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结果揭晓
编者按:归纳、总结和梳理年度学术热点,既是对一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系统回顾,也是对现实焦点问题、深层理论问题的折射,有助于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智力支持。2021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经过学界推荐、文献调研、专家研讨评议等程序,现已评选出来。今予公布,以飨读者。
2021
2021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学术月刊》编辑部
光明日报理论部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
入选理由: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总结并阐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2021年度,学术理论界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持续推进,取得诸多高质量成果。1.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来源和重大意义。阐明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2.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理阐释。深入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内容,并围绕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关系、改革与法治的关系、人民立场、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继承和创新、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等重大理论命题,阐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鲜明特征、核心要义和科学方法。3.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探索。聚焦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监察法治,立法工作,生态文明法治,法治人才培养等实践问题,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从各领域、各部门法进行多层次、多视角系统研究。
专家点评:2021年度,学术理论界掀起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热潮。在既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将主要面向以下方面:1.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研究,以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实践要求,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地生根、走深走实,进而在全面依法治国中释放出新的实践伟力。2.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理阐释和体系构建,特别是系统分析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原创性、独创性、集成性理论创新,彰显其真理力量和话语魅力。3.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融通性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对中华优秀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对人类法治文明成果的批判性继承、择善性借鉴,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和人类法治文明思想精华具有内在融通性。要通过深入研究,展示这一思想蕴涵的博大精深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展示其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全人类共同价值。4.加强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的重大专题性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领域,运用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在政治与法治、民主与专政、权利与权力、自由与秩序、安全与发展、法治与德治、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改革与法治等辩证关系中都有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理、法理、哲理,这就需要我们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开展一系列专题研究。
(点评人: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
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伟大历程、
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入选理由: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伟大历程、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具有重要学术价值、鲜明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2021年度,学术理论界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这一重大主题,形成了丰硕研究成果。1.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全面梳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带领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建设、国家安全、外交等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2.从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深刻阐释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创造辉煌历史、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为诠释中国共产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提供了深厚的学理支撑。3.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维度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历史意义和宝贵经验,形成了学科交叉研究态势,既拓宽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也进一步深化了党史研究。
专家点评:学术热点的形成往往与现实密切相关。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学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主要有: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等等。总体而言,学术理论界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1.用大历史观审视和评价百年党史,既有分领域、分阶段的研究,又有整体性研究,将某一问题的研究以百年为考察周期、研究时空,并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置于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高度来评价和定位,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拓宽了中共党史研究的视野。2.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文艺学、教育学等学科,立足本学科视域、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开展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研究,凸显了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优势,特别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史研究方面取得不少突破进展。3.将历史、现实、未来有机结合起来,着眼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总结,注意阐发历史经验的当代价值,体现了中国学术理论界的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和历史担当。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波澜壮阔、厚重宏大,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是一项重大的系统性工程,面向未来,学术理论界还需立足现有成果,充分挖掘和利用史料,进行更为具体的探讨、更为深入的分析思考。
