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遗产视野丨土木·丹青:山西古建写生——漳水遗珍

连达 美术遗产 2022-04-25

浊漳河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由发源于长子县发鸠山的南源、沁县漳源村的西源和榆社县柳树沟的北源汇集而成,南源和西源先在襄垣县甘村交汇,又在合河口接纳了北源之水,始称“浊漳河”,因其所流经地域多为黄土高原,冲刷下来的泥沙多,水色浑浊而得名。浊漳之水流经黎城、潞城和平顺,向东进入河北省界,与北面的清漳河汇合为漳河。在流过潞城、平顺境内的20余公里河谷沿线分布着大量的古村落和古庙宇,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八处,在全国范围内都已经是凤毛麟角般珍稀的唐、五代、宋等时期的古建筑在这条河谷两岸竟然多有遗存,堪称是一条蕴含着千年遗珍的黄金水道。


原起寺

 

原起寺 2010年10月3日 斯飞小组供图

 

位于浊漳河西岸的潞城市黄牛蹄乡辛安村是进入河谷的第一站,从西北而来的浊漳河在村边画了条弧线,转头往东进入平顺县地界。在村东北紧邻河畔有凤凰山,如中流砥柱般临渊而立,山顶平台建有原起寺。在绿树掩映之间露出青瓦飞檐,有纤细秀美的宝塔点缀其间,极目远眺,波光粼粼的浊漳河浩荡东去,青山碧水交相辉映,又有远近村舍若隐若现,展开了一幅美轮美奂的山水长卷,而原起寺简直就是绝佳的观景台。

 

原起寺始建于唐天宝六年(747年),因山顶面积较小,所以寺庙规模并不大,经过历代修缮,现存有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的宋构大雄宝殿一座,殿前为十字歇山顶四柱香亭,东有三间悬山顶配殿,大雄宝殿西侧还建有砖塔一座。

 

原起寺大圣宝塔

 

塔名“大圣宝塔”,俗称“青龙塔”,为宋元祐二年(1087年)所造,通高17米,八角七级密檐式砖塔,一层最为高大,正南面开一拱门,并在其余墙面上饰以砖雕门窗,每层塔檐下都密布精巧的砖雕仿木枓栱,其结构复杂,样式繁多,仔细观察又井然有序,排布得当。塔檐由第四层向上逐渐收分,最顶端立宝瓶式塔刹,并由各檐角上身扛锁链的铁铸力士拖拽加固,可惜宋代铁人多年前被盗,现在的力士为后期维修时所增补。


天台庵

 

天台庵 2009年10月2日 斯飞小组供图

 

过河向北十余里后,来到了平顺县北耽车乡的王曲村,这座小村中深藏着一座极其宝贵的唐代建筑——天台庵。

 

唐以前的木构建筑现已不存,唐代木构仅存四座,均在山西省境内: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和南禅寺,以及芮城广仁王庙,是早期木构建筑极其珍贵的实例,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来到天台庵,心中有种朝圣的感觉。

 

天台庵

 

天台庵是佛教创立最早的宗派“天台宗”的庵堂,位于王曲村西部高地,坐北朝南,面河而建,视野开阔,景色怡人。院内为一座面阔、进深各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小殿,修建在约1米高的石台基上,建筑本身体量并不大,但殿顶却十分巨大,飞檐远远探出,如张开的双翼,整体简洁质朴,不重奢华装饰,展现出唐代建筑简练大气的特点,虽然后世多次维修,但主体结构未被改变。四根支撑檐角的木柱是后世维修时所加,殿顶的琉璃脊饰为金代改换。

 

注:根据2014年保护修缮工程最新发现,天台庵创立于五代后唐天成四年(929年),长兴四年(933年)创修大殿。


大云院

 

大云院 2010年10月2日 斯飞小组供图

 

