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MI6-12|学习原来可以三生万物

希文 糯米的世界
2024-08-23
注:本文使用的照片已获得肖像者授权,仅限本文交流使用,请勿借用。

(图:孤独又努力在证明自己有向光性的红掌)

不自知的带着惯性学习的体感挺有趣的,好像一直在打架。有时候是自己和自己打架,有时候是和同学脑力激战,有时候体现在质疑培训师。嗯,是的,在过去的两周,这三件事我多多少少都做过了,打着求知的名义。我想这大概就是理论课时提到的历程,蒙特梭利成人要打破既定的分科化的线性思维。这种打破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喊喊口号就能获得的。AMI6-12师训的复杂性和强度逼着我们感受到了线性思维和过往认知的限制,这个限制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看完示范一脸懵:

“这个工作的前置经验是什么?”
“能不能提供目录或者示范关系图?”
“到底多大的孩子适合做这个工作?”
“它应该归类在哪个领域?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示范?”
“为什么一次性介绍的主题下的不同示范和延伸可能要跨度几年?”

似乎没有人可以直接回答这些问题,培训师总说:

“等一等,之后会示范更多。”

“看孩子的情况而定。”

“你先记下来。”

“可是我有点等不及!”这是我大多数时候的内心OS。

(图:探索物质三态)

成人的学习方式和孩子很不同,成人带有更多的、不同的经历,这些经历的组成方式又很不一样,这也是成人自我认同的主要来源。所以,即使抱着「1500个示范我来了」的巨大的求知之心,我以为我准备好了以谦卑和最开放的心态去迎接传说中的宇宙教育。我其实依然需要用过去的经验、习惯、先入为主的思维方式来处理这些新获得的信息。而有趣的是,在消化和处理的过程中,也确实感受到,当新信息和自己的认知相矛盾时,我首先产生的是对新信息的怀疑。怀疑多少引发了抵触,因为我很难在十来天的时间就否认自己过去三十多年的认知经历。这是一个全新的陌生环境。这种解构自己认知的过程,在体感上,有点难受。

但解构和重构是同步进行的,因为动手的工作示范非常治愈。在认知上的斗争,通常都能在实践中得到梳理、确认或缓解,再回到理论知识时就会有“啊哈”的感觉。像我的同学丹说的,AMI师训学习有三件套,示范学习+监督性练习+作业,让你忙碌到不行。操作性练习都在下午,所以上午学过的示范,下午基本可以上手摸一遍,当然也可以摸两遍、三遍直到你觉得够了为止。疲惫不堪的时候正好有从手到书写的延伸示范,我花了大半个下午,用彩铅和毛笔,抄了大盂鼎顶上的金文,又试着临摹了几个小篆。全过程心无旁骛,极其疗愈。

(图:探索不同工具和不同文体的书写)

用五个伟大故事就能展开探究宇宙的学习之旅,是很神奇的感觉。它确实可以,因为它瞬间打开了我对于以往所有学科学习的兴趣,我迫不及待的想重刷一次自己中小学的知识。每一个伟大故事都铺设的很精妙,像一部以宇宙为主题的戏剧揭幕。这部剧由五个章节组成,每个章节又有其主线情节,众多角色纷纷出场,每一个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自又可以有自己的衍生剧。

每一个章节的主题都很宏大,宇宙、生命、人类、用符号沟通和数字,用长河般的历史进程贯穿了彼此之间的关系,令人恍然大悟。每一个伟大故事又挺长的,一边头疼考试的时候怎么办,另一边你又会感觉它很精炼,没什么废话,服的五体投地。无数关键的事实资料被拟人化,巧妙地融进故事中,每一句都仿佛是暗喻和引申。如果你仔细聆听,或者像教室里的孩子可以一年又一年听,每一次都能再捕捉到一些新的细节。然后循着这些细节抽丝剥茧,又能展开一个新的故事和探索之路。

