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10月1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盛唐悲歌:佛系俏书生王维

唐局不甜 唐都浪子 2021-10-04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一一王维:相思,江上赠李龟年

一、王维是个佛系青年

中国文化的精华和特色,虽然与科技几乎无缘,但却造就不少能文善武的中国书生;民间称为:全挂挂把式。他们在野为民,进学为师,上马为将,入朝为相;甚而可领一代风骚。仅诗文书画的成就是大师级别,可谓天之骄子。此类精英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当局多有抵触情绪。做为思想家,他们骨子里应该具有反对专制、追求平等的进步意识。


但做为既得利益者的士大夫,其反抗精神又具有不彻底性。故而,他们的作品体现明显的逃避困惑情绪,最大不过超脱式禅意而已。这就是我认知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书生。此类人物于魏晋和唐宋时代颇多,从思想文化的流变史观照,这一历史现象是儒释文化融合的结果。


魏晋时代宗教改革以来,中国文化的含蓄特征增添了浓浓的禅意。魏晋唐宋学人的文学作品,不自觉地兴起以含蓄为主要特征的禅风;这一特征又影响到魏晋唐宋学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魏晋唐宋时代,具有如此修养的文化大师很多;著名的几个代表人物是:陶渊明、谢灵运、王维、苏东坡等等。此篇要明确的是盛唐书生王维


王维,字摩诘,祖籍河东蒲州即今之山西永济人;盛唐玄宗开元九年进士及第,时年二十一岁。王氏兄弟满腹经纶,均在朝为官。王维受母亲影响自幼研习佛学,精于禅宗。禅宗又称佛心宗,是汉传佛教在唐代最为兴盛的一支,到六祖慧能时达到鼎盛。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即名闻天下的嵩山少林寺和广东韶关南华寺。因自幼悟禅,王维佛学造诣较深。


天资和慧根深邃与广袤,王维诗歌内涵往往能达到极静、极深、至情、至美的超然境界;情景交融,浑然成画。故被后世尊为诗佛。他名与字的取意维摩诘者,就能说明问题。维摩诘,本是佛界俗家居士,修养高深;之后的禅意是指洁净无垢之人。


维摩诘经,是大乘教法早期经典,中国禅宗祖经之一;约在东晋末期传入中原,唐初由玄奘大师重新编译,兴于武周时代。简要地说:此类佛学经典皆蕴含平等之旨,即禅宗六祖的主张:人人皆可成佛。王维以此释典取名,可见其对禅宗之虔诚、修养与追求。

二、王维是个音乐诗人

读者提起王维,很容易把他归于山水田园派诗人,此种认识很片面。王维自幼天资不凡,悟性极高。少年之时就会作诗,作诗是他生命的一大部分。王维的言志诗、答酬诗、即兴诗、山水诗、田园诗、塞外诗、军旅诗、情感诗、禅诗等等,内容相当广泛。


题裁和内容的多样性,更能体现他对大自然全面的认识和感悟。王维诗作对世界认识和感悟的展示与发挥,也不是单一境界;各种天赋和学识,几乎都能同时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王维更具音律艺术的天赋。开元九年,二十一岁的王维中榜及第。正谓少年得意初,金榜题名时。李隆基也是多面手帝王,业余爱好极其广泛:音乐、艺术、舞蹈、文学、抒情,都是他帝王生涯的一部分。隋唐时代,管理国家礼乐诸务的最高行政机关太常寺之下,有一个部门叫太乐署,就是专门负责皇家音乐、舞蹈、艺术诸务的行政部门。


李隆基把太乐暑交给王维,谓之太乐丞,约等于司局级。此时盛唐皇家太乐署应该还有一位人物,就是王维五绝诗《相思》的主角李龟年。李龟年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音乐家、演奏家兼歌唱家。李龟年才艺精湛、绝世无双,颇得唐玄宗器重。王维就在此时同李龟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三、王维仕途并不稳定

好景不长。不久王维因故受到牵连被贬出朝。大约十年之后名相兼诗人张九龄执政,大力提拔任用贤能之士。王维被召回朝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等职,曾奉命出使西域。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被免职,李林甫当政。王维辞朝出塞,在河西凉州节度使麾下担任判官。


隋唐时期的节度使建制,似如地方诸侯;军政要务和地方民生皆由节度使兼管。担任判官的王维,十分精通律典、礼仪和外交事务,他许多著名的塞外诗和军旅诗,就是这一时期创作而成。


