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大渡水聚 云母花开——四川丹巴白云母国家矿山公园
大渡水聚 云母花开
——四川丹巴白云母国家矿山公园
撰文/范晓 摄影/范晓
在青藏高原东缘的横断山区,在邛崃山脉与大雪山脉之间,大金川、小金川、东谷河、革什扎河四水汇聚后,始成大渡河。令人称奇的是,这五条河的峡谷以及峡谷间的山岭,以四川的丹巴县城为中心,呈放射状撒开,好似大地上绽放的花朵。这一独特的地貌,在上世纪末经由卫星照片披露于世,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而在这朵“奇葩”的中心,也是举世闻名的丹巴白云母矿所在地。2005年8月,以丹巴白云母矿山为中心,包括丹巴境内的诸多自然与文化景观地,由当时的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了国家矿山公园,并于2009年11月正式揭碑开园。
五条河谷交会,以丹巴为中心的莲花状地貌。底图据google earth 为便于读图,图片方向为上南下北。
位于丹巴县城大金川河畔的国家矿山公园主碑。
2009年11月,观看丹巴白云母国家矿山公园开园揭碑仪式的丹巴民众。
白云母,是一种硅酸盐的矿物,可以剥分成很薄的片状,透明无色,具弹性,俗称“千层纸”。因为其很好的电绝缘性、耐热性、抗压性以及稳定的化学性质,成为优良的工业绝缘材料和填充材料,在电气、建材、化工等行业有广泛的用途。
丹巴白云母矿产出有世界罕见的特大号云母片,且含铁最低(意味着绝缘性能最好),耐热性能最好,其质量在包括内蒙古、新疆等中国的主要白云母产地中居首位,而且质量也超过印度等世界上著名的白云母产地,为世界之翘楚。丹巴发现的最大白云母片,面积可达3000平方厘米,其白云母片集合体的矿块厚度超过1米。1939年,丹巴选送五张特大云母片,到美国首次参加世界矿产博览会,曾引起轰动。
丹巴的白云母矿石。
丹巴很早就发现了白云母矿,据清代《丹巴图志》载:“本县边古、岳扎产云母石”。1911年开始,先后有本国及外国的商人在此进行开采,产出的云母销往重庆、汉口、上海等地,成为中国开发最早的云母矿之一。
1949年以后,丹巴建立了云母矿公司,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白云母生产基地,鼎盛时职工超过3000人。通过系统的地质勘探,查明丹巴白云母矿总储量超过1.8万余吨,居中国第二位,矿区内共圈定优质白云母矿脉426条,白云母矿化脉707条,单脉储量大于100吨的有34条。整个矿山由九个规模较大的矿区组成,呈带状分布在丹巴县城周边的边古、瓦坝、聂呷、甲居、纳顶等地。
在海拔2500米至3500米的地带,因气候、交通条件较好,设立了固定的矿区;而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带,由于每年积雪时间长,交通运输不便,曾经采用五六月份派工人带帐篷上山突击开采,十月初返回的办法。有意思的是,云母质量较好的大矿脉,多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带。大概也说明,要得到更好,也要付出更多。
由丹巴甲居藏寨眺望大金川对岸的丹巴白云母矿甘地工区,可以看到矿硐外堆积的灰白色矿渣堆。
白云母矿的形成得益于特殊的地质背景,丹巴是四川一个十分典型的地质与矿床天然博物馆,攀枝花-西昌、龙门山、鲜水河三支古裂谷系,在丹巴附近联接成为Y字形,这里是地质历史上构造活动的一个热点。
距今约2亿年前的印支期造山运动,四川全境经历了由海到陆的转变,东部成为大型陆相盆地,西部隆起成造山带,丹巴正处在川西造山带的东缘。由于板块之间的挤压碰撞,在丹巴一带不仅形成岩层上拱的构造穹窿,还因为地壳内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熔融,形成混合岩化的热穹窿,富含矿液的高温流体和岩浆体,贯入到穹窿外围的岩层裂隙中,冷却结晶成一条条壮观的伟晶岩脉。伟晶者,硕大之矿物晶体也。伟晶岩脉中含有许多硕大的白云母及其它矿物,由此造就了罕见的丹巴优质白云母矿床,它也是世界混合岩化伟晶岩型白云母矿床的典型代表。
丹巴及附近区域的地质图,图片中部的绿色部分为丹巴穹隆核部出露的古生代地层与变质岩。
丹巴穹隆中岩层因高温熔融形成的混合岩。
穿插于混合岩(深色部分)中的伟晶岩脉(浅色部分),伟晶岩脉中即出产白云母,以及云母家族中的黑云母、金云母等,伟晶岩中的其它矿物还有长石、石英、角闪石、电气石等。
含有白云母的伟晶岩矿脉。
