齐,课程教育资源多头开发,教师网络素养明显滞后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有鉴于此,建议在十四五期间尽快启动以国家教育资源平台和国家学分银行为重点的教育新基建,推进在线教育深度发展。
建议教育部在顶层设计上,进一步规划好在“课堂与在线融合”的教学场景下,国家-省级-区域不同层级的教育资源云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具备实力的科技企业,购买经过专家评估和市场检验的国际国内优秀课程资源,着力打造国家教育资源平台,全天候为包括边远地区在内的全国学习中心和家庭提供免费的高质量教育资源。
我国数字化普及程度已领先全球,在数字消费、电子支付与游戏娱乐领域更是超级大国。2019年我国居民平均每天在数字娱乐方面花掉3.54个小时(社交、游戏与视频),超过传统学习与娱乐的2.44小时(读书,看报,电视与电台)。一旦国家推出终身学习奖励体系,即可引导公民从数字消费与娱乐向全民学习、全民进步的方向发展。
学习权益
学习权益,是每个公民都享有的数量相等且无须偿还的个人权力和利益。使用这些权益,可在国家级学习资源平台乃至商业教育机构中,公平地学习各类知识、技能。
学习权益是国家赋予公民的福利,限本人使用,不可转让出售,是一个公平、透明、可支配的权利,人人都可在经过认证的机构、单位或导师处参加学习。
学习通券
学习通券,是学习行为完成并获取结业学分或证书时,自动生成的一种加密数字资产。通券由国家法律规定上限数量,并在指定范围内使用,支付其他服务,从而达到奖励的作用。通券同时也是一种可以生产、拥有与交易的数字资产,一旦产生后可以按比例分别支付给学习方、授教方及资源提供方(场地、网络服务商等)。通券可在国家指定范围内流通、兑换及转让。
全民终身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内容、数据、创新与技术等都是巨大的数字化资产与社会财富,均可及时存入学分银行,并且利用通券将其溯源、确权及安全可靠地使用。区块链上的记账与通券的应用,将从根本上保证学习数据、内容、知识产权及相关利益的唯一性、合法性及分配性问题,为多样、灵活的学习与教学形式,为公民个性化的发展提供无限可能。
结合通券的区块链交易系统还可以更有效地实施激励措施来塑造市场参与者的行为。通券可以成为行为管理和激励工具的系统方法,可以实现不同价值系统间的“价值转换”与“价值转移”,从而达到建立学习型社会与市场的目的。
终身学习将提高公民的素质与幸福指数,从而为国家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由国家顶层设计与监管的学习权益与通券,不但可以避免数字货币所带来的监管漏洞与安全隐患,也可以事半功倍地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改革课程结构
推进教育内容的综合化个性化
课程的丰富性决定了生命的丰富性。课程的卓越性决定了生命的卓越性。教育内容,历来是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但是,从历次课程改革的情况来看,不断做加法,不断增难度,已经成为困扰教育的一大怪圈。
目前,我们的课程标准定得太高,学生的学习太深太难,广度不够而深度有余,生活常识不够而学术知识有余。造成了学校中大部分学生都是失败者,在学习生活中没有成就感,让大部分人成为“陪读生”,成为教育的“失败者”。
同时,现在教育有太多的“强制性”,从上什么学校,到学什么内容;从何时上学,到何时放假休学,学生和教师基本上没有话语权。这一点在课程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规定的课程填满了学生的时间与空间,学习活动没有选择性,不尊重学生的个性。所以,十四五期间,课程改革仍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大问题。
降低学习难度,推进课程的综合化,让课程更加贴近师生生命与现实生活,让大部分学生学习对他们将来发展真正有用的课程,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人格,让我们的教育更有人性的光辉,应该是十四五期间课程改革的方向。
在课程的综合化方面, 新教育实验正在研发面向未来的新的课程结构,即以生命教育课程为基础,以智识课程(大人文课程、大科学课程)、德育课程(大德育课程)、美育课程(大艺术课程)为主干,以个性化课程为导向的课程结构,主张更多地尊重教师和学生的选择。
未来的教育,应该更多地让人们自由选择学习的时间、学习的地点、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以及向谁学习。真正理想的教育不仅不应该限制选择,而且应该鼓励选择,充满着选择的可能性,让所有人都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最适合自己的课程。
如果学校千人一面,全是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考试、统一的课程、统一的评价、统一的服装、统一的教材,那就只能把本来千姿百态的教育变成一种色彩,把本来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的学生变成“单向度的人”。
未来的学习中心也是各具特色的课程中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学习中心。
教育的个性化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重要路径,让每个人成为自己,把每个人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把每个人的个性充分张扬出来,让每个人真正能够享受日常的教育生活,真正喜欢日常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应该是十四五期间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推进教育公平
关注弱势人群的教育权益
