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机场,就是过去的火车站 | 冰川观察
社会在变化,民航在发展,但从行业管理到机场、航空公司,似乎都没有充分意识到这背后的巨大变化,相关的体制、机制也没能灵活应对这一些变化。这就是国内民用航空服务越来越难以让公众满意的症结所在。
最近机场事情似乎又多起来了。除了司空见惯的大面积延误,各种奇葩事情也是时有发生。比如前段时间发生的,八旬老太把飞机发动机当作许愿池,朝里头投掷硬币,就让网友热议好多天,感觉太不可思议了。
然后是前两天,北京飞往上海的航班,竟然有乘客“掩护”一名未购票的4岁儿童登机,结果到了飞机上才被机组人员发现。但这个事情,其实并不像一开始说的那样,是有乘客故意逃票。
经民航局调查确认,涉事五名旅客包括两名成人和三名儿童,都是首次乘坐飞机。大人误以为1.2米以下儿童不用购买机票,这才发生上述“被逃票”一幕。有趣的是,据媒体报道,当时一位疑似小孩家长的男子还问工作人员:“可以现在补票吗?”
▲“飞机逃票”事件当事人(由机舱内网友摄)
这事情的直接责任还真不在于家长。姑且不说家长是否知道儿童也要买票,这一行人浩浩荡荡地顺利通过安检、登机口,直至进入机舱,如入无人之境,这是什么样一个场面?
大家都知道,过安检的时候,不仅要核对机票、证件、拍照,还要过安检门,搜身,而在登机口,还要逐一核对机票,撕下机票存根,有的航班在进入机舱前还要过一道关卡,再次核对机票。
北京机场当然不是小机场,竟然出此纰漏,估计机场方面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一身冷汗吧。这才是真正不可思议的地方。
这两起非典型案例,其实不无相似之处,但是很多人可能都没发觉。这就是,乘客对坐飞机的一些常识并不了解,甚至是一无所知,这才导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
你看,带儿童闯关的两名成人旅客都是首次乘坐飞机,登上飞机后还问能不能补票,说明可能真的不是故意的。如果坐过飞机,知道登机前有那么多道关卡,估计他也不敢这样闯关。
在另一起事例中,好像没有报道介绍老太是否第一次乘坐飞机。但很显然的,如果明知道投掷硬币会造成严重安全事故,老太用这种方式祈福保平安,岂不是适得其反?
这两起事例虽然特殊,却也指向一个明显的事实:随着机票(打折后)价格日益亲民,选择坐飞机出行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来自中国民航局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行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2.63亿人,同比增长13.4%。2016年,全行业完成旅客运输量4.8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1.9%;全国民航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0.1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1.1%。无论是旅客运输量还是旅客吞吐量,每年都是以10%左右的增速在增长。
从价格因素看,打折机票更要比火车票来得便宜。比如前几天我从满洲里飞杭州,原价2510元,打折后竟然低至330元。而那天下飞机后,从萧山机场打专车回杭州市区的家,就花了270元。
“打飞的”的人越来越多,后果就是,机场人满为患,航班经常延误,以及航班投诉、纠纷日益增多。朝发动机投掷硬币,以为坐飞机和坐火车一样(1.2米以下儿童免票),也属于此列。
现在的飞机场,其实已经成了原先嘈杂无比的火车站。以前坐飞机至少是中高档消费,现在则是一种平民消费。对许多人来讲,坐火车还是飞机,只是交通工具选择的不同。
▲民航机场动辄人山人海已是常态
那么问题就来了。一方面,整个民航系统包括机场、航空公司、空管部门,虽然意识到了乘机人数的增长,服务却不能或者没法随之跟进;另一方面,门槛降低后,除了像上面所说的,有些乘客因不熟悉航空知识闹出笑话,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文明现象。比如有的乘客冲上飞机跑道拦截飞机,有的乘客在机场大闹天宫,过激维权,等等。
