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全东 || 古风津筏(37-40)【附全文网址】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小楼听雨诗刊」
 


安全东(1954- )四川平昌县人。现居成都。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论坛特聘高级顾问、导师。



(37)

《竹林问答》:

问:七古大抵转韵者多,何也?

答:七古行之以气,句字既冗,长篇难于振厉。转韵长古较易于一韵到底者,以韵转则气随之翕张,不至一往而竭故也。唐初盛诸家,独韵长古绝少。唯昌黎之气最盛,特好为之,而少变化亦坐此。然必气盛方可言变化。初学七言古,仍当以一韵到底入手,所以充其气也。


——转与不转,因人而异。大抵才大气盛者可言一韵到底,否则宜乎转韵以为易于把控者也。



(38)

问:七古转韵似当以一平一仄相间,抑可不拘否?

答:未尝尽拘。但长古转韵平仄自须约略相间,方极高下铿锵之致。唯仄韵有三声,而平韵只一声,此中亦自有变化。


——长古转韵平仄韵相间,无非取其杂错变化之势,亦无定规,大抵随意婉转自然腾挪而已。



(39)

问:七言古诗换韵之句必有韵,何故?

答:转韵七古,凡换头之句必有韵,与五古转韵异。盖五古原本《三百篇》。杂言句法伸缩,其换韵自有御风出虚之妙。七言则句法殚缓,转韵处必用促节醒拍,而后脉络紧遒,音调圆转。古今作者,皆无异轨。


——简而言之,转韵七古,转句即转韵,以奏促节醒拍之功。至于几句一转,略无定则,总须匀称,且平仄相间。而其平仄阴阳哑响,亦宜参差错杂,相间成音,此即五声叠奏之意,人籁上合天籁矣。



(40)

万士慎《古体诗苑》:

古体诗平仄自由,但不能多用律句,否则失古味。然七言歌行有多用律句者,运用之妙,在于作者。

古体诗或句句押韵,或隔句押韵,或三句押韵。可通韵,如一东二冬至类,可转韵。

古体诗不用对偶,或偶然用。

——古体入律,易失古味;古体对偶,每多纤巧。然此亦大略矣。



——全文终

作者兼摄影 | 安全东  编辑 | 章雪芳 

戳它会是什么样.......

小楼周刊(102)

每周试玉(96):嘉宾【了凡  雷海基 杨子怡】

【小楼听雨】2018年(7-9)月专辑目录

安全东  || 古风津筏(1-4)

安全东 || 古风津筏(5-8)

安全东 || 古风津筏(9-12)

安全东 || 古风津筏(13-16)

安全东 || 古风津筏(17-20)

安全东 || 古风津筏(21-24)

安全东 || 古风津筏(25-28)

安全东 || 古风津筏(29-32)

安全东 || 古风津筏(33-36)

长按二维码关注,留言或转发


点击“阅读原文”


在《小楼听雨诗刊》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今日头条】小楼听雨诗轩,【搜狐】小楼听雨诗轩,【UC 】小楼听雨诗刊,【凤凰网 】小楼听雨诗刊等平台同步刊发,敬请作者自行关注!!!小编由于精力有限,不再一一转发。作品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需要刊用和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小窗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