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爱  真情  美韵  教铎 一一《杨叔子槛外诗文选》读后感   席  度

2017-12-12 席  度 小楼听雨诗刊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小楼听雨诗刊」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深爱  真情  美韵 

《杨叔子槛外诗文选》诗词部分读后感  

席  度


有幸成为杨叔子院士诗文选集未定稿的读者之一,学习感佩之余,也对诗选的内容去留、诗作中存在的若干技术问题提出过或对或错的意见,叔子先生总是一而再地表示谢意,及至到成书,竟将此事写入了后记,实为自己的浅陋深深愧咎,且也彰显了一位大学者的胸襟、气度与对人生的无处不在的感恩之心,即作者常说的“衷心藏之,何日忘之”。至于对叔子先生十余年来的诗教宏论,作为一名在杨院士大旗下的诗教老兵更是奉为经典,置之座右。盼望已久的先生诗文选终于正式出版发行,再次捧读,随即写下读后感,供诗词与教育界的同仁及对传统诗词有兴会的年轻朋友们批评、指正、参考。





一、爱之深

翻开诗集,作者赤诚、深沉的爱意未加过多修饰地融成或隐或显的章句扑面而来。如

“端阳专此悼忠魂,爱国忧民万古芬。九死求仁终不悔,擎旗坚信有来人。”(《七绝·端午书怀》)


爱国、爱乡、爱亲朋故旧,情景兼备,融汇于《满江红·初回故里》:

“卅六华年,蒙邀约,重回故邑。非梦幻,乡音亲切,往事历历:遐迩名山曾苦读,爽心秀岸留嬉迹;最爱是、夕照满城墙,霞波熠。  梅州远,双钟奕;湖浩瀚,江无极。喜城街貌换,最堪寻觅。入夜亲朋争话旧,侵晨林叶红如涤。浴朝阳、放眼立矶头,东流急。”


先生对夫人、对家人深深的眷恋,每发于词章:“奶奶春风长化雨,润我心田,细细苗苗育。我代全家来祝语,声声‘奶奶您辛苦!’”(《蝶恋花·拟杨易为奶奶祝贺70寿辰》上片)


“险境同攀尘俗净,先贤共仰泽芳流。丹山碧水留明证,竹洁梅纯薄五侯。”(《七律·武夷山休假并赠辉碧》颈、尾联)


叔子先生作为公众人物,不免有许多酬唱之作,但大多肝胆相许,不作浮词泛语,对师友、对青少年学生的切谊厚爱更是情见乎辞:

“几番泪涌惊哀讯,一再心伤恸悼歌。”“一一依依存别语,明朝瑜苑景如何?”(《七律·伤逝》首、尾联)


“种播瑜湖边,德茂才翩,莘莘学子满堂 22 66490 22 15262 0 0 3058 0 0:00:21 0:00:04 0:00:17 3057。际会风云来日是,大树参天。”(《浪淘沙·为纪念我校“人文讲座”一千期、文化素质教育十周年而作》下片)


“幼苗茁壮纷纷,风姿真个销魂。纵笔新词寄意,继承伟业新军。”(《清平乐·赠来访青少年朋友》下片)


所有这一切,升华凝汇成叔子先生对华夏民族、对炎黄子孙的深情大爱:

“如龙,扬子愿:家家富庶,代代繁荣”(《满庭芳·“长江三峡工程开工典礼”观礼感赋》句)


“地裂山崩正百天,举杯泣祭酹灾川。水云呜咽伤心事,兰桂芳菲奥运篇。多难兴邦循古训,重生浴火换新颜。暴风烈雨抟鹏上,敢负青天俯世间。”(《七律·北京奥运期间汶川震灾百日祭》)


从诗教的视角,雪莱曾说,诗的想象力是实现道德上善的伟大工具,……这种道德的最大秘密就是爱。也如艾迪生所说,美是防止我们冷漠的措施。温家宝总理更强调爱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学校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就是对学生的爱,而且是大爱。叔子先生诗词中的“爱之深”正是当代极为可贵的诗教文化贝利珠。





