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丨有朵花忘记开了,我补开一下。
单位斜对过儿,是一溜儿家属院。家属院的外墙拐角处,有一棵蜀葵,遗世独立。
7月初的一天早上偶然发现它时,茎秆上的花蕾已基本完成了今年的开花任务。心里遗憾,这么便利的位置,我没能早些看到它,跟踪拍摄它『逐节舒葩』的过程。
立秋的上班路上,随意一瞥,竟远远看到植株的腰间似乎簪着花。
穿过马路去细瞧——哦,原来是有朵花儿之前忘记开,现在补开一下。
『毕竟东君情意厚,迟开留待未归人。』
补开的花儿不知是否在待未归人。不过,迟开早开,都是一生。各有节奏。
关于蜀葵的故事和知识,之前写过小文→蜀葵丨你的端午锦,我的大红花。如下。
蜀葵丨你的端午锦,我的大红花
每个人的家乡,应该都有那么几种“自生自灭”的植物,像狗尾草一般的存在。在我的老家新疆乌苏,这个植物名单,院子外的包括苇子(芦苇)、附棉秧(田旋花)、老鼠瓜、碱草棵(苦豆子)、红柳(柽柳)、苜蓿等一长串名单;院子或菜园里的,少不了美人蕉、地瓜花(大丽花)、蝴蝶花(锦葵)、藏红花(红花,菊科红花属)、羊屎蛋花(紫茉莉),还有大红花(蜀葵)。
田旋花与蜀葵,长相依
特意查了一下“乡土植物”的定义,在《园林绿化中乡土植物的应用探究》一文中是这样解释的:
乡土植物别称本土植物,是指某一特定地区范围内,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后,对该地区具有高度适应能力的植物总称。
如此来看,美人蕉、大丽花这些外来和尚,虽然是从美洲不远万里来到我们身边,因经受住了自然选择,高度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应该也称得上乡土植物啦。
这些乡土植物中,大红花当算每家院里院外的“标配”。这里几棵,那里一丛,年复一年开着花。估计很多都不是自家专门种的,顽皮的孩子们相互串门时,就充当了种子邮递员。
现在家跟前公园里的大红花(蜀葵)↑
花蕾繁密。以前没发现,它还挺爱招蚜虫的↑
叶子大而绵软,儿时用指甲花(凤仙花)染指甲时,拿它包裹花泥缠在手指上↑
大红花花多,也爱结果。果实成熟时,果皮裂开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小“硬币”。硬币的学名应该叫分果爿(pán)。分果爿溜圆,齐整地绕果轴围坐一圈。那模样不知怎么就那么招人,谁看到它都想胡噜一把,就跟从向日葵花盘上胡噜葵花籽似的。连皮带籽儿地撸到手里,揉搓两下,轻轻一吹,皮儿飞了,闪下满把的“干榆钱儿”。没撸过瘾的,把种子往兜里一塞,又左右开弓趁着劲儿揪几把。
未成熟的蒴果↑
成熟的果实,整体像个小磨盘。里面码放齐整的,植物志里叫它分果爿↑
如今每年依然都会采很多蜀葵种子,家里不敢种的,长那么高,都撒在了外边
小孩儿玩得疯,东跑西颠,上蹿下跳,兜里的果子有被抡飞的,有被拿来当武器的,也有趁机逃亡的。反正落在哪儿,都不耽误安个新家。
溜圆的分果爿,正面看,薄如榆钱;翻个侧脸,背部的纵槽显露出来,则像一个迷你汉堡。用指甲小心翼翼地把“汉堡”揭开,膜质的“饼胚”,可能是分果爿的隔膜,“肉饼”呢,是颗肾形的种子。
果实和抠出来的种子。种子肾形,像月牙?饼干?腰果?
