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楼市向左,文旅向右:得年轻人者得天下

熊志 冰川思享号 2024-04-17

如果说2023年同期文旅行业的增长,是因为前一年基数低,以及报复性反弹,那么,今年的爆发,或许意味着文旅行业的复苏已呈现长期向好的势态。


撰文丨熊志

我们的经济,到底复苏得如何了?如果把视角从楼市转向文旅,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观感:


清明假期3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19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2.7%,收入增速好于出行人次增长。


这意味着,出游需求旺盛增长,而且大家更舍得花钱了,游客客单价首次超过疫情前。与之对应的是,从淄博到哈尔滨,从天水到开封,一个又一个网红城市爆火出圈,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前往打卡。


不买房不结婚、不敢大件消费的年轻人,在出门旅游这件事上展现出强烈兴趣,在带动文旅复苏、促进消费的同时,也衍生出一个疑问:当下超出市场预期的文旅热,是否只是昙花一现?



01


哪怕你不是说唱文化的爱好者,这两天也一定关注到了成都“迪士尼”的话题。


说唱歌手诺米一首“diss”(网络用语,意为看不惯、轻视或鄙视)导师谢帝的歌曲MV,让成都武侯区玉林七巷一处健身器材区成了网红打卡点。


年轻人聚拢于此,排队体验“迪士尼”唯一项目骑马机,呼喊着“谢帝谢帝我要diss你”的歌词,场面火爆到当地不得不安排志愿者限流取号,让打卡者“排队diss”“错峰diss”。


▲成都“迪士尼”的骑马机(图/视频截图)


如此疯狂又抽象的画面,是年轻人精神世界匮乏的一个缩影。他们通过游玩打卡,来缓解内心的沉闷无聊,也正是对打卡文化的痴迷,让他们排队涌向那些网红城市和景点。


这两年来,文旅热成了一个现象级事件。淄博、哈尔滨和天水,再到现在的开封,一个个城市仿佛排队走红。


一条龙式“宠客”服务,成为城市迎客标配;加上社交媒体上火爆的旅游画面,进一步驱动更多年轻人扎堆前往。


年轻人一茬接一茬,像季节性迁移一般,不断转移阵地,从一个网红城市到另一个网红城市。


爆炸式流量,在热门城市的旅游目的地,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旅游收入,带动了“吃住行游购娱”的增长。


今年清明的三天小长假,是一个有代表性的观察窗口。旅游人次超过2019年同期,人均消费同样超过了2019年,据测算,同期人均消费比2019年多了45元左右。


如果说2023年同期文旅行业的增长,是因为前一年基数低,以及报复性反弹,那么,今年的爆发,或许意味着文旅行业的复苏已呈现长期向好的势态。


我们很可能迎来了一个转折点。



02


文旅行业的快速复苏,会让我们在观察经济形势时,出现一种分裂的错觉。


以房地产市场为例,尽管各地救市措施不断,但成交量整体依然没有明显回升。


至于大件消费,比如汽车,2023年产销量同比增长均超过10%,但这跟行业价格战息息相关,“以价换量”背后是车企普遍承压。


不只房产和汽车,在白酒行业,甚至连硬通货茅台,现在都有些卖不动了。最近有消息称,飞天茅台的市场价格已跌破2600元/瓶。茅台价格下探,成了高端消费萎缩的一个缩影。


房地产、汽车等行业,跟文旅行业的冷热不均,似乎在印证那个经典的经济现象——口红效应。


有美国经济学者发现,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口红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低价产品偏爱趋势”的出现是因为,人们的消费能力下降,消费意愿保守化,更多通过低价商品来平替奢侈品,达到安慰的效果。


当下我们的经济复苏进程加快,但不确定性挑战依然不小,大家更喜欢存钱了,花钱则普遍更加谨慎。过去一年,国有六大行存款总额合计达133.61万亿元,与2022年相比,增长14.34万亿元,增幅12.03%。


这两年,有不少年轻人似乎突然“悟了”:只要不买房不买车,不喝茅台不吃钟薛高,甚至不结婚不生娃,没有大额支出和高端消费的压力,生活原来可以过得很好。


被称为接地气版《非常勿扰》的“王婆说媒”,以一己之力带动开封出圈。“王婆说媒”为什么火爆?一个基本前提是,待婚待嫁的单身男女越来越多了。


图/视频截图


没有婚姻和孩子的压力,年轻人花起钱来,更加底气十足。


在这种前提下,文旅行业的火爆也就不足为奇。出门旅游,体验外地的风土人情,本身能带来巨大满足感,更重要的是,它并不是一项开支巨大的活动,完全可以低成本地“及时行乐”。