二、情之真

诗人词家都以抒情性为诗的生命,抒情求美,述志求善,两者都以艺术之真为基础,成就了诗的真善美品格。叔子先生在这方面有执着追求,集中表现在对党、对领袖、对毕生从事的科教事业的深情、壮怀与赤子之心:

“隆隆出荆楚,滚滚向幽燕。一样机迅车疾,奔聚大堂前。映日荷红天碧,放眼山高水险,壮丽景无边。慷慨古今事,终夜竟无眠。   评五载,跨世纪,越千年。几多磨难,今朝华夏更巍然;湔耻迎回香港,偿愿功成巨坝,盛会里程篇。我必长征继,再上一层天。”(《水调歌头·乘38次车随团赴京参加党十五大感赋》)


“盛世千秋,今朝颂,光辉岁月。君不见,大江东去,几多曲折?!漫说贞观难比拟,笑谈文景输和悦;论康乾,闭国又锁关,焉同列?!”(《满江红·今朝颂》上片)


上面是先生作为党的十五大、十六大两届全国代表在与会期间写下的对党的由衷赞歌。


叔子先生对领袖人物满怀崇敬之情,但直接的颂歌并不甚多,而独特地表现在他对毛泽东的优秀诗词的仰慕,从而经常化用于自己的作品中,上例纵论历史上的三大治世与当代的比较显然脱胎于毛泽东《沁园春·咏雪》)。另如:

“葛洲坝伟长江锁,巫峡云纤帝子衣。”(《七律·参观葛洲坝……有感》颈联)


“五百年间天地覆,忠魂血泪回萦。”(《临江仙·香港回归感赋》)


“婵娟舒广袖,共舞舜尧天。”(《五律·双重佳节前夕抒怀》尾联)


“梦绕神州路。喜双临、平湖高峡,瘟君离黍。”(《贺新郎·喜寄友人》句)


“临川思往事,谁可主浮沉?奋越雄关险,迎来赤县春;”(《五律·纪念长征七十周年感赋》首、颔联)


先生谙熟毛泽东诗词,化用不下数十处,流露出诗人对领袖诗才的崇仰与缅怀深情。此外,用不生僻的语典是先生诗词的重要修辞手法,这都与后要述及的先生关于当代诗词创作观有关。


杨叔子院士对所悉心经营的科技事业充满激情与期待,写下了不少抒情言志、视角独特的述怀诗词:

“科学春天好,欣欣万物苏。”“回眸伤浩劫,策马莫踌躇。”(《五律·全国科学大会喜赋》首、尾联)


“他乡情纵厚,报国爱无涯。学问朝朝做,文章页页加。”(《五律·赶写回国用讲稿,稍歇,外出观景》颔、颈联)


“披星迎日忘情牵,信息迷人若悟禅。”“过隙白驹谁与比,还夸电脑快无边。”(《七律·赞微机信号处理系统研制成功》首、尾联)


“人文科学双飞翼,全赖马牛融道儒。”(《七绝·步韵和李锐同志赠诗》尾联。“马牛”指马克斯韦尔与牛顿)


叔子先生诗词中发自肺腑的感恩之心无处不在,他把口头禅:“饮水务必思源,数典岂能忘祖。”化作了诗诠释:

“慨对年华向古稀,从心所欲可相期?钟山育种源长在,赣水滋苗本不离;搏击一生黄鹤恋,腾翔五十白云依。何曾觉得桑榆到?犹是童心逐日飞!”(《七律·到武汉五十年感赋》)


此诗序曰:1952年10月19岁到武汉,至今50周年,已年满69岁了。我常讲:余生于湖口,转折于南昌,成长于武汉,饮水思源。”


正如歌德所说:当他只是述说他主观的那一点感情时,还配不上诗人的称号;只有当他把握了现实的世界,并能加以表现时,他才算是一个诗人。叔子先生所竭力抒发的赤子真情,庶几近之。






