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5月2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你读的“新闻”越多,你就会越信任广告

魏剑美 文字客老魏 2021-02-18


尽管我已经不想再提方方了,一个作家写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有什么值得反反复复说的呢?

 

但是,这个世界就是不肯放过方方。这不,关于她的两条“重磅新闻”又成了热门话题。随便打开什么自媒体平台,或者进入微信群,几乎都是这两条新闻,以及由这两条新闻引出的无休无止的争辩。

 

第一条是“好消息”。说是“方方日记”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甚至有鼻子有眼地说是两个国内专家提名。看其导向性描述,获奖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第二条则是让人义愤填膺的“坏消息”。说是“方方日记”的美国版和德国版即将出版,两个版本的封面都称这是一份“证据”。正好有助于那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对中国提出索赔。形象的说法叫“《武汉日记》是递给外人捅向我们的一把刀”。

 

两条新闻都让我哈哈大笑,心想方方到底请动了何方炒作大师,捧她的和黑她的都如此用力过猛,恨不能将一切顶级的荣与辱都堆积到她一个退休老作家头上?

 

想当初,多少人殚精竭虑“帮汪峰上头条”,都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相比歌星,一个作家的话题性与新闻引爆力几乎算是弱爆了,万没想到在热门话题上一占就是几个月。


 

最近这些日子,就不断有人通过各种方式给我留言(好感动啊,他们生怕我被片面的信息给带偏了),比如说方方“小产权别墅”啦,有六套房啦,警察护送其亲属啦,手机照片造假啦,正厅级待遇啦……

 

这些信息当然都以新闻传播的方式扩散,但共同的特点却又都没有准确的信源。“据说”、“网传”、“有人说”、“大家都在说”是其基本的开篇方式。似乎怕人家不信,有的还加强了语气,“有确凿消息”、“据可靠信息”、“早就证实”、“有关部门透露”、“内部人士证实”等等。

 

而不管你怎么说,反正有人信,甚至说得越耸人听闻、越违背常理,越有人信。等到水落石出的那一天,受骗的傻子早就忘记去回看骗子当初的论调,因为又有新的谎言引导他们或兴致勃勃或义愤填膺地扑向下一个目标。

 

所以说,这实在是骗子的“黄金时代”。若干年后回头来看,只怕很多人就像后悔当初没有成为炒房大妈一样,后悔没有成为这个时代的“新闻推手”。

 

千万别以为炒作“方方获诺贝尔奖提名”的人,和炒作“方方日记成为新八国联军借口”的人是死对头,恰恰相反,他们很可能就是同一拨人。已经被揭穿的“某某大院”团队,就经常玩左右互搏的把戏,各种脑残粉通吃。

 

呵呵,我都怀疑他们是从A股大庄家那里请来的操盘手,多空双杀,天下无敌。


 

但是,读这两条新闻的人那可就多有真信的。我就看很多原本还算是有些身份、资历和见识的人,都在很投入、很认真、很动情地欢呼或者痛斥。据说还有多年老友拔拳相向的。这把年纪了还有男人为方方打架,作为女人,她当然应该感到开心,但作为一个人,她真的恐怕只有悲哀。

 

不过话说回来,人类不再为“太阳是不是绕着地球转”这个话题大打出手,也不过是最近几百年的事情。

 

诺贝尔文学奖这事,每年惹出的新闻不少。话说某一年,一个我熟悉的著名作家打电话给我,哈哈大笑着说今天有读者祝贺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他莫名其妙:自己可压根儿不晓得一点影子啊。读者提醒他看新闻,他找到一看,好些网站上果然有鼻子有眼地介绍说中国大陆十个作家进入了当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名单。

 

这位朋友一看“十位作家”的名字,不禁哑然失笑,因为其中就有一个牛二式的角色,常年编造些“十大单身帅哥”“十大文化人物”之类的名单,无一例外,“十大”中都有牛二自己的大名。

 

据说这名牛二还非常仗义,如果有谁肯请他喝顿酒什么的,他就有能耐将你也友情列入“诺贝尔奖候选人大名单”中。当然,除了他自己和个别“友情客串”者外,其余七八个那可真就是大名鼎鼎的名家,不容全中国的网民不信。

 

这样的把戏,很多年前就由西安的《文友》杂志玩过。当时他们郑重其事地搞了一个“十大最差作家评选”,评选出来的最差作家包括贾平凹、张抗抗等,但最后一个赫然正是《文友》自己的主编。至于这个主编的名号以及他有何作品,无论是现在还是当时,都只能用“呵呵”两个字代替。

 

现在回到正题,我为什么说“你读的新闻越多,你就会越信任广告”?

