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 | 梨园天府盛芳菲——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展演剧目点评(四)
由文化和旅游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于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在四川成都举办。本届京剧艺术节包括开闭幕式、京剧优秀剧目展演、文化和旅游部2021—2023年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京剧专场演出、文化和旅游部2022—2023年京剧艺术表演人才提升计划汇报演出、专家评议会及主题研讨会、京剧创作人才高级研修班、折子戏公益演出、川剧精品剧(节)目展演等丰富内容。其中,京剧优秀剧目展演,从全国遴选出21台大戏和3台折子戏组台,名家与新秀荟萃,传统与时尚共融,且看专家点评——
《进京》
令人惊喜 耐人寻味
赓续华
中国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
《中国戏剧》原主编
南京京剧团创作的《进京》给观众带来惊喜!首先是剧本好,故事编得圆,不矫情。该剧文学性强,唱词写得既通俗,又有文采。导演也很用心,节制地隐藏在演员身后,挖出了剧本的戏剧性和角色的性格特点。整个舞台呈现很有品质,舞台美术既大气又灵活,可远可近,聚焦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纠葛,有新现代京剧的审美表达。唱腔音乐也为该剧增色添彩。无论是声腔还是作曲,包括配器演奏,既传统又有新意,除了司空见惯的京剧西皮二黄各种板式,还将吹腔、昆腔、小调重新组合,吹腔散板、吹腔原板、吹腔流水的运用,旧中有新,动人心耳。[高拨子][花拨子]等板式的合理运用,很适合这个戏的时代背景和观众对京剧雏形期的想象。
该剧塑造了一批重情尚义之人。九爷、长生都是义薄云天的艺人。周恩旭的表现十分抢眼,扮相、唱做念打皆为当下文武老生中的青年翘楚,关键是他文武兼备的表演不是炫技,而是有意味的程式动作,洞见人物的性格情感。宋小川的表演也可圈可点,特别是反串旦角之后更见功力,令人惊喜。南京京剧团的演员都本色当行。观众的热烈反响是对该剧最大的褒奖!这个戏既叫好又叫座,能上赛场更能走市场。
京剧《进京》,见事见人见情见义见技见艺见美,可看可听可赏可品可感悟耐人寻味。不经意间,观众的心灵得到洗涤,精神为之一振,情操得到提升。
演出单位
南京市京剧团有限公司
部分主创及主演
总导演:卢昂
编剧:魏睿
唱腔设计、作曲:朱绍玉
舞美设计:童为列
作曲、配器:王天赐、刘洋
主演:宋小川、周恩旭、王璨等
《巾帼英杰》
演绎家国情怀 坚守京剧本体
朱绍玉
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副会长、一级作曲
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的新编京剧《巾帼英杰》,讲述了女将佘赛花从青春少女到白发凝霜的戎马一生,塑造了她保家卫国、百折不挠、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英雄形象。
该剧以佘赛花一生的传奇经历为线索,从民间传奇、戏曲评书、电影小说等诸多艺术样式中汲取精华,运用中国戏曲大写意的美学原则,去粗取精,重新结构,对佘赛花的壮丽人生进行了深度开掘和新的诠释。剧情围绕佘赛花的人生经历和人物命运逐次展开,通过“巧遇”“送行”“殉国”“祭奠”“破阵”“闯关”“释儿”“祝寿”等起伏跌宕的戏剧情节,在讴歌佘赛花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的同时,将这位巾帼英杰的夫妻情、母子情、家国情怀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这出戏的时间跨度较大,有难度、有挑战,但同时也为演员提供了技艺的施展空间。整体呈现不仅展示了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的群体优势,更突出展示了剧中主要演员的技能。在舞台呈现上,佘赛花这一角色从青年、中年至老年,可以说是为闫巍量身打造。她文武兼备,花旦、青衣、刀马旦、老旦功夫都好,功底深厚,表演精湛,是京剧行里难得的艺术英才。