三、美之韵

美感涉及多对审美范畴的和谐。这里仅就叔子先生诗词的风格审美略说感受。叔子先生诗词总体上倾向于阳刚、豪放、壮美。这在本文前面各节所引例作中可以强烈感受到其题材多为反映时代风云,发民众心声,感情充沛,重主体间性,直抒胸臆,境界扩大,真力弥满,意象庄重大气,给人以崇高感。不妨再看一例:

“深山咽,风呼雨急林泉泄。林泉泄,松涛怒吼,夜空雷裂。   古今往事名山说,峰峦七二云霄接。云霄接,回飙吹散,洞庭飞雪。”(《忆秦娥·宿衡山灵芝宾馆,夜雨》)


叔子先生也有较为婉约的词作,写得绮柔婉顺,但从不作伤春悲秋之无病呻吟,主要是部分咏物抒怀、名胜旅游、酬唱赠答、即兴吟咏之作。如:

“梁祝双飞,仙人对舞,嫣然相拥幽香吐。长枝硕叶斗清新,翻疑大理难寻处。   半载红鲜,三年绿驻。翩翩非梦谁能妒,人生自是有情痴,心泉汩汩何曾误?!”(《踏莎行·赏所培蝴蝶兰》)


姚鼐曾对刚与柔两种风格的关系作过很辩证的分析指出,刚与柔可以偏胜而不可偏废。刘熙载则明确提出艺术作品应把阴阳刚柔统一起来,论及词则说“淡语要有味,壮语要有韵,秀语要有骨。”看得出,叔子先生尤其在词的创作中是作了这方面的探索并收获了一定的成绩的。试看作为大学校长访台时写下的那首著名的《浪淘沙·初访台湾感赋》:

峡浪接云天,逝水流年,悲欢离合几多篇?本是根生同一脉,梦也团圆!      

  

举酒醉华筵,情意绵绵,心心相印永相连。要领风骚新世纪,愿我黄炎。


词作浩然正气,情真意切,曾被台湾当时的报刊广为传播,影响颇大。

又如:

“佳节相连过,偷闲踏月行。清辉凉大地,幽影浸三更。桂放香微度,虫吟韵暗生。江南秋夜美,鹤翥引诗情。”(《五律·国庆夜感怀》)


在国庆日、凉夜如水的清幽境界里将炽热的爱国之心化作了冲霄而上的鹤翥诗情。此诗被《中华诗词十年作品选》收录。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诗词唐宋醉,气象楚荆吞。红烛烧天地,离骚泣鬼神。清声雏凤吐,莫不畅遥襟。”(《五律·应邀为首届楚天少儿唐宋诗词朗诵大赛而作》)


此词在壮语中寄托了对少儿的亲切期望。运用同样手法的还有如《踏莎行·春分有感》、《蝶恋花·游阿里山》、《武夷山休假并赠辉碧》、《浪淘沙·初到中山市,并访翠亨村》、《苏幕遮·从潜江沿江汉平源高速公路返校春途有感》等都是刚柔相济的探索有成之作。


叔子先生还有部分非格律诗作品,似对诗词界目前关注新诗民族化与传统诗词现代化这个前沿课题有所探索尝试。


叔子先生在后记中明确提出了当代诗词创作观,也是对自己作品的“三性”期许:即民族性、时代性和群众性;以及两点要求:不违律,有诗味。从以上对先生作品的赏读,可以说是较好实现了上述主张的。前面曾说到,先生对化用毛泽东诗词的名句、意象情有独钟,这里有着对当代诗词“三性”实践的探究深意在:诗词用典而不用僻典,这一直是诗词艺术的民族传统修辞手法。所谓“活法”即化前人句另铸新意,也是从杜甫到江西诗派的诗法传统;由于历史的原因,毛泽东诗词在当代中国有着最广泛的阅读群体。毛泽东诗词中的优秀作品,无论是意象还是语言都是时代精神的杰出象征。因此,化用毛泽东诗词入诗,具有融合民族性、时代性与群众性的启示意义,运用得好,会增益诗味。诚然,这样的经验也可能会带来对创新意象的某些局限。


