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俾斯麦的高招:如何体面地结束战争?


所谓“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不对国内、国际形势具备准确的判断而轻启战端,历来为兵家大忌。而且战争的机器一旦开启,便很难关上,即便关上也需要花费巨大的代价。能体面结束战争的人,少之又少,而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杰。

普鲁士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就是这样一位极具洞察力和高超政治手腕的人物,他领导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的统一,尤其是前两次与丹麦和奥地利的战争,不仅让普鲁士实现了战略目标,而且体面地结束了战争。

那么,俾斯麦是如何做到的呢?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没错的。

“铁血宰相”俾斯麦曾以高超的政治手腕,让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的统一,尤其是前两次与丹麦和奥地利的战争,不仅让普鲁士实现了战略目标,而且体面地结束了战争。

在涉及被外国统治的本民族人居住的领土、国外的干涉、战争的筹划以及不留隐患地结束战争等方面,俄罗斯领导人似乎有必要向俾斯麦学习。

1862年9月,俾斯麦被召回柏林——唯有他才能处理国内的宪政危机。

从那天起,他先后担任普鲁士首相、北德意志邦联首相以及后来的德意志帝国首相,一直掌握着普鲁士和德意志的核心权力。

如果把普鲁士比作一艘大船,那么俾斯麦就好比领航员,他一路指引普鲁士穿越各种狂风暴雨。

1863年,丹麦国王、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公爵腓特烈七世去世,因为无嗣,这两个公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居民大部分是德意志人)的归属权问题再次被提起。

俾斯麦决心把这两个公国收入普鲁士囊中,而不是交给所谓的“邦联”(德意志)。

俾斯麦想将奥地利拉进来(这两个公国的继承问题本来与奥地利关系不大),同时让拿破仑三世对普鲁士的行动表示善意。

然而奥地利除非被俾斯麦政治催眠,否则很难实现。

最终,俾斯麦说服了奥地利,因为他以民主革命相威胁。

“奥地利君主做出了愚蠢的判断,以为除了与普鲁士合作,没有别的办法可以抑制德意志的自由主义,所以抓住了普鲁士伸出的友谊之手,但这只手将给奥地利及其君主带来深深的羞辱。” 

普、奥两国并肩对丹麦作战。

1864年8月,丹麦放弃了无望的战斗。

10月,签订了《维也纳和约》,丹麦将两个公国割让给奥地利和普鲁士。

“这是一种违反国际公法和原则的高压暴力及破坏行为,招来全欧洲的指责,如此霸道的掠夺在历史上仅次于瓜分波兰。”

打败丹麦,这还不是最难走的一步。

真正困难的是怎么才能排除奥地利和奥古斯滕堡家族的腓特烈亲王,然后让普鲁士独占这两个公国。

如今奥地利正极力支持奥古斯滕堡家族的主张,并称这两个公国应作为德意志邦联的成员国交给腓特烈亲王。

因为普鲁士国王和议会对奥地利表示支持,所以俾斯麦只能暂时承认腓特烈亲王的地位,但俾斯麦也提出了自己条件,目的是让腓特烈亲王的国家在外交和军事上完全臣服于普鲁士。

腓特烈亲王拒绝了这些条件,普奥之间,大战似乎一触即发,但其实两国都没有做好打仗的准备。

1865年8月14日,双方结束了加施泰因会议,奥地利暂时得到了荷尔斯泰因,普鲁士得到石勒苏益格和劳恩堡,而且有权建立一条由北海通过荷尔斯泰因直通波罗的海的水道。

基尔港成为德意志邦联舰队的基地,但港口其实是由普鲁士控制的。

在加施泰因会议上,各方对真正的问题避而不谈,只是想掩饰双方的分歧,这为俾斯麦争取了时间。

在真正对奥地利出手之前,俾斯麦希望能确保自己在欧洲的立场。

1863年之后,普鲁士与俄罗斯的友好关系定了下来,英国可以暂时不用管,接下来必须要得到法国和意大利的支持。


1865年,俾斯麦和拿破仑三世进行了著名的比亚里茨会谈。

拿破仑三世最近在武力干涉墨西哥时遭遇失利,本来就深感不悦,他不满于法国的现状,渴望在国内外重建威信。

精明的俾斯麦正好可以给他这样一个机会,拿破仑三世很容易就成了俾斯麦的猎物。

另一方面,意大利问题严重损害了拿破仑三世在法国宗教人员心目中的地位。

如果能够把罗马留给教皇,拿破仑三世是乐意帮助意大利完成统一大业的。

对此,俾斯麦准备好了他的解决方案。
拿破仑三世要先把威尼斯赠予意大利,然后意大利帮助普鲁士对抗奥地利。

至于法国,等到普奥都筋疲力尽,拿破仑就可以居中调停,而作为对拿破仑的小奖励,普鲁士会提出把一片土地割让给法国——或许是莱茵河边境,或许是卢森堡,或许是部分比利时,或许是部分瑞士。

