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难题1
寻找知识的发源地,登上思维的制高点,
让智力生长,让智慧开花!
深刻而不深奥,简约而不简单,
这里让你的学习更容易、更高效!
[本文适合年级:初二、初三]
解决数学难题可以训练人的思维,而数学难题也是不少同学害怕和讨厌的“怪物”。其实,揭开难题这个“怪物”的神秘面纱,对它深入了解,和它深度交流,你会发现,其实它很简单,也很有意思。
我们首先要了解:难题是怎样设计的?问题的难度是如何增加的?
我们按照难题的设计方式可以把难题分为下列类型:
1.增加复杂度,单一变综合,考察分析能力。
2.增加抽象度,特殊变一般,考察概括能力。
3.增加新颖度,熟悉变陌生,考察理解能力。
4.增加可能性,一类变多类,考察思维的缜密性。
5.增加隐蔽性,外显变内隐。考察思维的创造性。
下面我们用实例来分析各类难题的构造原理及解决方法。
第1种类型是各种知识概念、基本图形及数学方法整合到一个问题中,需要我们首先对问题进行分析解构,然后对所学内容进行灵活选择综合运用才能顺利解决。
例1.已知:如图,ΔABC和Δ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DAE=90°,M、N、P、Q分别是BC、CD、DE、BE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MNPQ是正方形
解决这种问题就是分析、解构、重组的过程:
我们把条件和图形分解为(1)双等腰直角三角形,(2)四边中点组成的四边形。相信同学们都解决过这样的两个问题,如下图。
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及性质易证ΔABD≌ΔACE,得BD=CE且BD⊥CE。
利用中位线定理及平行四边形判定易证当BD=CE且BD⊥CE时,四边形MNPQ是正方形。
如果你对上面两个基本图形熟悉的话,就会很容易找到作辅助线和证明的方法。一是从双等腰寻找全等三角形,容易想到连接BD、CE,再证明全等;二是从中点四边形找其所在原四边形的对角线,也会想到连接BD、CE,再寻找它们的关系。[关于双等腰模型可以推广为相似变换,参考阅读文章:相似变换之一转成双]
同学们看到复杂的图形和繁多的条件时,不要害怕,其实条件越多,线索越多,把相关的条件进行组合,把杂乱的图形进行分解,然后会发现,它只是几个基本问题的叠加而已。我们只要掌握一些有限的基本问题,就可以解决由它们组合而成的无限多种复杂问题。
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4),B(-2,0),把ΔABO绕点A顺时针旋转120°,得ΔAB'O',点B、O的对应点为B'、O',边OB上的一点P旋转后的对应点为P',当O'P+AP'取得最小值时求点P'的坐标.
(1)由旋转的性质知AP'=AP,O'P+AP'即为O'P+AP,问题即变为何时点P到O'、A的距离之和最短,如下图。
(2)动点P在OB上,求两定点O'、A到动点P的距离之和最短,这是典型的“将军饮马”问题,作A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A',O'A'与x轴的交点即为所求P点,如下图。
(3)如下图,易求O'(-2√3,6),由ΔA'OP∽ΔA'DO'得OP:DO'=A'O:AD=4:10,即可求得OP=4/5√3=O'P'。
(4)再构造出常用的“K形图”,易求O'M=6/5,P'M=2/5√3,得P'(-8/5√3,36/5)。
本题综合运用了旋转的性质、相似的判定与性质、“K形图”化斜为直构造法、“将军饮马”构造法等知识与方法。
例3.(2017广州中考倒二题)
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ΔCOD关于CD的对称图形为ΔCED.
(1)求证:四边形OCED是菱形;
(2)连接AE,若AB=6cm,BC=√5 cm.
①求sin∠EAD的值;
②若点P为线段AE上一动点(不与点A重合),连接OP. 一动点Q从点O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线段OP匀速运动到点P,再以 1.5cm/s的速度沿线段PA匀速运动到点A停止. 当点Q沿上述路线运动到点A所需时间最短时,求AP的长和点Q走完全程所需的时间.
第(1)题简单略过。
第(2)题第①问是一个较简单问题,构造直角三角形计算可得sin∠EAD=2/3,如下图。
第(2)题第②问是难点,我们可以分解为这样的几个思考节点:
1.写出时间表达式。最短时间表示为:OP+AP/1.5=OP+2/3AP。
2.转化时间表达式。线段最短一般转化为点到点、点到线、点到圆的路径,2/3AP需要进行转化为点P到某条线的路径,由①问的结果sin∠EAD=2/3联想到P到AD的距离正好是2/3AP,作PG⊥AD,OP+2/3AP=OP+PG,即为求点O到直线AD的最短路径,显然当OP与PG在一条直线上时OP+PG是垂线段最短。[此类问题实质是“将军饮马问题”的变式,有关介绍见文章:高阶思维之本源视角]
3.计算相关数量。求当OG⊥AD时PG、OP的长,此时G为AD的中点,AG=√5/2,由sin∠EAD=2/3知tan∠EAD=2/√5,PG=AG*tan∠EAD=1,AP=1.5,OP=2,最短时间为OP/1+AP/1.5=3 s 。
上面的思考过程中,较为困难的是第2步,需要平时注意积累一些基本的问题模型,并在相关情境中迅速识别、构造这些模型来解决问题。另外本小题的第①问实际上是为第②问作铺垫,如果同学们在解题时在难以下手苦无思路的时候,不妨看一看前面问题所用的方法及所得的结论,想一想它对后面的解题有没有启发和帮助,这样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扫描二维码,关注《生长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