毋庸讳言,叔子先生的部分诗词作品还存在一些可斟酌处。首先是社会生活题材相对局限;其次有些作品给人的感觉是质胜于文,说理抒情比较直白,通俗与美韵更待兼顾。我自己在诗词创作中也遭遇到类似的困惑,以忝在相知,对虚怀若谷、平易近人的叔子先也就直言无忌了。




四、教之铎

杨叔子院士幼承庭训,饱读诗书,对包括诗词在内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感情深厚。作为杰出科学家、教育家和诗人,他对教育本质理念和诗教有独到的文化视野与深刻思考。当代诗教正在走向辉煌:诗词育人不仅进入了《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见六、〈三十〉条),而且通过中央六部委文件及随之开展全民性的《中华颂》诗词吟诵与《中华赞》诗词曲赋创作活动开启了自1905年废除科举百余年来诗词教育作为国家行为的序幕。这中间,杨叔子院士在振兴当代诗教方面贡献卓著,尤其是倡导校园诗教当之无愧的旗手。收入本书的七篇谈诗教系列文章论述谨严、多有创新、自成体系,成为当代诗教文化的露布木铎,也奠定了杨叔子院士当代诗教理论拓荒者的地位。现仅略说其理论的创新之点。


首先是从民族生存、延续、振兴的高度论诗教。叔子先生率先提出让中华诗词大步走进大学校园,继而提出走进中、小学和幼儿园,走进千家万户。他的关于一个民族没有科技,一打就垮;没有人文,不打自垮(参见本书p106,以下引文只标页码);没有诗歌,就没有文化,也没有这个民族(p105);基因会遗传,文化要传承,经典需诵读,诗教应先行(p158)等宏论振聋发聩,突现了诗教文化在民族振兴中的使命感,是广大诗教工作者经常引用的至理名言。


叔子先生谙熟经典,长于以科学人文融会贯通解读原典,从中华原典中抽象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观、变化观和本质观”(p167);概括出深刻的哲理:“和谐执中,近思远虑;自知自胜,自强不息;厚他薄已,取义成仁;缘督为经,好道进技,薪火相传,不亡者寿”(p105)。叔子先生以大量诗词名篇佳章实证民族的原典精神和深邃哲理莫不在中华诗词中以艺术手法表达出来(p173)。这就从精神层面为当代诗教奠定了民族文化精髓借由传承、普及的理论基础。


其次是从教育文化学与思维科学的维度论诗教。作为著名教育家,“绿色教育”理念与“育人”而非“制器”论的倡言者,叔子先生针对当前教育“重功利,轻素质”的教育偏面性弊病,深刻指出教育的本质是文化(p175);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真善结合,科学文化教育与人文文化教育的结合才能避免培养“半个人”的失误(跑136、140);强调要重视“人文教育,如何做人的教育、人格教育,是教育中最为基础的教育。”这样才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p191)叔子先生还从脑科学与思维科学的当代成就进一步指出:人文学科一般是形象思维,同右脑有关,是原创性思维的保证;科学学科一般是逻辑思维,同左脑有关,保证思维的正确性,人的大脑是整体,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不可分割(p127-128、142),“科学人文,不同而和”(p139)。叔子先生以渊博的科学造诣和人文素养用大量实例,前无古人地论证了中华诗词“最是人文,也似科学”(p142)。从而在思维与知识的层面上夯实了当代诗教的“绿色教育”文化理论支撑。