该剧的唱腔板式丰富,旋律流畅。乐队打击乐更是为该剧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纵观全剧,从主创到演员,还有提升空间,尤其是二道幕前的戏以及祝寿前的戏,给主演换装的时间过长,需要再精炼一些。
演出单位
天津市青年京剧团
部分主创及主演
艺术指导:续正泰
编剧:杨舒棠
导演:张四全、洪军
音乐创作(含唱腔设计):续正泰、祝福
舞台美术创作:刘伟、王猛
主演:闫巍等
《石评梅》
现代京剧的诗化表达
乔慧斌
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原主任、教授
北京京剧院创排的《石评梅》是一出颇具人文气质的京剧现代戏。它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围绕石评梅的革命与爱情进行艺术创作,描绘了在新文化运动背景下,石评梅对自由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追寻,演绎出五四时期热忱高尚的青年情怀。此剧力求在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上进行诗意、抒情的戏剧化表达,给观众的思想和审美带来了强烈而丰富的震撼。
京剧如何表现现代题材?《石评梅》对此进行了文本、人物、主题方面的积极探索。文本方面,该剧化用人物的散文诗作,情感叙事,“诉情”“别情”“殇情”“寄情”“悲情”“缄情”等诗剧场次依次铺陈,为音乐创作和舞台呈现奠定了诗化风格的基础。该剧二度创作理念清晰,严格遵循传统戏曲的审美精神,创造性地将戏曲的“歌”“舞”艺术语汇转化成揭示人物情感外延的精神象征,营造出浪漫、诗化的戏剧情境。如“围巾”这一道具的设计,成为人物心理的外化表现,与流动平台、行走圆场的情感宣泄,内外结合,准确、自然、默契。该剧音乐唱腔设计突出,《送别》作为全剧主题音乐贯穿全局,不仅营造诗意氛围,而且突出情意表达,诗化音乐更渲染了时代人文气质和主题意蕴。该剧女主角为程派青衣而设计,唱腔根据角色和程派声腔的特点以及演员嗓音条件合理安排了多种唱腔板式,以配合剧情中情感的发展。优秀程派演员郭玮,在突出程派艺术的表演基础上,把握住行当、流派特征,将程式表演手段,注入真实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由于透彻的内心体验,加上长期练就的娴熟表演技艺,通过酣畅淋漓的唱腔、眼神、身段动作把人物跌宕起伏的情感波澜、复杂纠结的心理层次表现得恰到好处。她在该剧创作中实现了自我超越,获得了自己艺术道路上新的生长点。
总之,此剧在人物的情感关系、心理态度、诗剧营造情境以及角色和流派特质上达到了一种较理想的契合,为京剧现代戏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希望创作者再接再厉,精益求精,继续在情节发展、行动性叙事和人物情感深层次挖掘方面进行修改提高。
演出单位
北京京剧院
部分主创及主演
编剧:孙国毅
导演:安凤英
唱腔设计:朱绍玉、邱小波、刘洋
作曲:朱绍玉、王天赐
舞美设计、灯光设计:韩江
主演:郭玮、周恩旭、李宏图等
《优孟》
题材新颖 人物鲜活
刘子微
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文华表演奖获得者
京剧《优孟》以《史记·滑稽列传》中优孟讽谏楚王的简短记载为主建构剧情,由于《史记》对优孟事迹的记载极其简略,剧作家周慧又将汉代刘向《说苑》中“庄王绝缨”的轶事援入剧中,而且把原本没有优孟现身的这一轶事改造成优孟讽谏楚王的活动之一,拓展了优孟的腾挪空间,题材独特新颖,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优孟是我国有记载的最早的长于滑稽的职业演员,也可以说是戏曲丑行的鼻祖,自宋代以来就有人把“优孟衣冠”的故事视为“剧戏之始”。京剧《优孟》以丑行担纲再现这位可爱可敬的鼻祖,而且着重表现其以巧智讽谏的方式矫正楚王的错误,凸显了优孟的正义感和家国情怀,丰富深化了剧目的思想与社会生活蕴涵,为京剧人物画廊增添了新形象。