告别王曲村,回到原起寺下的辛安桥旁,从这里向东不远,便到了平顺县北耽车乡实会村,这是一座傍山临河、南北狭长的村子,村北的龙耳山群峰环列,九条支脉神奇地绕成半弧形,像九龙汇聚,圆心位置有山峰突起,势如九龙戏珠,在峰峦之下建有古刹大云院。

 

大云院创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原名“仙岩院”,两年后修建正殿大佛殿(弥陀殿),宋建隆元年(960年)时,已经有殿堂一百多间。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敕赐“大院禅院”,遂成一方名胜,可惜因明代山洪暴发,全寺几乎遭遇灭顶之灾,除了弥陀殿之外的房屋均被冲毁,所以现存寺院建筑多为清代增建。

 

大云院尚存两进院落,由山门兼天王殿、弥陀殿、后殿及两侧配殿组成,其中最为珍贵的莫过于后晋天福五年(940年)所建弥陀殿。

 

大云院弥陀殿

 

弥陀殿修筑于石筑台基之上,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屋面巨大,举折平缓,出檐深广,用材规整,檐下枓栱粗壮硕大,与高平崇明寺建于北宋的中佛殿相似,既有唐代的简洁大气之风,又开启宋代建筑之先河。弥陀殿已经出现唐代所没有的普柏枋,熟练地使用多种形式的驼峰,处于承上启下的转折期。弥陀殿正面明间设板门,两侧次间为直棂窗,后墙只在中央开一门。殿内保存有全国唯一的五代时期寺观壁画。

 

大云院七宝塔

 

山门外西侧的山脚下有后周显德元年(954年)修建的七宝塔一座,塔为青石雕刻、建造,高约6米,塔门旁的将军、塔身的力士以及塔座束腰上的伎乐人物浮雕都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石塔曾遭破坏,现经多次修复,得以恢复旧貌。

 

现存五代时期建筑共有四座,即:山西平顺龙门寺西配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和河北正定文庙大成殿,其中三座都在山西,五代社会动荡,木构建筑幸存至今更为难得。


佛头寺

 

佛头寺 2009年4月17日 斯飞小组供图

 

从实会村沿着浊漳河谷一路东去,两侧是青山壁立,路旁有大河奔流,崖头水畔村舍错落,好一番山乡景致。

 

二十多里后,从一座水泥大桥上跨过浊漳河,来到南岸台地上的平顺县阳高乡车当村,村子西、南两面大山环抱,保存有许多老宅院和庙宇。在村西的山坡下有一座小寺,因其背靠的山峰形似一尊佛头,得名“佛头寺”。

 

佛头寺

 

佛头寺坐北朝南,建在高地上,据说原有两进院落,但历经变迁,大部分建筑都已经被毁,只有一座佛殿尚存,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平面近方形,正面为两窗夹一门,背面只在中央开门。目前尚无修建年代的准确记载,但根据木结构判断为宋代所建的,此说法被广泛接受。


淳化寺

 

淳化寺 2009年4月17日 斯飞小组供图

 

车当村一河之隔,便是阳高乡政府所在地阳高村,断续的村堡石墙和两座残存的村门昭示着久远的历史。阳高村古名“羊羔”,坐北向南,背依群山,面朝大河,给初到者一种从容大气的印象,进村后远远就可望见村中央广场上的一座古刹,便是金代遗构淳化寺。

 

淳化寺创建于北齐天保年间(550-559年),在宋开宝年间(968-976年)初期重修,原名“龙门禅院”,是龙门寺的下院。于淳化二年(991年)改名为“淳化寺”,旧有规模很大,号称一方名胜,而今只有一座金代修建的正殿尚在。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下部有条石台基,前后明间开门,正面次间设直棂窗,外观轻盈小巧,枓栱简练古朴,飞檐张扬如翼。

 

殿前现在陈列着两座残缺的宋开宝三年(970年)八角经幢,分别刊刻《尊胜陀罗尼经》和《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相传原本为淳化寺方丈院旧物,由时任寺院住持道贞和尚所书。

 

