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发现的历代古城考略
内容提要
表
地处西南边陲的腾冲,自古就是滇西边地的经济文化中心和对外交往通道。早在先秦两汉就出现了以古滇越为代表的人类文化集落。唐代中期南诏国为扩大与缅甸、印度的经贸交往,先后征服高黎贡山以西的越赕、寻传等 “诸蛮”部落,并“择胜置城”,由此拉开古腾冲地区城镇建设的序幕,形成包括南诏大理国越礼城、腾弯城、长傍城、軙化(腾充)府城,元代腾冲府和所属越甸、古勇、顺江城以及明代前期的腾冲指挥使司城等一批古代城镇。历经变迁,有一部分得以幸存,主要包括今腾冲城郊的西山坝古城,界头新华的罗古城和罗密城,腾冲老城区的明代指挥使司城等。这些城址,至今仍保存明显的城墙基址和街道格局,并发现大量不同时期的建筑遗存,为我们研究了解古代腾冲乃至整个滇西地区的开发建设和城市演变历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依据。
笔者在多年的田野考古实践中,曾多次参与过这些古城遗址的调查勘探、测绘记录和资料整理工作,初步掌握了与之相关的遗存现状、文化内涵和演变历史等情况,为便于人们了解,现分点择要介绍如下,如有不妥,还请有关专家同行不吝指教、订正。
西山坝城址平面图
西山坝南诏古城遗址,位于今腾冲市主城区西北约1.5公里的西山坝中部一带缓坡上,现属腾越镇观音塘社区地界,为云南现存南诏大理国时期重要的边境城市遗存。当地民间盛传,腾冲西山坝一带是过去的“老缅城”址,城内有“三十六条大街和七十二条花柳巷”。1981年全省文物普查试点期间,省地县联合调查队据此进行调查,初步认定是一处具有明显城池街道痕迹的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古城遗址。之后,曾多次由省市县联合考古队进行调查勘探,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证实了上述推测。2010年,由腾冲县文广局聘请陕西龙腾文物勘探有限公司进行了全面地考古勘探,最终确认了古城的分布范围、建设格局和遗迹保存等情况,为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提供了依据。古城依山而筑,呈西北——东南走向,后靠金塔坡山梁,前临腾冲坝子,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具有十分优越的筑城设防条件。城址中心地理坐标:东经98°29′23〞、北纬25°03′07〞,海拔高程1706米。市政设施主要包括内外相套的大小两座主体城池、一座附属城郭及周边的五处宗教建筑遗址,遗迹分布总范围约1平方公里。其中,城池遗址位于遗迹分布区的中部缓坡地带,以人工夯筑的巨大城墙圈围而成。具体分设为大小相套的内、外城两座土城。按照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规范,外城建设规模较大,一般作为平民居住区和商业街区;内城建设规模较小,一般用作军政首脑机关驻地。西山坝古城的建设,基本遵照了这一传统规范。实测结果,外城平面呈纵长方形,西东纵长630米,南北横宽580米,总面积36.54万平方米。周围城墙虽损毁严重,但仍有明显的痕迹可寻,残墙高2—3米、墙体厚8—12米不等。剖面观察,墙体多以黏性较强的粘土掺碎石经人工逐层摊平夯筑而成,层面有明显的板拍和夯捣痕迹,层厚8——14厘米不等,墙体结构比周边的自然地层要明显且结实得多;内城位于外城中部偏上位置,西城墙与外城重合,整体平面略近方形,长宽约210米,总面积4.4万平方米,城墙大部分保存明显,残高2—4米,厚约6米,夯土层厚6—8厘米不等,层面多有密集的木杵夯捣痕迹,结构较外城更为坚实。城区街道为横三纵五排列,两条中心主街宽12—18米,在城墙西门外呈“T”字形相交,构成城区主轴。其余各街宽5—12米不等,均以主街为基点延伸交错,网络全城及周边地区。同期的附郭遗址位于主城西墙外地势较高的二台地上,遗址范围约4万平方米,可见遗迹主要是台地西北边缘一条弧形的夯筑城墙及墙内少量的建筑土台。城墙残长200余米,高1—2米、厚4—6米,构筑方法与主城基本相同。从所在位置和地形分析,该城墙原来应该是围绕整个台地筑成一个圆形的附属城郭,主要用于军队驻守和训练。只是后来由于长期的开垦破坏,才剩下现存的这一段弧形残墙。
