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乳业后竞争时代:奶源布局成关键因素【股市名人缠师谈乳业】

缠师 乳业财经 2023-11-22

转自缠师



上篇通过梳理乳业史归结出国内常温奶占比跟国际倒挂的外部主因:特殊国情及特定经济背景。


对此有人说了,美国不也同样是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泱泱大国,国内的地理特征不足以成为低温奶发展的桎梏,此话有一定道理,美国之所以能在其广袤领土之上让低温奶香飘进千家万户,有三点是国内做不到的:


发达的冷链技术及设施、奶农合作社模式、消费能力。这三点中前者解决地域限制,中者搞定奶源问题,后者扫平市场问题,解决了这三大问题,低温奶普及自然水到渠成。



常温奶崛起的两大因素



以上三个问题中,消费能力跟冷链技术互为因果,一旦有了市场,冷链技术也必然会顺势跟上,其根本还是消费力的问题,消费力再往上推就是特定经济背景,特定经济背景就是让常温奶崛起的外部主因,但它却不是唯一的关键因子。


换言之,消费力跟上,低温奶就会一定做的很成功吗?未必,因为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奶源问题。


低温鲜奶可不比常温奶,它需要实打实的奶源,也就是说你得有足够多的奶牛,提到这里或许有朋友会纳闷,难不成常温奶就不需要实实在在的奶源了吗,谈到这就离不开乳业的潜规则了,常温奶是可以用还原奶来制成的,事实上国内的还原奶已经成为业内公开的秘密,乳企内部有朋友的一问便知。


中国乳业协会理事长也说过,企业生产的超高温灭菌乳中有六成以上都是还原奶,有了还原奶,在奶源方面,你低温奶还拼得过常温奶吗。


在伊利蒙牛们以猎豹般飞速向前冲时,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关注过国内的奶源问题,由于养殖模式弊端,国内的奶牛养殖一直处于紧缺,可以看一组对照:


2003年奶牛存栏量:700万头左右 ,出奶量1700万吨;2018年奶牛存栏量:1400万头左右 ,出奶量3400万吨。


再看国内常温奶代表乳企巨头伊利蒙牛当下的收购奶量:1200万吨;伊利2003-2018销售额:2.48亿-64亿。



看完以上数据你能觉出什么,伊利蒙牛几乎占据国内奶量的1/3,而这两大巨头近15年以疯狂的速度增长20多倍,但国内的奶牛存栏量却仅翻了一倍,很显然奶牛增长根本跟不上乳企增长的速度。


那问题来了,奶从哪里来呢?答案就是从国外进口。进口奶牛吗?当然不是,进口的是奶粉,为何要进口奶粉呢,俩字:便宜!


国内70%左右的进口奶粉都来自新西兰,拿最近几年来说,新西兰进口奶粉最便宜每吨2.2万元,若用国产奶源成本则是3.5万,瞧瞧这差距,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进口奶粉比国内都要便宜呢,根源还是在奶源模式上。


下图是国内的大包粉进口国占比



国外像新西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奶源模式是奶农合作社模式,什么意思呢,就是让所有奶农入股加入到整个奶源供应队伍中来,这么做的好处就是让奶农受益,奶农与乳企利益依存,如此更多的奶农自然愿意加入这个行列中来,奶源规模自然不用愁,有了更庞大的奶源规模,成本自然就降了下来。


像新西兰恒天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自从08年三聚氰胺以后国外通过技术革命将奶粉工业化水平提高了四倍,很显然这是一种藏富于奶农的低成本模式。


再看国内的模式,那真叫一个自力更生啊,主要通过自建牧场、合作和家庭牧场进行集约式管理,其中像伊利自建牧场占比30%左右,未来还会进一步提高以控制奶源质量。


大家可以想象自建牧场的难度和速度吗?跟合作社模式简直是云泥之别,社会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能留给企业自个解决,企业耗时耗资不说,连苜蓿草都要高价从国外进口,关键是巨大的养殖成本让整个乳业成本也随之抬高。


