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未来学校探真”|6位大咖解码全球教育案例:未来教育中的变与不变(中)

东钱湖教育论坛 湖畔问教 2022-03-28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

疫情期间,中国教育“停课不停学”的大规模线上教育实践,催化了教育的变革。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特别设置“对话:未来学校探真”单元。


“对话”单元由上海市电教馆馆长、《走进学校3.0时代》作者张治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尹后庆,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中国科技馆原馆长、国际博协科技馆委员会原副主席李象益,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朱爱华共同参与讨论。

在“对话”的第一个环节中,6位嘉宾探索了关于学校变革的现实需求和底层逻辑。那么,未来学校将会怎样改变?第二环节,嘉宾们分享了在中国大地上正在发生的关于未来学校变革的案例。(关注「湖畔问教」公众号,回复“案例视频”,即可获取教学案例视频集锦。)


以下是现场6位嘉宾的精彩讨论摘录。

▲在上海市黄浦区劳动技术教育中心,一些学生们正在研究如何设计一个机械臂,实现抓取功能。另一些学生应用3D打印技术,结合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完成了从研究、设计,到制作、展示的全过程。


▲在宁波华茂教育集团,有一句口号,叫做:“学海无涯乐作舟,多才多艺英才生”。学校鼓励学生们多元发展,在学校里就设计建造了美术馆、图书馆、体育馆和科技馆,环境育人,因材施教。

张 治


这些精彩的案例从不同的维度,展现对于学校变革的思考,接下来请嘉宾对这些学校的案例简单做一个点评,您认为这些学校是不是您想象中的未来学校?


李象益

刚才展示的几个学校的案例,对未来教育的理解还是比较深刻的。


未来教育是什么?丹尼尔·平克写了一本书叫《全新思维》,从信息时代过渡到创意时代,对怎样开发全脑智慧,提出了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最后是未来培养一种全新思维的人。


我们需要研究,这几个案例当中反映的,未来教育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我觉得可以用一句话简单概括:培养一种有诚信、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有担当的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


未来教育的要点,比如倡导主动学习、倡导跨学科综合教育等等,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过程教育”,特别注意“过程教育”,才能更好地反映教育思想和方法。


我是搞科学教育的,科学教育本身如果仅仅是表面上让学生做一个成果出来,不注重过程,就不了解这个过程当中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因为,任何一个科学成果的出现都是由不认识到认识,由错误到正确的过程。这里面有丰富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注意国际教育的走向,美国前一阵从青少年开始搞“创客教育”。创客教育是从兴趣出发,自己设想,自己做出成果,用简单的工具推进创造力的开发,对中小学来讲是更有效的,因为编程不是唯一的工具。


从今天这两个展示案例来说,有两点启发:第一,未来的教育要培养人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第二,怎么样来实现它?应该是多元的方式,不是唯一的。美国和世界科学教育的发展,也都是适应着时代的变化和公众、环境的需求来不断变化的。我想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


张 治


请高洪书记来谈谈,对于中小学发生的对未来学校的探索实践案例怎么看?

高 洪

这些视频案例涉及了艺术教育和美育问题,其中华茂学校的案例讲的是一个学生非常喜欢美术,并有一定的美术天赋,从开始他模仿,追求画得像,到后来受到启发,通过美术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这个案例探索了美和术的关系问题,探讨了艺术教育和美育的关系问题。

美育既是现实课题,更是面向未来教育问题。


第一要把握好美育的深刻内涵,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美育是情感教育、人格教育和创新教育。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学校老教授回信,回应老教授提出的加强美育的课题,他说:“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 他强调,“加强美育非常必要。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的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美育之所以更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因为时代到了这个时候,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走向强起来,需要中国人心灵要美起来,精神要强起来。我们要实现的共产主义是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我们说法律是对人的规范,道德是对人的约束, 而在美育语境下是把法律对人的规范上升为对法治的尊崇,把道德对人的约束上升为对崇高的追求,美育是让人在追求美好的过程中把遵守法律、崇尚道德、追求高尚成为自觉,并在此基础上和这个意义上,实现真正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弘扬中华美育精神面向未来的时代课题。