如果以正确的方式向孩子展示宇宙的概念,这将不仅仅引起他的兴趣,还会让他心生钦佩和惊奇,这是一种比任何兴趣都更崇高、更令人满足的感觉。如此,孩子的思维就会得到调节,变得可以工作了。他今后获得的知识是有组织、有系统的;他的智力也会变得完善和完整,这是因为他已经获得了整体的视野,他对万事万物都具有兴趣,因为万事万物相互关联,且都在宇宙中具有自己的位置,而宇宙则是吸引了孩子所有关注的中心。
玛丽亚·蒙台梭利:《教育人的潜能》,第 9 页

孩子从五个伟大故事开始探索,而成人的师训中,五个伟大故事会被分别归在地理、生物、历史、语言、数学之下。这可能是为了更符合成人的学习习惯,促成师训的目的,也可能因为五大故事可以展开的首个切入点更符合这些主科的侧重点,暂时不去揣摩,反正看似有了学科的归类。但如果你试图按照惯有的思维再进一步整理伟大故事之后关键课程所带出的学科知识(因为关键课程的示范确实是在带出某些学科知识),想将其整理呈树状、线性状或者任何二维形式的图形,几乎是不可能的!到底这个工作属于哪里?像在讲历史,但其实是几何,像在描绘物理的机械原理,但延伸却可以到化学,像在说书写符号的发展,但又是数学的历史背景。这种非线性的关系带给已有认知的冲击,引发了混乱,或者可能更精确些,混沌的感觉。

(图:棋盘板 - 体验长乘法的数位乘法)

好在迷雾中,我们有好几个如金刚护卫般的师姐同行。现场的助理老师们,还有远在外地的学姐们。越男甚至半夜写小文章给我们开小灶,凌晨3点半发帖,从手机屏幕都能感受到她溢出来的满满的关爱。这种在混沌不解时得到高人点拨的感激涕零之情,无以言表。

在阅读以下文章之前,如果你没有接受过AMI的师训,请一定要像越男说的,保持开放的心态。蒙小的科目范围跟传统学科不一样,它更广泛。比如地理范畴,包含了天文学、地质学、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甚至更多。而这些看似是学科的学习,有个很重要的前提,是在一个围绕自由与责任,追求孩子正常化,成人科学观察和紧紧追随儿童的完备环境下展开的。教育设计之缜密和复杂,不是洋洋洒洒几千字可以解释。你可以以猎奇之心围观,但千万不要以一己之见做判断。

延伸阅读:
蒙小地理介绍
蒙小生物介绍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图:图片来自网络)

道,仿佛是目前唯一能帮我解答这些关键课程之间的关系的方式紧密联系的一些示范可能有着一生二,二生三的关系。但再延伸下去,知识瞬间如网状展开,任何一个知识点都可以突然拐弯,链接到一个新的领域,而这个新的领域在某个点又会折返回到这里。这么有趣的学习体验或许才是学习该有的样子

成人不是要提供所有的概念,而是提供几个关键概念。孩子可以通过这几个关键概念去进行探索和深入。我们第一个接触的宇宙媒介是岩石、空气和水。它们的出现是因为宇宙粒子遵守了所赐给他们的规律。一开始的伟大故事为一个可能学习的殿堂打开了大门。但这不只是一扇大门,同时,它的旁边也开了很多小门,打开通往其他知识的殿堂。

示范的学习还在进行,困惑必然伴随。但相比初期,此刻我已经平静很多(毕竟每天在接受爆炸式知识碰撞的历练和打击)。等待,知道如何等待孩子,现在要用同样的耐心等待自己。全新的一条求知之路,让我像孩子一样,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或许可以跟随直觉、兴趣,和内在驱动的那股很神奇的劲儿。不抵抗,接纳,让它发生。

嗯,蒙特梭利成人是观察者,观察者应该将预设和偏见放在一边。

注:本文使用的照片已获得肖像者授权,仅限本文交流使用,请勿借用。

​​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糯米的世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