在国外低成本大包粉的攻击下,很多牧场生存难度极大,像现代牧业等都在巨亏之中,很多牧场都被迫退出,所以留给大型乳企现成收购的牧场依然不多,大型的有一家算一家都被伊利蒙牛提前惦记上了。


中国圣牧和现代牧场相继被蒙牛抢入旗下,国内奶源模式导致的结果就是奶牛存栏量增长缓慢,养殖成本居高不下,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国内奶源成本要高于进口奶粉。


如此一来,除了大型乳企有心养牛,其他小乳企早都去进口国外奶粉了,谁还会费心的再去养牛呢,事实上小型牧场数量近二十年大幅下滑,牧场集中度正超中大型靠拢,因为只有如此才能降低成本,牧场才会有机会赚钱。


按常理,国内乳企理应跟其上游养殖场吻合匹配,但事实并非如此,若站在世界牧场角度去看,你会发现上游同产业链的国外低成本养殖场通过优势切入国内,强行替代掉国内上游高成本养殖场,跟国内乳企形成匹配,可以说是小三拱走了原配,现在乳企跟小三如胶似漆,被挤走的原配只能自求委身之路。


未来自产自销式的小品牌养殖场的生存难度必然会很大,对牛奶而言,销售会越来越向大品牌商靠拢和集中,牛奶是个很特殊的商品,经历信任危机后,市场会逐渐洗牌,消费市场可以抓住的信任也只能是品牌企,伊蒙通过创新模式挤压地方乳企跟茅五洗掉地方白酒的逻辑如出一辙。


小品牌商因为自销难度极大只能中断或减少销售业务,把自己的养殖业务跟急需奶源的大型乳企进行合作,如此才会获得共赢,像蒙牛拿下国内最大规模的养殖企业。


现代牧业就是一个趋势,其70%的奶源供应蒙牛,其他30%不准供应伊利和光明,未来大型牧场跟品牌商合作或被收购是个必然的趋势,除非政府出面改革奶农合作社模式,解决掉奶源高成本问题,养殖场和奶农才会有出路,这至少是已被国外证实有效的一种模式,否则在经营高成本下被进口奶粉冲击下的牧场只能委身于品牌乳企。


现状和矛盾已一目了然:乳企高速发展跟国内奶源紧缺之间的矛盾已形成,乳企上游的牧场又被低成本的洋奶粉所冲击的步履维艰,国内的乳业竞争格局从来都不只是国内乳企之间的事,自始至终国外一方都是一颗举足轻重的棋子。


对于乳业,我们不能再站在国内的角度看竞争,乳业自诞生起就是一个国际化一体紧连的全人类市场,国外技术输出给国内,国内常温奶才得以诞生做强,国内的乳企跟新西兰的牧场合作才得以将奶源解决掉。


由此,站在世界牧场的角度去看,国内的养殖场竞争对手不是别人,正是模式比国内更优异的国外低成本牧场,成本低就是最大的竞争优势,你国内养殖场唯有在成本上跟国外抗衡才有机会找到生机,事实就是最好的例证,成本更低更便宜的进口奶粉已经对国内养殖场造成很大冲击,应该说他们是同一产业链上的直接竞争。


问题又来了,国内奶牛出奶量跟不上乳企发展速度怎么办,只能凉拌,睁开眼就是办法:进口又好又便宜的奶粉做还原奶。


尤其三聚氰胺事件后,国产奶粉更是一落千丈,2015年国际奶价低迷,养殖场倒闭潮袭来,进口奶粉更是止不住的遭到疯抢,国外奶源又好又便宜,于是乎一拍即合,国内乳企们纷纷进口国外奶粉做成复原乳等来销售。


下图是全球奶粉进口国占比



问题就这么解决了吗?总觉着哪里不对劲,哦对了,似乎把消费者这茬给忘了,我们只盘算着企业利益却把消费者忽略掉了。


还原奶这个问题,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迄今都解决不掉,为何呢,因为你一旦解决掉,迎来的将是大量中小乳企倒闭,国内奶源成本急速提高,到时候你连奶都没得喝,这是国家希望看到的吗?那问题来了,国家是这么想的吗?不明说,看事实自个体悟。


