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打工人,还能不能做个人!?

白晶晶晶晶 冰川思享号 2020-12-03
成年人自诩打工人,小学生变成各种App上的打卡人,其实都在逐步弱化人的属性,强化“打工”“打卡”等工具性,逐步把人异化为工具人。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 白晶晶


“不拼爹,不拼娘,不拼工作,不拼钱,我们打工人只拼命。早安!打工人!”


最近,“打工人”梗爆红。根据B站介绍——“打工人”成为展示当代年轻人在社会奋斗的新词汇。


▲网友对“打工人”的生动解释(图/网络)


它没社畜显得那么惨,也没打工仔显得那么卑微,透露出小人物在平凡生活中的不懈追求。



01

“又丧又燃”的打工人


不少媒体点评“打工人”的时候,却有避重就轻,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嫌疑,什么“自嘲也是宽慰”“又丧又燃”“既有弥漫的焦虑,也有积极的迎接,乐观的面对”……


拜托!想不通,到底怎么才能又丧又燃呢?


好比打的这份工,收入既像门口保安老王,又像思聪少爷小王?


好比这个女朋友,长得既像美艳不可方物的张雨绮,又像拥有北大学历的李雪琴?


图/网络


还记得经济学理论中的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吧?理论上说,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自由流动与汇率稳定这三个政策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只能同时实现两个,即取一边,抛弃一角。可是、但是、可但是、但可是……世界有国家做到了,你猜猜?


“打工人”的热梗,其实是把劳动人民心底一万匹奔腾的羊驼,硬生生关进薛定谔的笼子里。


不然又能怎样?难道真和“打工人”真正的“人上人”之老板大人对峙?



02

打工人是一种躺平式自嘲


还记得上一届脱口秀大会冠军卡姆,那个已从“炸场王”,变成笑果文化2020年遇到的最大的挫折的青年。他曾有过一段很经典的台本——


“咱们组也是,把这比赛弄得这么激烈干嘛,赢了又没有奖金,赛制还异常残酷,赢了又怎么了,赢了就是脱口秀大王,脱口秀大王就可以管理这个脱口秀帝国了吗?没有,没有任何权力的,最后还是李诞在管,他算什么,脱口秀王中王。”


▲脱口秀演员卡姆(图/图虫创意)


有人说,打工人的“爆红”,背后是工薪阶层酝酿已久的一次集体情绪宣泄。


现在不管是一口一个哥姐,拼命让你办卡的Tony老师,还是什么“BAT、TMD”大厂手握互联网期权的清北名校生,这届社会人深刻地懂得劳动不分贵贱,只分工资高低。


“打工人”的终极归宿,都是“今天搬砖不狠,明天地位不稳”。


微博博主康斯坦丁说,“打工人”梗的流行,虽然是一种暗藏不满的自嘲,但也是对社会精英成功学的一种挑战,有一种职业不分贵贱,大家都是“打工人”的平民式平等,因为你我都在其中。


▲网友们对“打工人”的自嘲(图/网络)


自嘲为“打工人”,是对眼下无法改变现状的一种躺平式自嘲(躺平,一个网络用语,是指无论对方作出什么反应,你内心都毫无波澜,对此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只是表示顺从——编者注),他们需要一个出口,这也是对职场压力的一种集体释放。相比那些完全放弃自我的低欲望“家里蹲”“废宅”,“打工人”已经积极几百倍了。



03

打工人的终极心声,是有工可打


想当年,马云说出那句“能够996是修来的福报”时,还有人站出来怒怼,“崇尚奋斗,不等于强制996”。


现在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约5亿个工作岗位消失,全球经济每月损失约3750亿美元。


美国ETR公司调查了大约1200名全球不同行业的首席信息官,得到的结果是,预计2021年永久性远程工作的员工占总员工数的比例将达到34.4%,在疫情之前这一比例仅为16.4%。


全世界劳动者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意识到,不是工作需要我,而是我需要工作。


“任何与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衰退,都可能带来‘替代性劳动’的自动化高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英国工人为生计砸毁象征进步的机器,再后来主动打卡,成为大型机械齿轮上的人力永动机。


图/图虫创意


如果说,彼时的替代性劳动还离不开人力的参与,将来人工智能机械化程度的提升,会不会让需要人类参与的职位大幅缩减?


现在全国已有7万硕士外卖员,如果说工作让人焦虑,那没工作才更让人焦虑。“打工人”的终极心声,是有工可打。



04

不做打工人,还能不能做个人?


社会评论家杰里米·里夫金在他 1995 年出版的《工作的终结》一书中指出,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一个新的时期,负责生产、提供服务的人越来越少,更加先进的软件技术将带领文明进入一个几乎不需要工作的世界。 


滚滚而来的 “工作毁灭浪潮” ,是一场自动化引发的结构性失业,新冠疫情恐怕也成为压缩工作机会的一棵大树。


今年随处可见的“内卷”,挂在嘴边的“打工人”都是科技发展止步不前,经济形势异常严峻,人类社会在三次工业革命后找寻前路的必要。 


过去,人们总乐于勾画未来的模样。但2011年,美国经济学家泰勒·科文在《大停滞》中断言,人们已经摘完“所有低垂的果实”。土地资源和巨大的人口教育红利,科技进步……似乎都进入停滞期。身处其中的人类,似乎也只能“内卷”,别无他途。 


成年人自诩打工人,小学生变成各种App上的打卡人,其实都在逐步弱化人的属性,强化“打工”“打卡”等工具性,逐步把人异化为工具人。 


图/网络


不做“打工人”,还能不能做个人?不做“工具人”,能不能在工具化的社会中自处、自洽? 


加油,“打工人”!别累到忘记自己先是一个人!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冰川思想库】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投稿邮箱:bcsxk2016@163.com

*商务微信:bingchuanxiaobian



冰川精华


抖音或单独上市,张一鸣告别低调


张明扬:我想知道中国古代战争怎么打的


蚂蚁应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请勿捧杀


做火锅底料的这对夫妇,如今身家345亿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公号ID:icereview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中国传媒榜·十大新媒体

微博·最佳深度报道媒体

今日头条·财经头条号百强

凤凰网评论·年度致敬媒体

网易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

凤凰一点号·年度深度报道榜

新浪财经·深度思想财经新媒体

百家号·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原创作者

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年度新锐评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