(点评人: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金龙)
中国现代考古学的理论与实践
入选理由:百年前仰韶遗址的发掘,拉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序幕,经过几代考古学人的艰苦努力,中国现代考古学有了长足发展,业已成为世界考古学界不可忽视的重要一脉。值此中国现代考古学开创百年的历史节点,学术理论界回顾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百年探索之路,并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展望未来。中国现代考古学是在社会与学术多方因素作用下形成的,百年间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学科发展之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灿烂成就及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2021年度,学术理论界聚焦中国现代考古学的理论与实践,在以下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1.探讨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理论范式的变迁和理论体系的演进,分析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话语类型和叙事模式,在与西方考古学的比较中辨析其中国特色。2.探讨中国现代考古学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构建中国上古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起的作用和贡献。3.探讨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学科归属,辨析考古学与历史学、人类学的关系。4.总结中国现代考古学过去百年的本土实践经验,谋划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专家点评:中国现代考古学具有历史学的学科属性,并自始至终承担着强烈的历史学使命。百年来,中国现代考古学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在百年发展过程中,中国现代考古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借鉴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研究方法,逐渐摸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类型学、考古地层学、聚落考古学和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方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理论、文明起源和国家演进理论。可以预期,未来的中国现代考古学必将有更多重大考古发现,会更强化多学科合作,会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会产生更大的国际影响力。今后一段时间,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重要任务和时代使命。
(点评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韩建业)
数字时代劳动的哲学审视
入选理由:数字时代,随着信息科技的广泛应用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和劳动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劳动形态、劳动保障和劳动权利等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对数字时代劳动及其本质和形式的探究成为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2021年度,哲学界对数字时代劳动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劳动方式、劳动价值、劳动正义、劳动自由等话题:1.分析数字时代劳动的过程,指出数字技术的介入使得劳动过程开始无缝镶嵌和全面浸润在人的生活中,改变着人与人的交往和存在方式,推进了劳动过程的社会化,加深了劳动者对社会的依赖。2.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剖析“数字劳动”的含义,对比传统劳动,辨析数字劳动与物质劳动、生产劳动的关系。3.聚焦数字时代“数字生产过劳”现象、智能生产中人与其类本质的对立、人机关系背后的劳资关系等话题。4.对数字生产要素的公平配置模式、数字生产结构的均衡性、数字生产的多元共治、数字劳动中人的主体性安置、劳动者的数字技能、劳动时间等具体议题展开讨论,探求数字时代的劳动正义和劳动幸福。
专家点评:劳动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和本质性活动,是社会发展和人的美好生活的基础。迈入数字时代,劳动内容、劳动方式、劳动价值、劳动关系等正在发生巨变,学者们敏锐地捕捉到这些新变化,围绕数字劳动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这些讨论既具有强烈的高科技色彩,又表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1.特别关注劳动内容和方式的变化,数字劳动的本质和基本特征成为讨论的焦点。2.特别关注机器替换人可能造成的技术性失业,以及数字时代的劳动机会和劳动权利问题。3.特别关注“资本的逻辑”和“技术的逻辑”宰制下劳动的新形态、新变化,以及如何实现劳动正义和劳动幸福的问题。当然,由于数字劳动兴起的时间不长,目前的讨论仍然是初步的,诸如智能系统承担、完成任务的活动是否可以称为“劳动”,智能系统能否成为“劳动主体”、是否应该享有“劳动权利”,以及如何保障全体人民拥有平等的劳动机会和劳动权利等,这些新兴理论和实践难题,需要哲学研究者拓宽视野,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
(点评人:上海大学伟长学者特聘教授孙伟平)
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规制
入选理由: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同时,数字经济的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平台作为新的市场主体聚集了大量资本和资源,易产生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问题。传统反垄断理论产生于工业文明时代,其规则及执法在数字经济时代面临巨大挑战。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家都在不断强化数字经济方面的反垄断,并主要集中于平台经济领域。2020年末以来,中央层面召开多次会议,明确要求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重点聚焦于平台经济领域,强调要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把握平台经济发展规律,建立健全平台经济治理体系。如何合理规制平台经济领域的垄断,为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提供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成为学术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议题。2021年度,学术理论界围绕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规制作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1.数字经济时代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问题的重新认识与界定。2.平台经济监管规则的构建与治理思路。3.算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4.平台公用事业性质的探讨。5.反垄断法修改的思路及建议。6.国内外平台经济的反垄断规制比较研究。