淳化寺

 

淳化寺原为阳高中学占用,曾被校舍和民居包围,为保护文物,周边房屋已被清除,并开辟为广场,又经过修缮,恢复了大殿历史原貌。大殿墙体镶嵌有几块碑铭,其中有落款“大定己丑(金大定九年,1169年)”的题诗碑,是时任县令李晏所作《游龙门山寺,宋家庄阻雨,凌晨至羊羔喜晴书,路中即事》和《游龙门回投宿淳化寺》两首诗。李晏(1123-1197年),字致美,泽州高平人,号游仙野人,性警敏,倜傥尚气,官至礼部尚书,谥曰“文简”。诗中描述当时浊漳河峡谷的景致“岩高飞鸟倦,路转好峰迎。溪石那知数,山花不得名”、“探水寻源通月冷,披榛得路接雪高。山园故垒怀前古,河转孤岩激怒涛”,可以想象八百余年前李县令翻山越岭游访龙门寺和淳化寺时,峡谷中原始的风貌未经扰动,景色一定比现在更加壮美,道路也必定艰险难行。

 

今朝公路劈山而过,汽车往复穿梭,高压铁塔凌空飞架,昔日的古道早已踪迹杳然,现代人在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失却了古人所享有的臻纯美景和超然境界,唯有淳化古刹仍然坚守在曾经安详的佛国世界里,看世间百态,宠辱不惊,给我们讲述古往今来的故事。


回龙寺

 

回龙寺 2011年6月6日 斯飞小组供图

 

从阳高村东去,两岸的山峰更加高峻,浊漳河的河床里成片的巨石凸显,形成一些浅滩地段,河水漫过暗红色的石滩发出欢快的鸣奏。在候壁村附近地势忽然开阔起来,河南岸有层层叠叠的黄土台地,候壁村就建在台地顶上,远方的太行山脉峥嵘崔嵬,与青天相接,变成了一道剪影般跳跃的曲线。

 

站在河边远眺候壁村,村舍间有两座悬山顶建筑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低处的一座为“回龙寺”,是金代遗构,面阔三间,单檐悬山顶,有前廊,保存了许多早期建筑的特点,有些结构甚至是现存宋金建筑中的孤例,所以意义非比寻常。不过,回龙寺原来只是村头庄稼地里隐藏的一座歪斜的老房子,围墙坍塌,院里长满杂草和荆棘,殿内堆满杂物,房梁和墙壁上还隐约可见一部分清代彩绘,现在整个院子已修缮得干净整齐。


夏禹神祠

 

夏禹神祠 2009年4月17日 斯飞小组供图

 

候壁村最高处的悬山顶建筑名“夏禹神祠”,顾名思义,是祭祀大禹的地方,当地百姓又称“禹王庙”,这处高地也得名“禹王垴”。大禹治水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大禹庙常见于晋东南,当地还有众多汤帝庙,都是乡民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场所,信仰延续至今。夏禹神祠是全村的制高点,东、北、西三面临高崖而建,视野相当开阔,站在庙前环顾,但见四野群山苍茫与云天相接,脚下大河绕过村庄湍急东去,村中房舍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一条石阶小径穿过深巷曲折地爬上坡来,夏禹神祠与西北方的回龙寺形成了上下呼应之势,是晋东南村庄典型的寺庙建筑群落。

 

夏禹神祠

 

夏禹神祠是一座坐北朝南的长方形院落,因为地形限制,院内的空间显得并不宽敞,由两层楼阁式山门、正殿、东西配殿以及厢房组成。山门前还有影壁,山门内是三开间倒座戏台,一层通行,二层唱戏。东西配殿均是悬山顶,各面阔五间。正殿也是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前檐下出廊,明间置板门,两次间设直棂窗,是一座元代建筑,殿前还连建有月台,月台虽小,但石雕纹饰却精美华丽,有至元二年题记,但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都曾用过至元年号,因此尚不能确定修建年份。


