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沪说 | 旧上海十座已经消亡的雕像/纪念碑 上

布城马丁 天袁地访 2023-12-04

沪说·第143期

一座胜利女神雕像几乎是旧上海繁华鼎盛时期的写照。

可惜,1941年12月上海孤岛沦陷后,胜利女神雕像被日本人毁坏。此后,因为历史原因,也没有再恢复,仅能在车墩影视城看一眼它的复制品。在旧上海曾经有不少这样的著名雕塑和纪念碑或纪念塔,但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只能在照片中见到它们了。不过这座纪念雕塑过于有名,且为其著书立传之人可以斗量,本文就不赘述了。

另外,因之前我们已经专文写过大自鸣钟,也就是川村纪念塔,避免重复,就不再赘述了。

一、赫德像

低头沉思的赫德雕像曾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九江路外滩一景。1911年,与大清国海关税务操劳大半生的赫德戏剧性地与大清国在同年病入膏肓,撒手人寰。他1854年来到中国,直到1908年才正式退休离开。

1914年,租界当局为了纪念赫德的传奇人生,在他工作奋斗的外滩海关大楼门前铸了一座铜像,以示纪念。塑像有四级阶梯向上,底座上镌刻着赫德的事迹,在底座上方才是赫德几乎等比例身高的雕像。而塑像则以他1908年离开中国前夕在京郊永定门车站的一张照片为范本。

可惜塑像在抗日战争期间,特别是孤岛沦陷之后,因日本陷于太平洋战争不得不将大量铜铁金属熔用为武器弹药,包括胜利女神雕塑在内的上海外滩诸多铜像皆在那个时候遭到破坏。其底座也被废弃,幸在1986年为人寻获,目前赫德像的底座应该就在上海历史博物馆内珍藏。

二、巴夏礼像

沙逊大厦(今和平饭店北楼)建造中,照片右侧背对镜头的即为巴夏礼像

上海曾经有个铜人码头,顾名思义就是码头上有个铜像。这个铜像当然不是上文说的赫德像,而是另有其人。

Harry Parkes,一个很常见的英国人名,一搜一大把,但册封为爵士的必须是这位Sir Harry Smith Parkes,中文名字更是铁定招来一顿咬牙切齿的巴夏礼。中国近代史正是被颠地,璞鼎查,阿礼国、巴夏礼这些似是而非的带着中国名字的英国人给一点点拖进深渊的。

巴夏礼童年不幸,父母双亡,好在有亲戚扶持完成了基础的学业,1841年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12,3岁的巴夏礼来到了中国投靠表姐,学习了中文,后来他跟着璞鼎查一路沿长江向上游打去,甚至还观礼了南京条约的签订。

巴夏礼的一生,若没有英国殖民者在东亚的拓展那多半就只是一个平庸的乡巴佬,而他恰恰把握住了这种历史性机遇,摇身一变成为英国与东亚各国之间的一个纽带。

他曾经出使过清朝,但遇到了对国际外交缺乏了解的咸丰当局,曾被清廷羁押,几乎丧命,而巴夏礼等人的报复也是十分惊人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并以《北京条约》落实了英国殖民者的利益野心。

1885年,巴夏礼在担任英国驻清廷大使任上因疟疾去世。因其为英国在远东利益奔走一生,因此本就是英国人掌舵的租界当局当然也会对他大肆吹捧和纪念,为其塑像立身并在1890年正式对外揭幕。巴夏礼像左手叉腰,右手向前伸出,活脱像一个敲诈过路费的恶霸。

巴夏礼像与赫德像等一同在沦陷时期被日本人破坏,解放后,也不宜恢复这些殖民的塑像,巴夏礼像的原址上目前是新中国上海市的第一任市长陈毅的塑像,原来的铜人码头现在也改叫陈毅广场了。


三、常胜军纪念塔

德商禅臣洋行(Siemssen & Co.)大楼前的常胜军纪念碑,禅臣洋行大楼因德国战败撤资拆除后改建为格林邮船大楼至今。禅臣洋行大楼右侧的是今天仍在的东方汇理银行大楼和已经不存在的共济会大楼。

常胜军纪念塔在巴夏礼像北边一些,算是北京路外滩的一景。几乎到外滩公园的边上。常胜军属于走夜路吹口哨的名号,其实是一支雇佣军,由美国小伙儿华尔(Frederick Townsend Ward,官名华飞烈)纠集,最初叫洋枪队,企图借火力上的优势,对抗当年在江南的民间起义。

洋枪队创始于1860年,他们最初在上海西南的松江广富林地区驻扎,初期仅有百人,为太平军所破。但很快就袭取了松江府城作为根据地,一度向青浦县城推进,此时规模已经达300人。但青浦一战,遇上了太平军良将李秀成,洋枪队伤亡三分之一,几乎溃散。后来虽经补给增员,但是再遭惨败,连松江也丢了,一度一蹶不振。