著名的丹巴穹窿构造,在后期地壳抬升遭受侵蚀的过程中,河流又沿着穹窿核部断裂密集的软弱部位下切,使原来隆起的构造高点,被切割成诸多峡谷汇聚的低地,这种高低转换的地貌现象,也被称为“地形倒置”,这也许是丹巴成为莲花状的山川交会点的原因之一。
造山运动不仅形成了白云母矿,在构造和岩浆活动中,围绕丹巴穹窿,因为地壳中温度压力的渐次变化,形成了不同变质矿物的分带,它可以和世界上经典的苏格兰巴罗式变质带相媲美,并使丹巴成为世界上研究中压相系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的最佳地区之一。20世纪40年代,著名地质学家程裕祺先生,正是通过对丹巴变质带的研究,成为了中国变质地质学的开拓者。
在丹巴的山崖岩壁上,矽线石、蓝晶石、十字石、石榴子石等不同变质带的矿物,不仅成为地质研究的标本,也成为人们寻觅宝玉奇石的对象。岩层里的各种岩脉,经年风化,被大自然雕凿出一幅幅龙蟠蛇行的天然图画。
丹巴变质带的岩石中,典型的变质矿物,蓝晶石(蓝灰色的短柱状晶体)、石榴子石(紫红色的粒状晶体)、黑云母等。蓝晶石因纵向上和横向上硬度差异很大,又被称为“二硬石”。地质学家根据这些矿物在岩石中的分布,划分出不同的变质带,代表了岩石形成时不同的温度压力环境。
丹巴变质岩(深色部分)中的伟晶岩脉以及石英脉(浅色部分)。
丹巴白云母矿仅在1951年至1988年的38年间,就采出可直接作为工业原料的白云母约1.8万吨,它要求云母片的面积大于4平方厘米。面积小于4平方厘米的“碎云母”也可加工成云母粉,并具有广泛用途。迄今为止,丹巴碎云母的生产量已超过10万吨,每年输出在2000吨以上。据建矿后40多年的统计,国家累计投资约2900万元,工业总产值约1.1亿元。
在历经沧桑岁月、百年辉煌之后,除了少数矿区之外,目前大多数矿区已停采。虽然探明的可采储量已近枯褐,但地下埋藏的地质储量仍很丰厚。此外,凭借丰富的矿山遗址和深厚的矿业文化积淀,丹巴建立了国家矿山公园,向人们展示这份厚重的地质遗产和矿业史。
公园内废弃的甘地、403、甲居等矿区,已开辟为矿山遗址景观地,可供游人参观。在这些矿区内,您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条含白云母的伟晶岩脉蜿蜒于深山之中。当您进入遗留下来的这些采坑或矿洞时,或许会穿越时空隧道,去领略矿工们开发矿业的艰辛。
这些矿山遗址依山临峡,与甲居等美丽的嘉绒藏族山寨相邻相望,尽揽雄奇风光。位于革什扎河边的杨柳坪云母厂,有云母纸、云母板、云母珍珠粉的生产车间,可以完整地向人们展示云母选矿、加工的全过程。
丹巴白云母矿甘地工区的矿硐遗址以及矿渣堆。
丹巴白云母矿甘地工区的工房废墟。
丹巴地区复杂的地质结构,陡峻的高山峡谷地貌,使得这里成为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等地质灾害的易发区。公园内有丹巴后山滑坡、根巴沟滑坡、岳扎乡鹅狼沟泥石流、巴底乡邛山沟泥石流等多处重要的地质遗迹景观点。
2005年1月,丹巴县城后山发生大滑坡,滑坡长300米,宽250米,平均厚度30米,总方量225万立方米,主滑面最大位移量达到每日31.3毫米,滑坡体如整体下滑,县城三分之二将被推入大渡河,其治理难度世界罕见。
这一事件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国著名的地质灾害治理专家及工程地质专家云集丹巴,现场建立了48个仪器监测点,经多次会诊,实施了在滑坡体前缘用砂石压载,减缓滑速;在滑坡体中部,用预应力锚索将滑坡体与山体连接锚固的应急治理方案。到5月下旬,完成滑坡前缘砂石堆载7170立方米,锚索施工284根,共12780米,有效控制了滑坡下滑。
在对丹巴后山滑坡进行应急处理后,又对滑坡开展了一系列的后续治理,以排除该滑坡对丹巴县城造成的隐患。同时还对滑坡体进行绿化和整治,开辟为公园。丹巴后山滑坡不仅成为滑坡治理的典范,也已成为重要的地质遗迹景观,以及减灾防灾科普教育的良好场所。
丹巴后山滑坡的前端,已经过治理,有施工完成的挡墙和锚索,还可看到滑坡体前端被破坏的房屋。滑坡体前端是丹巴建设街的街道。
丹巴滑坡体上施工的锚索群,大量锚索通过钻孔把滑坡体和山体连接固定在一起,以控制滑坡体的移动,它就像鞋钉把鞋跟和鞋帮钉在一起。图片中那些凸起的黑点,就是锚索的外端,好比鞋钉的钉头。
丹巴滑坡体上的金属拦网,用于拦截崩塌的滚石,它也被称为“被动网”。
丹巴滑坡体上,铺挂在岩石崖坡表面的金属网,用来防止岩石的崩落,它也被称为“主动网”。
