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蔡世平 ||《南园词话》三十七则 (21-30)

蔡世平 小楼听雨诗刊 2023-04-08


蔡世平,知名词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诗词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特聘专家,中国当代诗词研究所所长,中国楹联学会顾问。主要作品集有:词集《南园词》《南园词二百首》《21世纪新锐吟家诗词编年》、楹联集《南园楹联》、散文集《大漠兵谣》、诗论集《中华诗词现代化散论》。因《南园词》创作,引发“蔡世平文化现象”,评论、研究与赏析《南园词》的专著有《南园词评论》(李元洛、周笃文、王兆鹏等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旧体词的当代突围——以蔡世平南园词为例》(王雅平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南园风景——蔡词赏析》(何文俊著,线装书局2012))。



二十一

语言的感觉多么重要。一首词就那么几十百把字,“语感”不行就基本上不行了。


语感就是语言的快感。这种语言单个看不一定精彩,甚至平常。但是组合起来就有效果,有味道了。


语感就是语言的气息,流贯、畅通。呼吸它,会有色彩、声音、气味,以及毛茸茸、热乎乎的感觉向你靠过来。


二十二

写词就是写你心中的灵光一闪,写你和恋人的一见钟情,写你行走中的一次精神奇遇。


抓住生命的瞬间感受,或者说让生命的瞬间姿势呈现出一种耀眼的词的形态吧。这多么快乐。


二十三

把目光收回来,再收回来。收到内心深处的某一次震颤,哪怕是极细微的一次震颤。这种震颤一般发生在心灵远征后的“归来”或者又一次“出发”。就在这种“归来”与“出发”的那一个个生命瞬间,词,一次又一次被启动,绣口一吐,便半个宋朝。



二十四

体会发现,再长的词也要在第五个字时出现词味。如果一首词写到第五个字还没有感觉,那么就要考虑拜拜了。



二十五

巧句易学,常句难求。常句看似平常,实不平常。艺术的至境就在一个“常”字。



二十六

写词不是要越写越聪明,而是要越写越愚钝。由愚钝入聪明易,由聪明入愚钝难。


愚钝方有大气象,大境界。大襟怀者,大抱负者,是那种看起来有那么一点愚钝样的人。



二十七

同样,词不是要越写越熟练,而是要越写越生疏。郑板桥说“画到生时是熟时”,我要加上一句“熟里求生也要知”。


作词太熟练,太有经验,就会“唯经验是从”,落入一个又一个自己编织的笼子里,才华都被经验给绑架了。这就像谈恋爱,最好的恋爱其实是没有恋爱经验的恋爱,感情的真纯和自然流露才是最好的。



二十八

写词是写想象中的可能,而不是写现实中的可能。

现实中的可能是人进去的,想象中的可能才是“神”(艺术家)进去的。


“白发三千丈”是诗,“白发长三尺”是真理。写词是写个人感受,而不是写普遍真理。


二十九

词在鱼背上雀毛边。谁能骑鱼背谁就有可能成词人。


三十

词人,重要的不是知道写什么,而是知道不写什么。知道写什么是入门,知道不写什么是入门后走了很远的路。知道写什么是逞能,知道不写什么是清醒。知道写什么是聪明,知道不写什么才是厉害。


精彩回顾:

蔡世平 || 《南园词话》三十七则 (1-10)

蔡世平 ||《南园词话》三十七则 (11-20)

小楼周刊(95):秋叶同题 (更新版)

每周试玉(89):嘉宾【晋风 王海亮 廖国华】

点击进入电子书 ‖【小楼听雨诗刊】二周年特别专辑

巍巍昆仑   诗壮国魂

七夕 || 执子之手,共赴一世情长

独孤食肉兽:青藏诗词一组




长按二维码关注,留言或转发




在小楼公众号刊发的作品,今日头条,搜狐网,凤凰新闻网,UC网,天天快报,腾讯新闻,QQ浏览器,QQ看点,都已同步刊出。自行查收。感谢支持小楼。作品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需要刊用和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小窗留言。

码关

作者:蔡世平  编辑:章雪芳 审核:独孤食肉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