除了上述主要市政设施外,在城址周边,还有多处大面积的建筑遗址群,其中包括有明确史料记载的唐宋金轮寺(俗称“大佛寺”)、黑塔寺以及未见记载的周家地、豹子窝、碓窝地、檬果园等。这些遗址,多有石砌围墙环护,建筑布局特点明显。其中最典型的黑塔寺、豹子窝建筑基址平面呈“回”字形布设,中间筑一高台为主体殿宇,四周筑一圈低台为附属厅堂,布设风格有明显的唐宋佛寺建筑特征。各建筑遗址内,相关的建筑材料或佛教遗物俯拾即是,常见标本有体量巨大的莲瓣纹柱础、粗布衬制的有字布纹瓦、长方形塔砖、硫璃釉面方砖以及刻印精美的牡丹(或兽面)纹瓦当、花卉纹滴水、石雕佛像残件、陶制人物和动物模型等等,经对比,形制风格多与大理等地出土的南诏大理国时期遗物相同。
据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早在秦汉时期,腾冲就是滇西地区以乘骑大象为标志的“乘象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名曰“滇越”。唐代中期,统治云南的南诏王阁罗凤为继续开通与缅甸、印度等国的经贸和文化交往通道,从大理、保山向西开疆拓土,于唐肃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派大军过怒江、翻高黎贡山“西开寻传,逐诸蛮而有其地”,并“择胜置城”予以管辖,时名“越赕”,也称“腾弯城”。唐德宗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阁罗凤之孙异牟寻为进一步强化管理,复派大军控制越赕,改腾弯城为“軙化府”,归永昌(今保山)节度管辖,称“藤充城”。其后,大理国“白蛮夷徙居之,改腾冲府”,亦称“西源城”。元朝初年,忽必烈灭大理国建云南行省,仍袭设为腾冲府。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开通云南通缅驿道,因该城池年久失修“摧圮不可御敌,敕修之”。之后,由于人口增加,水源短缺加之兵祸等原因,乃于元末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7年)移至今腾冲城地另筑新城。至此,这座历经唐、宋、元三代延续580多年的古城被最终废弃,仅存上述遗址遗迹。明代《正德云南志》“西源城,在(腾冲)城西二里平原中,相传为蒙氏所建,城坡街道井然可见”的记载,形象描述了古城当时的保存情况。它的存在,为我们进一步揭示南诏大理国时期对滇西边地的开发管理和当时城市的形成发展历史,提供了一份真实可靠的依据。城址于1993年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经多次研究论证,已被当地政府列为今后腾冲古城进一步保护开发的主要对象之一。
西山坝遗址柱础
西山坝出土的符号瓦
西山坝出土的牡丹纹瓦当
西山坝出土花草纹滴水
西山坝出土的石陶雕塑
明代腾冲指挥使司城址,位于今腾冲县城东北部的老城区一带,为省内目前尚在使用的古代城市遗址之一。古城依地形坐南朝北,南依来凤山山麓,东、北两面凭临平坦开阔的腾冲坝子,西面则为北——南流向的大盈江水流屏障,具有十分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筑城设防优势。城址中心地理坐标:东经98°30′02.2〞、北纬25°02′17.0〞,海拔高程1635米。城址平面布局为传统规整的“田”字形。四至范围:东至今东方路,西至今霁虹街和拐角楼街,南至今光华路,北至今拐角楼和饮马水河一线,城区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城区四面原有体量巨大的石砌城墙环护。各墙中段原设四座城门以供出入,并建有城楼、马面等城防设施以为瞭望守护之用。城墙东、北两面原凿有宽阔的护城壕,将附近长流的饮马河水注入壕内以为屏障。