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10月1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饥饿年代往事之:狼吃娃

唐都浪子 唐都浪子 2021-10-04

一、狼算卦

很早以前的学生,小时候大约会用算盘玩一种简单游戏:狼吃娃。但本篇讲的不是游戏,而是真的狼吃娃。鲁迅先生小说《祝福》也有一段狼吃娃的情节:祥林嫂的儿子阿毛,被狼吃了。


祥林嫂不住叹息: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雪天野兽在深山没有食吃,才会跑到村子里来;我不知道春天过了,也会有狼。


祥林嫂不知道原因;而过来的人可能都不会知道:为什么建国初期二十多年间,跑下山的狼也会那么多;莫非山中的狼群遭遇了饥荒?


祥林嫂的话,隐含着自然规律:深冬的下雪天,小动物都藏在洞里休眠;狼在山里没有猎物,才会下山祸害人畜。春末时分,南方山区的草木已经很茂盛,食草小动物活动正欢。


狼有充足的猎物,就不会下山。但阿毛却是在春末时分被狼吃掉。这就是祥林嫂的疑惑。坊间人传说:狼会算卦


二、狼偷羊

冬春季节。吃罢晚饭,一家子坐在前头屋炕上说话,羊拴在前门外的窗台下,窗台与炕,仅一窗之隔。忽然听到后院猪圈的猪叫唤,赶紧跳下炕,几个人提着木棒去后院,打手电一看,猪却好好的。


就这一时工夫,当回到前头屋的炕上,窗外的羊却不见影儿。羊到哪儿去了?记得蒲松龄的《狼》吧:说有两个狼,追一个屠夫;屠夫跑到野外的麦场,背靠麦草垛,手提明晃晃的杀猪刀;两个狼见状,不敢上前。


两厢对峙一阵。一个狼蹲在屠夫面前,装作没事的样子;而另一个走了。后来呢?另一个狼,竟然跑到麦草垛的后面去打洞。它们准备前后夹攻,袭击屠夫。


蒲先生的故事可以见证:狼很聪明,并且有团队精神,会配合作战。偷羊的狼,最少有三个。炕上的人听见猪叫唤,是后院埋伏的狼在咬猪,有意调虎离山。


趁前屋炕上的人都去后院,门前埋伏的两个狼,迅速咬断绳索;一个狼用嘴叼着缰绳、牵着羊在前走。这时候,后院的狼也跑回门前,与另外的狼用大尾巴在后面赶羊。等到了村外,几个狼一同扑上去,就把羊解决了。


三、狼偷猪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农村基本都是土瓦房。更早的时代,农家的后院墙,多是用土石夯砌而成。若逢连霪雨,院墙会被雨水浸泡倒塌。如果没时间砌墙,就用苞谷杆打成捆、或其它柴捆垒起来,临时挡一挡。


当时,农村已过了割资尾的荒唐时代,允许家庭养猪、养羊、养鸡鸭。如此简陋的院墙,如何抵挡聪明、凶残的狼群。


小猪崽小羊崽不用说,住在村边的人家,过一阵就有丢失的;连后院墙不甚高大坚固的村中人家,半大的壳郎猪,也会被群狼偷走。


狼群偷壳郎猪、肥猪的方式,与偷羊相似。下半夜,趁劳累一天的人们睡熟之时,几个狼会慢慢把挡着院墙的柴垛和草捆移开。


两个狼分别轻轻的噙着猪的耳朵,在前面拉;猪身后面的几个狼,用大尾巴在猪的屁股后面连扇带赶。


等到村外时机成熟,整个狼群才扑上去,共同分享肥猪。狼群如此猎食之法,别说猪羊这些笨家伙;就连小牛犊、小毛驴、小马驹也难以幸免。


狼群吃猪、吃羊,都吃得很干净。除了较大的头骨之外,血、毛、其它小骨头,一点都不会留下。有一句歇后语说:老狼吃长骨头一一竖着来。显然,较长的骨头,如果横着咽,肯定咽不下去,只能竖起来吞。


意思是说:狼取食的时候,不是慢慢地细嚼慢啃,而是囫囵吞咽。狼吞虎咽,大概也是此意。狼的胃液,堪比盐酸;足以把动物的骨头软化、消化、吸收。所以,狼粪颜色泛白,少见没消化的骨头和毛发。

四、狼吃娃

早年及很早以前,三伏天的夜间,农村人都有下凉的习惯:在村外的麦场,铺着草席睡觉、乘凉。白天干活太累,一觉会睡到天亮。


如果夜间睡得太沉,不小心起来一看,睡在身边的娃,就没见影儿了;跟祥林嫂家的阿毛一样,叫狼噙跑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邻村有个小丫头,随大人睡在麦场下凉。半夜时分,大人猛一看娃不见了。幸而及时喊来人,手里都提着家伙一同去找,总算吓跑狼。


