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全球产业竞争,他们才是关键先生
规模红利的消逝,意味着我们需要尽快完成向新动能的转换。而在当下,唯一能够驱动我们走向可持续发展未来的,只有科技创新的力量。
特约撰稿丨沸雪
从《黑客帝国》到如今的《三体》,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就始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充满了想象,但即便如此,AI技术在数十年间从未像今天这样,彻底从科幻作品中走入现实,成为了全球焦点议题。
仿佛也就是在一夜之间,曾经被裁员、净利下滑、陷入衰退周期困扰的硅谷科技公司们,在ChatGPT的浪潮之下,再度回到了产业前沿位置。技术创新所展开的若隐若现的新世界入口,再一次为这些公司带来了荣耀的加持。
当每个人都在讨论ChatGPT可能带来的新一轮产业变革时,很多人没有想过为什么越来越多颠覆性创新都来自科技企业?除了人工智能,还有哪些可能引发产业革命的前沿科技正在发展孕育中,中国是否为此做好了准备?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看一份榜单。
近期,专利信息服务商科睿唯安公布《2023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报告》,蚂蚁集团、华为、京东方等中国科技公司入选,同时入选的还有Alphabet(谷歌母公司)、高通等国际企业。该榜单主要通过专利授权成功率、全球化程度、技术独特性等指标来评估全球各机构的创新能力。
这已经是这家全球知名的创新评估机构第11年公布这一榜单。而过去这11年也是数字技术快速革新跃进的关键时期。而这份榜单事实上展现了全球创新的三大底层趋势:
首先,全球任何一个经济体,担任创新主力军的都是民营科技企业;
第二,中国民营科技企业正在全球创新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能否在数字技术创新中抢占先机,已经成为当下全球产业竞速的关键影响因子所在。
01
抢跑时刻
在数字经济时代,我们所面临的创新情境和工业时代相比正在发生巨大转换。这也就意味着技术创新并不孤立地诞生在实验室中,再应用至产业。实际上,越来越多的技术创新和科学发现是以应用为导向,由场景所驱动的。
“我们正步入新的科研范式周期,数据密集型的科研范式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秦铮认为,在当今时代,科研发明与应用结合更加紧密。“科学发明-技术发明-商业化应用”的距离日益缩短,“市场需求-技术需求-科学突破”的反向互动更加明显。
在此背景之下,距离场景和需求最近的企业机构成为最活跃的创新主体。在人工智能领域,有数据显示,在(2018~2021年10月)中,全球共申请了65万件人工智能专利,其中来自企业占比达到70%,其次为来自院校/研究所(25%),最后是个人申请(占比5%)。
在数字经济时代,对于技术创新的要求更迅速、迭代也更快。一代颠覆性技术的出现往往能决定企业的兴衰存亡。苹果开创智能手机时代后,诺基亚的轰然倒塌就是前车之鉴。对于见证这一轮产业变革的企业来说,也更有动力进行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在经历了近年来逆全球化浪潮、卡脖子危机之后,对于创新重要性的认知已经成为共识。随着数字经济加速发展,数字技术创新更是成为全球战略重点。在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数字前沿技术领域,大型科技企业已经成为最为核心的创新力量。
学者赵宏伟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表示,从全球数字经济巨头的排名来看,排在榜单最前列的毫无疑问都是民营企业。中国也是如此。因为这是一个竞争极为激烈且不确定性极强的无人区市场,需要对市场需求快速反应、抢先、跟进。
以最近全球风靡的ChatGPT为例,微软宣布将向OpenAI进行一项为期多年、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投资,以加速其在人工智能(AI)领域的技术突破。而这一投入,是建立在其此前已经两次大手笔投入的基础之上。一旦ChatGPT获得成功,微软有望在与谷歌的搜索引擎之战中取得新突破。
再比如5G领域,华为公司从2009年开始进行5G技术研究,目前已经累计投资40亿美金元。华为公司以6500多项5G标准必要专利族位居全球专利申请人第一。华为等企业在5G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也奠定了中国在5G产业的话语权与领先地位。
有望引领下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区块链技术,近年来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数字资产交易、物联网、供应链管理等多个领域。全球各主要国家都在加速布局。同样是科技公司在引领区块链领域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
与能大幅提升生产力的人工智能技术相比,区块链的想象力在于对生产关系的变革,其关注度或许不如前者那么显性,但其重塑经济的威力并不亚于人工智能。区块链能大幅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推动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从变革生产关系入手,从而带动生产力的一轮大发展。
国内,蚂蚁集团自2017年开始投入区块链研发,已经连续多年区块链专利申请与授权量位列全球第一,远超IBM、微软等国际巨头。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部(ITU-T)、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等国际组织中,蚂蚁集团牵头制定10多项核心技术类标准。
蚂蚁集团旗下的蚂蚁链在技术上可支持10亿账户规模、每日10亿交易量、实现每秒10万笔跨链的信息处理能力,这一指标位居全球领先。同时蚂蚁链也在积极建设区块链技术基础设施,推出了区块链高速通信网络BTN、跨链数据链接服务等核心技术方案。
这些前瞻性的技术投入与储备,都将在未来产业变革时成为企业乃至国家的核心技术实力。
02
决胜“专利”赛
