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沪说 | 上海1913 之二(2):福开森路有多长?

布城马丁 天袁地访 2023-12-04

沪说·第95期

庚子·白露


一个月之前,沪说第93期,我们谈到了一幅1913年的上海地图。


沪说 | 上海1913 之二(上):老地图里的水乡回忆


这幅地图不仅清晰地描绘了民国初年,上海作为江南水乡的旧貌,而且许多城市道路也初见规模,这一期,我们就来看看地图中形形色色的马路。因为篇幅所限,本期我们就先来说说徐家汇这里的几条马路。



悠悠徐家汇路



地图西南角为徐家汇,此地在成为商圈名声鹊起之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天主教圣地。而1913年时,法国人早已经预备将徐家汇纳入法租界版图。他们准备从徐家汇筑一条路通往松江佘山的圣母天主堂,不过由于费用问题,这条路通到虹桥西边就再也没过去,因为其主要在原上海县虹桥地区通过,故而取名虹桥路。
      虹桥路的东首,往北通往公共租界的静安寺,接极司菲尔路,往东沿肇嘉浜通往法租界及上海县城,法国人谓之界路,或者军路。一方面预先划定势力范围,一方面如果有什么变故,法租界的驻军能迅速赶到。这条半环的长路后来就取名徐家汇路。不过今天的徐家汇路只是这条浩浩汤汤的徐家汇路的一小段,而且要命的是,因为临近徐家汇的一段因填平了肇嘉浜河(肇嘉浜早年也从徐家汇至县城入黄浦江改为注入日晖港入黄浦江)而改名为肇嘉浜路,因此今天的徐家汇路反而不通徐家汇了。
      而当年的虹桥路也改了位置,这是比较晚近的事了。因徐家汇原来有规模不小的集镇,虹桥路是从镇北面过,也就是今天广元西路的位置。后来,徐家汇大幅度改造,虹桥路就从拓宽的徐镇北路故道和肇嘉浜路相连。
      南北向的徐家汇路于一战之后更名为海格路(Avenue Haig),海格路是法租界的地盘(从1914年起),但海格并不像个法兰西风的名字,他实际上属于一战英国派遣军的陆军元帅道格拉斯·黑格,他从1915年下半年一直到一战结束都担任英国军队的指挥官,在西线和法国并肩作战抵抗德奥联军,直至德国投降。法租界内纪念盟国人士的道路其实并不多,另一个能想到的是潘兴路(一战美国将领,今吴兴路),而法国将领命名的贝当路(衡山路)、霞飞路(淮海中路)、福煦路(延安中路)显然地位更重要一些。这条海格路就是后来法租界和以西华界的行政分割线,不过基本上中山环路以内的华界也早已为租界越界开发,比较有名的如哥伦比亚路(番禺路)安和寺路(新华路),在各大外国公墓人满为患之后,哥伦比亚路和虹桥路口又建起了一座新的虹桥公墓(今番禺绿地),要不是上海市政府成立,以及欧战再次爆发,外国租界将会慢慢蚕食掉周遭的土地。

福开森路有多长

让福开森路出名的或许是电影《色·戒》中王佳芝与易先生幽会的房子。在影片最后部分,失魂落魄的王佳芝在静安寺路叫了一辆人力车,正要去福开森路。对于人力车夫来说,这绝对是笔好生意。孤岛时期的福开森路其实算是沪西僻静之地了。


1913年的福开森路不等于武康路,而是一条从徐家汇一直到今常熟路一带的悠长马路。福开森是译名,他叫Dr.John Calvin Ferguson,一位神学博士,传教士。福开森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幼年随父亲移居美国,学位来自于波士顿大学。


福开森在婚后就与妻子来到遥远的中国镇江传教,期间他担任了汇文书院的第一任校长,也就是南京大学的前身。后来他为洋务干将盛宣怀看中,在上海又开办了南洋公学,也就是交通大学的前身,一辈子开创了中国两所优秀大学(更不必说交通大学一分为三)算是功德圆满。
南洋公学位于徐家汇路、李枞泾以西,虹桥路以北。1913年时,南洋公学几易其名之后,正式名称为“交通部高等实业学校”。地图中也是如此标明的,改叫交通大学已经要到1921年了。此时,淮海西路(出名Jordan Avenue)还未修建,在南洋公学北面一些的是纪念李鸿章的李公祠。当年还曾有李鸿章的铜像,还是仰慕李公的洋人铸造的,只可惜李鸿章生不假年,铜像运到上海时老爷子已经走了。


也就是这张地图出版前后,复旦公学因为办学困难,由校友于右任上书南京要求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为复旦办学谋划出路,最终在辛亥革命中几乎被捣毁的李公祠成为了复旦1912-1922年间的校址。尔后,复旦大学搬迁至江湾,中学部则一直留在此地,是为复旦中学(并不是复旦附中,复旦大学与复旦中学曾经长期脱离关系,一直到最近两年才又重新开始合作)。据说李鸿章后人还为李公祠的归属与复旦对簿公堂,而最终复旦赢了......