城区内以贯通四门的东门街、西门街、北门街、南门街四条大街交叉连接形成市区主轴,其余的县府街、公所街、武侯祠街、左所街、右所街、顺城街、财神庙街等大小三十余条街巷分别以此为基点交错延伸,网络贯通全城每一个角落,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城市布局风格。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现城址外围原有的城墙、城楼、马面和城内原有的街巷建筑多已拆除改建,仅原有的街道布设格局和西北角残留的一段城墙尚可窥见当年古城建设的部分风貌。现场实测,残存城墙长120米、高6米、厚8米,墙体两面用火山石条筑砌,中间以土石夯筑填充。夯土为杂色,中含较多沙砾,层厚20—25厘米,可见部位最多为25层。夯筑方法:先在砌好的石墙内填垫土石,洒水拍平后再以木杵捣实,使之形成一个板结面,以此为式,逐层加高,直至达到所需的高度。
据地方史志及所录碑文记载,现在的腾冲老城,系元代至正年间从西山坝迁至来凤山麓选址另建。初筑为土城,设腾冲守御千户所驻守,隶大理路管辖。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平滇,续设守御千户所(后改腾冲卫)驻守,改隶永昌卫(后改金齿司)管辖。之后,因原腾冲府土酋高大惠及千户也先虎都勾结滇边麓川(今陇川、瑞丽)夷酋思任发屡屡起兵反叛,大肆屠掠腾冲、永昌(今保山)等地,致土城遭到严重破坏。明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朝廷三次发兵征讨麓川,先后有数十万大军云集腾冲前线,为切实加强防范,乃由征麓主帅王骥报朝廷批准,将原负责驻守的腾冲卫所扩设为腾冲军民指挥使司,并调派随同南征的兵部侍郎侯璡、刑部侍郎杨宁及时任腾冲司指挥使李升率1.5万南征将士,在今城西的西山坝一带开山取石,将原有的土筑城墙改筑为石头城池。经全体将士近三年的努力,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竣工落成。城墙用条石夹夯土筑成,周长七里三分,高二丈五尺,厚一丈八尺。城墙上分设霑安(东)、溥润(北)、永安(西)、靖边(南)四座城门和箭楼、马面等设施,以为城防主体;城池南接来凤山麓缓坡,西为大盈江水流环绕,东、北两面则开壕凿池,注入饮马河水以为屏障;城区中心建钟鼓楼(后改文星楼),由兵部侍郎候琎主持制城洪钟巨鼓以警晨昏。整座城池设施齐备,气势宏伟,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城市特征,时称“极边第一城”。此后各代,曾多次予以重修加固,先后设腾冲卫、腾越州、金腾兵备道、腾越厅、腾越镇总兵、云南第一殖边督办、云南第六区行政督察公署及腾冲县政府等军政机构予以驻守,长期成为我国历代中央王朝经略开发西南边地的军政文化中心和与缅印各国开展经贸往来的重要商埠。1942年5月滇西抗战爆发,腾冲古城一度为日本侵略军占领,成为其向东北保山、怒江等地侵略扩张的主要基地和据点。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数十万人渡江反攻滇西,敌我双方在此发生长达一个多月的反复争夺血战,古城城池和大量市政设施在战火中遭到严重摧残。之后,由于城市重建和改扩等原因,战后尚存的城池、街道及各种建筑遗迹在新的建设过程中先后被人为改造或替代拆除,仅有少量残墙及部分街巷、建筑得以留存至今。
罗古城遗址,位于界头镇政府南8公里新华村东北高黎贡山西麓宝华山缓坡上。当地民间盛传,在永安坝子新华村境内,过去曾有两座古代城池,是由一户姓罗人家的兄妹俩分别修筑。其中,哥哥所筑的城池在新华谷地的东边,叫“罗哥城”,地方史志称“罗古城”;妹妹修筑的城池在谷地西边,叫“罗妹城”,地方史志称为“罗密城”。1981年云南省文物普查试点期间,省地县联合普查队根据当地群众提供的线索,首次对该城址进行调查,初步认为是一座由人工夯筑建设的古代城堡遗址。2018年初云南省考古所派员到实地复查,通过开挖探沟和城墙剖面观察实测,进一步确认了这一说法。城址依山而筑,东靠高黎贡山,西临新华村谷地,地势高亢,视野开阔,具有良好的筑城设防条件。