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时代需要怎样的商业精神?
当我们要踏入一个未知领域的时候,质疑与恐惧总是会甚嚣尘上,舆论的压力令人难以承受。但这就是开拓与开放的一部分,它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 艾川
可能,任何一个国家的创新企业都不像在中国这样会成为庞大的舆论中心,企业越成功,毁誉之争越炽烈。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有“末日论”出来,而新兴的几个小龙,如今日头条、小米也是时有唱衰论出来。
不过,要说这一年来争议最多的,当属拼多多。在成立三年之后,拼多多即在美国敲钟成功,并且营业额和市值都直逼成立十多年的京东,这简直比惊奇队长还要惊奇。因此,自其上市之初的舆论风暴绵延至今,质疑与诟病,从未缺席。
01
最初的一些质疑,其来自有,拼多多也并没有矢口否认装鸵鸟,而是实实在在地承认这都是问题,而后要着手去解决。
一家成立只有三年的企业,也就如同一个只有3岁的小孩,哪里谈得上什么成熟与完美?话说回来,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完全成熟与完美的公司?苹果如何?如今也在舆论中心,它的创新能力正在全面枯萎;谷歌如何?被人指责背叛不作恶,如今在欧洲烽烟四起;亚马逊?呵呵,贝佐斯正忙着分割财产吧。
图/图虫创意
因为拼多多这样超快速的成长历史,以至于包括许多行家在内,都看不懂其核心的构建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人们如今能总结出来的,无非就是社交电商、五环外经济和超低价等寥寥几个词。其实多数的企业都无法用一个模型来做详细的剖析,当年德鲁克在通用蹲点两年,写作出了旷古烁今的管理学名著。可是通用之后的管理结构又历经数变。因此,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史,大约只能以模糊理论来解释它:有一些通用的规则,但也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偶然性因素。
胡兰成当年在解析南泉禅师的公案“时人见此一枝花,如梦相似”时说,英雄美人和他们同时代的人总是相互龃龉的,不太理解,甚至彼此冲撞。但是不要紧啊,人都生活在时间之中,迟早都会呈现出它的崇高或者卑劣出来。
至少拼多多一直在对抗和抗争自己的不完美、不成熟。拼多多去年推出的新品牌计划、扶贫助农计划,以及双十一卖出了20万台iPhone XR,不就是在和自己的污名化之间,逐渐地割离开来吗?
然而,不理解、看不懂乃至看不惯,本身倒也没什么。没有一个商业公司能够讨好所有的人。不过,有意或者无意的误解或者曲解,却并非去看待一个新鲜事物或者公司的好方法。例如,最近有一种声音宣称,拼多多是“精神胜利法”,不过是以游戏的方式为用户制造一种精神快感,因此是难以达到正向循环的商业模式,并以此拷问拼多多的精神与价值。
02
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发展至今,已然在世界上可称之为一雄。腾讯所代表的社交、阿里所代表的电商,华为所代表的硬件,都进入了世界性的竞争领域。欧洲与美国由于其政策与惯性,在许多领域中,甚至难望中国之项背。
然而,任何一个经济体都有天花板。当腾讯和阿里均已到达万亿美元市值之后,中国互联网的天花板到了吗?已然没有纵深了吗?
但有一个问题是问对了,中国的互联网经济,需要怎样的精神,怎样的价值,还包括怎样的气质?假若我们同意互联网经济已经臻至天花板,那么自然现在的这些企业也就是固定了的互联网的精神、价值和气质。
可是包括那些互联网领袖和我们这样的用户和观众,大约都不会同意互联网经济已经看到了天花板。事实上,互联网经济与我们的国家一样,都正在处在一个升级的过程中。与其是之前的改革开放40年与互联网发展的20年是一个巅峰,倒不如说,我们今天处在了一个发展的新起点。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倒是以为拼多多很是符合我们今天互联网发展新阶段里所需要的商业精神与商业气质。
对于任何一个经济结构而言,其最可怕的情形便是固化、封闭与止步不前。一旦进入到这种情态之中,则活力缺少,竞争衰弱,利益固化而以至于缺乏生命力,于是停止生长,走向衰亡。
因而,一个良性生长的结构,应当诉诸平等、开放与锐意进取的精神与气质。
拼多多在有意无意之中,恰好暗合了这种新时代的互联网经济结构的新生生命力。
在过往的互联网经济中,可以说是三环内经济,这是一种中心化经济。概要而言,互联网经济从周边吸取资源,以供应中心需求。三环内经济的含义,就是三环以外的市镇与农村提供各类的资源型产品,以供应三环内的各类需求。因此,可以看见,三环内不断在腾笼换鸟,甚至向国际化进军,然而三环外的市场需求完全被忽略,甚至连去库存,都在三环内发生。
这个结果,就是中心繁荣,而周边迟缓。尽管城市化不断向周边发展,但那里更多兴起的只是加工业和房地产,而真正的市场需求全然被压抑了。
拼多多所建立的模式,恰恰提供了一个中心与周边同步平等的模式。可以说,五环外经济这个提法,不是对拼多多的侮辱,而恰恰是对拼多多的赞誉。当互联网电商如同水银泻地一般,快速地聚拢起4个多亿的人口的时候,你以为发生了什么?是给予了周边市场同等的机会:不仅是生产,而且是消费。
这是一种各供所长,各取所需的商业模式。城市所需求的是资源型产品,而五环外所需要的是文化、教育和生活方式产品。通过这样的交换,逐渐地形成了中心与周边的发展零时差,或者是低时差。你难道认为这是一种退步?
