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10月1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李唐挽歌:文武诗人吐槽(代跋)

唐局不甜 唐都浪子 2021-10-04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一一王驾:雨晴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一一王驾:社日


金钗坠地鬓堆云,自别朝阳帝岂闻。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

一一李山甫:代崇徽公主意


一拓纤痕更不收,翠微苍藓几经秋。

谁陈帝子和番策,我是男儿为国羞。

寒雨洗来香已尽,澹烟笼著恨长留。

可怜汾水知人意,旁与吞声未忍休。

一一李山甫:崇徽公主手迹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一、王驾的桃花源之梦

前文曾说:末世文武学人的人生抉择,无外乎三种:要么殉旧主、要么随新主、要么逃避隐居。司空图殉旧主,绝食饿死;皮日休随新主,欲建立新颖的大齐帝国,仅三年匆匆失败。前两种人物,反正没有好命。而还有一类逃避归居者,仿佛成为人生最佳选择。


王驾,唐末诗人;大用,号守素先生,祖籍河中;今之山西永济人。公元890年大唐王朝灭亡前夕,进士及第,累官至礼部员外郎。不久弃官归隐。果然人如其名:大用、守素;因恰逢末世,材无却一用;只好守素,老死田埂。


王驾史资料不全,具体行踪难定。据说,王驾有个很爱他的妻子;王妻有诗传世曰:夫在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寄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从该诗推断:王驾初仕,曾在边塞服役。


边塞从军,唐朝诗人基本都有的经历;是大唐朝廷干部学习、锻炼的必修之课。王妻的诗,以叙述的方式,表达留守妇女对边关服役丈夫深切的思念和关怀。人生遇如此美妻,是他选择归隐的主要因素。


文前所列即兴诗《雨晴》,描写雨后初情、诗人在园中漫步,面对残春之景的感慨。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前两句平淡直描,简单对比;以雨前初绽的花蕊,跟雨后的花相互映衬;怜美惜春之情立见。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后两句笔锋一转,不再是自己的感受;而是着眼于同被风雨苦禁的蜂蝶:它们忙忙碌碌的身影来去匆匆,纷纷飞过院墙;原来竟如诗人一样懊丧、惆怅。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却疑春色在邻家。末句点睛,转结奇妙;刹那间令人浮想联翩;忽然有了被无常世事捉弄的感觉。一个字,更令人徒生无尽懊恼悔恨:花事了,蜂蝶去;大自然摧毁弱小生命之力,无法抗拒。其与盛唐孟浩然的《春晓》异曲同工。凡末世诗人,多具如此惆怅风格。


王驾的诗作,构思巧妙,自然流畅;生活气息浓郁,颇具画面感。他与司空图友好,诗风相近。司空图赞曰:今有王生者,寓居其间,浸渍益久,五言所得,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意思是说:王驾居家归隐,长期深入生活;诗作的内容,与境界融洽和谐;为众诗家崇尚。


王驾的七绝代表作《社日》,又是晚唐诗画合一的杰作。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前两句白描勾勒,点面结合;由远及近,由面及点;描绘出一派广阔壮丽的田园风光;以及农家恬淡和美的生活风貌。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后两句更无一字正面描写起社情景,只是勾画夕阳西下之际,桑树、柘树的斜影;以及社散之后喝得醉醺醺的归人。淡淡的轻染素描,勾勒出一幅淘醉的欢乐气氛;瞬间令人心旷神怡。而夕阳之下,又暗隐些许淡淡的惆怅


鹅湖山,今之江西铅山县境内,一看地名,便让人顿生亲切感;仿佛看见山清水秀的南中国田园迷人风光:池塘河流,鱼虾结队,成群的鹅鸭在水中嬉戏;田野金黄色即将成熟的稻谷,随风起浪。再由面及点:乡村内六畜兴旺,荆柴栅门半掩。稻粱肥三个字,更显一派富足景象。


全诗命名为,却只字不提起社之事。无论前两句写景,还是后两句写夕阳之下的树影、社散晚归的醉人,都有很强的暗示:让读者联想到丰收的喜悦;以及百姓赶集结社、开怀畅饮之情。半掩扉三个字,又暗示一派民风淳朴、太平安祥的盛世富裕景象。


