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社区报 | 武侯区:整合资源力量 深化共建共治 下活基层治理“一盘棋”

中国社区报 社企服务平台
2024-08-23

 导读 


6月12日,《中国社区报》官方微信平台发布了题为《成都市武侯区:整合资源力量 深化共建共治 下活基层治理“一盘棋”》的文章。


文章从“聚合在地资源力量”“强化组织化治理能力”“提升社会化治理能级”三个维度深入剖析了武侯区如何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讲述了武侯区通过强化街道和社区党组织核心作用,形成共建共治“一盘棋”,通过居民自治实现以事聚人、聚人成事,把发展与治理统筹起来一体推进,持续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能。


 


以下为文章全文



👇👇👇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组织形式和群众利益诉求更加复杂多元,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更加迫切。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多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成为一道重要课题。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坚持党建引领,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整合资源力量,深化共建共治,推动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让基层治理持续焕发生机活力。


01/

党建引领

聚合在地资源力量


武侯区强化街道和社区党组织核心作用,有机联结驻辖区各个单位和行业领域党组织,引导他们一起参与在地基层治理,形成共建共治“一盘棋”。


  • 区域化党建联动参与


武侯区吸纳920余家驻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党建责任和共建协议两条纽带,形成群众需求、辖区资源和服务项目“三张清单”。

扎实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千名党员进网入格”行动,6800余名机关党员下沉网格年均服务群众5万人次,驻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年均认领实施社区服务项目3100余个。

浆洗街街道七道堰社区党委通过区域化党建平台,引进在地高校成都体育学院的师生资源,指导社区居民组建阳光太极拳、霞光舞蹈队、渣跑团等6个体育兴趣团队,常态化开展体育运动活动,受益群众2000余人次。


  • 新兴领域力量引导参与

武侯区成立社会企业、快递物流等4个行业综合党委,开展“党旗领航·红色桃园”行动,畅通“两新”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渠道,通过发布机会清单、促进供需对接,年均实施社区营造、养老托幼等共建项目460个。

出台关爱快递小哥“十条措施”,组建1600余名“吹哨骑侠”队伍,发挥他们“流动探头”作用,及时发现、报告或处置问题。

2022年12月21日,京东快递小哥徐思林在交大花园小区送货上门时,发现居家老人身体不适,他当即电话联系物业人员和120救护人员,并一起将老人送上救护车,使老人得到及时治疗。


△“吹哨骑侠”整装出发


  • “微网实格”力量深度参与

武侯区针对新冠疫情防控中反映出来的社区、网格力量不足问题,以及本小区党员牵头、志愿者请缨出战有效应对本土疫情的经验,认真落实市委部署要求,深化“微网实格”治理机制改革,以30~100户为单元划分微网格6189个,选配微网格长6193人。

健全“微网实格”制度机制,强化微网格长宣传动员、意见收集、问题发现、上传下达等职能,推动楼栋“微协商”、邻里“微项目”,2023年全区实施楼栋“微治理”项目427个。

簇锦街道团结社区一位80多岁独居老人在自家阳台搭建鸽棚,因其脏乱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被多次投诉。社区微网格长唐秀英通过10余次上门耐心细致劝导,前后历经两个月最终让老人自主拆除了鸽棚,恢复了小区的干净清爽和邻里和谐。


02/

培育赋能

增强组织化治理能力


武侯区坚持社区的事情居民商量着办,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和居民自组织,深化居民议事协商能力建设,通过居民自治实现以事聚人、聚人成事。


  • 培育社会组织有力度


武侯区坚持社会组织与党组织同步孵化,推进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构建“双核驱动、四翼支撑”社会组织发展新体系。

实施品牌社会组织培育三年攻坚行动,促进全区社会组织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先后培育社区营造、应急、消防等品牌社会组织48家,培养持证社工1629人,全区社会组织总量达1336家,均居全省首位,为深化基层治理创新注入强劲动能。


  • 发展居民自组织有温度


武侯区围绕社区治理中堵点痛点和居民急难愁盼,依托社区保障资金、公益创投项目和社区微基金等,积极为辖区党员、志愿者、楼栋长、居民骨干等搭建平台,引导他们以趣缘、事缘、利益缘等为纽带组建各类自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推动楼栋“微治理”、社区微更新、垃圾分类等社区营造项目落地见效。

晋阳街道吉福社区针对辖区一些双职工家庭小孩放学无人照看的难题,利用社区保障资金培育“共享奶奶”服务项目。

截至目前,已有30余名退休奶奶参与公益托管服务,累计开展公益托管服务98次,吸引超1000个家庭关注,持续传递了社区大家庭中邻里守望的温暖。

△“共享奶奶”教小朋友画画


  • 深化议事协商有效度


在社区层面,建立社区党委领导下的社区居民议事会,以每个社区年均40万元左右的社区保障资金为撬动,在广泛征求居民需求和意见基础上,通过居民议事会协商确定项目。

在小区层面,建立小区党组织领导下的业主委员会或自治小组工作机制,围绕老旧院落改造、小区物业管理、加装电梯等公共事务进行议事协商。

2022年至2023年间,针对玉林南路7号院老旧院落改造项目,街道和社区指导建立了小区党支部和业委会,通过有序组织居民全过程参与议事协商,引导大家决定“改什么”“怎么改”“如何改”,最终完成了138处共5000余平方米的违建拆除工作,同步进行雨污管网分流、道路地面黑化、小区绿化等硬件改造,还引入了信托制物业服务,进行了文创业态调整,使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03/

支持发展

提升社会化治理能级


武侯区遵循秩序与活力动态平衡,把发展与治理统筹起来一体推进,持续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能。


  • 搭建支持赋能平台


武侯区建立市级社区发展治理支持中心,引入成都社区发展促进会等枢纽型社会组织15家,链接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等机构资源400余家,年均发布社区发展治理项目200余个,构建社会主体常态参与基层治理机制化载体。

2023年,社区发展治理支持中心联合“信义帮”社会机构,创新开发“信义托”社区居家生活服务项目,已在武侯区落地首批9个“信义托”社区居家生活服务站,提供超5000人次以上的社区服务。


  • 发展社区社会企业


武侯区出台全国首个社区社会企业专项扶持政策,制定社区社会企业培育发展指导办法,几年来共兑现社区社会企业扶持政策资金约303万元,孵化培育信托物业、养老助残、智慧治理等领域社会企业135家(其中已通过认证44家);社区社会企业18家(其中已通过认证4家),数量居全市首位。

社区社会企业“馋爱善食”通过营造“社区厨房生态系统”提供团餐、送餐服务,培训并赋能残疾人就业260名,其中70名聋人骑手到美团、饿了么就业,为解决残疾人就业、赋能残疾人创业搭建了平台。


  • 培育发展社区基金会


武侯区围绕共创共享幸福美好生活,成立全省首家社区基金会——武侯社区发展基金会,牵头发起成立四川社区基金会发展网络,与平安集团合作落地300万元社区慈善信托,与外贸信托合作探索全国首个物业管理服务信托,并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

基金会设立社区基金93支、社区慈善信托6支,累计筹集资金超2100万元,形成社区艺术计划、武侯仲夏邻里节等品牌项目9个,服务居民190余万人次。

近年来,基金会通过与立邦中国有限公司建立合作机制,邀请22名国内外知名艺术家与在地居民共创巨幅墙绘,现已完成武侯区、锦江区两个区共18个老旧居民楼立面整体艺术化更新,催生了一批城市网红打卡点,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城市艺术氛围。
图片


△爱转角文创街区


本文来源:中国社区报、武侯区委社治委


-end-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社企服务平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