1862年,局势开始扭转,因为有英法的职业军人的参与,洋枪队也改名常胜军,一举将太平军逐出了松江、嘉定和青浦一带。但华尔本人在浙江慈溪的战役中被打死,继任者白聚文既缺乏能力,又贪婪成性,最终被撤职,换上了赫赫有名的戈登。白聚文甚至赌气一度反水加入太平军,最终战败被俘并被驱逐出境。

常胜军士兵留影

常胜军其实并不是拱卫租界而存在,而是一支清朝地方政府雇佣的军队,其中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自从戈登主政之后,常胜军就与李鸿章的淮军一同在江南剿灭太平军,直至太平天国覆灭后,常胜军才解散。而在常胜军解散后的1864年,仕途上多有仰仗常胜军的李鸿章拨款几千万两,为48位阵亡的外籍常胜军士兵立碑纪念。

北京路外滩,左为怡和洋行,右为禅臣洋行及常胜军纪念碑

碑身为方尖碑造型,朴素中带着一些静穆之感。因为华尔被列为纪念者的第一位,因此这也被叫作华尔纪念碑。该纪念碑的遗址位于黄浦公园曾经的南入口,现在已经被一个工人革命者雕塑所取代。

四、伊尔底斯纪念碑

伊尔底斯纪念碑可能是外滩这些雕塑和纪念碑中最短命的。这就如同短命的德意志第二帝国。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巴黎郊外凡尔赛宫镜厅加冕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但仅仅四十年不到的时间,一战战败,德皇威廉二世逊位,一切灰飞烟灭。

在晚清瓜分利益的群体当中,德国人是晚来的,但在所谓“公共租界”,他们还是能照例拿到那份属于他们的好处。例如今天中国银行大楼的前身就是德国总会,那幢大楼并不是年久失修,而是租界当局希望德国元素从那里......消失。

伊尔底斯号是一艘德军炮舰,1896年在其势力范围山东半岛附近的黄海海面行驶时遭遇风浪而沉没,船上无人生还。为纪念这一悲剧,1900年,在外滩树立起了一座以折断的桅杆为主体的伊尔底斯纪念碑。不过在德国战败后的1918年,某天夜里这个纪念碑突然被人推倒,想也不用想,这一定是英国人干的好事。

后来,伊尔底斯纪念碑也没有给恢复,再后来,连租界都被日本人一锅端了。不过笔者查到一个专门研究伊尔底斯号的网站(https://www.smsiltis.com/)认为纪念碑在被推倒后其实并没有被损坏,而是在库房里渡过了11年,并于1929年重见天日,在威海路的德皇威廉学校(Kaiser Wilhelm School)里树立了起来了,但最终还是在20世纪的某一天,不是二战之后就是在十年动乱时期之间的某天。这所学校的旧址如今是中X城X之光的楼盘所在地。

五、马嘉里纪念碑

马嘉里纪念碑(Margary Memorial)曾经是每个从老外白渡桥下来的人都会看到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十几二十层的“摩天大楼”还不够多,这座细长的纪念碑让路人过目难忘。

马嘉里是1875年一位在云南被杀的英国籍外交翻译官,因为其持有清朝官方颁发的外交文书,所以他的被杀一度引起了外交事端,史称马嘉里事件。当时,他获准带领外交团队深入云南与缅甸交界的腾冲地区,与经缅甸到中缅边界的探险队汇合。但探险队引起了边民和戍守部队的怀疑,因为沟通不畅加上彼此戒备极深,马嘉里在与腾冲军民的交涉中与四名中国籍部属一起被打死,史称马嘉里事件。

在云南德宏州盈江县芒允乡还有马嘉里事件的纪念碑

马嘉里事件后,中英签订《烟台条约》,作为昭雪云南一案,并向英国致歉的条约内容,候补五品京堂刘锡鸿持玺书赴英国登门道歉。刘锡鸿和他的正职郭嵩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长期驻外使节。

1907年,修现在的钢铁结构的外白渡桥时,马嘉里纪念碑被移到了外滩公园里,1943年,在沦陷时期,外滩的这些个雕塑,塑像悉数都被破坏了。

最后补充一个关于马嘉里的冷知识,马嘉里在去云南途中,对中国河鲜多有研究,其中他发现一种形似蜗牛,却在水里生活,好像还能吃的一种贝壳类生物——没错,就是螺蛳。就在那个夺走他生命的云南之旅途中,马嘉里观察并制作了螺蛳的标本,后来人们也以他的名字给予这种生物以正式的命名,Margarya melanioides。

下期我们将再回顾五座、组已经不知所踪的旧上海著名城市雕塑

城事 | 直面“易堵体质”,分区分类施策,闵行区综合交通规划发布

地访 | 机场联络线新进展不断,梅陇即将深度融入上海的“两翼齐飞”

沪说 | 那个属于胜利的夏天:1945年7月至9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