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消失的歌手丨阿杜:草根歌手为什么大都“红不过三年”?

武撄 Qthemusic 2019-05-09

《消失的歌手》系列之前三期是景岗山(消失的歌手| 景岗山 过气于中国流行乐的洗牌时代)、周传雄(消失的歌手丨周传雄 一生都与好运相悖)和Tank(消失的歌手 | 歌手Tank与那些回不去的台剧时光),过气原因可以简单归结为音乐时代变革、运气不好和疾病缠身。无一例外都是由于客观上的不利原因,被动离开了自己为之倾尽过全力的流行乐坛。


阿杜跟他们都不一样,阿杜的“成名”与最终“消失”都是一出少有的荒诞剧:但凡是个歌手梦寐以求的东西——实力、名气、黄金制作团队和大红大紫的专辑……在他身上容易到了不需要任何刻意付出全靠“误打误撞”就能伸手即来的程度。


过气原因也因此十分魔幻:大多数人求之不得的功名利禄在他身上都太过轻而易举,以至于他被自己的好运气“吓”出了一身心理疾病。


听起来这是个咄咄怪事。


但这些确实是在阿杜自己都不适应的一系列“意外”里,按部就班地发生着。




两周时间签约了海蝶唱片


要是阿杜不腾出位置,林俊杰的走红怕是遥遥无期。



海蝶音乐在阿杜二十六岁这一年只签约了两名新人:一个是阿杜,一个是林俊杰。最早,海蝶音乐是把自己能拿得出来的全部有利资源都倾向阿杜的,林俊杰受到公司的力捧还是阿杜“过气”之后的事情。


在签约海蝶音乐之前,阿杜曾是个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的建筑工人。


他的童年经历和周传雄有点儿类似,这也许是后来他们都擅长演绎苦情作品的情绪基底:父母在他六岁的时候离婚了,母亲无力抚养他们兄弟姐妹,他们只能被送到不同的亲戚家里寄养。和阿杜一起生活的舅舅性情暴烈,阿杜在童年期承受着这个年纪本来无力承受的心理压抑。



在十五岁的时候碍于贫困,他不得不辍学出去打工了。


当建筑工人的七年时间里,阿杜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忙完一天的生计之后去给身边的工友们唱上几首他们爱听的歌儿——不少人都劝过他出道,他自己也为此努力过,参加过一些小型声乐比赛,全部铩羽而归,“出道”对于他这个根本没学过音乐的人似乎过于遥远。



本来,他的人生应该是和当时建筑工地老板的女儿(也是他后来的妻子赖玮莉)结婚,为了养家糊口在工人岗位上出一辈子的穷力气。虽然充实,但却没有任何未来愿景可言。


但在二十六岁的时候,他偶然去参加了海蝶音乐为了挖掘民间新人打造的培训班。当时一共有三千人报名参赛,阿杜受到了评委青睐顺利通过了初赛,在经过两周的培训之后最终以翻唱张学友的《情书》从几百人里脱颖而出,成为了当时海蝶音乐签约的两位新人之一——凭借阿杜和林俊杰的名字,不得不赞叹海蝶音乐在这轮选星里彰显出来的洞察力。


签约之后阿杜的上升速度让整个流行音乐圈为之吃惊,后来只和周杰伦棋逢对手的林俊杰,在当时的阿杜面前毫无竞争优势可言。




百万销量的 “ 三连破 ”


流行音乐和其他艺术类型不同,它的成功首先在于“流行程度”——也就是唱片销量。唱片销量是个数字单位,这个数字有着绝对硬度。


海蝶音乐力捧阿杜的决策是对的——不需要经纪公司投入太多前期成本,仅靠出道专辑就能卖出七位数销量的歌手,在任何国度、任何时代都寥寥无几。海蝶音乐的高层对此有着先见之明,在把阿杜这个建筑工人签进公司的时候就举公司之力为他打造了最佳幕后制作团队,仿佛早已笃定了他能“赢”。


这是阿杜2002年4月1日发行的个人首专,你知道的《他一定很爱你》《天黑》这些红极一时的“街曲”都出自这张专辑,当时的销量是150万张,这对于一个无资源、无背景、无知名度的纯粹新人而言几乎是个不可能的数字。



和后来许多“街曲”为了增进传唱而刻意降低其音乐性不同——你要知道2002年的内地流行乐坛何其风起云涌,阿杜必须正面交锋的对手是周杰伦、周传雄、陶喆、王力宏……想要在这些人的合围里冲锋出位,需要的是实打实的音乐质量。