不久王维回朝,担任殿中侍御史列职,掌管朝堂礼仪和京城纠察诸务。这是个闲职兼肥差。期间,王维在长安城东南终南山脚下,购得并修建原武周宫中红人宋之问的别业,过着半官半隐的田园生活。此地人称:辋川别墅;是当时和历代游览避暑胜地。


经历了名相张九龄罢官和自己仕途沉浮,王维对政治、生活、人生、命运和生命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验。更多时候他寄情于大自然山水田园之间,在城外的别墅与友人作诗答酬,把对大自然和生命中的各种情感化,作一首首新奇清丽的诗篇让时人和后世久久传唱。


四、担任安史王朝伪秘书长

大唐命运牵连的人生命运,继续考验这位儒雅的中国书生。由于李隆基晚年的荒淫昏庸,奸相李林甫与杨国忠的专政弄权和营私舞弊,盛唐末期爆发了必然要到来的安史之乱


安禄山和史思明两位草原猛将,率领突厥铁骑杀向陪都洛阳和唐都长安。大唐军队以迅速的惨败,见证了唐玄宗后期的政治腐朽。李隆基带着原是儿媳的美人杨玉环以及部分大臣,逃往四川。


长安洛阳两个都城的权贵以及朝中低级官员,也都纷纷向南跑去,在江南各地流落飘零。流落江南的离乱人中,就有音乐家李龟年;也有大唐诗人李白、杜甫、王昌龄等人。但王维没跑。这位心如明镜的中国书生兼虔诚佛子,可能早就失望并预料到今天的结果。


面对凶残的异族叛军,王维显得十分平静。此时的王维,已把自己看作世外之人。心中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是禅宗阐释的极致。然而,史思明和安禄山并非普通强盗和叛贼,他俩都识货。他们需要王维这样的人才继续为自己的新政服务。


王维情知不妙;更明白接受伪职事关节操。故以告病、服药或装傻对付,但全都无济于事。安史二王软硬兼施,宁是把王维挟持到洛阳就任,授以给事中之职,就是负责起草、监察、修改诏令的官员。相当于安史朝廷的伪秘书长,这是安史伪朝廷的政务要职,

五、王维的救命诗

安史之乱七八年间,几乎早就脱离凡尘的王维,要受到怎样的心灵熬煎。他写下著名七绝《凝碧池》和五绝《相思》等感怀诗,表达对流落江南皇帝、同僚和友人的思念。天可怜见,正是这些诗后来救了王维命。


王维的五绝《相思》,亦名《江上赠李龟年》。该诗历来见识不一。后世和当今最流行的说法,说它是爱情与相思的绝唱。唐局以为:这首诗的寓意和内涵必须重新审视。所谓江上,即指江北。指洛阳和长安一带沦陷地区;相对逃往南国的流亡之人来说,就是江北地区。


王维为何不直接写成江北呢?其一,因为李龟年等人流亡江南,而王维在洛阳就任伪职;他们并不是真实会面,而是王维向南国友人对图相思的赠诗。如果在地图前,北方就是上方,故曰江上


其二,王维在洛阳面对叛军政府,必须先要考虑自保。用江上二字,即可免去通逆之嫌。所以他用江上而不用江北。面对地图前的所谓赠诗,再对照诗中的南国风景,可以肯定:王维做此诗,就是表达他在沦陷区对流亡南国友人和同僚的深切思念。以如此思路,才能品出真实意味。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第一句叙事,单纯清晰,直入主题。红豆亦名相思子,传说是一个思念丈夫的女子哭死树下所化。红豆之典,代表爱情和思念。第二句设问,自然亲切,意味深长,进一步表达关怀和思念;对照红豆于春天的新生,更加增添一种赤诚相思和迫切相见的愿望。通过前两句表达,人虽远而情却近。王维以情景换空间,完成了南北地理上的跨越。

愿君多彩撷,

此物最相思。

因为题目和前两句暗表,这种思念是异地相思。所以,作者把春天新生的愿望具体在对南国友人的叮咛和嘱托之上。身处敌境的王维,作为天涯各一方的朋友,一再叮嘱南国友人的心愿竟是那么无私、简洁、清纯和明确:要他们把代表相思的红豆儿多多采回几颗,再带给自己;因为那颗小小的红豆儿,是曾用泪水、心血和生命见证的忠诚和坚贞;我王维今生的最大心愿:多多拥有几颗代表高尚情谊的红豆儿。