清明节假期出游数据显示,国内出游1.19亿人次,花费539.5亿元,客单价450元左右,短途出游为主——比起买房买车的大额消费,几百元的短途旅行支出,几乎不值一提。


像成都人去打卡“迪士尼”,甚至都不用花销,只需带上手机,就能打卡体验一把流行的网络热梗,跟上时尚潮流。


文旅热也许在揭示一个事实——越来越多不买房不买车的年轻人,正在将旅游当成高端消费的平替。网红城市、景点层出不穷,成了年轻人为数不多愿意花钱的地方。



03


对地方政府来说,文旅行业的火爆,尽管对GDP增长的贡献有限,但它是一种“看得见的政绩”。所以,现在的文旅营销才会彻底“卷”起来,为了吸引游客,各地奇招迭出。


如果我们观察几个热门的网红城市,不难发现,宠客套路虽已套路化模板化,但城市走红出圈的偶然性相当高。哪个城市会火,就像随机抽奖一样,很难预测,而且网红城市那些爆火的点,也常常出人预料。


比如淄博的走红,是因为烧烤,而烧烤本就更出名的地方并非淄博,而是东北;再比如,天水的走红,不是因为麦积山石窟、伏羲庙等知名景点,而是一碗麻辣烫。


图/网络


开封的走红,就更出其不意了。这座“八朝古都”,号称北宋时期“世界第一大城市”的历史文化名城,走红竟然是景区的一档说媒节目。


如果代入年轻人的视角,其实可以更好理解网红城市走红的这种偶然性。


现在的旅游市场,主力早已年轻化。有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今年清明假期期间,平台上18-25岁群体旅客占比超20%,是最活跃的出游群体。


传统的旅游出行,就是奔着目的地最知名景点去,但现在的年轻人,对这种千篇一律的出游选择,已经越来越审美疲劳了。他们的目的地选择偏好更新潮,更加个性化。


相较于传统景区,那些没有被充分挖掘的宝藏目的地,更能激起年轻人兴趣。我们能观察到一个现象,在文旅行业火爆、网红城市接连出圈的当下,一些传统的古镇似乎变得越来越冷清了。


更重要的是,社交媒体时代,尤其是短视频的流行,让那些有辨识度的小众目的地,或者新奇的旅游消费产品,能够更快速地传播出圈——对年轻人来说,出游打个卡,在社交媒体分享,一趟旅行才真正算得上是完整的。


于是,网红城市、景点才能一个接一个地出圈爆火。看似莫名其妙,其实这种意外爆火带来的出其不意的惊喜,恰恰是年轻人旅游消费满足感的重要来源。


从这个层面看,各地文旅部门纷纷放下身段,去讨好作为出游主力的年轻人,不失为明智选择。得年轻人者得天下,接地气地营销和宠客,当然要比死板地按照传统思路,搞一些景区的八股营销宣传片要强。


当然,话说回来,很多年轻人愿意花钱旅游,深层逻辑仍然是,旅行是高端消费的一种平替。


地方文旅部门抄网红城市的作业容易,要让年轻人更舍得花钱,提高客单价,创造更多GDP,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提升服务质量,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旅游产品,这些都需要长期的耐心投入。


文旅行业持续爆火意味着什么

各位的答案是什么

欢迎大家点击下方“问一问”小卡片阅读或回答


冰川思想库7年精选《不服软的时代》正式上架陈季冰、连清川、魏英杰、任大刚张明扬、关不羽等知名评论人倾情奉献胡舒立、景凯旋、鄢烈山、吴晓波徐达内、十年砍柴联袂推荐

独家发售冰川创始人签名本(随机)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冰川思想库视频号上线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转发!


*题图为“王婆说媒”,来源于央广网

*本版编辑:冰小乐

*投稿邮箱:bcsxk2016@163.com

*商务微信:lhellohm



【往期精选】





汇聚思想 分享锐见


中国传媒榜·十大新媒体
微博·最佳深度报道媒体今日头条·财经头条号百强凤凰网评论·年度致敬媒体网易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凤凰一点号·年度深度报道榜新浪财经·深度思想财经新媒体虎嗅2020年十大年度作者·实力榜百家号·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原创作者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年度新锐评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