相比这些歌手,阿杜最大的弱点这时也显现了出来——他并非一个唱作型歌手,《天黑》这张专辑他差不多只负责唱,幕后操刀的是许环良、吴剑泓、吴庆隆、李志清等国内流行音乐界大名鼎鼎的音乐制作人。这保证了这张专辑的高质量和和可传唱性,与阿杜极具个人风格的声音和唱法同样都是这张专辑大获外界肯定的主因。


海蝶音乐趁热打铁,在同年为阿杜推出了第二张个人专辑《坚持到底》——



决定一个歌手是不是昙花一现,主要在于他是否能出品连续受到大众欢迎的作品。如果一首之后再无佳作,便极难保持固定地位。相反倘若每次发行的作品都能得到听众垂青,也就可以奠定这个歌手长盛不衰的音乐前途。



这看似是个流行乐界定律,阿杜和海蝶音乐当时或许也是这么以为的。《坚持到底》这张专辑一经推出再次万人空巷,销量又破百万。


次年阿杜第三张专辑《哈啰》推出,海蝶音乐在阿杜身上投注的信心无比巨大,不惜砸下重金请来当时最红的女演员赵薇担任MV女主角——结果不负众望,《哈啰》一入市场全无悬念冲破了百万大关,三张专辑的总销量累积突破了五百万



这是一个草根奇迹。


一时之间,阿杜成为了当时中国最红的男艺人,所有流行音乐颁奖礼上全都有他的名字,影视剧作品争相使用他的作品作为插曲和主题曲——甚至不乏有媒体用“亚洲歌圣”来定位这位出道即巅峰、且能保证张张专辑都无比叫好叫座的传奇新人。


成功在阿杜身上竟如此唾手可得。


这个时候他在中国承接了任贤齐曾经的位置,年轻人常听的《天涯》、《伤心太平洋》被过渡到《天黑》、《离别》、《Andy》,这是当年这批群体的整体迁移过程。海蝶音乐也在北京为他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庆功宴,在所有人眼里阿杜的未来都不可限量。



后来有人回忆那个时候的阿杜红到什么程度:“阿杜感冒了”这种消息在当时都能霸占娱乐新闻的头版头条——这在今天看来似乎也不稀奇,微博热搜上天天都是各路明星们芝麻绿豆的小事儿,但2000年前后并不是一个数据时代,没有水军助攻,也没有明码标价的流量入口,报刊写什么纯粹看什么能刺激最大发行量。


假如这一切都能继续,谁也无法估测阿杜今天会站在什么样的高度上,但世间万事也最禁不住“假如”,或许当时风光无两的阿杜并不知道他的事业到了将要由盛转衰的最后高点。




突如其来的连续惨败


衰退总是有前兆的,只不过这个前兆有时不太容易被人意识得到。


如上所言:阿杜的第三张专辑《哈啰》虽然轻而易举地得到了百万销量,但它和前两张专辑的盛况存在着一个巨大不同——专辑虽然“红”,但你在这张专辑里找不到一首“红”歌,全专辑没有一首作品复制了《天黑》、《他一定很爱你》、《坚持到底》的高传唱度。



作为流行音乐,没有传唱度也就意味着它并没有真正“流行”。


在百万销量的背后,《哈啰》其实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市场都是沾了前两张专辑的光——大家带着对“阿杜”这块招牌的高信任和高期待,只要专辑上市就纷纷解囊,因此百万销量并不足以掩盖《哈啰》本身不红的事实,阿杜在这时就已经在吃自己的“老本”了。


但“老本”通常吃不了多长时间。


时间转眼到了2004年——这时距他出道也不过两年时间,阿杜彻底暴露出了音乐前途的难以为继:第四张专辑《醇情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惨败,丝毫不受市场垂青。后续《I Do》、《差一点》、《Do The Best》和《没什么好怕》更是质量和销量连续下坡,除了单曲《差一点》还不算完全扑街有一点儿市场名气之外,其他作品几乎完全无人问津。




这看似是完全不正常的。


如果一个歌手能三张专辑连红,至少证明他有受到大众肯定的硬实力,既然有实力,为什么质量和人气都会突然下降得如此惨烈?




