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佩奇》刷屏遭质疑,被亲情感动很丢人吗?
作者|甄苗条 菠菜 编辑|曹虎虎
被最质朴的亲情感动,不丢人。
昨天深夜,一支短片在悄悄刷起了屏,成为2019年第一个朋友圈爆款。
“真实、感人又好笑”,很多人因为这支短片,一时百感交集。
影片里,住在大山里的爷爷想给城里的孙子一份春节礼物,好不容易打通电话,脆弱的信号只传递过来一句“想要佩奇”。
老人使用的老式手机通讯功能差,需要到空旷或者高地才能通话
于是,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人,开启了自己的寻找佩奇之旅。
老人郑重地戴上老花眼镜,翻起了落灰的字典,从“佩戴”一路查到“配种”,就是查不到啥是佩奇。
老人穷尽了一切人脉和方法去找答案,他甚至去了广播站,让全村人给他解惑。
但老人却总是碰到错误答案,比如在商店找到了佩琪护发素:
比如坐上了真人张佩奇开的小货车,
比如被下棋爱好者忽悠:“佩棋我知道,好像跟跳棋差不多”。
直到老人找到在北京当过保姆的老三媳妇,才得知佩奇是“猪,小猪,红的”。
于是下一幕,老人提着红漆桶,跟无辜的小花猪面面相觑。
被逗乐的老三媳妇看不下去了,告诉他:佩奇是动画片,长得跟鼓风机似的……
于是老人忙活开了,锤子、锯子、电焊轮番上阵,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尝试,执着而愚笨地想要靠近正确答案。
后来,儿子接他去城里过年。老人安顿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早早备好的年货拿给儿子一家。
当然,还有这个让儿子、儿媳、孙子瞬间失语的礼物——
老人特意拿崭新的红布小心地包起礼物
那一刻,每个人的眼神都被点亮了。
你看,虽然爷爷不懂孙子所说的“佩奇”,大山不懂网络是什么,但亲情总会冲破这些,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让你温暖满怀。
回忆一下,有多少次我们都用“不跟你说了,说了你也不懂”来搪塞父母,但其实,父母是最想要弄懂我们的人。他们就像片中的爷爷一样,执拗地问着“啥是佩奇?”。
每个人都能从短片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也许你是那个跟不上时代的老父母,不知道怎样追上孩子的脚步;
也许你是在异乡打拼的年轻人,平时太忙,只顾得上自己兵荒马乱,却忘记了怎么亲近父母。
这两条分支线,即将交汇于春节——一个相互理解、相互弥补的最好时期。
回家过年,是一种信仰
短片的最后,老人和儿子一家人团聚,在电影院里看了一场合家欢的电影。
“团聚”二字好像有种魔力,牵引着四散的人们回到自己的起点。
去年春运见证了29.8亿人次发客量,相当于全球40%的人进行了一次大型人口迁徙。
如果不是怀有“回家过年”的信仰,人们根本不需要大费周章,也根本不需要去捱过这么崎岖艰难的回家路。
2016年,央视春晚一条“乘摩托车过年回家”的公益广告,短短两分钟,看哭了所有人。
在短片里,这些骑摩托回家的农民工,将给孩子买的新衣精心装进行李,对待自己却很马虎,临行前只胡乱塞了两口馒头。
从广东肇庆到贵州石阡,920公里的距离不曾吓退他们。
肆虐寒风、昼夜兼程都被他们的车轮碾在脚下,车速飞快地把一切甩在身后。
快一点,再快一点……
眼前似乎能看到母亲正做着她的拿手的菜,她沟壑满布的脸挂着一辈子看不腻的微笑。
穿过群山林地,最后,摩托车开进了村子,新衣穿在了娃娃身上,老母亲捞起了锅里的鱼,一家人围坐在了一起。
“叮”——酒杯发出碰撞的声音,游子回来了,父母悬了一年的心终于放下了。
“一颗中国心,要过团圆年;昼夜不停,风雨兼程,只为回家。 ”这样的摩托车“铁骑”大军,不只出现在影片中。
在中国南方,每年有高达几十万人选择骑摩托车回家过年。因为不会使用网络在线购票,不少农民工只能在车站窗口排队购买。很多时候,辛辛苦苦排到自己时,票却已经售完了。
买不到火车票,大巴车票又太贵了。可能对很多人来说,几百元的车票只是一顿饭钱,但对他们来说,就是孩子的玩具,老人的新衣。
因为买不到票,因为省钱,也因为家乡的路太过崎岖、转车困难,即使有高铁,每到年关,还是有摩托车大军不畏辛苦,行驶在回家的路上。
春节,除了努力回家的人,还有一群想回家却回不去的人。
对于一些特殊的家庭来说,留给他们回家过年的时间只有3分钟。
有一位跑春运的女乘务员,为了让所有人回家,她不能回家。
在凯里站的3分钟停靠时间成了她和孩子的约定。
盼了又盼的会面,当孩子终于冲破人群站在妈妈面前时,却变成无语的凝视。
妈妈看着孩子,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孩子在停顿片刻后,却背诵起了准备了好多天的乘法口诀。
原来,孩子以为“如果不会背乘法表,就不能进镇上的小学,更无法见到妈妈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站台上只有孩子背诵口诀的声音。妈妈想阻止,一旁的妹妹却说“让孩子背完吧,他背了几天几夜了”。
列车发出“呜呜”的轰鸣声,列车长在催促她,她匆匆抱了一下孩子,赶紧上车。
最后,隔着车门,孩子用稚嫩的声音背出了“九九八十一”。
相顾无言,噙住眼泪,给对方一个微笑作为结尾。
这是陈可辛去年拍摄的春节贺岁片《三分钟》,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故事的原型,来自列车员刘钟。
2017年2月4日,衡阳火车站,值班的刘钟发现丈夫和儿子又在站台上等她。儿子带来了她爱吃的米粉,还拿着作业本给她看,上面用拼音写着“ma ma wo ai ni ”。
每逢春运,总有一群人无法和家人团圆。薛军是济南铁路局的一名火车司机,过年不回家对他来说已经是常事。他说:
“能把更多的人送回家,我觉得很高兴。”
来源:二更视频
3分钟很短,短到来不及问清你今天穿得暖不暖,早餐吃得好不好,功课跟不跟得上。
3分钟又很长,足够一次紧紧的拥抱,一次深情的对视,和背完一次九九乘法表。
火车继续启程,驶向其他人的目的地,带走的是家人间来不及诉说的思念。
过年不能回家的滋味,大概是只有亲历者才清楚的苦涩。
中国人向来是注重血脉亲情的,“回家”和“团圆”这样的词汇总是勾起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许多人在外打拼了一年,虽然平时也会跟家人联系,但视频镜头再怎么高清,也比不上摸一摸头的亲密无间。
广州地铁站里,蹭WiFi与家人视频的农民工葛远征
许多留在老家的父母亲人,一年到头最盼望的就是全家团圆。
但有一道残忍的计算题是——“你算过今生还能和父母见几次面吗?”