龙门寺

 

龙门寺 2014年6月28日 斯飞小组供图

 

从候壁村继续沿浊漳河东去不远便到达平顺县东北角的石城镇,这是个卡在太行峡谷咽喉要道上的小镇,从这里东去不远便是晋、冀、豫三省交界。石城镇历史悠久,相传始于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勒在此筑城。时至今日,仔细在镇子里寻访,依然能够找到几座老房子和小庙,而在石城镇以北的龙门山中保存着浊漳河沿岸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龙门寺。

 

龙门寺位于石城镇源头村北的群山之中,四周奇峰突兀、峭壁千重,如同一把天然的巨大座椅将寺院环护其间,山坡下有清澈的溪水玉带般缠绕而过,前面有两座山峰东西相对,岩似龙首,对峙若门,因此这山就被称作“龙门山”,寺也得名“龙门寺”。

 

相传龙门寺由法聪禅师创建于北齐天保年间(550-559年),最初名“法华寺”,至五代后唐时期已经小有规模,宋代初年寺院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规模得到了成倍扩张,宋太祖钦赐匾额“龙门山惠日院”,寺内僧众最多时候曾达300余人,至乾德年间(963-968年)始名“龙门寺”。元代时,龙门山方圆七里的土地已经皆为寺产,龙门寺达到了极盛局面,可惜盛极而衰,在元朝末年遭到了战乱重创,多数建筑化为一片焦土瓦砾。经过明清两代的整修和恢复,寺院才基本形成了现存的局面。

 

今天的龙门寺由中路的山门、大雄宝殿、东西配殿、燃灯佛殿,东路的圣僧堂、水陆殿、神堂、僧舍以及西路的僧舍和库房组成。

 

龙门寺山门

 

山门坐北朝南修建在高台之上,面阔三间,进深四椽,悬山顶,明间前后开门,是进出寺院的通道,正面两次间为窗,左右墙角有砖雕八字影壁,殿内彩塑有四大天王,兼具天王殿的功能。这座山门主体结构是金代建筑,前后门顶部补间的大斜栱像怒放的花朵般充满了鲜明时代特点,极具装饰性。山门前后檐下陈列着众多巨大的历代碑刻,向世人展示着寺院悠久的历史和曾经的兴盛。

 

由山门和大雄宝殿以及东、西配殿组成的第一进院落实际上并不大,院中有两株参天的古柏,使空间显得更加紧凑。大雄宝殿面阔三间,进深亦三间,平面近乎正方形,单檐歇山顶,前后明间现在安置的是隔扇门,正面两次间为直棂窗,修建在石筑台基之上,殿顶举折平缓,宽阔的飞檐张扬地向外出挑,檐下古老的枓栱粗硕敦厚,一组组批竹昂好像一束束盛开的花朵绽放在檐柱顶端,南墙四根立柱和北墙两角立柱都是方形抹角石柱,北墙中部和东西两山墙里为圆木柱,檐角支撑的立柱为后世维修时所加,与天台庵的情况类似,防止出檐过大而引起的变形下垂。

 

龙门寺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建于宋绍圣五年(1098年),历代多次重修,但主体构架依然保存宋代特征,殿顶的琉璃构件为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烧造,殿内明代壁画至今色彩仍然艳丽,殿前的石经幢为五代后汉乾佑三年(950年)所刻。

 

大雄宝殿前檐石柱顶端有功德主施柱的题记,其中一根记载有明确纪年“绍圣五年(1098年)戊寅岁四月二十日”,这也被普遍认为是大雄宝殿的修建时间。而后檐东北角石柱顶端则有“大定己丑(1169年)四月”县令李晏游览龙门寺的题记,记载了同游之人的姓名,正与淳化寺所遗留的题诗碑相印证,都是当年春季李县令游历时所留下的笔墨!