复旦中学校门,原为李公祠大门

福开森路(Route Ferguson)据说就是福开森用他自己的工资积蓄建造的一条缩短市区的师生往来大学的捷径,修筑时间是1907年。不过,有的史料则称,福开森为租界当局当顾问,建议他们修筑道路以拓展租界,故而可以在生前就得到命名道路的至高荣誉。今天,当然无法想象徐家汇之于市中心在百年前是何等之遥远,但1913年时,去市中心除了宝昌路(今淮海中路)也就只有福开森路还算便捷。
正因为有这样一段故事,今天武康路窄窄短短,离徐家汇还很遥远似乎不可思议。不过1913年的地图还是给了我们很多线索。比如福开森路的南段起始点是在徐家汇路(华山路上)然后斜向东北穿过宝昌路(淮海中路),后面一段就是今天武康路的走向,但是它在该向西北偏向汇入华山路的地方却向东走了一大段汇入善钟路(常熟路)。对比今天的地图以及史料,我们基本可以推定,老福开森路被切割成了四段。

武康路安福路口,这两条路原来都是福开森路的一段。(2014.3)

  1. 东北段(东西向),变成巨泼来斯路(Route Dupleix)即今天的安福路,有资料称1915-1916年修筑,但实际是在这段时间发生改名,以英法争夺印度殖民权的卡纳提克战争中的法国将领命名。巨泼来斯路在孤岛时期和沦陷时期是归附汪伪政府的政要和名流爱去的地方。《色·戒》中选择临近巨泼来斯路的福开森路,显然也是经过一番考虑的。

  2. 今武康路段大部分(南北向),今天武康路延伸了一段向西北通到华山路,除此之外武康路均是当年福开森路的一部分。汪精卫本人也是长期住在武康路湖南别墅里的。据说就是在这里,他决意要把上海几百条外国人名地名的道路统统改成中国地名。福开森路也就改成了武康路。


3. 今天平路大部分(南北向),1913年,姚主教路仅是很短的一段,汇入福开森路,但在不晚于1928年的时候,今淮海中路以南的福开森路大部分划入了姚主教路。姚主教并不是中国人,而是取了中国名字“姚宗李”的法国主教Prosper Paris。
4. 剩余最南段,不详,原有道路可能已经不存在。1928年的上海地图,这一段已经消失。


通过比例尺粗粗量了一下,当年的福开森路全长在2-3英里之间,大约是4-5公里。不过今天的武康路长约1.18公里,大概不足三分之一吧。




一战后修筑的贝当路(衡山路)打破了棋盘格的格局,一条斜线从徐家汇通达善钟路(常熟路)霞飞路(淮海中路)。原来作为交通要道的福开森路反而变得不重要起来,由此成为一条相对僻静的马路,而衡山路、华山路、淮海路这些都成了交通要道。不过在1913年,这些都是后话了。
下期,我们从宝昌路出发,走走看时尚街一百多年前的样子。


近期更新:

沪说 | 五天四夜:《申报》上的“八佰”战况

沪说 | 上海1913 之二(上):老地图里的水乡回忆

沪说 | 1990年的世界和上海,你还记得吗?

城事 | 从一张莘庄副中心城市设计的效果图说起

城事 | 12号线西延伸,我们有话要说

城事 | 上海地铁15号线真的很鸡肋吗?

城事 | 15号线景洪路站(华泾西站):从0到3的跨越

城事 | 23号线真的要来了,聊聊吴泾吧



沪说 | 和气生财:上海老洋行的中国名字,带和字的你能说出几家?

沪说 | 苏州河旧梦——华东师大和长风公园的“如水”往事

沪说 | 普陀区是如何长大的?未来又在何方?

沪说 | 1946年,《上海里衖分区精图》那些和今天不一样的路名

沪说 | 老闸北路名拾趣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