俾斯麦向拿破仑三世做了很多暗示,但却小心谨慎,绝不轻易做出承诺。

他在比亚里茨连一份文件都没有签署过,免得给自己这个充实的假期留下不好的回忆。

俾斯麦在意大利赢得了初步的成果。

意大利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以一种雅量,首先向奥地利伸出了橄榄枝。

1865年,他主动提出要帮助奥地利对抗普鲁士,同时要求得到威尼斯作为回报。

奥地利皇帝自然是拒绝了,但此举并不明智。

1866年4月,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与俾斯麦达成了协议:如果未来三个月内普奥之间开战,意大利也会向奥地利宣战。


也就是说,俾斯麦有三个月时间来挑起与奥地利的战争。

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自腓特烈大帝以来,普奥双方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冲突,如今它们迎来了最终的较量。

其实早在1863年,奥地利提出要所有诸侯国君主和自由市齐聚法兰克福,大家一起商讨德意志邦联的改革以及如何实现德意志的统一大业,唯有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拒绝了这一邀请,但这并非他所愿,而是因为俾斯麦坚持“奥地利的改革方法并不符合普鲁士王室的地位与德意志人民的利益”。

普鲁士拒绝奥地利的邀请,就意味着要挑战奥地利的权威,只是当时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更加急迫,所以推迟了冲突爆发的时间。

到了1866年,这场冲突再也推迟不了了,普鲁士与意大利的协议也不允许再推迟。

加施泰因会议的价值如今显现了出来。

普奥双方的分歧再次出现。

俾斯麦提出抗议,表示奥地利的做法相当于鼓励奥古斯滕堡家族夺取荷尔斯泰因。

普军因此进入荷尔斯泰因,逼迫奥地利撤军并向邦联求助。

俾斯麦谴责邦联,认为这个组织就是德意志软弱的根本原因。

6月14日,邦联议会同意动员邦联军队对抗普鲁士,同日普鲁士正式退出邦联,并于次日(6月15日)向萨克森、汉诺威以及黑森宣战。

6月18日,普鲁士又向邦联内包括奥地利在内的其他成员国宣战。

这场战争虽然短暂,但极其激烈。

不到六个星期的时间,普鲁士就把奥地利甚至整个德意志踩在了脚下。

到了6月18日,普军便占领了汉诺威、黑森和萨克森。

汉诺威军队虽然一开始在朗根萨尔察获得了胜利,但是到了28日,也向沃格尔·冯·法尔肯施泰因将军投降。

汉诺威的投降书宣示汉诺威王国覆灭以及被并入了普鲁士。

与此同时,普鲁士大军的主力部队集结在波西米亚,其中一支由腓特烈·卡尔亲王率领,取道萨克森;另一支由王储率领,取道西里西亚。

为期一周的战役在克尼格雷茨(萨多瓦)落下帷幕(7月3日),普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击败奥军。

不到月底,普军便已迫近维也纳,但俾斯麦劝说国王威廉一世放弃进入奥地利首都。

双方于7月26日签订和约,现代历史中十分关键的一场战争就这么结束了。

这份决定性的和约就是1866年8月2日在布拉格签订的《布拉格条约》。

俾斯麦对其中的两点要求非常坚定:

其一是奥地利必须承认解散“现有的德意志邦联”以及“同意在奥地利帝国不参与的情况下组成一个新的德意志邦联”(条例第五款)。

其二是威尼斯必须交给意大利。


而在别的事情上,俾斯麦希望尽量对奥地利宽容一点,从而更顺利地达成战争的最终目标。

战争的补偿条件十分宽松,而且遵从奥地利的特别请求,保留了萨克森的完整性。

汉诺威、黑森-卡塞尔、拿骚、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自由市,还有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这两个丹麦公国都并入了普鲁士,但根据条例第五款的要求,石勒苏益格北方地区的人口可以进行自由投票,自主决定是否回归丹麦。

美因河以北的所有国家在普鲁士的领导下组成一个北德意志邦联,而美因河以南各国也可以建立它们自己的联盟。

下一步就是要确定它们和北德意志邦联的关系。

尽管除了威尼斯以外,奥地利没有损失任何领土,但七星期战争对奥地利、普鲁士和德意志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奥地利不再是德意志的一部分,但它“对布达佩斯的渴望”(早在1648年就可看出)却愈发强烈。

如果奥地利有意扩张,那也是向罗马尼亚或斯拉夫国家下手,至于德意志国家,奥地利是绝对不敢碰的。

面对这个新成立的奥地利帝国,俾斯麦希望保持一个尽可能友好的关系。

这时他已经开始谋划下一步棋:解决普鲁士与法国的矛盾。

他的目光更长远了,而且在《布拉格条约》中其实也暗示奥普建立“两国同盟”。

普鲁士的胜利如此迅速,令拿破仑三世感到措手不及,也令他的外交陷入混乱。在比亚里茨会谈之后,拿破仑三世以为自己成了大度的仲裁者,还能得到丰厚的补偿,但在普鲁士取得克尼格雷茨战役大捷后,他却成了普鲁士的卑微追随者。


本文大摘自格兰特·罗伯逊、约翰·马里奥特 

《帝国的崛起:从普鲁士到德意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