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浪前行的中国科学家,不值得为这些事烦恼
特约撰稿 | 连清川
吉野彰走进公司大门的时候,突然发现全公司的200多人夹道欢迎,许多陌生的美女同事纷纷跑过来给他献花。报社和电视台的各类相机和摄像机,如同丛林一般对着他。
这当然是他一辈子的高光时刻,这样的时刻,是稀有的。
与此同时,他的妻子出门买菜时,被记者拦住。她自嘲地说:“到现在为止,我的心还怦怦跳,一直停不下来。”
这可能也是这位平凡妻子,一生中的高光时刻。
因为吉野彰获得了201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这样的时刻,大多数科学家一生中都不会有。他们从来都是寂寞的。
01
唐铭是谁?
这个1988年出生的小鲜肉,帅气,秀气,经常性留着一头短发。连帽衫大约是他日常的标配。
除了走在学校里大约有些回头率,他在北京街头,也只能被认为是芸芸众生里的平凡一员。没有人为他驻足,更不会有人跑过来找他签字合影留念。
他是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研究员。
可是他已经在国际最顶级的科学杂志《科学》上发表了两篇文章,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获得者。他的研究领域是地壳,而他在《科学》杂志上的文章,改写了人们对地壳板块形成的认识。
第一篇文章发表的时候,他才27岁。
9月13日,第三届“科学探索奖”发布获奖名单,唐铭成了其中最年轻的获奖者。
一共有50位科学家获得了这个奖项。在未来的5年内,他们每个人每年将从腾讯基金会获得60万元奖金,累计300万元。这笔资金,完全由他们个人支配。
他们所获得的奖励,一共1.5亿元。
看起来数字都挺大的。50个人,300万元,1.5亿元。
可是,这个数字背后其实涉及更庞大的科学家群体。在这一年里,一共有1135位青年科学家得到了提名,进入复试答辩的有106位,而来自全世界800多位的科学界顶级大咖,其中包括600多位中国的科学院、工程院院士,100多位各个国家的院士,以及20多个来自全世界的校长参与了提名、推荐和评选。
得奖的科学家,平均年龄40.5岁。
02
40岁。说起这个岁数的时候,许多人会立即浮现出一个词:中年危机。
但中年危机这个词却很难跟科学家挂上钩。
当然,因为“科学家”这三个字是有光环的。很多人上小学中学的时候,立志成为科学家是一个普遍的选项。
但科学家是一个复杂的集合性名词,它的光环遮蔽了背后构成这个群体里一个个真实个人的困境。转化一下用词,它的尴尬处境就会出现:大学的讲师、副教授、教授,研究所的副研究员、研究员,企业的员工、研究员。
没错,科学家也要评职称、洗衣做饭、乘坐地铁、公交上班,也要租房子、买房子,结婚生孩子,操心学区房、幼儿园、兴趣班、钢琴课。
他们的中年危机和任何一个白领、蓝领一样暴烈,一样一地鸡毛,一样充满着狗血剧情。
我们听到的只有那些光鲜的名字:爱因斯坦、牛顿、杨振宁、李政道……好像他们都是从石头缝里蹦出的孙大圣,他们就一个筋斗云上去,就成为了人间圣人,诺贝尔获得者。
他们从来都不是。在他们做出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科学突破之前,都曾经筚路蓝缕,甚至痛苦不堪。他们大多数一样为生活所累,举步维艰。
03
2018年,由腾讯基金会出资支持、科学家主导的公益性奖项“科学探索奖”应运而生。奖项诞生的初衷,是必须支持基础科学研究。
支持什么?有调研得出了一个惊人结论:科学家们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没有科学经费,而是——买不起房。
浙江大学80后教授王立铭的调查给出了一个更加准确的数字:中国的青年科学家们在5年的时间内,都能够获得国家经费1000万,用以科学研究。但是他们个人的房贷缺口是:200万。
基础科学研究,大多都在一线城市。而他们个人,在学校、研究所或企业,都和其他人一样,不过是工薪族、打工人。房子车子孩子,凡俗人世的烦恼,他们一个也缺不了。
5年的300万元,为他们买来了安心,专注。
他们做了什么?
