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代诗家】杨逸明——读江荣清诗词有感

2016-11-11 杨逸明 小楼听雨诗刊





行间流淌江中水

——读江荣清诗词有感

杨逸明


上世纪九十年代,写旧体诗词的人不是很多,至少是愿意与人交流的人不多,而且即使愿意交流也很少机会。那时候有人对我写旧体诗词还觉得很奇怪,我写旧体诗词三十年了,连个交流切磋的诗友都没有。


偶然的机会报名参加了《诗刊》社举办的旧体诗词创作研讨班,拜了杨金亭先生为导师,于是有了到开封参加改稿会的机会,认识了也是杨金亭老师学生的江荣清。江荣清成了我最早结识的诗友。我与江荣清同龄。所以谈起诗词创作,比较投缘。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荣请兄打算出诗集,要我写篇序。我当然责无旁贷。


我与荣清兄都是普通职工,不经商,不做官,对于诗词都有一种莫名的痴迷,所以我们都有一种草根诗人的情节。


荣清兄有诗云:“凿壁攻书不已,人皆笑我痴颠。欲得文章真谛,全凭水滴石穿。”(《读书》)我们就是凭着“水滴石穿”的精神,钻研诗词创作,投身中华诗词事业。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荣清兄甚至比我更刻苦,更下功夫。他有一首七律《示师友》,读来使人感动:


待岗三年厂卖光,难持家计典吾房。

凳几狼藉蜗庐挤,书册依偎笔墨荒。

生为打工瞻北斗,诗图变法读西厢。

寒窗一旦春潮动,解缆扬眉再远航。


我们都知道当今社会创作诗词不会有经济效益,正如荣清兄所写:“日晒风吹热汗流,隆隆机器伴春秋,辛勤一世难盈万,怎抵歌星一放喉?”(《不值》)但是我们都乐此不疲,不改初衷。


我们像是小草,除了诗词,别无他求。荣清兄有诗为证:“年年碧绿漫神州,岁岁金黄灿晚秋。任尔风吹和雨打,只添生气不添愁。”“无香无媚亦无名,见土生根默默萌。脚踩火烧除不尽,离离又染缀春荣。”(《咏草两首》)有了小草的奉献精神,我们无怨无悔,创作诗词,为诗社奔走,为办刊出力,“见土生根默默萌”。


荣清兄说:“2002年以来,我积极参加崇明诗书画学会的筹建工作以及编辑会刊《崇明诗书画》的工作。为了《诗书画》会刊,不辞劳苦,不顾身体不适,从组织稿源、修改稿件、电脑打字、拜会作者、联系印刷厂出版,甚至发行、邮寄刊物等等杂务,统统参与在内、忙得不亦乐乎。”我对此深有同感,深深理解。因为我也有这样类似的经历。个中酸甜苦辣,如鱼在水,冷暖自知。


我们土生土长,喝着黄浦江水,喝着长江水长大。所以诗词作品中也饱含乡土之情。正如荣清兄所言:“行间流淌江中水”(《我用电脑储日记》)。这种江水滋味,没有花里胡哨的添加剂,可能会有人嫌太平淡,但却真真实实,非常本色。一如君子之交。


荣清兄何啻是此生无怨无悔,连来世再为中华诗词事业做牛做马,他也心甘情愿,他说:“今朝吃草勤耕种,来世仍为孺子牛。”(《六十抒感》)


有荣清兄的诗词作品在,甚至有他的几百万字的日记在,可以证明我所言不虚。“一篇日记一支歌,苦辣酸甜味道多。”(《我用电脑储日记》)同样,在他的诗词作品中,也能品尝出一位草根诗人的“苦辣酸甜”。


谨写此短文为序。

 

2016年8月18日于海上阅剑楼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杨逸明,笔名晚风。1948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无锡。当过工人、教师、干部。中华诗词学会第二届和第三届副会长。现为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副会长、《上海诗词》主编。出版诗集《飞瀑集》、《古韵新风》等多种。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精彩回顾:

创意自成思想者  遣词兼任指挥家 ——诗词创作琐记

杨金亭先生的爱情诗(悼亡诗)

杨逸明老师诗词讲座

当代诗词创作漫谈

小议山水诗写法

书斋“阅剑楼”的感悟

【当代诗家】杨逸明——格律诗词中散文化句式小议

晚风随笔(126-130)跋


小楼听雨诗刊

1.投稿邮箱:844418467@qq.com.

2.复制网址在浏览器打开,或加微信号:auchanzhang

3.长按二维码关注或留言。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海上清音

长按二维码关注或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