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悲观的孩子越来越多,我们却茫然无知

尼德罗 冰川思享号 2020-08-21

尼德罗

媒体人、教育观察者

专栏文章:

《论如何高效地把不服的90后驯化成听话的大人》

《中年大叔,你们的好日子快到头了!

《最贵夜总会变身学而思,消费降级焦虑升级?



4月17日,上海卢浦大桥上,一名17岁的男孩突然跑下车,然后翻越栏杆跳下高架桥,紧跟其后的男孩母亲没能抓住自己的孩子,捶地痛哭的场景令人感慨。全程不过几秒钟,一个年轻的生命消逝了,一位母亲的心伤透了。


孩子为什么会做出如此轻率的举动?


是因为母亲故意把车停在大桥上,然后下车斥责、嘲讽他,还是因为他犯了母亲和自己同时认为不可饶恕的错误?是他的学习成绩太差,还是道德品质低劣,是早恋问题,还是性别认同危机?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明确的答案。

 


但我可以确信的是,如果这位母亲知道后果,倒推回去,她一定不会斥责孩子,她也会试图想出更好的方式跟孩子进行沟通。当然,事情不可能存在如果。就像李宗仁说的,如果每个人都从80岁开始活起,那么2/3的人都会成为伟人。

 

事已至此,没有人可以改变了。



01

成功教育与失败教育


2年前,北大徐凯文教授透露过一个数据,中小学生自杀率排名最高的父母职业是中小学老师。这个数据与我平素的印象是相符合的,因为我看到的情况是:中小学老师的子女基本上都待在自己的父母身边,即便不是父母教学的班级里,也一定是处在备受照顾的环境中。这种备受照顾,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备受监视和备受期待。

 

中小学教师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会有一种天然的高要求,这不仅关乎孩子,也关乎自己的面子,以及自身教育方法的可信度。在这种情境中,孩子可以得到更好的条件,但也必须取得更好的成绩。可以说,这样的孩子接受的就是“成功教育”,他们不被允许失败,或者说失败会很容易被放大,继而带来极大的压力。


而在几天前,我和一位来自农村、后来考上大学,算是改变自己命运的朋友聊天。我对他说,你的父母生活在农村,能力一般,很难帮到你,这既是坏事,也是好事。坏事很明显,因为少了父母的帮助,事业、家庭上肯定要吃力不少;而好事在于,朋友可以非常自由地决定如何过自己的生活。

 

换句话来说,父母能力不足,对他的干涉能力有限,那么他可以很自然地进行生活里的各种尝试,并且从这些失败的尝试中获得各种教训和经验,也锤炼自己的意志和品格。


图/图虫创意


把失败不当一回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我放弃的状态,无所谓成与败;另一种是能够看到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并能从生活中的微型失败中不断进行总结。

 

后一种对待失败的态度,可以称之为“失败教育”。

 

许多中小学老师对自己孩子的态度,也是一种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说辞。在教育的过程中,这类父母善于树立一个成功的榜样或目标——他们总能找到优秀的榜样,然后让孩子向着这个很可能是唯一的榜样或目标前进。

 

在今天的一线城市中,孩子是最大的奢侈品,孩子的教育是一切中心的中心。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成功教育”模式开始从中小学老师家庭蔓延向每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对孩子提出更高期待,也对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施加了干涉。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内心的“完美主义”倾向展露无遗。



02

悲观的孩子正变得越来越多


成功教育模式的泛滥令学区房越来越贵,也令海外留学变得稀松平常,更令中国课外辅导市场一年的规模就达到了8000亿元。但是,成功教育泛滥也制造了不少副产品,其中之一就是批量制造了越来越多性格悲观的孩子。

 

按照美国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所说的,悲观的人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而乐观的人容易摆脱“习得性无助”。悲观的人遇到挫折,很容易归咎自己,认为失败是自己造成的,这是自己命中注定的;而乐观的人遇到挫折,虽然也会伤心,但是很快就会满血复活,重新再出发,继续进行尝试。

 

而正如塞利格曼在《活出最乐观的自己》等书中所提到的,乐观其实是一种能力,它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乐观并不完全是天生的,同时也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家庭和学校这两个孩子待得时间最长的场所。

 

图/图虫创意


这里重点说说家庭。尽管原生家庭并不能决定孩子的一切,包括孩子一生的成与败,但原生家庭对于孩子人格的塑造却非常重要。前面提到的教师子女自杀率排第一,颇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即视感。


一方面,教师子女可以得到更好的条件和更高的期待,但另一方面,重压之下,也会有更多孩子趋于悲观,将失败归咎于自己,而不是外在环境或者目标太高。

 

失败带来的不是宽慰,而是更大的压力,连续失败带来的是连续压力。最终,当父母说出“你就是一个没用的人”或类似意思的这句话时,你的人格就被定义了,你对失败的恐惧变得深入骨髓,抑郁情绪也就扑面而来。