在这50个人里随机找几个。
1982年出生的袁荃博士,湖南大学教授。她的研究成果,用于癌症早期筛查,糖尿病筛查,心血管病危险因子的发现。
1979年出生的姚望博士,香港大学物理系讲席教授。他的研究,是未来芯片信息处理技术的可能性方向。
1981年出生的陶晓明博士,清华大学教授。简单地说,她的研究解决了WiFi在大规模并发需求情况下多媒体尤其是视频的传输流畅度的问题。
再举个例子:2019年首届科学探索奖获得者,浙江大学教授李铁风。今年3月轰动全球的万米深海操控软体机器人,就是他带领的团队所做的突破。
这50位科学家的成就,每天都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数学物理学、化学新材料、天文和地学、生命科学、信息电子、能源环保、先进制造、交通建筑以及前沿交叉学科。
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英雄,是全人类都能够从他们的日常工作中得以受益的中流砥柱。
但是,他们都是“深闺寂寞无人问”的人。
有一天,中科院院士张杰走出机场的时候,看见一大堆年轻孩子们举着牌子,拿着荧光棒,嘴里大声叫着“张杰”。
乍看之下,他或许有那么瞬间还以为这是迎接自己的。
当然,没人理他,别人等的是歌手张杰。同行者觉得巧合有趣,便为张杰院士拍了张合照。人民日报评论说:“也算是科学家的幽默一记。”
他是中科院院士,研究激光聚变理论。他是德国、英国和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外籍院士,全球最顶尖的研究团队领袖。
王书肖则比较尴尬。
2019年她获得第一届科学探索奖。她拿到奖金的第一件事,是赶紧换一辆车。她家里的破标致是2005年的,连车窗都已经摇不下来了。每次交停车费,都得打开车门。
她是清华大学博士,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后来,她研发了一个APP,把家庭减少空气污染和成本节约方案放在一起,给公众使用。
为了达成科研,她得做田野研究,一年跑好几个省。
中国禅宗公案名著《碧岩录》中有一句话:世人看此一枝花,如梦相似。
许多时候,有些人对科学家的态度也颇为类似,口惠而实不至。
平日里,我们用着现代科技产品,却没多少人会想起科学家的好。当我们面临科技竞争,存在技术瓶颈,呼唤新的突破的时候,这才想起了他们。
我们已经如此很久了。
05
我并不是试图悲情,事实上,也并不存在悲情。
每个科学家在选择自己的职业的时候,他们都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
他们永远也不会拥有天皇巨星一般的聚光灯,即便他们受到命运的垂青,得到类似于诺贝尔奖、竺可桢奖等等科学界公认的荣耀,那也是短暂的光芒。
科学研究意味着皓首穷经,青灯古佛;意味着可能奉献许多年也得不到一个很好的结果;意味着微薄的个体收入,而对人类社会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
他们有自己的乐趣,寻找得到自己的生命光辉。每个人的自我选择,都有着无可替代的合理性。他们的生活意义无可比拟。
但是,反而是我们这些凡俗之人,这些能够坐享他们成功和成果的人,更加需要给他们更多的光辉,更多的帮助和更多的推动。因为当他们能够更加从容、高效和无忧无虑地去做他们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的生活,能够发生一次次意想不到的巨变。
科学探索奖当然是对他们的褒奖,但其实也是对我们的奖赏,我们因为他们的获奖,而即将能够获得预想不到的好处。
因此,我们该为吉野彰鼓掌,也为这50个人鼓掌,为落选的1085位科学家鼓掌。他们值得更多的褒奖,尽管褒奖对于他们来说,都不过是锦上添花。因为他们早就已经习惯了在公众视野中的沉默和寂寞。
我们这个世界的真正巨变,有赖于他们的一往无前。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公号ID:icereview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中国传媒榜·十大新媒体
微博·最佳深度报道媒体
今日头条·财经头条号百强
凤凰网评论·年度致敬媒体
网易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
凤凰一点号·年度深度报道榜
新浪财经·深度思想财经新媒体
虎嗅2020年十大年度作者·实力榜
百家号·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原创作者
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年度新锐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