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学生过剩了么?这还是一个预期管理的问题

张明扬的阳明山 冰川思享号 2023-06-14

在未来十年的时间里,只要现行政策保持稳定,高考人数的持续增加几乎没有悬念。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丨张明扬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谈点不合时宜的话题。


这几天,看到一组数据。今年的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291万,比2022年增加98万,比2021年更是多了201万。


与高考人数一同创下历史新高的,是2023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1158万。毕业生的增长曲线更为陡峭:2018年,820万人;2019年,834万人;2020年,874万人;2021年,909万人;2022年,首次突破千万,达1076万人。


▲历年高校毕业人数(图/网络)


看到这组数据,很多人或许已经心里在打鼓了:中国的大学生过剩了么?



01


2023年,肯定不是高考人数与毕业生的峰值。


根据财新的数据,若仅根据出生人口统计数据预估,未来高考报名人数还将持续增长,至2034年达到顶峰,2036年左右,高考报名人数将开始出现断崖式下降。


财新的依据是,2034年高考所对应的2016年新生儿数量,达到1786万;而今年的1291万高考生,所对应的2005年年龄段新生儿,为1612万。


在未来十年的时间里,只要现行政策保持稳定,高考人数的持续增加几乎没有悬念。


而相应的是,考虑到中国高校稳步扩招的趋势,毕业生的人数也与人口强相关,在未来的15年左右的时间里,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也将持上升态势,可能在2038年至2040年左右达峰,从目前趋势看,未来几年大概率会突破1200万(今年为1158万)。


图/网络


高考人数与高校毕业生双双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并且在未来数年间仍保持上升趋势,这对目前业已亮出红灯的就业状况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


今天暂且不谈就业市场的现状如何,仅从作为“就业蓄水池”的网约车司机最近急速饱和就可见一斑。


我们还是谈谈大学生的预期管理。



02


中产需要调整预期管理,大学生及身后的家庭自然也需要,尤其是调低就业预期。


或许会有年轻人说,为什么要我们调低就业预期呢,我们寒窗苦读了那么多年,终于考上大学,满怀憧憬地走向社会,难道就是为了找个不如意的工作,甚至蓝领工作呢?


你们说得很有道理,作为油腻中年人,我对此很羞愧。但我还是想说:这是一个既成“事实”,不是一个通过讨论和抱怨可以改变的“想法”。


需要调整预期,不是因为这样很公平很正当,相反,这很不公平,但它已经发生了,在抱怨的同时,你还是得研究如何应对?


抱怨愤怒与调整预期,互不否认。


现在的问题很明显:中国教育机构正制造出规模越来越庞大的大学生,但经济大环境和经济结构远没有做好承接的准备。


图/图虫创意


有人说,这几年的经济大环境是一个“黑天鹅”,过几年或许就好转了,大学就业形势不就转好了?


这么说自然有其道理,既然是经济周期,一定有起有落,我们姑且假设过几年经济大环境就转好了。


但对于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所有就业群体而言,经济大环境的转好,更多意味着能找到工作,仍然不是找到预期中的工作的。


中国大学生的预期工作是什么?一言以蔽之,白领和高端白领。当然,在白领之上,还有生物链顶端的编制。


但中国经济结构真的能提供那么多(高端)白领工作么?即使将这一两年的经济大环境作为“意外”,答案也是:不可能。


我们讨论问题总会遇见这样一个误区:因为我们有1291万大学生,所以我们就应该有1291万甚至更多的新增白领职位。


但就是没有啊。


中国以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相对不错,其原因固然高度依赖于我们无法控制的经济周期,但一个可能同样重要的原因是:大学毕业生在人口总量中相对偏少。


而现在呢?以2023年1158万毕业生的数量计算,再对应2001年1702万的对应年龄段新生人口,粗粗计算的话,中国的适龄青年大学入学率(毕业率)已经达到了68%。


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大学入学率还不到30%,1995年更是不到10%。


你说,当年的大学生能不好找工作么?



03


又有人说了,那你的结论是不是减少大学招生就可以了?


并不是。


大学扩招,当然会降低大学生这个群体的找好工作的难度;但从社会总体而言,教育水平的提高只会创造出更多的工作机会。


打个比方,5%大学入学率的时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学生毕业出来自然能找到相对更好的工作,但那95% 的“落榜生”呢?


如果5%大学生找到好工作的伴生品是,95%落榜生的就业机会逼仄无望,那么,这个大学生作为香馍馍又有什么意义?