第二要把握好艺术教育和美育的关系,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仅仅是艺术教育,更不仅仅是唱歌、跳舞、画画、演奏等等这些具体的艺术技能,而是要渗透到各个学科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各个学科都要体现美育的要求。


美育可以概括为有四个维度和层次:一是提高审美素养;二是陶冶高尚情操,三是塑造美好心灵;四是激发创新活力。美育的本质特征两条:第一非功利性,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第二是普遍性,面向所有受教育者,不管有没有艺术天赋。


第三要在坚持艺术教育的素质教育,不要把艺术教育功利化。一切功利化的教育都不是美育。处理好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艺术教育和美育与防止艺术教育和美育功利化,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重大而紧迫课题。以艺术教育为载体的美育有两条要把握好,一是面向普遍的学生,而不仅仅是有天赋的孩子所以要加强艺术的鉴赏能力的培养。二是动手体验,让孩子找到有兴趣,他可以画,也可以跳,也可以唱,也可以弹乐器,还可以唱戏曲,各类非遗传承的文化都可以作为重要的载体来推动,不一定成为专业的艺术家,而是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总之,新时代美育工作要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按照美育规律,在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之中,在鲜活的学习生活的实践体验之中,推动人的真正成长和全面发展。


张 治


非常认同高书记对未来学校求真、向善、唯美的价值追求,他也点评了美育在五育并举当中,当下我们应该怎么样认识,包括该怎么样推进。


尹后庆会长,您在上海戏曲学院专门做了美育的讲解,希望您从全局的角度,看看这些案例当中提到的未来学校您是怎么看的?

尹后庆

未来学校一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我前面讲了,学校的迭代,要从当下开始。所谓迭代就是传统的继承跟面向未来的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关键的点在于:不管是过去的学校还是未来的学校,要让教育回归育人本源。我们要把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超出育人本源的东西,追求功利的东西,虽然不能完全的摆脱,但是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上应该逐步的摆脱功利性,而不断回归人发展的本质,这个是未来学校追求不可忘却的重要话题。


从这个话题出发,就有很多变与不变。有些是必须改变的,有些是亘古不变的。比如现在孩子的阅读、屏读,我曾经看过文章,屏读越来越进入到孩子的阅读生活,屏读跟纸质阅读是共同存在的,因为人的阅读需要静下心,屏读的功能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得更多的信息。现在孩子的认知环境应该是“左书右网”,应该让孩子上网,不上网是不对的,但是也应该纸质阅读,双重空间学生遨游穿梭的时候必须保持宁静而致远的学习态度,这个是不变的。这就是我说的变与不变。


艺术教育也是如此,刚才华茂的片子告诉我们两个信息:第一,不同的艺术门类是相通的,音乐、绘画、诗歌……今天艺术教育不是为了让孩子学会一个技能,而更多的是让孩子有一种审美感知,有审美情趣,能够有创意表达。艺术是创造的,舞蹈也好,音乐也好,绘画也好,是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人的内心世界。在不同的艺术门类之上找到背后隐含的对人的心灵有滋养作用的审美情趣也好、创意表达也好、文化理解也好,最终能够支持人心灵的健康,能够有高尚的追求。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不管艺术的形态和样式是什么,追求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今天的教育同样如此。今天的学习方式变革要回归到人类学习的本质,人类学习的本质是什么?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实现人类的进步。人类的进步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还包括人类文化精神的发展。因此,今天说情境化学习,让孩子感知学是为了解决问题,学是面对问题,情境化、问题化、探究式等等。我们倡导的这些学习方式,今天视频里面很多学校都有这样的学习方式。


针对今天的学科学习中很多的弊端,未来并不是把学科学习全部去掉,跨学科首先是有学科,有学科然后需要跨界,因此学科与跨学科之间的辨证关系,其实也是今天教育中的变与不变。


我的感受是,未来学校的迭代是需要我们抓住教育的本质,教育的育人本位,然后从这个角度出发,面对全新的时代,去实现变与不变。


张 治


现在谈到未来学校更多是技术驱动的,这个技术包括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这些技术对学校的变革其实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关于这一点请余教授分享一下,刚才这些案例您怎么看,是不是您想象中未来学校的样子。