被轻易成功 “ 吓 ” 出来的心理疾病


还记得林俊杰那个“不努力唱歌就要回家继承亿万家产”的梗么?说他是豪门公子并不为过。同时签约海蝶音乐的阿杜和林俊杰有一个最大的不同:林俊杰出身显贵,阿杜则是出身于社会底层贫弱家庭。



尽管我们都愿意去相信“艺术不分贫富”,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问题:草根歌手能够持续走红的概率要远远低于专业出身的音乐学徒。想要“专业出身”,第一道坎儿就是父母要有足够的资金用于至少“十年寒窗”的昂贵音乐教育。


“一时风光”似乎是国内绝大多数草根歌手的共同宿命,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大多没有经历过任何专业音乐培训,也许在某个时机因为自身条件契合了某些层面的市场需要而能轻易得到大众的一时追捧,但当时机一过,他们完全没有“变着花样儿”维持自己身上的“新鲜感”的客观能力。观众一旦产生审美疲劳,“过气”就是他们的仅有处境。


这在草根歌手阿杜身上同样应验了:阿杜的所有作品几乎都是用独特的沙哑嗓子唱苦情歌,当听众对此厌倦了,他没有足够的创作能力为自己再辟蹊径。



和他同时出道的林俊杰早期发展看似不如阿杜,但后来的反超却是必然的:他能自己给自己写歌,签约任何公司都不会被资源分配掣肘;他经受的专业音乐教育让他能对乐器、乐理、音乐思维和音乐传达都有着深度了解,依靠专业能力得来的持久度,远胜于草根歌手的“误打误撞”。


运气是最可贵的,任何人想要功成名就都需要它的加持;运气也是最最不靠谱的——没有强大实力支撑的运气无异于空中楼阁。


如果只是因此过气也不算是有什么特殊,国内草根歌手几乎都是这么走向过气的,阿杜比他们还多了一层由于草根出身滋生出来的问题:在还不适应娱乐圈生态的时候就被“一夜”投进了斑驳陆离的名利场,本来就是他们未来发展路上的巨大隐患。



从底层工人到万众巨星的人生处境转变之快,让阿杜自己都咋舌不已。


他需要直面的人、事、氛围和环境全都日新月异,再也无法重回在工地上随口哼唱的轻松自由,连得个感冒都能上头条,意味着他必须时刻面对百万、千万人的眼光紧盯。


加之在经纪公司安排下完全“不由自主”的紧密工作节奏几乎让阿杜窒息,得不到哪怕一天停下来喘息、休憩和思考问题的时间……这些都叫他产生了极大的心理抵触与情绪不适——他因此变得畏惧舞台,畏惧聚光灯,畏惧新闻记者,畏惧站在他面前成千上万的粉丝,畏惧自己的巨星光环,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自己和舞台、和社会公众的关系,他感觉自己的人生已经渐渐走向失控了。




 “ 过气 ” 也是自我回归


大概在这个时候,唱片销量的连续下滑又给了他当头一棒。

虽然阿杜这时已经在质疑明星身份对于自己的实际意义,但任何人都不愿意轻易放弃自身所得。双重压力之下,阿杜患上了严重的焦虑症——一上舞台就手心冰冷,看见人多就浑身冒汗,过度的紧张情绪促使失眠成为了他的日常。为了抵抗这种心理疾病可能会给事业造成的更加不利的影响,他不得不每天“嗑药”用以控制情绪和促进睡眠。


但是这些药是有副作用的,舞台艺人最为恐惧的剧烈增肥随之而来了,阿杜身材走样异常明显,这使本来就相貌平平的他更加难以被观众接受。



生意场上向来只有货币没有温度,阿杜的市场表现每况愈下,海蝶音乐早已对他弃如敝屣,把培养重心挪到了林俊杰身上。


相比阿杜,出身豪门且有音乐专业背景的林俊杰能唱能写、能驾驭多种音乐风格,还不会存在由于生存环境的贫富骤变滋生出来的不适和焦虑。


这个曾经被视为有望登上天王宝座的草根歌手阿杜,就此彻底过气了。



2016年1月,43岁的阿杜在微博上大方晒出了婚戒,宣布迎娶他在建筑工地卖苦力时和他谈上恋爱的工地老板女儿赖玮莉,这份长达十数年的不离不弃令人向往。



虽然在音乐市场上不复昔日光景,但阿杜这些年其实一直都在发新单曲——就算没有太多听众,只当为唱给自己和身边人听,都无比美好。



“人生的苦难也好、幸福也罢,都是你没有办法逃避的经历,无论是建筑工人的我,还是作为艺人的我;无论是颠沛流离的青春,还是经历起伏的现在,唯一不变的,是我想唱歌的心,那是最真实最简单的我。只有在那个时候,我才最接近自己——还可以活着,还可以唱歌,真好!”

——阿杜




往期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