地理坐标:东经98°40′07"、北纬25°20′25.5",海拔高程1750米。城址平面为横长方形,东西宽177米,南北长182米,面积3.2万平方米。城址四周以人工夯筑的城墙圈围,南北两面基本保持原长,东西两面因开垦被局部挖断,但基本走向仍清晰可辩。实地调查,城墙多从周边取土,经人工摊平后逐层夯筑而成,墙体厚5—6米,残高3—4米。墙体剖面夯土层次清晰,层厚4—8厘米,夯筑方式及规格均与西山坝南诏古城基本相同。城址布设:东西两面各设一道城门,现存明显的门址和出入通道痕迹。城墙四面外沿分别附有一半圆形夯土高台,应为传统的“马面”防御设施。城区内现已无人居住,地面多已开垦为梯田旱地,但仍可隐约见到一些历史遗留的道路和房屋建筑基址。调查中先后采集到一些建筑使用的残砖破瓦和部分陶瓷用品残片,从其器型、质地和纹饰看,大多与西山坝出土的同类器物相似,属南诏大理国时期的遗物。
罗古城所处的界头新华村一带,东接高黎贡山南斋公房古道,西南经永安街接曲石通往腾冲县城,早在汉晋时期,就是我国著名南方丝路保山至腾冲古道中线翻越高黎贡山南斋公房前往腾冲的通道之一。据现存大理的《南诏德化碑》等史料记载,唐代中期,南诏王阁罗凤为开疆拓土,于唐肃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举兵从永昌(保山)渡怒江“西开寻传,逐诸蛮而有其地”,并“择胜置城”予以统辖。又据唐樊绰《云南志》记载,阁罗凤在原属“越赕”即今腾冲地区所置的城池,首邑为“越礼城”,其下分设“腾弯”、“长傍”两座城池。按照云南现代著名史学家方国瑜先生考证,樊绰书中所载的腾弯城,就是后来的腾冲县城(实为上述的西山坝南诏古城)。长傍城在腾冲以北的缅甸拖角即明代茶山长官司一带。而作为三城首邑的“越礼城”,则在怒江以西高黎贡山附近的界头马面关和明光隘之间的大塘一带。又据市县文物部门多年实地调查的结果,在方先生所说的大塘、明光等地,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有明显的古代城池存在。而新华村发现的罗古城遗址,虽在地望上与方先生的推测有一定距离,但从所处的古道交通要隘位置及现存明显的唐宋古城遗迹来看,更可能与史书所载的南诏“越礼城”接近。我们的这种推测,在明末大旅行家徐霞客游腾冲时所作的记述中得到很好的印证。其文曰:“由界头即从雪山(指高黎贡山)西麓南行,屡逾西突之坡,十五里,遥望罗古城倚东山坡间,有寺临之。此城乃土蛮所筑之遗址。其寺颇大,有路从此逾雪山,过上江(即今保山芒宽)”。虽然目前因史料不足加之调查工作深入不够,我们对该古城延续存在的具体年代和最终废弃的时间还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但它的发现,终究为我们进一步揭开腾冲古代城市发展的历史谜团,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其价值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遗址于2003年公布为腾冲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界头新华罗密城址
罗密城遗址,位于界头镇政府南12公里新华村西侧鹅鸭坡上,现属新华村古城社区地界,东北距罗古城遗址约5公里,西北距永安集镇约500米。在当地民间传说中,该古城是过去罗姓两兄妹中由妹妹修筑的城池,与哥哥所筑的“罗哥城”隔洼相望,叫“罗妹城”,地方史志称“罗密城”。1981年云南省文物普查试点期间,省地县联合普查队根据当地群众提供的线索,首次对该城址进行调查,初步认为是一座由人工夯筑建设的古代城堡遗址。之后,经地县文物部门多次调查复核,基本确认了这一推测。城址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后靠开阔的鹅鸭坡山梁,前临低平的新华村谷地,具有良好的筑城设防条件。城址中心地理坐标:东经98°37′35.4"、北纬25°19′25.6",海拔高程1543米。城池由人工夯筑的巨大土墙围成。城址平面呈纵长方形,东西宽210米、南北长230米,总面积约4.8万平方米。