余胜泉

从刚才的案例里看到两点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


第一,未来学校要转变课程的实施方式。


现在课程以学科课程为主,学生只是获得了抽象的体验。未来课程的形态应该是多样化的课程,既有学科的课程,又有交叉的课程,还有活动性的课程,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趋势。


第二,未来学校的空间是充满着学习服务的空间。


在实体空间里可能有成百上千个尊重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生能力相匹配的各种服务。在网络空间里也会有成千上万个各种各样的学习服务,在了解学生学习数据的前提下,让学生达到国家课标提出的共性要求,在这个前提下能够组合线上、线下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服务,实现因人而异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程实施方案。尤其在技术的支撑下,了解学生学习数据的前提下,这方面也可以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这也是未来学校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


这个过程中有两个关注点:一是对活动类课程的实施,或者探究类课程的实施,要注意这种项目和课程的设计,一定要跟中小学课程标准所需要的知识,以及中小学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关联。二是一定要关注过程,过程中要有认知,要有学科知识的迁移运用,这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非常重要的问题。


张 治


有人曾经说过:如果技术是解决学校问题的方案,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有的人说问题有三个:第一,能不能通过技术让教育更公平;第二,技术能不能让教育更有效率;第三,技术能不能让教育更加智慧。


朱校长,对于未来学校的改造案例,您是怎么看的?视频上所呈现的案例,跟您所想象的未来学校是不是一样的?

朱爱华

刚才的视频展示的内容可以归为三类: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


视频中华茂学校的案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们呈现的“因材施教”,读过企业管理书籍的人都知道,那就是有“顾客立场”。“因材施教”就是顾客立场。因材施教本质上是什么?本质上是尊重生命的差异。


华茂视频的选材很独特,全程聚焦一个孩子的绘画艺术学习经历与变化,通过他的成长凸显学校的育人理念,无论是对学生内部感受力的重视、跨学科通感能力的培养,还是给学生展示平台的搭建,都充分体现了他们对学生创造力极致的自我定位、自我要求和自我实践,也就是对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意结果的重视。同时我们知道艺术是人类的挚爱,人类独有的创造性活动,而它恰恰又是人类古今中外的共同语言。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华茂具有着跨越历史时空的教育视角。“因材施教”的华茂很睿智。


接着我想分享两个方面的思考:


第一,关于跨界学习。


因为20多年我们一直行走在“跨界学习”的探索之路上,所以可以说一点相关体会。今天我们坐在这里的几位嘉宾,其实就是一些跨界之人,我们的组合就是跨界的组合。这个场景让我想到了跨界学习的第一基础理论:美第奇效应。那是说文艺复兴时期有个银行家叫美第奇,他喜欢定期邀请各界精英到他家沙龙,结果每次各位精英都因为相互碰撞获得新的点子满载而归。这就是跨界学习。


所谓跨界兼具打通学科、融通知识、联通时空、变通角色、贯通生活之意,可助推整合思维、促成复合行为、产生聚合效应。


所谓跨界学习:指跨越边界、整合融通的学习方式,是助推儿童完整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即根据学习(价值)主题,跨越学科、时空、身份、文化等边界,以“跨界整合”为主要策略,以“学科+”为思维载体,以“跨界整合微课程”为课程载体,对学科知识、儿童生活及社会体验进行适度统整与融通,使儿童学习成为完整学习。它具有主题性、开放性、整合性、情境性、创生性、主体性、适合性等特征。


那么跨界学习是为了什么,或者说我们拼命探索的“跨界整合”又是为了什么,显然是为了“完整育人”。吴康宁教授说:本质上我们要的不是跨界学习,要的是“完整育人”,而且要用完整的视角培育完整之人。的确如此,我们现在倡导的“大成教育”,正是通过助力儿童学会跨界学习,努力为其大成人生奠基。具体说来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系统性思维、结构性知能、完整性人格,也就是正在探索如何通过跨界学习来整体育人,助力儿童生命完整生长。


第二,如何实施跨界学习?


人类认识世界的规律一般为“模糊无界——精分有界——上位无界”,所谓“界”,那是一个暂时的间隔存在,反映在学科教学中就是“学科壁垒”,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破壁、移除、消弭、融通间隔,形成完整认知和整体视域。刚才尹会长提醒我们,学科教育还是要的,国家课程还是要的,怎么办? 