该剧演员阵容强大整齐,由丑生名家朱世慧的亲传弟子、优秀青年演员谈元主演,多名实力派名演员甘当配角,倾情献演,真是精彩纷呈。音乐在守正创新上可圈可点,服饰布景富有楚文化特色和历史感,提升了剧目的观赏性,也使由朱世慧开创的湖北省京剧院以丑生担纲主演的轻喜剧传统得以保持。
《优孟》刚立上舞台,故仍有提高的空间。例如,布景体量过大,挤压了演员表演的空间,可做些“减法”。相信这部特色独具、基础很好的剧作经过一段时间打磨,会成为湖北省京剧院的又一精品。
演出单位
湖北省京剧院
部分主创及主演
编剧:周慧
导演:韩剑英
作曲:朱绍玉
作曲、配器:王天赐 刘洋
舞美设计:胡佐
主演:谈元等
《主角》
现实题材创作的新突破
谢雍君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
近年来,现实题材戏创作比较热门,也涌现出不少优秀作品。但写多了,演多了,也遭遇创作瓶颈。如何寻找新的突破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陈彦的长篇小说《主角》为现代戏突破重围提供新的创作灵感,京剧《主角》站在茅盾文学奖山峰上起飞,展现出一派新风景。
将具有史诗性质的原作浓缩为两个半小时的京剧演出,存在一定难度。如何剪裁,如何结构,如何立意,实实地考验着编剧的功力。从京剧演出呈现的舞台样貌来看,编剧减去多余枝蔓,将人物身份进行纯粹化和单一化处理,删去忆秦娥的婚姻等情节,突出她的演员身份,写她从追求爱情到孑然一身的坎坷际遇,写她从一位烧火丫头到京剧名伶的艰难蜕变。不仅如此,全剧还以忆秦娥成长为核心,牵引出胡三元、胡彩香、封潇潇、楚嘉禾等一群小人物的真实故事,投射出京剧艺术在当代发展的不同境遇与曲折历程。
京剧版《主角》交织着多重主题,是编剧与小说原作思想碰撞后激发出的火花,至少蕴含五种内涵。其一,一位主角的诞生,凝聚着众多老艺人的精心培养、创作团队的扶持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二,主角在台上光鲜靓丽,台下却孤独凄清,她无法在艺术与生命之间获得融合和平衡,这是现实人生的缺憾,却是艺术人生的常态。其三,京剧艺术代代相传,忆秦娥从舅舅、胡彩香、四位老艺人那里学习了表演艺术,又将自己的技艺传承给年轻的宋雨。其四,忆秦娥从最初追求成为主角,到最后对自己艺术人生的反思,全剧构建了一位主角的心灵成长史,忆秦娥既是戏曲人,也是平凡小人物,她的成长具有象征意味。其五,该剧将京剧的“小舞台”延伸到现实生活中的“大舞台”,对小说内容进行提纯、深化,提炼出“做自己的主角”这个具有普世价值的主题思想。
二度创作亮点颇多。付佳、魏积军、李博、毕小洋、姜美伊等塑造的人物鲜活、灵动,沙浩、张小清、刘铮、马阿龙等饰演老艺人,表演真实、到位,不同行当,不同流派,竞相争艳,彰显出国家京剧院不俗的实力。尤其是付佳舞台控制力强,表演张弛有度,最后一场唱段气韵贯通,情感饱满,有爆发力,表现出较强的可塑性。导演张曼君充分发挥时空自由的特点,采用悬挂式转动框架,以舞台台口的转动隐喻时空的转换和时代的变迁;独角戏、对子戏、群戏交叉呈现,两角演一人、一人变多角、平行时空等多种表现手段,拓展了人物的情感深度和作品的历史厚度,增强了京剧现代戏创作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该剧的人物表现力和感染力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例如,人物角色缺乏充分的内心世界的展示;演员表演时尚需再借助一些表现手段,更加鲜明地凸显人物个性;“戏中戏”表演,技艺展示成分大于内容的揭示。期待该剧经过打磨、提高后,成为立得住、留得下、传得开的京剧精品。
演出单位
国家京剧院
部分主创及主演
原著:陈彦
编剧:徐棻、徐新华
导演:张曼君
唱腔、作曲:朱绍玉
作曲、配器:王天赐、刘洋
舞美设计:修岩
主演:付佳、魏积军等
正能量、权威性、兴趣点、新语言
欢
迎
关
注
微信号:CAH-2017
网友信箱:cah201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