专家点评:反垄断既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各国的普遍做法。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反垄断不断强化的趋势,并且主要集中在平台经济领域。随着我国强化反垄断的政策法规密集出台,反垄断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并呈现常态化。2021年度,学术理论界掀起了反垄断尤其是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研究的热潮,各种学术活动非常活跃,学术成果不断涌现。这些成果既涉及传统反垄断分析框架在平台经济领域的适用,也涉及用新的理论和方法来看待和处理平台垄断问题,及时回应了现实需求,有力促进了平台反垄断工作的开展。在国家持续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背景下,国家反垄断局新近成立,反垄断法修订工作即将完成,如何在平台经济领域有效适用反垄断法,还会是未来一段时期的研究热点。同时,也应密切关注我国和欧美国家在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规制方面的差异,不断推进反垄断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以促进发展和规范并重、竞争和创新兼顾目标的实现。
(点评人: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王先林)
新型举国体制下重大
科技创新管理研究
入选理由: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孕育形成的新型举国体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方面发挥了巨大优势,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围绕新型举国体制下重大科技创新管理这一议题,2021年度,学术理论界从多个层面和维度进行了深入研究。1.探讨新型举国体制的发展脉络,辨析其与传统计划经济下的举国体制的区别,并讨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型举国体制的重要价值及作用机制。2.探讨新型举国体制如何将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优势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研究有利于新型举国体制价值发挥的组织机制与实施方法。3.在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背景下,有针对性地研究不同国家的战略选择和战略实践,探讨如何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对科技创新事业进行战略性、全局性谋划。4.围绕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获得重大科技突破的项目,开展案例研究。
专家点评:新型举国体制是我国争取重大突破、实现重大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阶段的战略性举措。对这一问题的探索,要求研究者扎根中国大地,深入研究阐释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中的组织动员和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协同机制;要求我们发展战略性科技力量,以重大任务为导向撬动产学研有效衔接,攻克科技与工业技术发展中的重大难题;等等。2021年度,学术理论界成功破题,通过分析中国及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在科技与创新中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经验,突显了新型举国体制的关键逻辑;通过对全球经济体系与国际竞争的历史与现状分析,指出了理论研究和对策研究的探索方向;通过对若干战略性产业和关键部门的实证分析,为本土理论创新打下了基础。展望未来,应从两个方面深化研究:一方面,夯实中观层面的研究,立足于世界主要国家的历史经验,深入挖掘新型举国体制的具体机制,辨析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互相协作互相促进的关系;另一方面,深耕实践,通过深入的案例研究和比较研究,及时总结和归纳在新领域、新实践中的机制创新,在学习、参与和推动关键突破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出理解社会经济重大变化的理论框架。
(点评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封凯栋)
多学科视域下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入选理由:国家安全是关乎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首要问题。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从全球视野和战略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2020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通知,设置“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2021年度,学术理论界聚焦总体国家安全观展开多学科、跨学科研究,展现了学术理论界积极回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协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问题的担当与努力。例如,政治学界梳理和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国家安全思想发展、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国际关系及竞争等科学议题;管理学界紧扣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问题展开学术讨论;法学界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义阐释与法治宣传、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构建、数据安全法文本解读等进行学术交流;军事学界从国家安全与军事安全关系、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军民融合、学科发展等角度展开探索;图书情报学界就国家安全学科建设、国家安全情报理论、国家安全情报工作等展开学术研究;等等。
专家点评: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维护国家安全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2021年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结合数据安全法施行等背景,政治学、公共管理、法学、公安学、军事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从自身视角对国家安全问题予以深刻思考与回应,针对大变局下的国家安全与治理、国家安全战略与政策、国家安全数据管理、领域国家安全、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国家安全人才培养等主题展开了大量深入研究与跨界对话,从多学科视域丰富了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内容,为推进国家安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参考。国家安全研究的多学科参与以及学科交叉,有利于从多元化、特色化等方面综合把握国家安全的创新发展,国家安全也需要置于多学科视域下进行思维的碰撞与宽领域知识的融合。可以预期,未来国家安全领域将有更多的跨学科对话、交流与合作。
(点评人: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
教授孙建军)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研究
