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的这篇课文是垃中之极
吴尚智
读完约需要
6分钟文末可留言
前天讲儿子写小说的文章,是垫底用的,我是想抨击一篇教材上的课文。
那是五年级上册语文第84页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简而言之,这篇“有改动”的课文就是垃圾 —— 不,是垃极,垃中之极!
我关注到这篇文章,最初是听见孩子们在班级交流群内打卡,复述在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让我特别吃惊,就赶紧找课文来看。看完后的第一印象就是:中国人的撕裂人格的形成,也有这篇文章的功劳。这是其一。
其二,这篇文章在选入教材时有改动,但凡老师或家长对比一下原文,就能发现那些改动就是专门毒害孩子用的 —— 倘若意识不到这一点,那真是“糟糕透了”!
撕裂人格的养成,我放在最后再说,先对比着原文来撸一遍课文。
我查到的原文来源于“搜狐读书频道”,链接是:https://nr.book.sohu.com/2004/04/12/58/article219805814.shtml 。我做了个二维码,你也可以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来阅读。
由于更改后课文的段落与原文不同,我就以原文段落为参照,将课文段落重新划分(当然不会打乱先后顺序),这样就能保证尽量多的文字对齐。但即便如此,对比的结果也是山河一片红(对比的不同处被标识为红色)。
我觉得教材说得太谦虚了,这哪里叫“有改动”呀,而是叫“面目全非”!
下面开始撸文。
若是管中窥豹,仅仅从标题的更改以及文章的第一句,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这“改动”是垃圾中的战斗圾。
一首“坏诗”,还能“绝妙”?这种精炼的对比所构造的悬念,难道不比〈“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好N倍吗?是改编者认为咱们的孩子只能读懂粗俗的文辞?还是因为文章出自美国人,所以只适合这种糟糕的翻译?
这也激发了我的好奇心,英文原版的标题是什么?
文章的第一句更加重了我的好奇心,为何修改者将精确的“八岁”,改成了模糊的“八九岁”?——难道精确不好,难得糊涂?
对于这么难忘的一件事情,作者平生第一次写诗,得到母亲无比的赞美的同时,又遭受到父亲强烈的否定,难道不是印象极其深刻的吗?还记不清发生在几岁?
所以,我不得不去查找原文。这一查却是查坏了,我找了很久都没能找到最初的出处。
首先,连文章的标题就至少有两个版本,有“My”开头的,还有“The”开头的:
你看,他们都声称是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写的,但文章却不一样 —— 除了标题不尽相同之外,那年龄竟有八岁、八九岁、七八岁3种。
你还会发现,我这截图多来自中文网站 —— 不是我不想找英文网站,而是有这篇英文的网站极少。就连“Course Hero”的这像英文的网站,也是“内销转出口”,来源于“黄石理工学院”:
久搜而不得最终的出处,我甚至(托人)请教了下GPT(3.5版),得到的答复是GPT也“找不到关于这篇文章的信息”,并认为“信息不准确又或者是这篇文章不广为人知”。
所以,我很是怀疑这是一篇炮制出来的鸡汤文,它只在简中圈子流行。不知是哪一天被我们编教材的专家看中了,就给弄到课本上来,用以培育祖国的花朵。
我就索性放弃对照英文原文。毕竟 ——
既然教材明确备注了是根据 【唐若水】的翻译版本改动而来,那就只需比较这两个版本,判断是改得“精彩极了”,还是改得“糟糕透了”即可。
下面继续对比分析。
如果右侧课文真的是根据左侧的“改动”而来的,那可以断定改动者是个喜欢加戏的人。
比如,原文的“妈妈”明明没有搂孩子,课本上的“母亲”非要搂上一搂,而且,搂一次还嫌不够,还要“再次拥抱”。我们都知道,国外的母亲搂着孩子亲吻是稀松平常的事,但估计改编者觉得这种亲昵很不合适国情,就宁可“赞扬声雨点般落在我身上”,也绝不亲上一口。就像农夫以为皇帝挑粪用的金扁担一样,这戏加得很是拙劣。
这一段的删改就很有意思了。改动者直接砍掉了父亲生气环节的描写,并将父亲回家的时间推迟了半小时(从“七点半”改到“快八点钟”)。
在某个英文版中,父亲回家时不但生气,而且破口大骂某个好莱坞女演员。左侧原文与那个英文版有出入,但有叙述父亲生气的事。我认为生气的情节是不可或缺的。一来这是一大伏笔,表明父亲受当时的情绪的影响,以至于对儿子给出了极端否定的评论;二来这给母亲提及儿子的诗给出了很好的理由,她试图安慰丈夫,今天也没那么糟糕,你儿子就干了件了不起的事呢;三来这是原作者写的事实层面的东西,不应该被这么无端地删除。