即使父母能活到100岁,你每年能回家两次,那余下还有多少次?
每一次,关于团圆的主题都同样催人泪下,这也许正是中国人血液中不可抹去的情结。
父母的爱,那样“笨拙”
去年的春节过后,一条关于“行李箱和后备箱”的微博话题火了。
看着网友们晒出的春节回家后,爸妈给装的行李箱、后备箱,开始时候觉得特别好笑,可是看到后面,越看越觉得想哭。
“一行李箱的肉包子,沉也要带着”。
@Jumbo_eline/微博
母亲做的30斤煎饼。结果托运的时候超重了,大叔于是拿出来了自己拎着。
“一只活的大公鸡,我赢了吗?
@东风呛咚呛/微博
“奶奶带给我的饺子,不会写字的她装了这个让我区分馅料”。
@Simple-小璐/微博
“一卷卷的卫生纸,家乡产竹子,老妈说这是竹浆纸,好得很😂”
@寻找家明Eternity/微博
除了行李箱,还有后备箱。
有的爸妈,给塞了满满一后备箱的馒头。
@妳是额的信仰/微博
一桶一桶灌的香肠、做的腊肉,还有家里的土鸡蛋。以及,爸妈自己种的大白菜。
@逸园杂记/微博
“爷爷每次都让塞满车才能走。对了,爷爷今年已经90岁了”
@GaGamuamuamua/微博
父母很少表达出口的爱,常常都是以这种方式,默默表达着。
元旦小长假,阿芳家三口人照常去到老人家里,一同吃个了个晚饭。晚饭上,是酱拌萝卜干、鸡蛋黄花菜、干豆角炖肉,都是妈妈从秋天开始,就自己开始晒的干菜。
妈妈晒的干豇豆
食物都很有嚼劲,可能是母亲亲手做的缘故,吃起来有种温暖的味道。阿芳一家人吃的很欢喜。
隔了几天,很少去阿芳家的两位老人,突然来了。四只手里都拎满了包裹。
解开包,里面是用塑料袋和牛皮纸,一包一包包好的黄花菜、茄子条、萝卜条、豇豆。阿芳的妈妈说:
前两天你们走的匆忙,我在厨房收拾,忘了给你们装一些带回来。这不,今天暖和,我和你爸就出来遛一遛弯,顺便给你们带来些。
阿芳一时有点哽噎。
她知道,父母出来遛一遛弯,是不会转两次公交,再转地铁,大老远走来的。
而且母亲晕车,平日里都是能走就不坐车。
冬天里的这么一趟折腾,只是因为看他们一家那顿饭吃得开心。
小杨结婚,他的母亲从村里的家中,背着三斤多的新棉花,来到定州给他送来。
辗转了城乡客车、火车之后,到了定州之后,还有一段路没有能坐的公交车。老人家节省惯了,舍不得花钱打车,于是就背着那些东西,走了将近一个小时,到了小杨的家中。
小杨看着母亲哭笑不得,家里都是桑蚕丝被、羊绒毯,他指着跟母亲说:
“我这里不缺被子啊,而且,现在想买个被子多容易啊,商场里什么样子的没有,怎么非要这么折腾过来。”
老人固执地说,你们试试吧,我给你们缝个新被套,今年新的棉花,又轻又暖的。
这就是中国爸妈。
或许他们年轻的时候节省惯了,或许他们很落伍,或许他们接受不了很多现在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
但是对孩子的爱,一直都那么笨拙而固执。我们的一句随口说说,就是他们的大动干戈。
小时候,喜欢吃什么菜,跟妈妈说了,她就会一次又一次地做那一道菜,直到我们吃烦了为止。
长大了,哪怕我们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在爸妈那里,我们似乎永远还是那个小孩子。
或许父母没有很多的钱;很大程度上,他们也不善于表达。
但他们这辈子一直都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拼命把自己能给的最好的东西,全都给你。
亲情,它最朴素,也最动人。
是时候告诉爸妈——“我想你们了”。
▼
回复“佩奇”获取春节暖心广告合集
- END -
/ 点击图片阅读以下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