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的门派之争,来啊,互相伤害啊!
一个有趣的心理咨询行业信息平台
拉康心理
知乎网友:
中国心理咨询行业的圈子不大,在这个行业里混了14年了,和各种各样的心理咨询工作者认识和交流过,对于行业有个粗略的了解,通过简单的总结心理咨询行业的从业人员的分类,大致可按照出身和观念来分为三派:医院派、学院派、江湖派。
三大门派之间互相指责,互相看不起,互相排斥,同时也互相合作,互相依存,互相学习,形成独特的中国心理咨询行业文化和特色。
1、医院派
也可称为医学派,主要是指医院体系里精神科的医生,包括经历长时间医学培训体系下出来医生背景的心理学从业者。
医院派的显著特点是看不起心理咨询,也不太相信心理咨询的作用和效果,采取的模式是西方医学的经典模式:诊断,然后开药。
也就是“对症下药”的强迫性习惯模式。
对于心理疾病症状诊断研究和药物研究的兴趣远远大过人本身(如何去通过关系和咨询来解决来访者的内在心理问题)。
惯常的语言就是:“他们那群搞心理的人在搞什么啊,什么用都没有,还不如用什么药来得快。。。”
因为心理调整的速度太慢,效率太低,不如诊断和开药来得快和效率高,同时还不太需要耗费精力,用行业的话来说有诊断强迫症和用药强迫症。
而且离开了这两项,真正进入心理咨询中,有时反而不知从哪里入手。
药物最能消除心理医生的焦虑,却不能解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
只是中国人比较信服大医院的权威,所以医院的生意最好。
2、学院派
通过正规的心理学本科研究生博士学历的教授和学生们,国外留学回来的各种学历心理学工作者,或者经过了某个流派正规系统培训的工作者。
一般具有系统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懂得理论相当的丰富,讨论起来都是一套一套的,相当的专业,言必称“某某”,心理优越感很强。
缺点是大部分缺少社会实践经验和心理咨询经验,在人性和自我修炼上略显单纯,但专业优越感的支撑让其难以真正的去修炼这一块。
同时对于某些心理理论和学派相当的执着和自恋,门派观念重。
比如可能是精神分析方向,家庭治疗方向,认知行为方向,脑神经科学方向,等等。
同时会对其他的流派和方法非常的排斥,有点学术之争的意味在里面。
学院派有时很看不起其他的门派的同志们。
缺点是学院派在咨询中比较容易遇到职业瓶颈,迷失方向,有时也会在咨询中不知所措,特别是固守的某派理论无法产生效果时,会导致职业的危机感比较严重。
市场营销观念有时很差,学究化气息有些重。
3、江湖派
没有太多的医学和心理学基础,半路出家,对心理学和心理咨询感兴趣,考过心理咨询师考试或者参加过一些心理咨询技术的学习,同时想通过心理咨询来实现自己的“某些方面价值”的心理学工作者。
江湖派对于正规的心理学和医学的学习有相当的难度,因为时间和精力跟不上了,所以对于特别实用和有效的技术非常感兴趣,比如流行的家庭治疗、催眠、意象对话、音乐治疗、内观疗法、绘画治疗、舞蹈治疗等技术,不需要太多的理论基础。
其实要真正掌握这些技术,还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和专业的基础的,不过有时不能考虑到这么多,直接学习,直接上手,主要以赚钱或者某种利益为目的。还有一个特点是,江湖派有时与各种传统文化知识有所链接,比如易经、佛教、基督教、国学、中医、塔罗牌、颅相学、算命、瑜伽、灵性等等,蒙上一层玄之又玄的神秘色彩。
江湖派的优势在于比较能包容各种理论技术和方法,以实用为目的,市场推广和营销工作做得比较好。
缺点是没有太多的基础,对于心理咨询行业本身很多需要规范的标准和原则无所顾忌,让普通民众对于心理咨询行业有很大的误解,甚至基本的原则如保密,咨询关系,助人情结的泛滥,对某种技术过分夸大,心理游戏模式的重复,移情和反移情问题的处理(和自己的来访者不断结婚)等。
这三大门派都有其优缺点,作为清醒者,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良好的个性化整合,可以有针对性的吸纳医学派的严谨和认真,学院派的专业和理论,江湖派的灵活和实用等方面的优点,融合心理咨询的道与术,严格规范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态度,从自身做起,做一个合格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徐凯文:
我们现在学习的基本上都是西方心理学,学了那么多年了,但基本上还是在做一个搬运工的工作,还挺贵的,参加各种培训非常贵。
那这样一些方法是否有效呢,我们有一个所谓科学的标准,叫循证治疗,然后似乎都证明他非常有效。
但自从我开始做一些实务的工作,尤其是在北大负责危机干预工作后,我就会发现有一个基本的现象。
我想谈两点。
第一点就是中国的大学生自杀预防工作一点水分都没有,比西方比美国要强的多。
我们的自杀率大概只有美国的1/3甚至1/6,而我们中国人自杀率远远高于美国,这又是为什么?