社会公平的基础是教育公平,当社会能够为所有的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公平的教育资源时,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学生才有可能真正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所以,教育公平历来是教育改革与发展重点关注的问题。十四五期间,仍然应该继续加大推进教育公平的力度。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在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硬件的差距已经逐步填平。脱贫攻坚的成果,也让千家万户的教育硬件,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这一切,无疑为社会公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毋庸置疑,我国的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重点校与薄弱校之间,不同的家庭之间,教育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些差距,尤其是教师质量方面和家庭背景方面的差距,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要想进一步提升教育公平,从而更快地推动社会公平的进程,我们需要更多的路径,更好的方法。
其实,我们在推进教育公平的时候,往往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阅读公平。研究表明,阅读一直是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改变社会分层、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工具。
美国学者赫希在《知识匮乏:缩小美国儿童令人震惊的教育差距》一书中也提出,阅读的差距,恰恰是社会不公平的重要原因所在。“我们只有在妥善处理好阅读问题后,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中处于最佳地位,才能实现保证每位学生人生起点公平的目标。与经济繁荣和社会公平相比,解决阅读问题才是当下最为紧要的事情。”所以,他发起的核心知识运动,就是努力让所有的学生能够和那些最伟大的经典对话,用阅读填平社会的沟壑。
新教育二十年的实践也表明,那些注重阅读的学校,图书馆品质高、师生阅读氛围好的学校,无论是从师生的精气神,还是从学校的文化建设、各类教学品质考核上,几乎无一例外地高。
这一类的农村学校,各项指标超过城市学校的,早已不是个案。总之,阅读是提高国民素质、缩小教育差距、推进社会公平最有效、最直接、最便捷、最廉价的路径。
所以,我建议,十四五期间要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建立国家全民阅读基金,建立国家公共图书馆和大中小学图书馆标准,加强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薄弱学校的图书馆建设,帮助他们办好身边的精神食堂,为乡村的孩子、弱势人群的孩子、边远地区的孩子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图书,为贫困家庭和弱势人群发放免费购书券,为新生儿赠送阅读包。推进书香校园与书香家庭工程,鼓励更多的阅读推广人、志愿者为弱势人群的子女提供阅读指导,让他们享受阅读、热爱阅读、学会阅读。
需要提出的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学习场景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线上阅读和在线课程发展迅速。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6.2%,数字化阅读人群持续增加;慕课学习呈现快速增长之势,截至2019年8月,上线慕课数量增加到1.5万门,学习人数达2.7亿人次,在校生获得慕课学分人数发展到8000万人次。在新冠肺炎疫情“停课不停学”期间,全国两亿多学生居家应用各种学习工具和平台型App进行线上学习。
但是,对于贫困地区、生活困难家庭来说,虽然课程资源由国家免费供给,但在线学习需要流量费用。在数字宽带未能覆盖的贫困偏远地区,学生只能借助于手机等智能终端和移动通信网络来学习,流量就成为学习的拦路虎。建议在十四五期间,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全面实行公益性学习资源和中小学生在线学习免流服务。
十四五期间,中国教育能否真正成为世界教育强国,能否成为学习型社会,取决于我们在以上四个方面能够有清醒的认识与扎实的行动。为此,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湖畔问教”将持续推出“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嘉宾演讲全文。欢迎继续关注!
直播回放
“东钱湖教育论坛”线上直播回放已经生成
您可通过「湖畔问教」公众号菜单栏
直击现场-直播回放
找到回放入口进行观看
关注「湖畔问教」公众号
回复“案例视频”
即可获取论坛展示的国内外教学案例视频集锦
关于东钱湖教育论坛
东钱湖教育论坛由宁波华茂集团董事局徐万茂主席发起,在国内外社会的广泛响应,以及浙江省、宁波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数年酝酿,于2019年9月正式设立,并以东钱湖国际会议中心为永久会址。
论坛三大特点
高端、跨界、国际化
1.高端:汇聚国内外政界名人、学界大家、商界翘楚、一线模范,以宽广视野研究现实问题,以卓越成果产生广泛影响。
2.跨界:融教育界、科技界、文化界、经济界、商界于一体,促进新思想、新思维、新方法、新技术的交流合作,把握未来发展趋势。
3.国际化:吸引世界专家讨论教育问题,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
论坛以“凝聚智慧,启迪未来”为愿景,以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贡献智慧,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交流搭建平台为使命,旨在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理念,探索教育发展趋势,促进中外教育交流,推动教育变革创新。
- END -
阅读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
凯文·凯利|智能眼镜,会像智能手机一样,再次颠覆我们的学习方式吗?
▲
迈克尔·莱维特:危机中的教育及其价值
▲
刘利民:为了明天更好的教育——中国的教育政策和实践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观看论坛直播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