图/图虫创意


我们讨论就业,又不是只针对大学生,而是全体年轻人。或者说,大学生为什么成为了就业话题中心,更多是因为他们成为了人群的主流。


更别说,前些年但凡有些高中分流的蛛丝马迹,总会激发起家长的反弹。“孩子上不了高中”,一时间成为了中产家长的最大教育焦虑。


也就是说,大学扩招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甚至可以作为民心所向。


因此,事实就很清楚了,当大部分同年龄段年轻人成为了大学生,原本高度趋向白领和高端白领的就业预期自然要发生改变。


说白了,一共就那么多(高端)白领工作机会(经济好的时候自然会逐年小幅增长),你大学生多还是少,这些工作机会也不会变得更多。


也就是说,必然有人去选择蓝领工作。


这就是预期管理的意思。



04


又有人说了,你躺在空调间里坐而论道,你不知道蓝领工作多辛苦啊,你家孩子为啥不干蓝领啊?


还是那句话,就这么多白领工作机会,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多一些,不好的时候少一些,你想干还是不想干,和有多少工作机会没有任何关系。


这就好比,中年人也不想失业降薪,但真的降了失业了,家里有没有多少积蓄的话,在找到工作前,还不是得去开滴滴送外卖过渡下。


人类的理性就在于,不要把自己想要的,视作世界真实会发生的。


有些年轻人,找工作不顺利,就会责怪资本,说资本无良,为了利润减薪裁员,人为造成了就业市场的紧张。


这又和资本有什么干系。人家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可想“无序扩张”了,只是正好那时你还没毕业。现在风口过了,你虽然没“抓住时代的红利”,但也没像抓住红利的中年人一样遭遇裁员啊。


更何况,即使在大厂的全盛时期,每年新招的大学毕业生恐怕也就是毕业生总量的1%。大部分毕业生,从来就没有机会进大厂,甚至是有一个面试机会。


图/图虫创意


美国经济形势不错吧,但最近还不是大厂拼命裁员;中国台湾就更夸张了,据说大学入学率已接近99%,但又能有几个人能去台积电,很多大学生不都还是在士林夜市师大夜市靠摆摊讨生活。


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还会继续上升,一直上升到2038年至2040年,即使经济形势转好,年轻人所预期的“人均白领”也难以实现。


那2040年以后呢?有人憧憬的说,那时候不是出生人口减少了么,工作是不是更好找了?


并不是,非常不是。那时候,大学入学率很可能会提升,如果经济形势正常,大概率会达到80%以上。但中国社会对白领工作的需要不会有大的提升,人口萎缩导致的总需求下降可能还会减少白领工作机会,而老龄化社会却需要更多的服务业从业者……


你说,那时候,白领工作机会是变卷还是更不卷?


说人口少了,工作就好找了,开什么国际玩笑呢?



05


说这么多,爹味可能太重了。


人人都想别人降低预期,但不包括自己。


蓝领工作人人都不想干,问题当然不是出在大学生身上;降低预期也只是一个迎合社会现行趋势的自适过程,一点也不代表它就多么光荣正确了。


如果要说哪里有问题,我会说,中国的蓝领工作条件和社会保障水平都太低了。


图/图虫创意


在以往的中国社会,人人都觉得自己会成为白领或高级白领,关心的也都是白领议题。那么,既然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将来会成为蓝领,我们为什么不去多研究研究如何提升蓝领的工作条件与社会认可度呢?


在很多国家,蓝领特别是高级蓝领受到的社会尊重可一点不比白领少,收入水平更是常常高于白领。比如,在北美,一个卡车司机的收入很可能会超过10万美元。


这么看,大学生及其的预期管理调整也就包括了以下两点:


其一,很多人可能未来找不到白领特别是高级白领工作;


其二,如何让蓝领变成更有尊严与保障的一份工作。


我们共勉。

小编带来一款穿起来特别舒服的鞋子肤素干氧碳能鞋

全面贴合双足,柔和包裹脚踝

加快鞋内湿气汗液的蒸发,干爽透气

点击小程序,立即购买


不知道每天有哪些社会热点新闻?

在网上找不到思想交流的对象?

想和冰川思想库的专业撰稿人讨论?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

立即加入冰川读者交流群!

(以前加过冰川交流群的请勿重复添加)


*题图来源于图虫创意

*本版编辑:冰小乐

*投稿邮箱:bcsxk2016@163.com

*商务微信:lhellohm


冰川精华


国企杀入城中村,深证不是为了清理“低端人口”


以慈善之名行欺骗之事,人性之恶伊于胡底?


痞子英雄“黄仁勋”,60岁的人生才刚开头


越南人不卷,但照样能做下一个世界工厂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公号ID:icereview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中国传媒榜·十大新媒体

微博·最佳深度报道媒体

今日头条·财经头条号百强

凤凰网评论·年度致敬媒体

网易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

凤凰一点号·年度深度报道榜

新浪财经·深度思想财经新媒体

虎嗅2020年十大年度作者·实力榜

百家号·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原创作者

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年度新锐评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