 

道理其实很简单,广告这种东西,虽然免不了夸大其词,但它的获利主体是肯定的,它的边界定位是明确的。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广告其实都明示了自己的性质,即使是隐藏得很深的“软文”,也免不了卒章显志。它绝不可能包装成正义的化身、真理的代言人或者多少亿人民群众的心声。

 

广告开宗明义,人家就是来美化、推销、促量的。我只会说自己的产品好,绝不可能假惺惺貌似公正,看上去是为了这个那个的好,玩些皮里阳秋的把戏。

 

而且,广告再怎么夸大其词、胡扯海吹,总也不至于让人背道而驰乃至于以成为脑残沾沾自喜。就拿轰动一时的“某某药酒”来说吧,人家至少“药”是有的,“酒”也是事实,对不对?如果换成“公鸡下蛋”的新闻,别说“公鸡”,就连“蛋”在哪里,恐怕都是子虚乌有。

 

尤其关键的一点是,世界上任何一种医疗广告,无论其真实疗效如何,人家都是让你吃药就医,而绝不会鼓励你去跳大神或者吃泥土粪便,说这才是最具情怀、最为高尚的行为选择。

 

广告商的利益诉求是恒定的,不比“新闻”。君不见某些媒体,对同一个鸭蛋的报道,他今天说是咸鸭蛋,明天又说是松花蛋,后天居然变成了毛寡蛋。所谓无形之形,无阵之阵。最是难以捉摸,也就不敢置信了。

 

追逐经济利益并不可耻,商品经济的出现本身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最可怕的是,一个人所做的事,你甚至不知道他的目的何在。那些无限拔高方方和猛烈炮轰方方“无耻之尤”的,固然不乏吃唐僧肉的自媒体主,但绝大多数真诚的追随者实属此类。他们为所有宏大的主题激情难抑,但却从不直面身边的是非。

 

我知道有家“史上最奇葩的报纸”,一个幼儿园开学了的事情都可以让他们做成头版头条。请注意,不是新冠这样特殊时期的开学,就是平常日子普普通通的开学。但这样的所谓新闻媒体“小人坦荡荡”,他就是拿钱发“新闻”的。他们随行就市,也不怕将这行彻底给烂了。

 

积极一点看,这样的报纸其实也挺好。至少它的价值观是恒定的:有奶就是娘。不比某些声名显赫的媒体和媒体人,一会儿说方方多少代表了部分民声,一会儿又说“家丑不可外扬”,警惕沦为反华势力的黑打手。


 

最后回到文首所说的两条新闻上来:

 

第一条属于最低级的胡编乱造。编造者甚至懒得查一下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方法与评选制度。这与前不久曝出“屠呦呦再次落选院士”,属于同一性质的造谣。编造者估计是看了一下最新公布的增补院士名单中没有屠呦呦的名字,于是就想当然地说屠呦呦“再次落选”,并且还煞有介事地给出了“落选的两条理由”。稍有一点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一、屠呦呦年近九十,早就过了申报年龄,而且她本人也早就声明过不可能再报;二、院士增补是投票制,根本不存在“落选理由”。

 

第二条同样荒诞不经。一个作家在国外出书本来再正常不过,方方也说明了国内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出,才首先签约海外的,涉及到翻译等情况,预计要八月份才能上市。

 

其实稍微做一点逆推就会明白:西方国家作家批评本国政府的书可谓屡见不鲜,翻译到中国来的少说也有数百种了吧,我还买到过对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极尽情色细节描写之能事的《斯塔尔报告》呢。你认为他们是“吃里扒外”?它们就可以作为谁起诉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的“罪证”?

 

至于“新八国联军要求赔偿”的说法,我请外语好的童鞋遍查了权威网站,其实不过是某些国家的个别组织和个别议员、媒体人的提议。随便哪个国家都有数百个议员,盐伦自由的国家,怎么说的都大有人在,怎么到了我们的“新闻”中,他就代表那个国家了呢?这样说起来,这“新八国联军”也实在太容易组成了。


富有对比意味的是,武汉一个律师就曾经声称要“代表14亿中国人民”起诉特朗普呢。后来风头一变,他又不起诉了,让人说什么好呢?不过总算后继有人,紧接着又有某个北京律师要起诉特朗普。不知道大洋彼岸那个金毛大统领会不会因此急得夜不能寐啊?美国的媒体可没少给别国提供“捅向他们的一把刀”。越战中的“美莱屠杀”,关塔那摩“虐俘事件”可都是美国人自己提供给全世界的超级大黑料啊。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方方日记到底说了什么?有哪一条“不可告人”的机密是这日记泄露出去的?有哪一项抗疫大计是这日记破坏的?

 

在号称“后现代”的当下,晃动着一颗中世纪的脑袋,真的是一件无比悲哀的事情。

 

真的,没事少掺和“新闻热点”,多欣赏一下广告。无论是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还是完善自己的心智水平,都要有益得多。



往期精彩文章:

时代的悲哀:坏人日益飞扬跋扈,好人越加谨小慎微

已经到公开鼓吹“不要脸”的时代了?

这个错别字连篇的农民工,写诗完爆作协副主席……

武汉人,多的是聪明,缺的是“傻气”

施耐庵,西门大爷叫你多写正能量

文人之贱:最是热衷讴歌焚书坑儒的“圣君”!

丐帮的硬核逻辑:誓死捍卫讨饭的幸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