王驾笔下的鹅湖山,恰似陶渊明理想的桃花源境界;此地,很可能就是他晚年隐居之处。王驾官至礼部员外郎,不久匆匆辞官;可见他已不抱任何希望。诗意构思,如桃花源的清平境界,诗尾却暗生惆怅之情。


此情此景,与前面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情殇,并无二致:一边是对幸福平静生活的憧憬,一边是对大唐王朝末世景象的吐槽。


二、李山甫的铁血男儿梦

逃避者,也有武人。除了皮日休和司空图,还有一位李山甫。李山甫史料缺失严重,身世不详;大约是唐末懿宗咸通年间考生,屡试不中,做过地方幕府小吏。从诗作内涵推断,他可能和李商隐一样,都是大唐李氏庶出远脉;不幸上了忠孝节烈的大当,为大唐衰微而屡发悲音。


文前所列七律、七绝各一首,是他对盛唐末期崇徽公主北塞和番之事而发的感慨。崇徽公主,唐代宗朝大将军仆固怀恩之女。


仆固怀恩,曾于安史之乱年间功勋卓著,女儿被唐代宗李豫收养宫内,册封崇徽公主;后嫁于塞北回鹘部和番。崇徽公主,是个只有其名、而无其实的外姓庶出公主。回鹘,今之维吾尔族先祖。


安史之乱后,经肃宗和代宗两朝折腾,大唐国运衰败,已无力与塞外蛮夷部国开战,只能和番求安。所谓和番,原是大汉王朝在军事失败、国防有患、外交无力之时发明的大一统妙法。通俗地说:从皇家选取绝色美女公主,嫁与番王。两王结了亲,就是一家人;于是乎天下太平。


自汉以来,当局如果军事失败或国防无策,就想起女人和婚姻两件法宝;联姻之法,求得安定长生。


先不论和番究竟是否具有叫国家统一、让百姓安生的宏旨;果真如此大义,牺牲几个美女又算什么;比起百万将士的性命毕竟化算。何况皇帝后宫,有那么多白白浪费青春年华的美丽女子。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

但细察二十四史,各朝皇帝王公将相几乎全是姻亲,尤以汉唐为甚。真是可惜:历代王朝的不断兴灭,不幸成为和番、联姻失败的可悲铁证。


谁陈帝子和番策?我是男儿为国羞。李山甫做为末世忧患型学人,他能深刻体会人生与生命的意义,于乱世末世之中的无奈。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这一问表面威武,可见他是主战派。大唐末世内忧外患,朝廷软弱无能。南部交趾地带一个反叛政权长期骚扰,让朝廷特别恼火。咸通元年即公元860年,唐懿宗一怒之下对其宣战。


经过近十年艰苦战斗,大唐军队获胜,重新夺回交趾,稳定了南方局势。李山甫两首慷慨激昂、借史议政的诗作,是对唐懿宗主战决策的支持与歌颂;同时表达自己的赤胆忠心。


但很可惜,交趾之战的胜利,并未挽救腐败透骨的李唐社稷。仅三十年后,大唐王朝灭亡。李山甫两首诗坛杰作,成为对末世圣战


三、末世诗人无奈吐槽

王驾和李山甫的诗意,同样被曹雪芹在红楼故事中引用。第五回巧姐儿的谶图,仿佛一幅较为喜庆的农家耕织生活画面;与王驾《社日》的内涵相当。李山甫两首和番诗的内涵,无疑与探春形象有关。


但读罢王驾诗作,无论《雨晴》还是《社日》,根本无法想象:他的笔下,竟是描绘末世时代的幸福生活图画;但其实又是真的末世生活的情景。


皇帝儒家治下,百姓娱乐至死;并无过多奢望。吃饱穿暖喝足,精神追求,无非就是忙着迎神祭社,外加二两老白干。所以,山水田园生活,往往为绝望的隐者所钟。李家大唐的灭或不灭,又关他何事呢。