改动者为什么要删?看到后文你自然会明白。总之,不交代父亲生气的环节,那就塑造了一个随时都可以给予孩子极端评论的父亲,并且是以“爱”的名义存在的。
这个更改就更有意思的了。一方面,更改者放大父亲的语言暴力,让其极端化;另一方面,他又弱化母亲的抗议 —— 原文用“本”,是直呼丈夫的名字,这与“妈妈生气了”相匹配,而课文中却构造了一个“亲爱的”在那里“嚷”,有点像撒娇、埋怨。
再者,“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这是一反问句,也比陈述句“世上的劣诗已经太多了”更为强烈。课文在不遗余力地塑造一个给出极端化评论的父亲。
再来看砍掉的这一段,他删掉的是父亲强烈否定之后的恶果:孩子“再也不敢拿给爸爸看了”。而课文中却是在强调父亲是对的:“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但这还不够,必须通过自己来认定一次,“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相当糟糕”比“很糟”也更强烈。这是在维护父亲的权威,并抹掉对孩子的伤害。
最搞笑的是课文画蛇添足 —— 倒不是说改动者没由来地说“那时我还未满十二岁”,那只是其次的,而是指“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这一句。我就想问问那些专家,倘若老师给学生的批语是“写得不怎么样,但也不是毫无希望”,你能怎么修改文章?这TMD也叫批语?!居然还能“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
而左侧原文的表达倒是可以当批语,“只是啰唆了点”,父亲明确了修改方向,需要精简。再者,“爸爸认为我写得勉强可以”,父亲不是在否定,而是给予了一定程度的正向肯定,而不像课文中的“写得不怎么样”,那是负向的评价。
所以说,这种修改不但画蛇添足,还不得要领,这种狗屁的文章也能成为孩子的课文?不是在毒害孩子,又是在干什么呢?
其实,这次父亲对小说的评价是含有反馈的,是具有指导意义的,而不是像第一首诗的评判那样,那只是情绪加持的结论。由此也可见,关于父亲生气的情节是不能删掉的。
点评这最后一部分的更改,我是很无力的,虚弱的。我极度地鄙视那些更改者。 因为更改后的课文完全扭曲了原文的本意。
原文想表达的是,作者如何从儿时的经历中汲取力量,去面对那些形形色色的肯定与否定,特别是,“不管这些否定意见来自何方,也不管这样‘宣判’多么令人心碎,我决不能因为别人的否定而丧失勇往直前的勇气”,而课本在强调什么呢?有这样的父母,你是“多么幸运”!——“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 就差说“打是亲,骂是爱”了!!父母打骂也是为你好,有这种极端的父母,你不知有多幸运!还不赶快感恩戴德?
这种话语你熟不熟悉?改编者可谓煞费苦心!!!
也正是在这种极端话语体系,培育了一茬又一茬的撕裂人格。母亲夸得没边了,是爱;父亲贬得没际了,也是爱。作为孩子,你不但要认可这种爱,还要觉得幸运。 就问你可怕不可怕?!
难道就不能有一个中肯的评价吗?父母难道不应该给出符合事实的评价吗?
结合孩子的年龄,在鼓励之中,又能给出恰当的反馈,以帮助孩子成长,哪怕是像原文中父亲第二次给出点评那样,也是好的呀,而课文却在扭曲原文,不遗余力地将孩子往两边撕扯,并将这种“冰火两重天”解释为爱!
—— 那些编写教材的人,不是蠢,就是坏。坏的可能性更大。
最后,再来说说这篇“所谓的”美国作家的文章是否炮制。
好消息是,我终于找到了原文,最初发表于1964年10月11日的“Cumberland Times”。看到这个年头,我再次感动于那些专家的处心积虑以及良苦用心。
由于原刊需要付费才能获得,我就没有折腾了。这里奉上模糊的缩略图,至少,文章的标题是可以确定了。(文章下有部分OCR的文字稿,虽有些识别错误,但可以作为参照,以确定哪个流传的英文稿更接近原稿。在此不再赘述,留待有兴趣的朋友发掘)
还有,课文中没告诉你的是 ——相信你们的老师也不会有兴趣知道 —— 作者的父母后来怎么样了。
我算了一下,1933年作者的父母离婚时,他19岁。
所以,对于那些硬是从课文中感受到“父母之爱”的孩子,你也希望父母如此吗?
原文中的那对夫妻都未能白头偕老,更何况课文中那极端撕裂的两口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