城址上半部多开垦为台地,栽种旱地作物;下半部现为古城村村落占据,有村民18户80余人。实地调查结果,城池西、北两面城墙基础大致保存完整,走向清晰;东、南两面被村寨和耕地切成数段,但基本走向尚可查清。城墙多从周边取土,经人工摊平后逐层夯筑而成,夯筑方法与上述罗古城大致相同,但体量规模更大。残存墙体厚5—6米,高3—4米。夯土层厚5—10厘米不等。城墙四面各设一道城门。其中南北两门位于城墙纵轴线上,东西两门则位于横轴线下侧。各城门基址通道基本清晰可辩。其中,保存较好的西门门道宽10米、长20米。四面城墙之外尚有明显夯筑的半圆形防御设施——马面。城内两条主街在城区中下部呈“十”字形交叉,贯接四道城门。街道两旁尚有零星的早期建筑基址。多年调查中,先后收集到较多的砖瓦和陶瓷残件,质地和器型、纹饰多有元明时期的风格特点。
罗密城城墙
罗密城城墙
罗密城址所在的界头新华村,地属界头镇永安坝子的一部分。其地东屏高黎贡山,西临龙川江河谷,地势开阔、气候温暖、物产丰饶,是著名南方丝路保山至腾冲古道北、中两线翻越高黎贡山进入腾冲县境的重要交汇点。据史书记载,早在唐代中期南诏王阁罗凤西开越赕、开寻传之际,就曾在这一带筑“越礼城”即上文所述的罗古城予以镇守。元代开边,又因其所处位置的重要,乃于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在这里新设越甸县予以管辖,是当时腾冲府所属的腾越、越甸、古勇、顺江三县一州之一。目前所见的罗密城遗址,从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目前所见的规模布局等情况分析,应是当年的越甸县城所在地。之后,腾冲留府撤县,原越甸县改设为瓦甸长官司,由当地刀姓土酋入驻镇守,仍属腾冲府管辖。明初平滇,改元腾冲府为腾冲守御千户所(后改腾冲卫),隶永昌卫(后改金齿司)管辖。之后,因原腾冲府土酋高大惠及千户也先虎都勾结滇边麓川(今陇川、瑞丽)夷酋思任发屡屡起兵反叛,大肆屠掠腾冲、永昌(今保山)等地,这座前后沿袭近百年的越甸(瓦甸)古城在战火中遭到严重破坏,随之被废弃,仅存遗址。清雍正《云南通志·城池》中有关罗密城“旧为蛮酋所居,壕堑犹存”的记载,印证了这一史实。城址于1988年公布为腾冲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参考文献:
(1)(唐)樊绰撰,向达原校,木芹补注《云南志补注》,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
(2)方国瑜著《云南史料目录概说》第三册,中华书局1984年1月出版;
(3)(清)屠述濂修,文明元、马勇点校《云南腾越州志》,云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4)李根源、刘楚湘主篡,腾冲县委宣传部点校《民国腾冲县志稿》,云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
(5)杨仲禄、张福三、张楠主编《南诏文化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出版;
(6)云南省考古所、保山市文管所、腾冲市文管所编,何金龙执笔《腾冲西山坝城址调查勘探报告》,原载《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第六辑,民族出版社2017年4月出版;
(7)陕西龙腾文物调勘队、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西山坝南诏古城遗址调勘报告》,2010年9月内部刊印;
(8)腾冲市文管所编《腾冲文物志》,云南民族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
文图:李枝彩 王香萍
责任编辑:杨耿耿 杨荣华
主 编:张婷婷
总 编:李成文
投稿邮箱:
tcwhbjb@163.com 812110352@qq.com
更多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