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未来学校探真”|6位大咖解码全球教育案例:学校变革的底层逻辑是什么?(上)

东钱湖教育论坛 湖畔问教 2022-03-28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

10月24日,在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第四单元“对话:未来学校探真”中,现场通过视频展示了6个国内外教学案例视频,其中包括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中学案例、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案例、上海市黄浦区劳动技术教育中心案例,宁波华茂教育集团案、国内教学案例视频集锦、国外教学案例视频集锦等。(关注「湖畔问教」公众号,回复“案例视频”,即可获取教学案例视频集锦。)

对话由来自上海市电教馆馆长、《走进学校3.0时代》作者张治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尹后庆,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中国科技馆原馆长、国际博协科技馆委员会原副主席李象益,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朱爱华,从全球未来教育创新案例“启示录”出发,探讨学校变革底层逻辑,描绘“具体可见”的未来学校模样。


以下是关于“未来学校”现场对话的精选:

 

张 治


今天我们探讨一个更富挑战性的教育话题,就是未来学校。


未来学校到底是现实需求需要我们改变,还是教育的底层逻辑发展需要我们改变呢?这将作为本次讨论的第一个话题。


为了开展这个对话,论坛组委会做了很多前期的准备工作,有很多学校提供了可供现场观摩分析的案例视频,首先先播放一个来自于清华附小的短片。 (关注「湖畔问教」公众号,回复“案例视频”,即可获取教学案例视频集锦。)

▲清华附小在疫情期间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录制播出了816节直播课。232位老师,7000人次学生参与录制,3553万家庭6.54亿次观看,停课不停学。

 

张 治


疫情期间,我们非常熟悉的学校工作状态和工作空间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学校是人类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会持续进化,这次疫情是不是学校进化的良机?是渐变还是突变?学校的变革仅仅是满足于现实需求还是会蕴藏着未来学校变革的基因呢? 

余胜泉

 

清华附小全体师生在疫情期间制作的系列直播课,为我们国家在特殊时期停课不停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历练了他们的师生。这代表了未来教育变化的方向,我们的办学空间不再只是一个实体空间,而是实体空间跟虚拟空间的结合。


第一个观点,未来学校所接受的教育服务会是双向流动。一方面是学校的优质内容和优质服务可以流转到学校外部去。另一方面,一些学校办学的服务也可以来源于外部的学校或者企业,这种大规模社会化协同的服务空间,将是未来学校发展的方向。


第二个观点,在线教育直播是特殊时期的应急,直播肯定不是未来学校在线教育最主要的形态。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办学差不多40多年了,这40多年来从来没有真正解决过全局性的问题。


所以说,纯粹性的直播不是未来在线教育最主要的形态,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用互联网、用大数据、用人工智能来传授知识是很小部分的应用形态。中小学不仅要获得一些信息和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洞察力,乃至人生智慧,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离不开线下的教学,离不开师生真正的互动,离不开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独立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协作交流能力的培养,表达能力的培养。


我的看法是,直播在线教育可以适当使用,但是更多要发挥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这方面的作用。

 

张 治


我们看到首先是围墙打破了,学校不再是一个封闭的边界。另外资源也突然之间放大了,特别是清华附小这种名校资源,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共享。除此以外,这次疫情对学校变革的冲击还有很多,接下来请尹后庆会长,谈谈他对这次疫情状态下学校变革会有什么样的判断。

尹后庆

 

疫情中上海搞了一个“空中课堂”,把全市最优秀的教师集中起来在电视里面直播,一节课40分钟,前20分钟大家一起观看电视,剩下的20分钟还是原来的任课老师,面对原来班级的学生共同讨论。


这给我一个启示,前20分钟共同获得信息,后面的20分钟一起讨论信息的价值,所以“翻转课堂”不是部分实现了吗?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昨天袁振国老师讲的一句话:“希望疫情过后的课堂不要重新回到一个老师面对30多个孩子讲解的课堂。”


信息化对人的学习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首先第一个变化,信息传输的便利性,让所有的学习者不仅仅在课堂里面获取知识,还能在课堂以外获得信息,课堂不再只是进行知识的传递,而是共同对知识的价值进行认知。我想这就是今天疫情下的课堂可能会带来的变化,这是疫情过后应该坚持的。信息化便利性让信息的传输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的课堂实践、功能、教师的地位应该发生变化。


第二,学习者学习的轨迹会发生变化。未来的教育很重要的是,知识发生了变化,我们要学的第一是实时性知识,第二是程序性知识,第三是认知性知识。既学习当中怎么掌控自己,怎么评估自己的学习,并且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这三类知识共同成为课堂教学的目标,很多情况都要发生变化。探究性学习、项目化、情境化、做中学——只有“做中学”才有可能产生程序性的知识。