丹巴矿山公园东部,屹立着苯教神山——墨尔多山,它位居藏区八大神山之列,主峰海拔5105米。《墨尔多神山志》记载:山上共有一百零八个圣景,千余处景点。主峰北面,群峰争雄,被称为有喜马拉雅、冈底斯、阿尼玛卿等藏区8大神山的缩影;主峰东面和西面,有数十座造型各异的孤峰、石柱及洞穴,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石人、石狮、自生塔等奇特景观,这是由石英岩、花岗岩、石灰岩等经风化形成的地貌奇观。
丹巴墨尔多山,泥盆系石英岩形成的塔峰,状若佛塔,被当地嘉绒藏族称为自生塔,塔峰旁建有寺庙。
丹巴墨尔多山,石灰岩形成的锥状尖峰。
丹巴墨尔多山的奇峰异石。每年7至8月,是嘉绒藏族在墨尔多山转山朝拜的季节。笔者翻拍自墨尔多山嘉绒藏族村民的照片,因清晰度不够,笔者将照片处理成蜡笔画艺术效果。
丹巴黑金寺壁画中的墨尔多神。
公园所在的丹巴历史悠久,很早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在中路乡发现的距今5000年左右至3000多年前的石棺葬遗址,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之一。
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川康边的古羌、吐蕃、古夷诸部长期交错杂居,相互融合,形成了以丹巴为中心,包括金川、小金、马尔康等在内的嘉绒藏区。嘉绒,为“嘉莫查瓦绒”的简称,意为“女王的河谷农区”,在这个汉藏之间、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高山峡谷区,因特定的地理、社会背景,孕育出了具有浓郁的地域农耕特色的嘉绒文化。
丹巴中路乡新石器时期的石棺葬遗址。
墨尔多山的嘉绒村寨。
在山村路上行走的嘉绒藏族妇女。
小金川河谷坡地上的嘉绒村寨与梯田。
丹巴巴底乡的嘉绒藏族歌舞。
嘉绒文化的特点体现在建筑上,就是著名的高碉。丹巴高碉的数量和规模居中国之冠,因此被誉为“千碉之国”。这种就地取材、石头砌筑、高大雄伟的碉楼,作为防御设施,配合以险峻的地形,在乾隆年间的大小金川之战中,让清朝军队吃尽了苦头。
丹巴境内现存古碉562座,而这只是历史上曾经构筑的碉楼的一小部分。碉楼高度多在30米左右,高者可达50至60米。平面呈多角形,类型繁多,其中4角碉536座,5角碉1座,8角碉24座,13角碉1座。仅梭坡、中路一带,集中分布的高碉就超过175座,碉与碉之间相互呼应,凭寨连宅,依山就势,形成蔚为壮观的碉楼群。据考证,丹巴高碉建筑年代为唐代至清代,起始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丹巴古碉既是防御设施,也是一种财富和精神的象征物。
依托高碉的嘉绒藏寨民居,也极具特色,尤以丹巴的甲居、梭坡、中路、革什扎和巴底最为可观。林立的古碉、鳞次栉比的藏寨、葱茏的果园、近处的峡谷、远处的雪峰,构成一幅摄人心魄的风情画。
丹巴梭坡乡的嘉绒藏寨与碉楼。
丹巴梭坡乡倾斜的碉楼。山坡上的堆积体受重力影响会缓慢地向下蠕动,建筑在上面的碉楼也会随之慢慢向山坡内侧倾钭,这些倾钭的古碉楼堪与意大利的比萨钭塔媲美。下图为八角形的高碉。
丹巴梭坡乡的碉楼。不打地基,利用当地石材,直接在坡地上砌筑,所用石头下大上小,碉楼整体向上呈逐渐内收的梯形,石块交错叠置,立面平整如削,体现了高超的建筑艺术,千百年中历经多次地震,屹立不倒。碉楼与村宅相连相通,成为一个整体的建筑体系。
丹巴甲居,残破的碉楼。
丹巴大金川两岸,嘉绒藏族的村寨田园。
丹巴甲居嘉绒藏寨的春天与秋天。
丹巴甲居的嘉绒藏族妇女。
丹巴甲居,典型的嘉绒藏族餐食,有土豆、火烧馍馍、藏香猪肉、青稞酒、奶茶。藏香猪肉是当地特色美食,将猪肉用石板压制,然后自然晾晒、霜冻、风干而成。
“云母映溪水,溪流知几春(唐·刘长卿);
“君家云母障,时向野庭开。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画来”(唐·王维);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唐·李商隐);
“云母屏薄望如空,水精帘疏不碍风”(宋·陆游)。
古代中国,云母,常常被文人骚客,官宦富家,作为厅堂屏风的华丽装饰,并留传下来许多有关云母屏风优美动人的诗句。
如今在丹巴,云母的发现与开采,见证并伴随了嘉绒藏区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丹巴白云母国家矿山公园的建立,将在四川的旅游西环线散发出耀眼诱人的光采。
峡谷中的大渡河第一城——丹巴。
微信公众号相关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