放眼全球竞争,技术创新能力日益决定着一个经济体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位置。它同时意味着,在全球化的竞逐中一个经济体能够拥有多大的话语权。
某种程度上,国家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位置,取决于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实力有多强。以中国为例,按照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2022年最新公布的报告显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贡献了全社会70%的技术创新成果、80%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90%的高新技术企业。
从此次发布的《全球创新百强机构》报告也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民营科技公司正在全球创新力量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在更多技术领域,中国开始取得领先优势。
这一榜单将技术专利作为考察的核心,专利作为技术创新实力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机构的技术创新实力以及在相关领域的竞争力。
入选榜单的蚂蚁集团在2022年在全球新增发明授权专利超过4000件,截至2022年底累计授权发明专利达到17000件,其中超过六成专利布局在海外市场。在区块链、隐私计算、AI安全可信等技术领域,蚂蚁集团的专利申请与授权数量持续位列全球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AI产业爆火,如何确保AI安全可信成为国内外备受关注的话题。蚂蚁集团就基于自身超10亿用户规模的实践,自 2015 年起开始研发可信 AI 技术,应用于反欺诈、反洗钱、企业联合风控、数据隐私保护等安全风控业务,并形成了基于可信 AI 的「IMAGE 智能风控体系」,在AI 鲁棒性、AI 数据隐私保护、AI 可解释性和 AI 公平性四个属性均有出色表现。
蚂蚁集团在AI安全可信领域的专利与授权量目前也远超IBM、NTT(日本电信电话)等国际企业。
“国内科技企业在这些领域进行技术专利布局并取得领先,不仅是企业自身面向全球竞争的需要,还将奠定中国在前沿数字技术的实力,有助于推动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取得新优势。”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认为。
而领先的技术专利优势离不开长期持续的研发投入。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主要大型数字科技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10%,最高达到20%。
蚂蚁集团2021年研发投入达到188.48亿元,研发投入连续三年增长率超过39%,在职员工技术人才占比达到63%。蚂蚁集团也将科技创新列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方向之一。
蚂蚁集团还与全球70多所高校的150多个科研团队达成交流与合作达成合作,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均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截至2021年底,蚂蚁集团搭建了超过10个产学研实习基地,覆盖区块链、数据库等前沿技术,实现产学研的互相促进良性循环。
这种规模的投入,是技术创新化学反应发生的必要基础。
毫无疑问,包括华为、蚂蚁、阿里巴巴等中国民营科技公司,都将是我们面临未来全球科技竞争与产业变革时,能够迎接挑战的“关键先生”。
而2023年,对于中国的民营科技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机遇窗口期正在到来——
这不仅是因为外部技术发展新赛道风向已经初露端倪,更为重要的是,在2022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已经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换句话说,在政策端已经释放了足够清晰的信号:如果我们想要抢占数字经济时代的先机,就需要有更多的民营科技公司、给予他们更为充分的空间可以在新赛道中抢跑、获取竞争优势。
也正因此,回答我们开头提出的问题,其实答案很简单:当人口红利渐行渐远,资源消耗正在带来新问题,规模红利的消逝,意味着我们需要尽快完成向新动能的转换。而在当下,唯一能够驱动我们走向可持续发展未来的,只有科技创新的力量。
▼
冰川思想库视频号上线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转发!
▼
不知道每天有哪些社会热点新闻?
在网上找不到思想交流的对象?
想和冰川思想库的专业撰稿人讨论?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
立即加入冰川读者交流群!
(以前加过冰川交流群的请勿重复添加)
*题图为上海风光,来源于图虫创意
*投稿邮箱:bcsxk2016@163.com
*商务微信:guyun2009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公号ID:icereview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中国传媒榜·十大新媒体
微博·最佳深度报道媒体
今日头条·财经头条号百强
凤凰网评论·年度致敬媒体
网易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
凤凰一点号·年度深度报道榜
新浪财经·深度思想财经新媒体
虎嗅2020年十大年度作者·实力榜
百家号·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原创作者
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年度新锐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