如此以来,王维以题目中江上、赠李龟年两个虚实相间的概念,对照诗里流亡南国的真诚朋友和代表相思的南国红豆;利用三维逻辑思维的艺术手法,超越时空的阻隔,把自己的思念和愿望传递给流亡南国的友人;巧妙地完成了沦陷区内外异地友人之间相思的表达。

六、红豆诗的美妙绝伦

王维该诗的创作,完成了许多超越。声律的平衡,抑扬有致;以精准、清晰而朴素的语言和语气,把想思之情,逐渐引入至高至美至纯的境界。字词的运用更是句酌字斟。这种特殊相思包含悲怆之情,同时也包含迫切相见的愿望;王维择字用词,全部使用清音字。可谓句句琼瑶,字字玑珠


王维赠诗的对象,是他担任太乐丞交识的知音,即著名音乐家李龟年,也是演奏家和演唱家。果然,该诗通过信使传递到身在江南流亡的李龟年,他谱曲之后常于江南流落之人聚会时演唱;在座之人听罢无不北望唏吁,伤心落泪。据说,李龟年有一次演唱完毕因动情过度,当场晕倒。


安史之乱历经七年,最终大将郭子仪率领大唐军队打败叛军。期间,唐玄宗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三军将士怒杀杨氏诸党。老太子李亨匆匆登基。大唐收复失地之后,开始惩治叛臣,王维做为唐奸被捕下狱,按律当斩。


后有其弟王缙陈情赎罪,又有王维几部相思、忠贞的作品为证,由唐肃宗亲自过问,终于得赦。王维不但无罪,而且步步高升;官至尚书右丞,掌管统领兵刑工三部军政事务,位高权重。王维一生,以作诗出名,以作诗入仕,最终还以作诗救命、得赦、高升,真不愧诗佛之称。

七、关心王维,结束诗语

对照王维这首《相思》,还需要关注:在所谓盛世的极权皇室担任高职,看似威风凛凛;而对王维这样聪灵文雅的中国书生来说,又是一种侮辱和亵渎。因为王维人生后期的大量诗作,同样可以体味难以隐藏的逃避和失望情绪,也就是所谓禅风;只不过表达得超脱自如而已。


王维天生专情于心智与心佛的求索,追求生命的平等与自然的和谐。但在皇帝治下却屡屡失望。难怪这位少年时代不乏猛志,青年时代飘逸俊朗的人中之杰,在生命与精力的巅峰之际,竟把自己的学识、才能、天赋和最为宝贵的相思,寄托于生长在南部中国田野里的一颗小小红豆。这里应该包涵多少无耐与困惑?寄托多少情感和衷肠?体现多少大爱和大恨?


将倾之厦,独木难支。唐肃宗时代,即使有王维这样的全挂挂把式担任尚书右丞,依然无法挽救李唐王朝衰败的命运,依旧无法改变皇权的腐朽本质,更无法阻挡历史前进的潮流和轮回的法则。就在王维担任朝廷要职的这段时期,大唐王朝逐渐开始割据分化,从而走向没落。

穿越的王维与太平公主

八、相思红豆的现代八卦

此文之末,嚼一个与此诗有关的八卦。李少红执导,赵文瑄、陈红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辞》,演绎了一段张易之与太平公主的爱情故事。他们之间的爱情,竟是以张易之解读王维的相思红豆诗开始,情节十分浪漫。


剧中还有一个场景:王维和崔颢等青年俊杰,做为太平公主门客都出现在太平府,商讨天下大事。具体情节,还有在月光之下,王维向风姿绰约的太平公主咏诵《少年行》的激情,以及他表达的辞行归隐之情。


固然,艺术作品可以穿越时空,情节可以按需要虚构。要说明的是:太平公主逝世的时候,王维和崔颢大约只是十一二岁的孩子。他们与太平公主有见面的可能,但绝没有产生情感或共商国是的可能。虽然他俩少年时代都写过诗,但绝不会是《相思》和《黄鹤楼》。王维五绝《相思》创作之时,距离张易之与太平公主的旷世爱情时期,至少相隔六十年。


但王维与太平公主相约的情节,却并不是编导凭空虚构。与王维有过殊遇的大唐公主不是太平而是玉真公主。自由浪漫的玉真公主,她决定着许多盛唐才子的仕途命运和人生命运。


 唐都浪子《诗解大唐》:王维的书生情结

  延伸阅读

  盛唐悲歌:浪子李白孟浩然

  初唐遗恨:诗坛狂人杜审言

  初唐遗恨:落魄愤青骆宾王

  浪说红楼:目录汇总及链接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