入选理由: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文件。此次改革关联面广,涉及各级各类教育以及教育系统内外。教育评价改革关系整个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对教育改革发展具有导向性作用。2021年度,围绕这一主题,学术理论界主要集中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1.对《总体方案》的政策内涵解读,分层分类研制配套的各分领域评价改革方案。2.在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框架下,对教育评价的治理功能进行研究探索,从宏观总体视角审视当前我国教育评价理念、范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3.开展不同学段和不同教育主体的评价制度研究,特别是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研究、招生考试改革研究、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研究、高等教育学术评价制度研究、教师评价改革研究,对具体领域的评价改革进行理论深耕和成效数据论证。4.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制定不同领域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以科学方法支撑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推进工作。5.通过历史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借鉴国际教育评价理念和实践经验,对标中国实际情况,探索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体系构建。
专家点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高规格文件,把教育评价改革作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特别是2020年10月印发的《总体方案》,对未来5至10年教育评价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2021年度,学术理论界从教育评价改革的不同层面进行了研究探讨,表现出以下特点:1.政策解读与理论探讨并重,研究者既有对《总体方案》的解读和理论思考,又有对新时代教育评价的理论、功能、范式等的深入探讨。2.围绕“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重视对评价技术方法的探讨,例如增值评价的原理与可实现性问题、信息技术对评价技术手段的延伸等。3.关注教育评价的实践应用,既有对评价改革实践落地的途径与模式的探讨,又有对评价落地可能带来的问题的反思。也应该看到,这一领域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制度研究和实践反思层面,研究方法以思辨为主,期望未来的研究中出现越来越多基于数据和证据的实证研究。
(点评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辛涛)
全面现代化与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社会学
入选理由:社会学自创建之始就将解释现代化带来的巨大社会变革作为学科使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迥异于西方的现代化进程,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2021年度,中国社会学界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提出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为引领,在系统总结学科发展成就经验、挖掘历史资源、进行中西文明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凝聚共识,阐发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自身的逻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构建,进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关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1.从理论层面建构和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新发展社会学”等标识性概念的研究框架、方法体系及发展脉络。2.通过纵向的历史镜鉴和横向的文明互鉴,以社会学视角总结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有要素和实践逻辑。3.基于经验研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回应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如城乡基层治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网络安全等。
专家点评:一个现代化的社会,是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的社会,呈现出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中心使命是揭示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2021年度,中国社会学界按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的要求,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重大战略需求和现实问题,不断加强文化自觉、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不断加强理论和政策创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理论体系,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全面推进,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的发展提出更强烈的需求、提供更丰富的素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全面现代化的推进方略、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与社会机制、社会老龄化与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美好生活与社会政策、科技革命与数字社会治理等内容,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点评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
人口学院教授冯仕政)
碳达峰碳中和与绿色转型
入选理由: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为实现“双碳”目标,我国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2021年度,学术理论界围绕“双碳”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1.围绕“生态兴则文明兴”“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等重大命题,系统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的“双碳”概念、目标以及相关理论与实践。2.围绕“双碳”目标,从碳核算、减碳措施、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碳经济等角度,开展有关节能减排、产能治理、绿色经济、能源安全、能源革命、油气资源开发与利用、清洁能源发展、电力市场发展、储能与氢能发展、垃圾焚烧治理、生物能源和地热能开发与利用等研究。3.围绕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展碳汇、碳配额、碳金融等问题的研究。4.中外“双碳”进程的比较研究,如各国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的实践探索、目标定位、政策工具,以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担当作为。
专家点评:绿色转型要求经济发展摆脱对高消耗、高排放和环境损害的依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绿色转型的题中应有之意。碳达峰碳中和是绿色转型的抓手、测度和推力,绿色转型则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技术选项和实现路径。在现实中,能源工业、制造业、农牧业、金融服务业以及森林湿地海洋的保护与利用,都需要考虑“双碳”目标。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具有目标导向、时间刚性的进程。我国作为经济体量位居世界第二的发展中国家,未来对能源需求还将持续增加;与此同时,我国面临以高碳的煤炭为主导的能源消费结构,减排的选项有限,碳达峰碳中和在时间进程上比发达国家更为压缩。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要坚定不移推进,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未来,关于碳达峰碳中和与绿色转型的研究还将随着实践的推进不断得以深化。
(点评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
研究所研究员潘家华)公众号,请点击上方蓝色的“学术月刊”,或扫描左侧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