什么事实呢,看看国内牛奶标准就知道了,2010年国家调整了牛奶质量标准,我们似乎会认为,刚过去了三聚氰胺是不是质量标准要提升啊,如果你这么想就错了,新的标准是蛋白质含量每100g含量2.8g。


瞧瞧,这个标准比90年代都低,也同样低于国际标准,更要命的是每毫升的菌落总数由50万涨到200万,这个标准比欧盟和美国高出20倍,知道200万是什么概念吗,知道夏天炎热苍蝇乱飞的牛棚吗,对,这就是200万菌落的水平,这个标准可以说是世界最差标准。


那么问题来了,谁是背后推手,那就是影响力巨大的大乳企,因为标准一旦提高,对其效益和成本影响巨大,奶源会更加紧张,只有放低标准才会让这些企业飞奔,对此上级的表态是我们需要一个过渡期,只听说过向上过渡,还是头一次听到向下过渡。为什么大乳企会做此恶毒标准呢,归根结底还是奶源问题。


之所以说这个只为说明一个点,大乳企们在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同时他们也在主导着自己的命运,还有就是关于市场对奶源问题的担心,担心国家会不会通过政策制度层面勒紧要求,如此乳企更难度日,现在来看,国家在制度层面,对当前这种奶源现状表达出一定程度的宽容和理解。


乳企巨头们主导的不仅有行业质量制定标准,还有对低温奶的竞争规则,上篇讲到巴氏奶的最大优势无非就仨字:鲜牛奶,但在04年地方乳企开始发力鲜牛奶之际这种优势却突然削弱。


为何呢,因为“禁鲜令”的出台,这跟大型乳企也不无关系,巴氏低温鲜牛奶不得再使用“鲜”字,只能使用标准的“灭菌奶”或“杀菌奶”,如此一来消费市场对其认知就大大模糊,我们知道常温奶是超高温灭菌,鲜奶是标注灭菌奶,消费市场哪有那么深的认知。


之前是“鲜牛奶”跟“超高温灭菌奶”直接抗衡,禁鲜令后则是让消费者在“灭菌奶”跟“超高温灭菌奶”之间进行选择,都是灭菌奶,你让消费者怎么区分?巴氏奶企简直是冬天在雪地里吃冰棍——心凉的透透的。


再回归到主线常温和低温奶上面,以上剖析得知,消费背景只是常温奶崛起的外部主因,奶源才是倾向常温奶的内因,有了进口大包粉,常温奶企可以做成各种复原乳酸奶等产品,但低温奶就没那么轻松了,奶源紧缺不说,由于规模不大,在自建牧场和收购牧场方面也很难跟大乳企抗衡。



低温奶如何突围?



看看伊利跟光明就可知,伊利已掌握国内四大黄金奶源基地,以后即便搞低温奶,在奶源方面已具备规模优势,而低温奶企若想突围,必须先解决掉奶源,规模小,解决奶源的大钱从哪里来,也只有增发从资本市场输血,小散又能占到多少便宜呢。


光明为拿下以色列一乳企在牛市增发90亿最后也因股价跌落无疾而终,这还不仅是光明,其他小乳企更是求奶无钱,未来奶企尤其是低温奶企跟常温奶企之间的竞争。


不仅是模式、产品和品牌之间的比拼,更关键的是奶源之间的比拼,奶源的背后是规模,规模的背后是成本,一个乳企一旦有了成本优势,它就很无敌了。


我们必须要看到的是,常温巨企们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完成了阶段性的原始积累,这为下一步他们争夺构建奶源奠定了基础,像伊利今年计划在其主项目上投资260亿继续扩大版图,这都是靠原始积累打下的基础,而低温奶企的原始积累则相形见绌。


例如光明,连90亿的增发对其都是心余力绌,天润至今存栏只有3万头,年利润1亿,这类没有完成原始积累的企业拿什么跟完成阶段性原始积累的大乳企在奶源成本上进行抗争呢,大型乳企早就通过规模化优势降低了奶源成本,由此这也是区域性乳企很难走出关外的重要因素。




© THE END


本文由乳业财经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xiangjun88


信息拥挤的时代,我们应该学会选择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