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的秘密
拉康心理
2001年,美国精神分析师Elise Snyder博士应邀出席在北京举行的某项会议,期间她了解到成都有一个对精神分析感兴趣的团体,于是她前往成都,讲课、督导,并参与相关问题的讨论。
这次成都之行,即是CAPA的源起。
次年,Elise Snyder再次到访成都,成都的精神分析团体提出接受美国精神分析师督导的请求。
Elise Snyder欣然允诺。
此后,Elise Snyder每年访问中国3周,为中国的精神分析师提供督导和培训。
到2006年,中国的专业人士希望在此基础上成立一个组织,以接受系统、完整的精神分析培训。
2008年,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正式成立。
目前,CAPA提供2年基础精神分析课程培训和2年的高级课程培训。
2年的基础培训设置为:每年30周,每周4个小时的理论、技能和个案分析;每年30周,每周一次的个体督导;培训均采用远程视频的模式,并提前阅读学习相关文献资料。
2年的高级课程设置为:每年30次周,每周4小时的理论、技术和个案分析,以及至少30小时的个体督导。
此外,CAPA还提供相应的督导培训项目和婴儿观察训练及继续教育课程。
其提供的受训和督导经验,已获得注册系统的认可,可作为申请注册系统心理师的支撑材料。
现在,CAPA会员人数稳定在400人左右。
并日益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和关注。
然而,在梳理CAPA发展历程时,我们发现其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信息似乎语焉不详。
某个城市的某一批人,似乎在这中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在其官网简介中并没有过多的讲述这段历史背景。
那个成都的“对精神分析感兴趣的团体”,似乎被CAPA有意无意的忽略了。
某位成都精神分析中心成员作为直接参与者在网络上分享的经历,让我们对CAPA的发展有了更胜层次的理解。
CAPA的诞生起源于成都精神分析中心的分裂。
CAPA创始人本来是中国精神分析第一人霍大同先生的大弟子郑禹和张晶燕,他们两人都各自接受了很多年的个人分析(5年以上),也一直在国际氛围中提升理论水平,同时接受督导,是合格且优秀的分析家。
2006年的青城山会议上,成都精神分析中心内部关于精神分析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分歧。
郑禹和张晶燕,便集合主要成员,从成都精神分析中心分裂出来成立了CAPA。
如果这是真实的,那CAPA的出现本身即具有浓烈的精神分析传统味道。
在精神分析的发展历程中,师徒反目,互相撕X的剧目在不停上演。
就如当初荣格和阿德勒对弗洛伊德的“背叛”。
两者脱离IPA后相继发展了自己的理论流派。
又如后来的拉康因对国际精神分析协会过于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的憎恶和不满,导致其被安娜·弗洛伊德废止培训分析师的资格。
直接促使拉康创立了自己的协会,既巴黎弗洛伊德学派。
作为拉康学派在中国发展果实的成都精神分析中心及领军人物霍大同,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再次重复了历史的“诅咒”。
此后霍大同的归隐状态,或许也跟此事有莫大的关联。
而郑禹位列CAPA成都地区委员的事实,似乎也印证了那位成员的爆料。
长久以来,在心理咨询(治疗)师群体内部似乎一直存在这样一种观点,即精神分析已经是一种落后的技术。
确实,由于过于冗长的治疗周期和过高的治疗频率,使得精神分析面临着诸多短平快疗法的挑战。
在美国,精神分析取向的治疗师的数量也远低于其他流派。
同时,由于疗程短见效快,在美国接受CBT治疗可以走医疗保险,而精神分析通常不在医保之列。
各种的主客观因素,似乎都导致了精神分析的没落和衰退。
然而,2016年英国《卫报》发表一篇题为《弗洛伊德的复仇:精神分析与认知行为的世纪之争》的文章,论证了精神分析再次崛起的可能。
国内占比超过80%的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治疗)师,也在证明着这一点。
基于精神分析在国内的发展现状,我们大概能得出这样一个判断。
就算精神分析在西方已经落伍了。
其在中国专业群体内的热衷程度和在解决国人心理问题上的有效性。
都在说明这种心理治疗的方法在中国恰当其时。
或者更明确一点。
精神分析的未来,在中国。
国外众多成名多年的精神分析师不断涌入中国开班授课。
CAPA的发展目标:培训下一代中国心理治疗师的领导者。
似乎都在证明着这点。
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见证中国本土精神分析大师的诞生。
一些本土少壮派精神分析师如张沛超已然开始崭露头角。
在其博士毕业论文《心理治疗的哲学研究》中展现的潜质,已足够令人惊艳和期待。
往期文章:
拉康心理
一个有趣的心理咨询行业信息平台
微信公众号ID : Lacan-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