还算好,这次只有一个狼行动;从口里放下娃,逃命去了。长大后,她脖子上残存的狼的牙印,依然清晰可见。


还有建国初期的一件真事。某村的村外,住着一户人家,前后院墙十分简陋;是用柴垛和草垛堆起来的、像是篱笆一样的院墙。


他家早先从河南逃难过来,在村外草草安了家。由于家里的娃多,不太上心。晚间,已十岁出头的小丫头到后院上茅房,就再没回到炕上。不用多说,她被蹲守在后院茅房的狼残害。


第二天早晨,家人才发现娃不见了。赶紧着人去找,最后,只找见一些被撕烂的血衣和鞋;不远处,还有娃的头骨,也只剩下一个头骨。


他家有个亲戚,原是猎人出身;闻讯气不过,弄来炸药,装进娃的头骨,制作一个土炸弹;再塞一些肉饵,引狼再来吃。


据知道此事的人讲:后来,真的把一头母狼的嘴巴炸扯。嘴巴受了重伤的母狼,不能再进食;饿得越来越虚弱。后来,它流浪到山边一个村子,被人打死。


人们都说,它就是残害娃的那头母狼。总算从心里报了仇。据过来人讲:五六十年代,沿山一带、靠秦岭北麓不远处的各村,几乎都有碎娃失踪的事件发生。晚间和白天都有。

五、打狼队

狼群屡伤人畜,各村不得不成立打狼队。开始对付狼群的办法,主要是组织坊间胆大的青壮年,由有经验的猎人带领。


打狼队员用钢丝编套箍、或制作铁夹子,下在狼道的草丛中,再放一些肉饵,引狼上当。但作用都不甚大。有时竟被狼群破了阵法;肉饵被吃掉,狼却一个没套着。真是令人恼火。


狼偷畜、狼吃娃的事件频发。受害的人们,彻底被激怒。各村上报公社和县政府,由武装部、公安局出面,组织枪法精良的复转军人,专门参与打狼;并为打狼队员配发武器;冲锋枪和手榴弹都有。


打狼队再派出有经验的侦察队员,负责侦察狼群出没的路道和规律;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准备彻底消灭狼群。


经过侦察,沣河西岸的狼道;从高冠峪西侧的牛头沟出口往北,到下水磨、三家庄、下草东、东大西、郭村东;沿沣河流域各支流上游的两岸、到秦渡街一带的沣河东岸;是狼群的主要活动路线。


从此地直达北部渭河南岸,漫长地带的树林中、沼泽边、池塘畔、草丛里,都是狼群出没、或隐藏之处。这条路线上,多是各村偏僻、荒芜的滩涂、树林或果园;不期成为沣河流域最长、最大的一条狼道


初步估计,狼群总数量,当在二百头左右。出山后,它们会分成几批向各个方向行动。狼群分工明确,有一定的警觉性和很强的组织纪律性;比较难对付。


侦察队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探明狼群的活动规律。一天傍晚时分,狼群约有三四十头之多,被从各个方向、有计划地赶进一条山沟;埋伏在山坡两边的射击手,接到指令后同时开火。


群狼在一阵惨烈的嚎叫之后,纷纷倒在血泊之中。我听说的这次大规模的打狼行动,已是六十年代之末的事情。


据说,几十头狼被打死后,都被剥皮,并被煮了肉。可是,肉煮熟后,却没几个人愿意吃。听人讲,人们不愿吃狼肉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如下三个:


1、坊间传说,狼肉和猫肉一样,味道泛酸不好吃。2、狼吃娃事件较多,人们思之很堵心,不乐意吃。3、这个原因有意思。说是狼群生性报复心很强;如果吃狼肉,担心山里幸存的狼,会来复仇。


说归说,想归想;但只要说吃肉,困难时代的人们,都暗自高兴。煮熟的狼肉,让附近各村胆大的、饥饿的、没有顾忌的人们,开了一顿洋荤。


煮肉的时候,因担心狼的肉发酸,他们采摘新鲜花椒作调味;并弄来一小桶烧洒,壮胆庆贺。大小几十头狼,也够各村喜荤的人们饱餐一顿。


六、狼图腾

据吃过狼肉的人讲,狼肉的味道,其实并不发酸,并且很油、很香;很过瘾、很解馋。想吃肉的人吃了肉,剥下的狼皮,被打狼队员分了,拿回家做狼皮褥子


饥荒年代,吃粮都要精打细算,才不至于受饿;吃肉更为奢侈,为狼肉叫香的人,大约很久没有吃肉,还挑捡什么猫肉驴肉、狼肉狗肉呢。


打小听了很多的狼故事,也有如同祥林嫂一样的疑惑:为什么建国初期,群狼会如此横行?有人说,是当时人少,狼就多。但稍经深究,这个理由并不充分。


而有人说:是因为太穷,吃的用的都缺。山里的森林,被不断砍伐。农业机械几乎是空白,农业耕作,以畜力为主,养牲口是大事;浅山的野草,都被割来喂牲口,哪里还有小动物吃的草。


就这样,生态被严重破坏,小动物开始迁徒,山里的食物链断裂。食物链一旦断裂,狼群也进入饥荒的困境。


而狼群要活命,也要养自己的孩子;它们才迫不得已下山,开始向人们寻食、复仇。坊间传说:狼会算卦,恐怕就是如此深奥的内涵。这种说法,算是科学解释,基本可以服人。


但究竟是怎么回事,各种说法洋洋洒洒。狼群出没的年代,肚子都没法填饱,谁还有精力去认真思考其中的缘由和真谛。


饥饿年代,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有待解开,狼群横行之谜,只是其中一个。或许,《狼图腾》的作者姜先生可以讲清楚吧。


唐都浪子《饥荒时代关中往事》之:狼吃娃

  延伸阅读

  饥饿年代往事之:蒸麦饭

  饥饿年代往事之:榆树皮

  国人饥饿往事之:碱疙瘩

  饥饿年代往事之:蒸皮子

  坊间往事:之三,打搅团

  坊间往事:之二,捋树叶

  坊间往事:之一,找高温

  诗解大唐:目录汇总及链接

  浪说红楼:目录汇总及链接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