 

东配殿面阔三间,硬山顶,明代修建,寺内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重修东殿记》记载,此前的东配殿已经“墙壁倾颓,屋宇朽腐”,因而在信士与僧人努力下得以重修,后世屡次修缮后,被改作观音殿。

 


龙门寺西配殿

 

西配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悬山顶,殿顶坡度平缓,出檐宽大,明间开板门,两次间设直棂窗,柱头不加普柏枋,阑额不出头,栌枓直接座于柱头之上承托小栱,出枓口跳,梁架洗练简洁,殿内进深较窄,因而无内柱,使内部空间显得更加疏朗,仍然延续了浓郁的唐代建筑风格。西配殿是全寺年代最古老的建筑,也是浊漳河谷内可与天台庵、大云院弥陀殿相比肩的另一座珍宝级早期木构建筑,建于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是国内仅存的四座五代木构建筑之一,比大云院的建造时间还要早,而且也是国内现存最早的悬山顶建筑。

 

龙门寺燃灯佛殿

 

中轴线北端是元代遗构燃灯佛殿,此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悬山顶,正面明间为隔扇门,两次间设直棂窗,前檐下枓栱硕大,后檐无枓栱。整体梁架粗犷,由山墙断面梁架可见,仅将树木伐倒后略加砍削即行使用,元代木构的独特气质扑面而来。燃灯佛即是指佛教中的过去佛,与现在佛(释迦牟尼佛)和未来佛(弥勒佛)相对应,《过去现在因果经》记载:“燃灯佛初生之日,四方皆明,日月火珠复不为用”,并曾在释迦牟尼佛前世为善慧童子时,为其授记曰“善男子,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在燃灯佛殿之后,原有千佛阁一座,现已不存。

 

快步穿过荒草中的小径,来到了寺西北山坡上的西塔林,这里是寺院部分高僧安息之所,历经沧桑,现在只剩下不多的几座石塔和碑刻,体量也都不大,半掩于衰草之中,于日落前群山遮挡下的灰暗色调中,更显得无限凄凉。拨开浓密的野草和荆棘,在残存的石塔间穿行,粗读部分碑文塔铭,发现这些为数不多的遗存中竟然涵盖了上起宋末、下至明清的近千年时光,尘封着龙门寺已经逐渐散佚的前尘往事。另外,山门外东南侧有东塔林,规模略小。

 

山水环抱之中的龙门古刹不仅仅只是一座年代久远的寺庙,除了壮美的风景之外,这里的古建筑所跨越时代之久,文物价值之高,是别处所难以比拟的。金代的山门、后唐的西配殿、宋代的大雄宝殿、明代的东配殿和元代的燃灯佛殿以及众多的明清时代禅堂僧舍,一座寺院之内包含了五代、宋、金、元、明、清六个朝代的建筑,堪称汇集千年土木精华的古建筑博物馆,这是浊漳河谷里诸多古代建筑之中的佼佼者,也是最值得参观之处。

 

发表于《触摸,寺庙:山西土地上那些散落的古建符号》(三晋出版社,2016年)与《寻访山西古庙:晋东南、晋南篇》(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除注明外,图片均由作者提供,本次发布版本略有改动。


 

连达,男,1978年生,徒步走完了黄河以东的明长城,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寻访山西各地古建筑和古村落、古民居,并自学绘画写生进行记录,已经入晋数十次,足迹遍布山西众多市县和乡村,尤其对晋东南和晋南、晋中等地更是做了多次地毯式搜寻,留下了近千幅写生作品。

 

事迹被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数十家媒体报导,山西省电视台为连达拍摄了纪录片《存在》,著有《山西古建写生》《触摸,寺庙:山西土地上那些散落的古建符号》《寻访山西古庙:晋东南、晋南篇》。

 

相关链接:

2017国际古迹遗址日特辑之一:丹青古韵

寻访山西古庙:晋东南、晋南篇

土木·丹青:山西古建写生

斗栱飞檐画古建:图解古建形制与写生


美术遗产

美术 | 考古 | 建筑 | 文物保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