这两方面因素放到一起,就像产生了化学反应一般,矛盾越积越多,问题层出不穷。而面对的维权和纠纷事件多了,航空公司和机场开始互相推卸责任,自我降低服务标准。
就说我在满洲里机场遭遇延误的事情吧。那天在满洲里几乎所有的航班都延误了,而且一延误就是几个小时。我原本是19点40分的飞机,最后等到23点30分才正式起飞。而排在我们之前的飞机,有的延误长达四五小时。
但问题不只是延误,还有机场和航空公司的做法。在我之前,有一个航班延误,航空公司却没有人出来解释。只有机场广播例行公事般地播放着“我们非常抱歉地通知……”,搞得乘客非常恼火。有些乘客聚集在登机口,非常激动地想讨个说法,却碰了一鼻子灰。
▲遭遇延误后愤怒的旅客(作者摄)
现场只有两名工作人员,一名男工作人员傻站着,另一名女工作人员非常暴躁地与乘客互相指责。就在场面眼见不可收拾的时候,这趟航班正好可以登机,否则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事情。
其实我挺同情这名女工作人员的,因为我后来才发现,整个机场大厅几乎就是她一个人来来回回在负责与乘客沟通,除她之外几乎就看不到还有别的现场工作人员了。
刚开始我还在边上看热闹。没过一会儿,就又轮到我这个航班延误。但这次,登机口根本就没有机场工作人员值守,更别提有航空公司的人了。
一般情况下,如果延误时间久的话,航空公司至少发瓶矿泉水或方便面、快餐什么的,而我乘坐的这趟首都航空的航班,竟然装作没事一样。后来总算有机场工作人员过来,又是一问三不知,只会说等通知,或者把问题推给航空公司。他们就是这样,让你连找人发火的机会都没有。
更奇葩的是,满洲里机场要么是没开空调,要么是开开停停,反正整个机场就像闷锅一样。然而,整个大厅竟然只有一台饮水机可用。乘客在这台饮水机面前排起了长队,可等到半途,这台饮水机也坏了(后来被我重启,修好了)。就这样,为了喝口热水、泡碗泡面,大家等了整整一个小时。有人说,这辈子还从来没觉得吃碗泡面是如此奢侈的事情。
▲公告栏上到处是延误的航班
满洲里机场是小机场,可能不是典型案例。但小机场有小机场的问题,大机场也有大机场的毛病。问题尽管可能不太一样,背后的根本原因并无多少分别。
近日,中国民航局公布,2017年上半年全国航班正常率为71.18%,同比下降5.58个百分点。造成航班延误的主要因素是天气、空域活动、空管和航空公司原因,分别占延误航班的49.8%、27.87%、8.66%和8.02%,四种原因合计占延误航班的94.35%。
以这些数据为基准,排除非人为的天气原因,造成航班延误的突出原因就在于空域活动。所谓空域活动,指的是因军事活动导致的民航航班飞行受限。平时机场广播里所说的“由于流量控制的原因”,多数指这方面因素。这暴露了造成航班延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开放给民航空域的比例不足。
据中国民航统计年报,从2010年开始至2013年,每年都有25%~28%的航班因流量控制发生延误(与上面的今年上半年的数据相符)。另据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介绍,留给中国民航使用的只有大约20%的空域。(以上数据来自《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
▲《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
随着民用航空的发展,乘坐飞机的人数与日俱增,空域开放不足的问题也就日益突出。而空管与航空公司的原因,则指向机场与航空公司管理滞后、效率低下等问题。
社会在变化,民航在发展,但从行业管理到机场、航空公司,似乎都没有充分意识到这背后的巨大变化,相关的体制、机制也没能灵活应对这一些变化。这就是国内民用航空服务越来越难以让公众满意的症结所在。
从这个角度来讲,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民航运输航空实现持续安全飞行82个月、5132万小时,创造了历史上最好的安全记录,这真的是非常不容易。
魏英杰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
汇聚思想,分享观点
新公众号ID:ibingchuansxk
本文或有图片来源于网络,
欢迎权利人与我们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请于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