其三是从科学辨证方法论和科学与人文汇通的角度论诗教。叔子先生作为科学家诗人,尤为擅长以分析、归纳、抽象、实证等典型的现代科学辨证法来考察中华诗词、诗论和诗教。叔子先生不仅科学地论证在知识层面上,中华诗词是人文,也是科学;更从方法论方面抽象出文学、诗词与科学技术的优秀成果都符合“字少、式合、韵美;情真、味厚、格高”的标尺;都是形式、内容与思想三者的和谐统一;都遵循从特殊抽象成“模型”以反映一般的方法论。更进一步从大量诗词经典名作中分析、归纳、论证中华诗词的“四美”品质:“中华诗词的形式、内容、思想与意境互相联系,彼此渗透,形成整体,不可分离。”(p167-170)从而达到与优透科学成果同样的“求真、务善、完善、创新”的文化高度(p143)叔子先生还提出“中华诗词发展观”,在重申民族性、时代性与大众性的同时,强调了科学性:要“吸取科学营养”(p154);并以“一不违律,二有诗味”为作品的基本艺术要求(p208)。“四性”发展观是叔子先生“中华诗词是人文,也是科学”论的自然延伸。《解语花·春节赏梅感赋———献给中华诗词学会成立二十周年》(p66)、《喜“惠更斯”号登陆土卫六感赋》(p53)、《观“再说长江”大型纪录片兼赠新同学》(p61)等诗词作品可看作是叔子先生对所主张的中华诗词发展观的艺术表达。


叔子先生擅长于对中华文化原典作科学、人文汇通解读,指出“中华民族原典中所揭示的精神世界的有关重要结论,同现代用大量科学研究与实验所得的结论那么惊人地一致。”(p129-139)叔子先生对传统经典诗论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在多处作出科学解读(跑152、182、191等),揭示了诗对人的外部功能作用;对“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命题作了和谐哲学与科学发展观的解读(p157、207),进一步联系德、智、体、美教育方针,结合梁东先生的诗教十字功能说,把立足于中华诗词人文与科学相融论的中华诗教“陶治感情”、“启迪智慧”两大基本作用(p184)衍伸、具体化为“观、兴、群、怨”所标志的诗对人的外部作用;“立德、启智、健心、育美、燃情”的诗对人的内部作用;合而体现为诗对人的创新培育作用这样的诗教文化综合功能说(p196)。从而在科学辨证方法的层面上为当代诗教文化廓清了认识论方面的重重迷雾。

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中华诗教文化的新形势下,重温杨叔子先生的当代诗词创作实践经验与当代诗教新论,仍有鲜活的现实意义。


( 《杨叔子槛外诗文选》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8月出版。笔者在协选后于2009年秋写此读后感,多地诗词刊物转载此文,并入选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年版梁东主编《当代中华诗教文论选萃》。

 





部分专辑回顾:

花雨心香

小楼听雨周刊 (59):选诗如选妃,绝色人间少。 况复众心殊,自矜颜色好。

每周试玉(54):怀旧,感恩同题(下)

历代五绝冻诗人,来你身边冷不冷

杨载:作诗要法(建议收藏)

【今诗简评】张青云评:杨逸明诗选(3-4)

历代禅诗精选

《人间要好诗》栏目征稿启事

杨叔子院士槛外诗词选

《杨叔子槛外诗选》读后感一一孔汝煌


小楼部分作者及其网址:

中华诗词研究院  李文朝    杨逸明   杨叔子   陈琳藩   蓝青   秦绍遥    寇梦碧    曹长河    张海鸥   吴未淳  姜玉峰     孔汝煌      张家安  江合友   王玉明   梦烟霏  抱朴书生   何振山   刘利漫   由社   郑晓京    北极狼獾   王海亮   凡无尘   杨新跃      郭庆华   高求志   王婉丽    弄影   韩丽阁    戴根华      王建强    曾少立   王一川    张庆辉 程皎   冉长春    康福  赵仁珪   黄旭   李恭震   徐鹏   白秀萍    孙延红   杨敏   杨金亭   刘川   张淑萱   毕小板   胡逆风 周笃文   刘庆霖   杨琀  任倞   于钟珩   陈兴    杜琳瑛   凌泽欣   李亚丹   王蛰堪  孙临清   石屋诗舍    麦笛儿  王玉斌   郁时威   化谷金青  王跃东  肖三羊  梁鸿鹰   了凡  杨勇民  孙琴安  马力   林峰(香港)  林培养   梦欣  叶良俊  胡文汉 陈继豪  风清 金水  老树画画  苏些雩  池健  詹骁勇  邹国荣  黄祥寿  海上清音   陈少平  严锦尧  大有同人  林崇增  苏俊  韩倚云  楚之氓  陶汉清 吴国华等 张涛涛  曾少立  刘学敏  班美茜  黄浴宇  洪君默  郭爱萍  醉龙  蔡世平 曾齐禄  张柳  刘继鹏  时间鸟  空空法师  皇甫国  周粟庵  沙漠海  杨光胜  郑玉伟 沈旭納  张海燕 章一菲  田遨  诗词一家人 郭宏伟  王震宇  陈引奭  姚海宁 徐中美   江岚  雪馨  胡迎建  王国钦 张忠梅  徐中秋  陈一凡 毛谷风  阿袁  何其三  何鹤  汪超英  李利忠  汪冬霖  何智勇 汪 亮  古汉新  王翼奇  尚佐文 汪康哉 何春英 丁金潮  赵玉  任战白  李含江  孔梅 张文富 程良宝 缥缈鸿影 刘南陔 邢容琦 寒剑 古求能 梅子卿卿 烛焰  省吾  张梅琴 贾清彬  滕萬良  刘征  李树喜  熊东遨  叶元章  楼立剑  张明新  时新  包德珍  如果  吴祖刚  姚泉名  魏新河  赵京战  李伟亮  独孤食肉兽  周退密  李致音  廖国华 龚霖  熊盛元  武立胜  高中昌  蓝天孤鹤  李蔚斌  张栋  钟振振  孙寅  张文富  韦树定  张青云    刘能英  傅璧园  陈衍亮  梦也无声  罗永珩  卢竞芳  蝴蝶庄生   楚家冲  星汉  常永生  成德俊 王德珍   焚琴煮鹤  李明科  王跃平  王艳玲  葛勇  了了堂  吴承曙  晋风  诗酒当歌 李梦痴  寒颤星 范诗银  一粟斋  墨兰心语  金嗣水  何革  李葆国  高昌  刘雁来  曹辉  布凤华   莫真宝  宋彩霞  袁履庄  郑万才   倪卓雅  李文庆  贾智德  张立挺  张晓虹  王致和  潘朝曦  周华  留取残荷 孙怀中 安全东  李宗健  胡社桥  陈仁德  方跃明  沈沪林  王卓平  林从龙  孙全元  季军  潘泓  邱红妹  常立英  喻军  邓世广  黄旭  王传明  武阳  鲍淡如  李爱莲  段维  安燕梅  赵玉林  邵益山  余一睿  秋水轩  张春义  喻石生  周啸天  冯晓  汤敏  祁冠忠  张万银  刘刚  许锦星  田野  王義勝  瞿若  冬宁 沈利斌  周铭耿  甄秀荣  史济民  陈逸卿  四知堂主人  林峰  平沙 倪卓雅  楚成  邓建军  施提宝 那成章  王敬仁  曹世清  莫林  陈良誉  胡树民  丁汉江  胡立宁  丁德明  卢景沛    曹森  张祚勋  陈繁华  李忠利   蒋有亮    王晓晖    落日长河  叶嘉莹 刘鲁宁






1.投稿邮箱:844418467@qq.com.

2.入选要求:精选绝句20首,律诗或词10-15首,文章类一至数篇。

3.关于打赏:群内诗友集作品归平台,个人专辑全部归作者安排。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长按二维码关注,留言或转发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点击“阅读原文”


在《小楼听雨》刊发的作品,同时会在【今日头条】小楼听雨诗轩和【搜狐】小楼听雨诗刊同步刊发,敬请关注!!


本期审核:小楼听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