第三,当学习方式发生变化的时候,整个评价体系也要发生变化。要体现整个学习过程三类知识的获得,于是整个学习方式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在知识综合化的背景下应该发生变化。


未来学校好像是未来的,其实是当下的,我们要脚踏实地的改变今天的教学,让信息化带来的对人类学习变革的冲击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现实。其实未来的学校就是当下的学校。


 

张 治


朱爱华校长20多年研究关于学校的变化,她的研究获得国家教育成果一等奖,对清华附小的案例,跟您20年来的研究成果是不是一致的?

朱爱华

 

首先我们要向清华附小致敬,窦校长和她的团队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两个方面给我们启迪,一个是教师在关键时刻突变式、裂变式提升的平台搭建,时势造英雄,用线上技术的急用逼着老师们成长;二是对全国乃至更广范围的课程资源普及式共享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我其实是一个逆行者,大概在20多年前,我执意踏上跨界学习的探索之路。同样,在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关于线上教学我又一次逆行,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我们小学不上常规网课。


我们考虑到现实操作中的几个限度:1、稳定的限度。长期网课可能会让大家处在不稳定的心态中。2、视力的限度。孩子12岁以前不适合长期盯着屏幕看,这决定了不适宜整天上网课。3、陪伴的限度。家长要复工,没有人陪伴。4.技术的限度。孩子的技术水平有限,有的网络流畅度有限。5.效能的限度。初期的网课呈现着灌输告知状态,往往事倍功半。


我们运用“跨界整合”的理念,对学生居家课程进行了创新重构,连夜开发“每日五新式”课程,包括方向性功课和指向性功课,安排了“周功课”与“日功课”,整合了学校导向与家庭实际、线上限度与线下混合的可能,让孩子在“跨界整合式”学习中自主地、高效地、昂扬地学,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个创新做法被《人民教育》等媒体报道以后,获得了全国很多教育有识之士的认可,认为这个是可取的。


具体怎么做的呢?第一,设计好“跨界整合式”的课程;第二,助力好学生“让学式”学习。整合式课程——疫期特指“每日五新式功课”:

01

每日学习,特指国家课程自主学习、课外专题学习、话题探究学习。

02

每日技能,包括劳动技能、体育运动、科学小实验三种。

03

每日积淀,包括自主阅读、名言积累、阅读反思。

04

每日关注,包括关注疫情数据(制作统计图)、多种渠道关注身边人、关注社会事。

05

每日创造,包括每日观察、每日思考、每日创新。关键的时刻我们尤为要努力创造。


这5个课程设计下来以后孩子们还有盯着屏幕的时间吗?几乎没有。


如何助力学生自主学习呢?我们白天发挥小组功能实施“无监促学习”,每天晚上7-8点老师集中上线指导。小学有多少东西要讲?比如数学学圆柱体、圆锥体,我们设计的是一个自主实践活动:在家里学做一个圆柱体、圆锥体,然后将制作过程做成一个“美篇”发送出来。要不要学,要不要网上学习?要的。要不要老师天天盯着网上讲课,不用,让学生自己探究。


“让学式”学习和“跨界整合式”课程的设计,在这个时段里产生了很大的效益,实现着“完整育人”的理念。学生在“自我规划”里、“运用解决”里、“平台交流”里获得完整生长。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也得成长,而且要快速成长。特别是在“完整育人”认知素养、“跨界整合”课程素养、“让学助学”导学素养、“线上线下”混合运用技术素养、师生屏幕交往的关系素养等“全域育人素养”必须进一步提升,如此方能进一步做混合式的教育教学。


总之,疫期教育给我们的反思是:我们看一件事情,看这个世界,要看本质。当你接近本质,就不容易被外部的变化搞乱,就会有自己的主张,因为你是贴着本质前进,贴着规律前进的。

 

张 治


所以今天您的学校变革不仅仅是因为这次疫情,而是一直在变,今天学校发生的变革,在早期的探索当中已经埋下了基因。


朱校长让我们感受到作为一个实践者,一直在钻研学校的变革,学校的变革其实是在底层逻辑上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变,不仅仅是针对这次疫情的应对,不是问题的驱动,更多是用创新思想。


高洪书记,您作为大学的书记,觉得基于这次疫情,您对未来学校的变革有什么想法?