学科教育中,我们研发的是12门“学科+”一般操作样式,我们将它作为我们。


“学科+”是什么?所谓“学科+”,实施跨界学习的“思维载体”,即围绕一个主题,基于学科,超越学科,遴选提取其他相关因素加以融通整合,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更具价值的新结构。


“学科+”,是一种突破打开:以学习主题为核心,尊重儿童成长需求,向价值关联的资源内容打开,由此打破学科“小一统”壁垒,实现外显形式的突破,更致力内在思维的突围。


“学科+”,是一种跨界整合:“学科”与“+”之间的关系并非只是直接相加,而是一种相容且并非雷同、相融且具有一定关联支撑的逻辑关系、结构关系。因此这里的“+”的可以是负数,也就是“减”,一切服从整合的需要,学生成长的需要。由此形成基于学科,超越学科,指向儿童素养完整生长的新的“生长性结构化”的学习资源,旨在形成更为整全的学习视界。


“学科+”,是一种融通创生:“学科+”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儿童在“跨界主题整合学习”中,学会主动突破与关联的系统思维观,习得反思进取与自主建构的学习观,建立综合探求与融通创生的行为观。


实践证明,在实施过程当中,一线的老师可以采用“学科+”的方式,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


此外,我们还通过五大跨界整合策略,特别是课程载体包括“校本课程、师本课程、生本课程、家本课程”等主题微课程的研发推进跨界学习的实施,从而使得从“基于事实的课程”向“基于实践的课程”转变,效果挺好。


未来的学校我认为需要助力儿童成为有爱、有智慧的人,用我们的“大成教育”理念说,就是培养一个完整生长的人,“成为自己,成就他人”的人。实施跨界学习,可以助一臂之力。 


张 治


今天这个话题因为是对于未来学校的场景,或者对未来学校新图景的思考,我们还要谈的深一点。21世纪以来,特别是最近二、三十年由于大数据、云计算,特别对社会学领域的建模成为可能,对于教育本真价值、本真规律的思考就进入到“计算教育学时代”。计算教育学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余教授提出这些底层逻辑的变化是导致未来学校改造运动的底层动力,这个动力才掀起了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的学校改造运动。大家一方面对于当下教育问题有不满,所以要改造;另外一方面,教育学的底层逻辑发生变化了,所以要改造。

那么,我们想象中的未来学校,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明天,“湖畔问教”将继续推出“对话:未来学校探真”(下)的精彩内容,分享现场6位嘉宾对未来学校的描述。欢迎继续关注!

  通 知  

“东钱湖教育论坛”线上直播回放已经生成

您可通过「湖畔问教」公众号菜单栏

直击现场-直播回放

找到回放入口进行观看

关注「湖畔问教」公众号

回复“案例视频”

即可获取论坛展示的国内外教学案例视频集锦


关于东钱湖教育论坛

东钱湖教育论坛由宁波华茂集团董事局徐万茂主席发起,在国内外社会的广泛响应,以及浙江省、宁波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数年酝酿,于2019年9月正式设立,并以东钱湖国际会议中心为永久会址。


论坛三大特点

高端、跨界、国际化

1.高端:汇聚国内外政界名人、学界大家、商界翘楚、一线模范,以宽广视野研究现实问题,以卓越成果产生广泛影响。


2.跨界:融教育界、科技界、文化界、经济界、商界于一体,促进新思想、新思维、新方法、新技术的交流合作,把握未来发展趋势。


3.国际化:吸引世界专家讨论教育问题,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


论坛以“凝聚智慧,启迪未来”为愿景,以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贡献智慧,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交流搭建平台为使命,旨在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理念,探索教育发展趋势,促进中外教育交流,推动教育变革创新。

- END -

阅读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OECD中国教育质量研究报告:对标中国教育体系的表现》东钱湖教育论坛全球首发

体育主题报告|7位大咖深度解读体育育人的重要价值,关注学校体育发展

“对话:未来学校探真”|6位大咖解码全球教育案例:学校变革的底层逻辑是什么?(上)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观看论坛直播回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