王驾官至礼部员外郎,与柳宗元当年永贞改革所担的职务相同:主管大唐朝廷的文化教育宣传祭祀工作;官职不算太高,但身处国家机枢。不久,他又毫不犹豫的辞职归隐于田园。


王驾看得最清:大唐的灭亡,是李家内部早已烂掉,是他们与亲眷分赃不均而操起家伙后的自取灭亡;与醉醺醺的百姓,并无半缕毛线的关系。后世的所谓匹夫有责,或是多情诗人的额外之情。


历来的史家,总喜欢把皇家的灭亡归于内忧外患内忧看来没错,但直接把责任推给外敌恐怕费解;大唐末期,唐懿宗力主交趾之战的胜利,无疑是给此论史家一个嘴巴。


真是可惜,如今我们无法知道,经豪情万丈的主战诗人李山甫,对大唐不久之后的消失,意下又将如何。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七绝之尾,山甫吐槽式的反问,问得极好极妙:如果以美女和番能够安定社稷,那么,还用民脂民膏豢养军队和将军做何贵干?真是让人伤脑筋。


谁陈帝子和番策?我是男儿为国羞。李山甫很有情绪,面对江山衰微心怀无限愁与恨。他与王驾不同;王驾终究是李家奴才,而他好歹是李家一脉;尽管已没他什么事。只做过幕府小吏的李山甫,没有确切的官史档案和文坛记录,估计到最后关头也和王驾一样,只好以隐了之。


末世诗人的诗作,多有对末世王朝的吐槽;同时是对自己人生的自嘲。大唐末世文人王驾,以梦想中如同陶令的桃花源吐槽。末世武人李山甫,以汉家发明的美女和番制度向当局吐槽。


他们都为曹雪芹所钟。曹雪芹看透了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学史的虚伪浮华,才借贾宝玉之口,大骂那些空享膏脂的国贼禄蠹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而末世情怀,并不只是末世诗人独有。中晚唐柳宗元、刘禹锡在永贞改革失败之后,诗文已蕴含浓浓的末世情结


历代改革,基本都有一款条例:裁减冗员但最后一个也裁不下去。所谓冗员,是指利益集团利用的各种附庸。贾宝玉称为国贼禄蠹,林黛玉称为母蝗虫如今大约就是网络的艾锅贼。


冗员体现在中晚唐时代,就是后宫阉党、皇家利益集团和地方势力相互勾结、相互倾轧所形成的三宗毒瘤。仅以此而论,皇家王朝的灭亡,都是被利益集团附庸的各类冗员拖累而亡。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柳宗元和刘禹锡早都看得明白但他们或许还抱有幻想,所以,诗意仍然透露坚强不屈的气概;而到王驾和李山甫的诗中,只剩下吐槽。


曹雪芹看得更为明白,抄检大观园时借探春之口说:可知这样的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之意;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唐末文武诗人吐槽亦可见证:大唐的灭亡,是李家自己的灭亡;是李家和亲戚之间分赃不均而抄起家伙导致内部彻底垮台的灭亡。探春说的极好。中国历代王朝的灭亡,不过如此而已。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很早就刻画一个空灵死寂的严峻世界;表面貌似死水冰封,实则静水深流,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王驾归隐绝望,刻画一幅醉生梦死的祥和情景;表面看去和谐清平,实则惆怅无限。柳王二人,异曲同工。

麦田里的守望者

西方艺术大师梵高曾说:当我画一片麦田,希望人们能感觉到,麦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而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种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将不再眷恋人间


东方的大唐诗人,不一定具有梵高的境界;但他们决意逃避、归隐时作诗的心境,应该与梵高相当。优美绝伦的末世唐诗,成为一曲曲李唐挽歌。


 唐都浪子《诗解大唐》代跋:文武诗人吐槽

  延伸阅读

  诗中看史:诗及功用杂论(代序)

  旷世妩媚:少女情怀武则天(下)

  旷世妩媚:少女情怀武则天(上)

  旷世初恋:上官婉儿真国色

  旷世风流:自由情人美薛涛

  旷世绝恋:从容赴死鱼玄机

  旷世美人:秦淮皇妃杜秋娘

  浪说红楼:目录汇总及链接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