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创新可持续驱动模式探析——来自农民“创客”的依据丨教授观点
国家层面的繁荣源自民众对创新过程的普遍参与,它涉及新工艺和新产品的构思、开发与普及,是深入草根阶层的自主创新。李克强总理曾说:使草根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作为一种接地气并富于创造性的社会运动,草根创新能够对能源、健康卫生、食物等问题产生各种解决方法,让生产和消费朝着可持续性的方向转变。
在消除贫困的过程中,众多学者都是沉浸在政府和企业的研究中,而忽视了草根创新的力量。尽管对于创新的研究很多,但是对于草根创新并没有真正学术上的研究。因此,我们以典型的草根群体——中国农民为研究对象,采用10个典型的中国农民草根创新案例,试图理解资源稀缺环境下农民“创客”的价值创造过程,并回答草根创新的形式到底是什么。
草根创新与包容式创新
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指出,包容性创新是利用科学、技术和创新诀窍以解决低收入群体的需求。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1)针对低收入群体的特定需求开展创新活动,使他们能够获得并享受创新成果;(2)低收入群体亲自参与、推动、实施具体的创新活动,在创新过程中发挥作用、创造价值,被称为“草根创新”(grassroots innovation)。
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技术困难,或降低部分技术或产品的成本,以普通农民等为典型代表的收入水平和教育程度较低的草根群体开展了一系列发明、创新活动,不仅创造了经济价值,还带动了社会经济效益。和一般创新不同的是:草根创新在创新之初,并非是市场导向,而是个人兴趣导向,或解决生活工作中的问题;其次,草根创新经常没有很强的技术支持,因此,很难用传统的知识产权对其进行保护;再次,草根创新具有很强的外部性。
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包容性创新范围更广、对象更丰富。主要包括三个层次:(1)改善部分社会群体的社会经济福利,包括低收入群体、弱势群体等;(2)通过提高创新的包容性,解决城乡和区域差异的问题;(3)带来高效益的同时也蕴藏着极大的风险。
研究方法和数据
本文参照Gioia和Corley在扎根理论基础上提出的质性研究严格归纳法,来分析10个典型的中国农民草根创新案例,如表1所示。资料来源于所有公开资料包括中国农村创业创新信息网、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天津财经大学创新与创业研究中心创新数据库、人民网等权威媒体的新闻采访和报道以及CCTV10科教频道的相关纪录片。在进行案例选择过程中,采用最大变异抽样法,有意识地选择多样化的案例来获得感兴趣维度的变化,并对各种农民草根创新进行系统抽样,以便于揭示可持续创新的本质。
参照 Gioia和Corley的方法,第一步,与收集到的经验资料进行持续不断的“对话”,来理解农民草根创新的价值创造过程,从资料中获取和发展一级概念,并且必须与资料相适应;第二步,分析一级概念之间的关系,并将概念根据共同的属性组织在一起,形成二级主题,二级主题同样遵循原始资料;第三步,形成三个聚类维度来反映农民草根创新过程中的动态驱动力,如图1所示。
研究显示:
(1)资源驱动式创新
创新资源是创新主体进行创新活动所依赖的必要资源,包括人力、资金、技术等开展创新活动所必要的资源条件。中国贫富差距大,普遍存在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现象。在草根基层,资源的稀缺并没有阻止农民草根群体的创新欲望,反而促使他们通过发明以及赋予日常事物新的功能形成了资源驱动式创新。本文的案例都表明草根农民能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并赋予新的含义,这也是一种创新能力。
(2)社会驱动式创新
个人和组织,不论性质如何,其生存前提就是为社会提供特定的服务。不同性质的个人和组织置身于社会之中,置身于社会团体之中,必须根据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行事。草根创新鼓励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如案例中的吃油难题、自来水难题等。
(3)生态驱动式创新
草根农民创造生态友好的产品和技术来产生直接环境收益,或者以最小的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损害。环境友好常常被摆在专注于创新和技术开发的草根群体活动的中心位置。一方面,环保理念可以为草根创新提供重要思路,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创新提供动力源泉,另一方面,草根创新成果对环境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创新水平的高低显著影响生态环境效益。
由此可见,传统观念往往认为创新属于主流社会,只能由大公司、政府、大学等主流部门来进行,但实际上,创新的创意可以来自掌握有价值的传统知识的个人和社区。研究表明,农民“创客”有很强的驱动力来解决一些社会问题,通过设计一些精巧的方法来对当地群众产生影响。在价值创造方面,农民草根创新能够在多个维度方面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如效率提升,经济增长,解决专业难题等。
此外,传统理念认为商业范式向绿色的转变由世界上的商业精英引领,然而经过研究我们会发现这个转变可以由草根群体的一些多重的、无秩序的、混杂的方法来驱动。“草根科学家”早已经不是一个带嘲笑色彩的词,它成为人们向那些不论起点、坚持创新的民间科研“个体户”投去赞许的目光。
作者:秦佳良、张玉臣
教授观点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