高 洪

 

各种形式是当下应对疫情的应急措施,但是有两点是面向未来的:一是教育无处不在,哪里有儿童,哪里就有教育;二要把学生放在中心的位置。


比如朱校长的探索,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孩子的眼睛老上网课会有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恰恰是把孩子放在中心。


未来我现在说不清楚,未来发展太快了,未来的课堂,未来的学校到底是什么样子,可能还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从我的体会来说,线上教学对美术教育来说是很困难的,与在现场画,对着模特画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过去老师都是大艺术家,到课堂就让学生们画,一边画一边讲一些问题。现在用上网课的方式,他可以非常系统地把各方面的资料收集在一起,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再去设计怎么在没法面对面看大家画画的情况下,把课堂效果做出来。所以上看上去没有学生,实际上心里想的还是学生,怎么样让他得到更丰富的素材,更好的启发,然后再一对一地去解答,反而让老师准备得更加充分。


包括片子里讲的关于老师的成长,实际上也是通过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调动自己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能力,经历再次的历练和提升。这是今天很重要的收获。


 

张 治


请尹会长说说看,您认为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变迁对未来学校的变化埋下了什么?

尹后庆

 

今天很多教育变革是因为技术发展带来的,我们不能不看到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对教育的影响。


信息的储存和传播发生了变化,使得人类的学习将会发生变化。人的学习首先是信息输入,教育因为信息输入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老师可能跟孩子在同一时间获得了信息,因此老师并没有很多的优势。从这个角度来讲也许学校教育、课堂教育的学习过程需要重构,需要重新确立课堂教学的意义和价值,这个是今天信息化的背景下学习变化的逻辑。


但是所谓的信息是人的学习,不是机器的学习,人工智能可能帮助人们把知识编码,让你查找信息更加便利,但是人的学习是人的心灵跟知识的结合,然后产生出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价值观。无论技术怎么变化,人的学习还是人自身在学习。从这个角度来讲,今天教育的变革是在时代变革的背景下要坚守人学习的本质,人学习的基本规律,然后再设计今天的学校教育,这就是今天说的底层逻辑是两个方面思考问题。


 

张 治


刚才的分享谈的非常深邃,第一由于传播学的发展,导致知识变得对称,知识不再以一个中心为辐射点,这是传播学的技术进步所导致的。第二知识的传播和储存发生深刻的变革,学习方法变了,所以教法必变,教法变了,学校的发展就会有变革。


接下来请余胜泉教授讲一讲,您觉得技术对于学校变革的底层逻辑会带来哪些冲击?

余胜泉

 

我觉得技术变革教育的根本逻辑在于我们面对的10后、20后新一代的儿童,他认知这个世界、适应这个世界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形态的改变。


我们进入到智能时代,知识和信息正在以指数膨胀,现在一个人一年接受的信息量,比过去一个人一辈子或者几辈子接受的信息量都大,外界的信息和知识越来越复杂,不确定性越来越强,面对越来越快速的变化,越来越海量的信息,越来越复杂的生存环境,人的认知光靠自己头脑已经很难处理这种复杂性了,我们必须借助外部智能设备,人脑加电脑才能适应现代社会越来越复杂的生存。人的认知方式越来越体现出人跟电脑的协同思维和协同思考。


人认知这个世界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育才随之发生改变。当儿童认知这个世界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形态的改变,教育地基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而不是小修小补的改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里有一句话: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这个革命性体现在儿童认知这个世界,适应这个世界,未来社会的生存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张 治


余教授讲了他的几个逻辑,第一,儿童变成了数字时代的原住民,更好的适应智能时代。第二,认知变了,协同思考和分布式认知意味着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发生了底层变革,让我们重新认识学习科学,重新认识教育,这是教育底层逻辑变革的核心。


如杜威先生说,“如果今天仍然用昨天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就会剥夺学生的未来。”我觉得对于底层逻辑的变化两位专家分享的非常深刻。


朱校长,您认为教育学的底层逻辑正在发生哪些最深刻的变革?

朱爱华

 

作为一个逆行思考者,我想的是为什么要建这个大楼。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为什么要建这个大楼,管他建的怎么样呢?管他建的速度怎么样呢?