拼多多在过去一年中,以“新品牌计划”所建立起来的,恰恰是周边无法自我生长出来的新工业产品。五年之前,你能够想象农村里有个破壁机,或者是戴森?而扶贫助农计划,就是把农村生产中的农产品——他们的产能巨大,却缺乏可以快速流通的市场,快速地转移到城市人口之中。这是何其高效的一种平等机制,难道不正是互联网所要打破的信息不对称?
拼多多上快速所发展起来的产品种类和品牌,恐怕也是整个舆论风暴的主要来源。萝卜快了不洗泥,泥沙俱下之中,自然而然地会有山寨产品、假冒产品和伪劣产品进入到平台之中。但是,所有的互联网早期用户,恐怕都曾经经历过淘宝在早期经历中那种无所不在的假冒伪劣的恐惧吧?也恐怕都经历过OICQ时期互联网上你真的不知道对方是不是一条狗的情感创伤吧?可是,这一切阻止你使用淘宝,阻止你使用QQ了吗?
后来的淘宝有了支付宝、有了天猫,后来的腾讯有了实名认证,有了微信的熟人社交,我们不都熬过来了吗?一个平台,没有开放的精神,没有让竞争发生,没有让黑暗的阴影出现在上面,我们如何能得到一个更加清明的互联网呢?
让所有的可能性在平台上充分地竞争,让他们各自在平台上开花结果,让用户在平台上充分地选择、成长与成熟,这才是互联网成长的历史,这才是一种真正宽阔的、面向未来的市场经济呀。
创始人黄峥在一封致员工的信中就写道,“面对质疑先求责于己,要拥抱公众和竞对的监督,忽略股价的波动,拿出钉钉子的精神,一个一个扎扎实实解决实际问题。”
这便是作为一个平台该有的开放性与包容性,而不是因噎废食地把那些我们现在无法分辨出良莠的弱小、微小与粗糙,一棒子打死。
而这种开放性,是因为我们仍然面对这那么巨大的不平等、不平衡和不对称。四亿的用户是如何在三年之中那么快速地爆发出来?因为你真的没有看见那个三环之外,互联网灯暗的地方,需求被压抑、渴望被忽略和知识被隔绝的炙热的人群。
03
到了这个时间,我们恰恰最容易怠惰的,就是锐意开拓的精神。因为当BAT打下了互联网的基础建设基础,当社交、电商、内容、文化、外卖、法律……等等各个领域都被互联网覆盖了的时候,人们最容易产生守成的心态,而忘却了还有更加广阔的天空需要被放眼远望。
图/图虫创意
今年2月份,上海市委书记在调研拼多多的时候,提到拼多多要顺应消费升级大趋势,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上下更大功夫,注重电商生态建设,全面提升整体服务能力,不断完善消费者的购物体系和商家的销售体系。要把服务社会作为企业的重要使命,在助力上海老品牌传承发展、推动上海对口支援地区精准脱贫上更好履行社会责任、发挥企业作用。
这正是对拼多多的一种冀望,也正是拼多多锐意拓展和进取的方向。通过各种创新、尝试和建设,培养出一个新的经济形态来。
1804年,当路易斯和克拉克带着杰斐逊总统的命令西进路易斯安那的时候,许多有着英国贵族血统的人都在嘲笑他们,因为那里除了蚊子、水蛇和鳄鱼以外,什么也不会有的。可是当路易斯和克拉克1806年回到华盛顿的时候,他们以英雄之礼受到了全国的拥戴。
当我们要踏入一个未知领域的时候,质疑与恐惧总是会甚嚣尘上,舆论的压力令人难以承受。但这就是开拓与开放的一部分,它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只能往前,不能退缩。在这个时代里,平等正在成为一个关键词。中心与周边的区域平等正在卷起风暴,城市与市镇的人群平等正在上升,品牌与创新的商业品等正在如火如荼。
图/图虫创意
平等、开放、进取,这确实是新时代的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精神无非如此,它比以往能够席卷更多的人群,让资源、商品、知识,能够平等地、无障碍地、快速地,在以往人们所无法想象的地域和人群中流动。它是趋势。
这是这个时代的精神、价值和气质。不停留,不等待,不妥协。如果说拼多多的商品让许多人看见了互联网电商的灯光,那么拼多多带给人们的关于这个时代互联网还有可能向着更加广阔的地域,更加庞大的人群和更多的可能性进发的话,那么拼多多的价值,以及它的未来,也还有着无限的想象力和可能性。
大约那些缺乏远见、缺少对时代格局的洞见的人,都会有这个通病。他们难以接受在沧海横流中所必然要出现的些许问题,而当面临社会巨大的变动的时候,总以守成的方式悲观地看待未来的可能性。
重新寻找动力,寻找让更多的人普惠互联网的伟大与便利,让互联网的平等与开放的价值观,进入到五环外、小市镇与更加宽广的农村与山林,这不仅仅是拼多多所应当要有的胸襟,而是整个中国的互联网世界,应当所看到的天空。
(投稿邮箱:bcsxk2016@163.com)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公号ID:icereview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中国传媒榜·十大新媒体
微博·最佳深度报道媒体
今日头条·财经头条号百强
凤凰网评论·年度致敬媒体
网易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
凤凰一点号·年度深度报道榜
新浪财经·深度思想财经新媒体
百家号·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原创作者
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年度新锐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