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津筏(21—24)
(21)
《诗法家数》:
七言古诗,要铺叙,要有开阖,有风度,要迢递险怪,雄俊铿锵,忌庸俗软腐。须是波澜开阖如江海之波,一波未平一波复起。又如兵家之阵,方以为正,又复为奇,方以为奇,忽复是正。出入变化,不可纪极。备此法者,唯李、杜也。
——一言以蔽之:神出鬼没。吾非李杜,什一之得,亦自欣然。
(22)
七言古或杂以两言至于六言,皆七言之短句也。或娃子以八九言十余言,皆伸以长句。而故欲震荡其势,回旋其姿也。其间忽疾忽徐,忽翕忽张,忽停潆,忽转击,乍阴乍阳,屡迁光景。莫不有浩气鼓荡。其机如吹万之不穷,如江河之淘漭而奔放,斯长篇之能事极也。四语一转,蝉联而下,特初唐人一法,所谓“王杨卢骆当时体”也。
——此论七言中之杂言也。盖其一篇之中,以长短句间杂其间,奏层波叠浪流转开阖之功,太白其最擅此道者也,如《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诸篇,无不汪洋恣肆,神意飞动也。初唐诸体未备,则多遵四语一转之体势,稍嫌拘板。
(23)
《筱园诗话》卷1:
七古以才气笔力为主,愈变化则愈神明,楼阁弹指即现虚空,故不妨兼唐宋诸家众长,示其大也。……善取兼师,集众妙成一家可也。
——岂止采唐宋诸家众长也。便是明清,亦有可采者。此所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要在兼而化之。不化,虽唐宋亦无可如何也。
(24)
同上:
七古起处宜破空陡起,高唱入云,有黄河落天之势。而一篇大旨,如帏灯匣剑,光影已涉于毫端。中间具纵横排荡之势,宜兼有抑扬顿挫之奇,雄放之气,镇以渊静之神,故往而能回,疾而不剽也。于密处叠造警句,石破天惊;于疏处轩起层波,山曲水折。至接笔,则或挺接,反接,遥接,无平接者,故愈显嶒崚。转笔,则或疾转,逆转,突转,无顺转者,则倍形生动。其关键勒束处,无不呼吸相生,打成一片,故筋节紧贯,血脉灵通,外极雄阔,而内极细密也。结处宜层层绾合,面面周到,而势则悬崖勒马,突然而止;断不使词尽意尽,一泻无余。此作七古之笔法也。
——此一大段祥述七古起承转合之经营大法,可谓天花乱坠八面玲珑,初读如坠五里雾中。其实无非“变化”二字。或谓七古如惊滩水阵,美在波涛鼓荡,层叠开阖。若平波细纹,略无生意,虽滩何为?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