我们做一个简单的类比,比如说马里兰大学和北大都是世界排名40左右的高校,都有4万多学生,它们有61个专职的心理咨询师,我们这连合同制加在一起只有10个,但是我们的自杀率可能只有它们1/10。
所以从这个现象开始,我在想我们大概有足够的数据支持,证明我们大概已经有很多很有自己文化特色和成效的工作模式了。
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一直认为美国人先进的,坦白来讲以我个人的观点,改革开放30年,我们就是全面美国化的。
你到高速公路上去会发现高速的标志都是美式的,我们这么彻底的美国化了以后,当然很多地方都非常像美国,我们也取得了经济成就。
但我想提醒大家一点,我们取得的其中一个成就是,我国精神障碍的发病率从八九十年代的1%左右,增加到2005年的17.5%。
而我为什么说这个事情跟美国有关系呢?
因为美国人的精神障碍发病率是全世界最高的,26.4%。
所以美国人发展出这么多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然后美国每574个人当中有一个心理健康工作者,比如说拿北大和马里兰大学比的话,他们是我我们的6倍,但是他们的自杀率比我们的低了吗?他们心理健康水平更高了吗?
看来事实不是!
我们是不是要像美国一样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按照美国模式去做这项工作?
我个人认为美国的这种模式看起来不太成功。
从个别技术上来讲是成功的,整体上其实不成功。
为什么会这样子呢?
我们再往前走一步。
我在北大开一门课,这门课是讨论课,叫精神障碍的本质。
本质是什么呢?
就是我们会发现,在美国这样一个商业文化和资本文化的这样发达,所谓的民主制度下面有一个非常强的力量,就是要尽可能的使更多的人有精神障碍。
我不知道我说清楚了没有,也就是说他们会努力改造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使得更多人能够符合它,然后就有机会给他们吃药。
而且这种倾向非常明显的影响到了现在的中国精神病学界。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现在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这个同学情绪低落,然后按照精神卫生法我们肯定会转介他去看精神科医生。
我们北京市最好的精神病院,国内排名前十的专科医院,我发现有个特点,就是我们很多抑郁的学生特别容易被诊断为双相障碍。
你要知道这有本质的区别,双相障碍的重性精神病,抑郁症不属于重性精神病,重性精神病是要进行社会管理的。
那为什么会这样子呢?
因为我们去问这样的一些同学,你有什么兴趣爱好吗?
我有啊。
那你可以说具体点吗?
我到北大参加了四五个社团,什么爱心社、流浪猫协会、什么山鹰社、什么自行车协会。
OK看起来兴趣很广泛,很有活力。
那你会不会经常熬夜啊?
会啊,我老是觉得经常熬夜,我经常到北大附近的那个麦当劳去熬夜。
你觉得自己怎么样?
我觉得我自己很不错,我觉得很优秀,我觉得我应该比大多数都强。
双相障碍!
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双相障碍!
所以你们注意到吗?
我可以举很多很多例子。
美国的精神障碍的发病率是在持续的上升,其中有不可磨灭的努力,是在努力的把人疾病化。
因为这是一笔大生意。
每年处方量最多的药物当中,至少有3到4种是精神科药物。
你不要以为精神科是在所有科室当中是最小的课,但它的处方量最大的。
因为每个人都会抑郁吧,每个人都会焦虑把。
你有病,我有药,赶紧来买!
这真的是人类追求的幸福的真正状态吗?
所以,我会觉得我们要始终保持一个独立思考的精神。
是不是美国人说的一切都是对,显然不是!
这是我要说的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我们刚刚谈到文化,谈到犹太教。
我曾经有一个来访者,跟我说过这样一个情况。
他在我之前找了另外一个咨询师,非常有名,他在那做了20多次治疗,从外地到到北京来。
做了20多次治疗这个咨询师基本上没说过话,可能有些单音节词,比如说嗯哼!
那么多次治疗以后来访者一直不知道自己究竟怎么回事。
但是他觉得这是个非常聪明的咨询师,他的每一个单音节可能都是有治疗意义的。
所以20多次以后,他终于忍不住了。
因为花了2万多块钱,还不算路费。
然后他说,我做20多次了,你能告诉我,我究竟是什么问题吗?
咨询师回答了一句话,他是这么说的: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
然后来访者就中断了咨询。
我猜这个咨询师会说,这叫阻抗!
我想说的是,来访者花那么多时间和钱来寻求一个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那问这样一个问题,是不应该的吗?
他希望获得某种指导,这是错误的吗?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一本书叫《王凤仪讲病》。
你会发现中国文化中会直接告诉你这个病怎么回事,你该怎么做,也就豁然痊愈了。
我要说的是,似乎西方心理学特别强调不要把你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是男人,我要去女厕所,这是我的权利,因为我认为我是女的。
这是价值观对吧,这就是现在美国加州发生的事情。
存在主义说自由带来焦虑。
那这样一种自由的观念,真的是一个会让全人类得到幸福的路径吗?
也许在中国文化层面上,我们的价值观在某些程度上讲的还不够多。
或者说所谓价值观的缺失和混乱,恰恰是这个时代心理困扰产生的重要原因。
往期文章: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拉康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