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精神医学专家:谨防抑郁症患者被污名化

大话精神 2019-06-30

山东省立医院主任医师焦志安表示,抑郁症本身很复杂,有一般意义上的抑郁症,还有一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例如病人在抑郁情况下出现某些幻觉、妄想,认为家人要杀害自己,患者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也有可能出现扩大性自杀的情况。如果仅根据目前披露的信息简单归因,容易把抑郁症污名化。


近日,济南市天桥区发生一起灭门惨案。据警方1月20日通报,该案系35岁的柏某才所为,他在六楼家中将父母、妻子及两个儿子杀害,放火焚烧案发现场后跳楼自杀。


警方通报显示,柏某才生前曾频繁浏览治疗抑郁症的网页,同时在其单位办公桌内发现多种治疗精神类疾病的药物,并有记录强烈悲观厌世情绪和对家人未来生活担忧的文字。


“抑郁症患者会杀人?”许多网友根据警方透露的上述细节,推断这是一起抑郁症患者行凶杀人案,甚至担心抑郁症患者具有一定危险性。这种担心成立吗?财新记者就此采访了山东省立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山东省精神科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焦志安。


焦志安对财新记者分析说,目前,警方的通报只能明确以下事实:第一,一家五口系柏某才所杀,柏某才随后跳楼自杀;第二,柏某才曾浏览抑郁症相关网页,并服用精神类药物;第三,柏某才曾留下悲观厌世的文字,疑似存在抑郁情绪。


“仅凭上述信息,最多只能说明这个人可能有一些抑郁情绪,而有抑郁情绪未必是抑郁症。”焦志安说,“抑郁情绪在焦虑抑郁病人中最常见,但很多有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都有可能存在抑郁情绪,比如患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在疾病期和疾病后期,都可能有抑郁情绪存在。另外,正常人群在某些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下也会有抑郁情绪的表现。”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司法鉴定与证据科学研究院教师向静,在其出版的《刑事司法精神医学和刑侦实务》一书中曾提到,抑郁症患者在自杀前,如认为本身是痛苦的,或担心自己死后家人会遭遇不幸,有可能在自杀前先杀死家人,这种行为被称为“扩大性自杀”。


焦志安表示,抑郁症病人确有自杀和扩大性自杀的情况,而临床常见的扩大性自杀多见于针对孩子和配偶。资深咨询师王骏也告诉财新记者,一般来说,抑郁症患者的“扩大性自杀”多见于患抑郁症的母亲带未成年孩子自杀,原因是担心自己死后孩子受苦,而杀害全家的情况极为少见。


像本案这样不仅杀害妻子和两个未成年孩子,还弑杀双亲的情况,焦志安表示相当少见,不过国外也有类似案例的报道,所以也不排除柏某才确实患有抑郁症的可能性。


但是,焦志安进一步指出,抑郁症本身很复杂,有一般意义上的抑郁症,还有一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例如病人在抑郁情况下出现某些幻觉、妄想,认为家人要杀害自己,患者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也有可能出现扩大性自杀的情况。


“抑郁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发作案例,这在临床也不少见。一旦确定伴有精神病症状,我们会将之归类到重度抑郁中。”但他表示,“本案中,柏某才当时是否处在一种妄想或幻觉状态下?这只能说是一种可能性。”


焦志安提出,再比如抑郁情绪同样可以出现在双相障碍,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而双相障碍的抑郁往往表现为一种情绪不稳定状态,在心情低落的基础上表现为易激惹,患者处在情绪不稳定状态,也有可能做出未经缜密计划的冲动行为。


“比如我接诊过一名年轻男性抑郁患者,因家庭问题处在一种情绪不稳定状态,来医院寻诊时他偷偷揣了把菜刀。我问他带菜刀干啥,他说怕有人不让他看病。”焦志安分析,这个患者应该就属于混合状态,抑郁、悲观、愤怒、暴躁、易激惹等状态都有,需要仔细甄别、诊断。


焦志安对财新记者表示,抑郁症本身是一种异质性疾病,每个个体的表现不可能完全相同,从生物学角度,关于抑郁症机理的假说,目前尚无统一定论;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诱发因素、环境因素等更是各不相同。这些都对抑郁症的诊疗提出严峻挑战。


“具体到本案,存在多种可能性。仅仅根据警方披露的片段事实,就推断杀人者患有抑郁症,或者因抑郁而杀人,至少依据不足。”焦志安说。


焦志安表示,对抑郁症患者的诊断评估非常重要。“到底是单相还是双相抑郁?是否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这都牵扯到治疗原则、愈后转归,医生应该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及临床经验,详细了解病史,在详细的精神检查中全面分析病人的情况,了解症状产生的背景及症状之间的联系。这需要医生有足够的耐心以及经过严格培训的临床技能。另外对任何一个精神疾病,特别是抑郁症评估其自杀风险等问题非常重要。”他强调,自杀风险有多大,这在任何一例抑郁症诊断治疗中都应放在首位。


诊断无小事,必须从多方面入手,需要充分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但焦志安表示,中国精神健康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各类精神疾病患者达2亿多人,而有资质的精神科医生不足3万,很多医生日接诊量超过百人,针对个体病患的问诊时间通常有限,这是当今中国精神健康领域存在的一大制约。


2017年4月原国家卫计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共有精神卫生服务机构2936家,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27733人。


来源:财新网(记者 张进 林子桢 张子竹)


推荐阅读

【药物再利用】这些常用药物可能有助于治疗严重的精神疾病

双相情感障碍的遗传风险在儿童期到成年早期有哪些表现?

投稿及医学服务请联系微信:dahuajingshen

或邮箱:dahuajingshen@126.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大话精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