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梦欣:《品艺小楼》丁酉篇(3)【用常得奇诗味深】

梦欣 小楼听雨诗刊 2023-04-0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小楼听雨诗刊」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用常得奇诗味深

 

----读川东散人《打工归来》

 

诗有用白描手法,只描绘眼前景象,刻画某个具体场面,突出其中的某些细节,不用典,不发议论,不涉言诠,而于寥寥几笔之间,简单数句之内,便营造出隽永而深刻的含意,让读者在细细的寻味中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这种艺术手法就是刘熙载在《诗概》中所说的“用常得奇”的情形。川东散人丁酉诗作中有一首《打工归来》,便属于这一类作品。其诗曰:

丢开行李入泥墙,小狗尾摇儿却藏。

门边露出半张脸,只接香蕉不叫娘。

 


这诗,选取一位长年出外打工的女子归家时的一幕情景:小狗认出女主人,扑过来摇动着尾巴,流露出亲热的样子,而幼小的儿子却将其妈妈错当成陌生人,惊慌地躲在门后,当妈妈拿出水果给他时,他迟疑地拿去了,但依然没有开口叫一声“妈妈”。这种情景,其实很多人都见过或亲身经历过。正是因为情景的普遍性和重复发生过,所以是人们所熟悉的生活场景,这一生活场景被诗人用特写镜头放大出来时,也让人感慨不已。这里的震撼处在于小儿的“不叫娘”。

 

不叫的原因,或者是女子出外的时间太久了,小孩子认不出来(也可能是打工生涯的辛苦让妈妈的容貌改变了);或者是小孩子腼腆,陌生了便不敢认;也还有一种可能是孩子有怨气,觉得妈妈丢下自己在家里长时间不来看望,心里不高兴。不管是那一种情形,都折射出外出打工带给家庭生活的损伤,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亲情缺失所造成的心里阴影。

 

诗人在作品中没有任何议论,除了客观的景象描绘,没有流露个人的思想倾向,他将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藏得很深。但因为这种生活场景许多人都见过或经历过,因此读者明白作者的情感,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而且,通过狗与人不同反应的对比,母与子不同神态的对比,营造出浓浓的艺术情趣。情节简单,诗句平淡,却是在寻常的生活中挖掘出不同寻常的艺术含量来,这正是清代诗词理论家李渔所说的“询诸耳目,则为习见习闻,考诸诗词,实为罕听罕睹”的情形。

 

诗是一种重视具体形象、善于用意象表达情感的艺术体裁,许多诗词爱好者不懂这一点,下笔总是生怕人家不知道他的情感,生怕人家不知道他想要说明的道理,因而过多地用上以文字直接表达情感、以慨念展示逻辑思维、用议论直接阐发主题的笔墨,结果就是,诗意表达得清楚了,但诗味没了,因为他把读者调动生活经历去复原某一种生活情境的乐趣给剥夺掉了。所以,情感和主题藏得越深的作品诗味才深婉。川东散人这一首《打工归来》,善于通过自己的独特观察,敏锐地捕捉日常生活中情感活动的刹那片段和细节,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的东西,又努力使用白描笔墨将生活场景中有意味的细节和片段展示出来,这便收到“用常得奇”的艺术效果,这一点,值得初学者好好揣摩、仔细体会,悟识玄机方可入道。倘能运用得法,写诗又有何难。



小楼部分专辑回顾: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梅花名句精选)

【小楼诗词】一壶春色邀同醉   自有清风上小楼

【人间要好诗】初选稿

晚风荐诗(31-33)

【今诗简评】刘鲁宁评:杨逸明诗选(1-4

每周试玉(61):嘉宾【苏俊,李树喜,江合友】

小楼周刊(66):

【小楼同题】只恋花如雪   谁怜雪护花

梦欣:《品艺小楼》丁酉篇(2)袭故弥新见性情

1.投稿邮箱:844418467@qq.com.

2.入选要求:精选绝句20首,律诗或词10-15首,文章类一至数篇。

3.关于打赏:群内诗友集作品归平台,个人专辑全部归作者安排。



长按二维码关注,留言或转发


点击“阅读原文”


在《小楼听雨》刊发的作品,同时会在【今日头条】小楼听雨诗轩和【搜狐】小楼听雨诗刊同步刊发,敬请关注!!


本期审核:小楼听雨

互动区域


对梦欣老师的诗评有什么建议和要想说的话,随时在这留言,他老人家会看的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