哲学告诉我们:看问题需要完整地看,看根本。


我其实想说一个本质的观点,预知底层逻辑如何变,先看未来教育如何变;预知未来教育,得先估未来世界。显然未来的世界不可确定,但我们却可以逆向思考,通过跨越历史想未来——探寻巨变中的不变。也就是我们不妨俯瞰整个历史,如果能从人类走过的历史进程中的种种表象进行梳理,归纳出一些“不变”的特质——那一定可以作为我们预测未来的参考。


大浪淘沙,历史冷冷地告知我们一直没有变化的似乎只有几个主题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爱恨情仇。也就是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于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的追问,对于爱恨情仇的追寻,几千年来可谓一直大片上演,只是道具不一,形式各异而已,根本的主题其实一直未变。究其本质,无一不是关乎“生命”二字。


人类生命的限度、生命的唯一性促使这些情景无数次前赴后继地上演。因此,我预估未来的世界必将以“生命至上”作为第一关键词。凡是与“生命至上”相关的项目就是最好的项目,所以未来的教育一定会围绕“生命至上”来展开。


我以为具体会朝着:生命至上,崇尚“三真”,培养“三力”的方向迈进——


第一,真知——丰富的生命需要真知,真知不易,我们需要培养选择力。面对未来磅礴的数据王国,无限可能性的世界,我们需要培养孩子的选择力、反思力、理性精神。如果没有甄别能力,他离真知真相会越来越远。我们必须培养选择力。


第二,真能——智慧的生命需要真能,真能难得,我们需要培养创造力。当我们看到微信中施一公在说:“我们大学现在基础研究能力太差,转化不出来,不是缺乏转化,而是没有可以转化的东西!”我们的内心何其心痛!没有真的知识真的能力我们怎么能够有创新创造呢?像昨天佐藤学先生所说的,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型学习,而是二型学习。我们亟待培养创造力。


第三,真情——道德的生命需要真情,真情可贵, 我们需要培养共情力。真情在未来的世界更为可贵,我们可以预估一下人类终将要抱团取暖,相拥而泣。谭德塞说“这个世界上如果不是所有人都安全,就没有人可以安全,一个分裂的世界里没有办法战胜流行病。”如果不能共情,我们何以共度?我们唯有培养共情力。


所以,我们首先要解决为什么要建这个大楼,以什么为主旨建这个大楼,然后再去建大楼。 


 

张 治


朱校长的分享让我想到另外一位嘉宾,就是凯文·凯利,他写了两本书,其中一本叫《失控》,这个世界变得混乱。第二本叫《必然》,在失控的世界里有一些东西是必然的存在,这需要教育者从雾里看花,找到教育的本真。朱校长说教育的本真培养三个力,选择力、创造力、共情力。

朱爱华

 

个性化发展到极致可能变成极致的利己主义者,他的眼睛里就没有别人,没有这个世界,没有人类,人类就不会共度。

 

张 治


希望在不断变化的世界里寻求不变的底层逻辑,朱校长的发言跟尹会长和余教授的发言是相互补充,首先学校变化的底层逻辑已经有了,您的解决方案是在变化的逻辑当中寻求那些不变的东西。


第一个环节我们探索了关于学校变革的现实需求和底层逻辑,当下的学校变革不仅仅是一种现实需要,更多的是底层逻辑已经发生变化了,不管承认还是不承认,都在发生变化。


我们解决当下问题,其实更多看到面向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百年后我们的教育到底如何变迁,教育正在掀开一场轰轰烈烈的画卷,让我们把握教育的本真。

 

明天,“湖畔问教”将继续推出“对话:未来学校探真”(中)的精彩内容,欢迎继续关注!

  通 知  

“东钱湖教育论坛”线上直播回放已经生成

您可通过「湖畔问教」公众号菜单栏

直击现场-直播回放

找到回放入口进行观看

关注「湖畔问教」公众号

回复“案例视频”

即可获取论坛展示的国内外教学案例视频集锦


关于东钱湖教育论坛

东钱湖教育论坛由宁波华茂集团董事局徐万茂主席发起,在国内外社会的广泛响应,以及浙江省、宁波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数年酝酿,于2019年9月正式设立,并以东钱湖国际会议中心为永久会址。


论坛三大特点

高端、跨界、国际化

1.高端:汇聚国内外政界名人、学界大家、商界翘楚、一线模范,以宽广视野研究现实问题,以卓越成果产生广泛影响。


2.跨界:融教育界、科技界、文化界、经济界、商界于一体,促进新思想、新思维、新方法、新技术的交流合作,把握未来发展趋势。


3.国际化:吸引世界专家讨论教育问题,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


论坛以“凝聚智慧,启迪未来”为愿景,以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贡献智慧,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交流搭建平台为使命,旨在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理念,探索教育发展趋势,促进中外教育交流,推动教育变革创新。

- END -

阅读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OECD中国教育质量研究报告:对标中国教育体系的表现》东钱湖教育论坛全球首发

体育主题报告及圆桌讨论|“为生命成长奠基——学校体育的价值”

体育主题报告|7位大咖深度解读体育育人的重要价值,关注学校体育发展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观看论坛直播回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