种子模样虽然有点儿像成色不错的饼干或坚果,但硬不拉几的还真没尝过。倒是果实嫩生时,忍不住嘴馋,偷尝过那白格莹莹的果肉。至于滋味嘛,只能咂吧着嘴告诉你,那是童年的味道。
鲜嫩的果实↑
右边的花花对左边的果果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分果爿未成熟时, 紧密抱和。白白嫩嫩的,像糯米糕的颜色↑中间小桃子似的部分,应该是果轴。棒棒糖如果做成这个形状,也挺有意思吧~
大红花特皮实,跟其他乡土植物一样,落哪儿长哪儿。那时的农村,房前屋后很少有硬化的地坪,落哪儿都有机会长成“妈妈”期望的模样。不会突然被绿化工人拔除,也不会被除草机突突,就像刘亮程《在新疆》一书里说的那样:
在这片田野里,一棵草可以放心地长到老而不必担心被人铲除。一棵树也无须担忧自己长错位置,只要长出来,就会生长下去。
去年,家跟前小公园里的旋转木马前长满了蜀葵,突然一天,下班时发现花儿们了无踪迹。要不是留下了曾经的照片,会怀疑过往的繁盛是个美丽的梦↑
大红花尽情地舒展生命的活力,在六月的骄阳下窜到两米多高,个子窜到哪儿,花蕾就不知疲倦地挂到哪儿,开到哪儿。完全不知惜力,有多少能量都要用来绽放。配上那红艳的色彩,真是火一般的热情与激情。
别怀疑,我没说错,是红艳的色彩——你可能见过白色、粉色、肉色、玫红、紫红、黑红等各种颜色的蜀葵,不过,我小时候老家那边的蜀葵基本都是红色。估计是当地为它名之以名的人,也只见过红花的蜀葵吧,就那么简单直接地叫它大红花了。
后来到了北京,某年夏天,我在路边见到了白色的大红花、粉色的大红花、黄色的大红花……你读着这些名字有多别扭,我的心里当时就有多纠结和错愕。
蜀葵的花色应该多于9种,而且各色还有单瓣、重瓣的
再后来知道了“蜀葵”这个大名,我就立刻接受了它,再看到花色多特别的蜀葵,我心里逐渐都不再拧巴了。只不过,前几年带大宝在小区和家跟前公园采花种、撒花种、扮演“花婆婆”时,我会告诉他,妈妈小时候是怎么跟小伙伴揪了“大红花”的花瓣,慢慢揭开,借着里层的黏液臭美地贴在鼻尖、耳垂,假装花仙子的。
单瓣的蜀葵,花瓣5枚,瓣爪有白色的绒毛(长髯毛)↑
从基部薄薄地揭开一层,留下完整的花瓣部分↑
好像有很多地方的小伙伴,都是拿蜀葵花瓣当耳环玩儿的↑
小模特太给力,说既然有五瓣,那就额头、鼻尖和下巴都贴一个呗~这么配合,必须奖励一个肉粽~~~↑
还告诉他,小时候都是我的姐姐他的大姨在菜园里张罗着种花,我只管自己兴致偶尔去揪几朵蝴蝶花(锦葵)、采几粒红花的“白瓜子”(种子)、弹几下紫茉莉小地雷似的花种子……看到亲戚家种了大片的八瓣梅(波斯菊),我还嫌姐姐种的花“土气”。
那天,我们采了三四种颜色的蜀葵种子,大宝分装在衣服的各个口袋里。沿着墙根和栅栏边,我们把种子撒在了绿化工人不是那么容易发现的地方。我撒完手里的向大宝讨要,他问要什么颜色,我沉浸在回忆里随意答了“粉色”,他无奈地说了句“你们这些女生,就知道粉色”……瞬间,记忆在大笑中碎成快乐的涟漪。
一直想将这些关于蜀葵的回忆记录下来,这家伙花期悠长,总没想好什么时候写它合适。前几天,我跟一位花友在北京花友群里唱和着发蜀葵照片,有人说,她更喜欢一丈红这个名字;还有人说,蜀葵在他们老家叫端午锦、端午花,因为它在端午前后开花。
真好,端午节的端午花,这狗尾草一样的乡土植物也有了自己专属的节日。你的端午锦,我的大红花,就这么名正言顺地在这一天,开在了思乡的人面前。
蜀葵在我国的乡野开了2000多年,诗人对它的吟咏不少。唯觉岑参这首最上口,录在这里,共赏,顺祝端午安康,假期拈花愉快!
蜀葵花歌
唐代:岑参
昨日一花开,今日一花开。
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
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扫。
人生不得长少年,莫惜床头沽酒钱。
请君有钱向酒家,君不见,蜀葵花。
端午安康
最后的最后,附一些图解,扯一下蜀葵的植物学知识:
大红花在植物志里的中文正式名为蜀葵。一般乡土植物俗名都很多,各地有各地的叫法,蜀葵也不例外。认可度较高的俗名是“一丈红”,言其身材高颀。花蕾太繁密,压弯了枝头。这么没心没肺地开花,看着真是让人心生欢喜↑
给花蕾个特写吧↑
记忆中,老家的应该是这种颜色。单瓣,5枚花瓣覆瓦状排列。绢质↑
白色款的,那种绢花的感觉更明显↑仔细看中心,有个淡绿色的☆,那是花瓣瓣爪间的缝隙
花凋谢后,从花瓣基部的外侧,也能看到那5个缝隙,但已无法看出☆了↑
瞧,蚂蚁发现了花瓣上的这个“秘密通道”↑
蜀葵的萼片看起来是双层的,其实是小苞片跟萼片套叠了,“萼苞套装”↑
蜀葵(Althaea rosea)是锦葵科蜀葵属,也拥有这个科共有的单体雄蕊,即雄蕊的花丝聚合成一个管,套在雌蕊外面。雄蕊先成熟↑裹满花粉的雄蕊,是不是酷似沾满面包屑的炸鸡腿~
钻到花瓣基部采蜜的小蜜蜂,不小心碰到雄蕊,沾了一身花粉↑
花瓣上落着花粉,不知能不能作为邮递员曾到此一游的证据↑
雄蕊的花粉散得差不多时,雌蕊的柱头从雄蕊管中探出,等待“情郎”(花粉)↑
如果邮递员未能及时送来其他花朵的花粉,反折的柱头还能接受自家雄蕊的花粉。自花授粉是保底的。也许对植物来说,近亲结婚虽不好,但好于无后↑
受粉后,孕育果实。你能看出哪个是花蕾哪个是果实吗?↑
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