 

在悲观人格-抑郁症患者-自杀率较高这样一个链条中,也许可以套用工程界的“海因里希法则”。该法则原指当一个企业有300起隐患或违章,非常可能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另外还有一起重伤、死亡事故。类似的,每出现一个自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群患上抑郁症的孩子,每出现一个患抑郁症的孩子,背后都有一群越来越悲观的孩子。

 

这些悲观的孩子,几乎可以肯定,都生活在一个充满创伤的家庭中。这里的创伤,既有物质贫穷带来的,更有父母与孩子沟通、交流方式所施加的。

 

曾担任《纽约时报杂志》的保罗·图赫在《品格的力量》一书中就重点探讨了这一问题。图赫援引了康奈尔大学两位学者的研究结论,指出贫困并不会直接给孩子带来影响,但长期贫困会导致孩子的压力负荷越来越大,这种压力会导致孩子的记忆力发生衰退。

 

▲贫困地区孩子们的艰难上学路(图/图虫创意)


另外,对孩子造成悲观人格更大的因素,则是婴幼儿时期父母对孩子情绪的疏忽。举个例子,许多看起来非常关心孩子的家长,都属于孩子小的时候丢给保姆或长辈,等孩子长到青春期了,有独立自主意识了,又对孩子提出各种要求。

 

然而,越是幼小的孩子越需要父母悉心的陪伴,越是青春期的孩子,越希望脱离父母的控制。这是孩子成长的规律,但很多父母却反其道而行之。这种幼年时陪伴不足,青春期干涉过多的父母,最容易培养出悲观的孩子。



03

早期充分陪伴,后期大胆放手


神经科学家对孩子能否在幼年获得充分陪伴,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后果,做过许多实验。其中,最著名的可能要属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神经科学家针对老鼠做的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鼠妈妈在鼠宝宝出生后100天里舔舐更多的一组,鼠宝宝长大后明显更勇敢,更适应环境。换句话来说,幼年得到充分陪伴的老鼠,它们的抗风险能力更强。

 

人类与老鼠当然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是从大量统计资料来看,例如酗酒之人有超过7成在童年时遭遇过重大创伤。而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在半个多世纪前提出的“依恋理论”,也证明了母亲早期陪伴对孩子一生的重大影响。

 

“依恋理论”表明,母亲在婴幼儿时期陪伴孩子更多,将有助于孩子形成更强的安全感模式,而这样的安全感模式将有助于孩子形成更强的专注力,更稳定的情绪,以及更强的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这一理论,已经得到越来多相关实验的验证,并获得主流学界的认可。


正如保罗·图赫在《品格的力量》中指出的,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别担心“宠坏”孩子,因为在那个时候(通常为0-3岁)孩子需要足够的爱,才能克服心中的恐惧,扫除内心的压力。父母的充分陪伴,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其实是在“储备”孩子的自信。

 

图/图虫创意


而到了小学阶段,再到青春期之前,这段时间恰恰可以成为锻炼孩子勇气、乐观、坚毅等重要品格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父母要允许孩子失败,允许孩子尝试,因为“失败”其实是走向成功的捷径,这是让孩子快速获得成功经验的快捷方式。

 

那些必须按照父母意志来学习、生活的孩子,他们往往获得更好的条件,也承受更大的压力,并且看起来取得了更高的成就,成为人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但是,这样的孩子缺乏逆境教育,他们最致命的弱点就是无法承受失败。一旦在未来遭遇突如其来的失败,遭遇亲人的指摘和身边人异样的目光,他们就可能激活悲观的阀门,从此一蹶不振。

 

在今天,关注教育、关注孩子的父母越来越多,但越来越多的父母都把成功教育奉为圭皋。但在追求成功的无形之中,父母释放了自己的完美主义倾向,孩子承受了不可承受的压力,悲观、抑郁的孩子越来越多,“脆弱”“疯狂”的孩子不断增加。

 

很显然,指责这些孩子是不公平的,拷问这些父母也是不全面的。教育,这是一个包含了无数理论的实践领域,需要理论指导,也需要实践总结,唯独不能随波逐流。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每个家庭都不是完美的,但是教育方法是可以学习的,沟通方式是可以改善的,孩子的乐观性格是可以训练的。父母手里掌握了极大的主动性,而能否发挥这样的主动性,还在于父母能否积极地反思、学习和实践。


主要参考书目:

《品格的力量》,保罗·图赫著,刘春燕 柴悦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18年2月;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马丁·塞利格曼著,洪兰译,万卷出版公司2010年8月。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投稿邮箱:bcsxk2016@163.com)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公号ID:icereview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中国传媒榜·十大新媒体

微博·最佳深度报道媒体

今日头条·财经头条号百强

凤凰网评论·年度致敬媒体

网易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

凤凰一点号·年度深度报道榜

新浪财经·深度思想财经新媒体

百家号·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原创作者

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年度新锐评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