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庆日报丨市法院扶贫集团 春风化雨润山乡


春日的武隆区后坪乡高坪村,正是一年中最美的时节。这里也是我市法院系统开展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通过近3年的努力,高坪村的面貌已经有了很大变化。






春风化雨润山乡,脱贫攻坚酣战忙。近年来,市法院扶贫集团以“村民自治、司法下沉、乡风引领、服务保障”为主要思路,强化市高法院与中级法院、基层法院三级联动,先后派出99位法院干警深入47个贫困村驻村帮扶。他们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创新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鲜活的“法”系案例。




周扬到村民家中走访




党建引领 扶贫扶志

脱贫攻坚,党建引领。发挥支部和党员在深度脱贫攻坚中的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是法院人在驻村扶贫工作中的重要做法。


在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同时,来自法院系统的驻村第一书记采取集体学习与个别谈心相结合的办法,立规矩、提要求、压担子,提振党员队伍的士气,并适时引导、培养、吸纳村致富能手、管理人才进党组织,重点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2019年,仅在高坪村,在时任第一书记、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下称“三中法院”)审判员刘厚勇的组织下,就召开全体党员会议5次、村支“两委”班子会38次、村社干部会17次,将村主任、村本土人才和一社社长3人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在全体党员的努力下,高坪村被乡党委表彰为全乡唯一一个“优秀基层党支部”,并被武隆区委确定为“基层党支部建设示范点”。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被激发出来,村民们的脱贫愿望也日益增强。






高坪村第一书记、三中法院执行局法官周扬还清晰地记得,他上任的第一天,村民胡正玉对脱贫流露出的悲观情绪:“我家因病返贫,啥子项目都没得,怎么脱贫。”


为了让胡正玉重拾脱贫信心,他将胡家的情况上报后坪乡,联系区卫计委,发动法院系统力量为其争取了更多的扶贫支持。


“每次周书记来我家都会带来扶贫资金,1000元到4000元都有,真是帮了我的大忙,让我有了信心。”胡正玉说着红了眼眶。


胡正玉家的日子渐渐好起来,但周扬担心的是没有稳定收入,即使脱贫也是暂时的。为此,周扬鼓励胡正玉养殖家禽和生猪,“你来养,我包销。”


“2019年春节,周书记帮我卖了一头猪,我家增收了6000多元。”胡正玉很感谢。“帮胡大姐卖生猪、给她介绍临时工作都不长久,我打算给她介绍一个产业大户带动她种植雪莲果,这样才是长久之计。”周扬说。


扶贫要扶志,关键是“扶实”,扶上马再送一程。从脱贫无望到日子渐好,再到发展种植,像胡正玉一样渴望脱贫的贫困户意识到,靠自己的双手,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周扬到村民家中走访




授人以渔 长效脱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周扬不止一次地思考着如何让高坪村独特的自然环境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接到周扬的反馈,我们商量后引进了太极集团在高坪村建设220亩的前胡种植示范项目。太极集团免费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并订单式回购。”市高法院司法行政装备处副处长何兴耀说,“这种药材从地里挖出来后要赶紧烘烤,不然要腐烂。”


2019年,因为烘烤不达标,已经被太极集团收购走的前胡退回了两车,村民们产业脱贫的劲头一度受到了打击。


事情发生后,市高法院立即联合太极集团、乡政府召开座谈会,对发生亏损的农户进行补贴。考虑到长效助力产业发展,市高法院决定在高坪村修建一座烤房,作为该村集体经济的一项长期和稳定收入来源。


“烤房预计6月底完工,村民都盼着呢!”周扬为村里谋求产业发展的劲一直没松。


除了前胡种植,高坪村还发展了茶叶加工厂、后山里电商综合服务中心等,仅电商中心2019年便为村集体增收7万余元。此外,市法院系统还出资15万元,用于修建中华蜂养殖基地和购买中华蜂,交给合格的经营主体代为养殖,每年交村集体4万元,不仅能为村集体增收,更能长期为当地村民提供技术支持等帮扶措施,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三治”融合 凝聚人心

不仅是经济上帮扶,在社会治理上,法院系统驻村第一书记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刘彬原是市高法院刑二庭副庭长,2019年3月被选派至綦江区东溪镇新石村任第一书记。新石村村委会所在地离东溪镇政府只有16公里,开车却近一个小时。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刘彬上任第一件事便是修路。


“修路会占地,这是村民心头的大事。”刘彬向村委了解情况后发现,矛盾主要来源于“不公开”。为此,刘彬打破常规,组织院坝会,邀请组长、村民们对修路的方案畅所欲言。


“我家往山下走要修条路,背后要修条路,侧面的石板路也要拓宽。”“村里一共只有这么多里程,你用完了大家都没有了。”“如果大家都像这样,路就没法修了。”……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在刘彬的引导下,最终达成一致并签订了协议,确保了施工平稳顺利。





通过开展院坝会,抓小院治大村,以自治促进基层善治,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矛盾化解、参事议事、公益服务、社会帮扶等方方面面,新石村民间纠纷明显下降,2019年为“零诉讼”,基层治理奏响“社会大合唱”。


在德治建设上,高坪村开展“道德讲堂”、“梦想课堂”,邀请“孝、贤、洁、序等模范村民现身说法,教育村民争做有梦想、讲道德、努力逐梦的高坪好村民。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过程中,高坪村变化最大的要数李树文。他从对村事不屑一顾,到主动参与德治建设,通过“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身边的人讲自己的事,身边的事教身边的人”,经过票选,成为村民理事会副会长,积极为全村服务。




周扬到村民家中走访




送法下乡 法治扶贫

法院人下乡村,还为乡村普法送来了一缕春风,法治扶贫是市法院扶贫集团的一项特色。


2019年4月,高坪村“法治扶贫工作室”成立。“法治扶贫工作室建好后,大家遇到矛盾纠纷就知道来这里化解了。”李万伦是高坪村的综治服务专干,他在高坪村做调解工作18年,“近两年村民的思想变化最大。”


工作室墙上,公示着听证调解、终局调解、调解速裁等6项工作制度。工作室有1名法官助理定期值班,为涉贫案件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上门立案、纠纷速调、巡回审判、审务公开和法律援助对接等服务。一段时间后,“法治扶贫工作室”已经成为周边三乡五里群众寻求法律服务的基地。


“巡回法庭第一次在高坪村开庭,是处理一个土地纠纷案。”在武隆区人民法院火炉法庭庭长佐斌的印象中,那一次开庭来了近30位村民,“巡回法庭在家门口快办快结化解纠纷,这既是一次庭审,更是一次普法。”


2019年,法治扶贫工作室累计上门立案13件、巡回审判4次、开展诉前调解6次,制作“法治扶贫便民联系卡”,下发至全村223户家庭。


在奉节县岩湾乡平石村,普法采用了另一种形式——院坝会。


“法警同志,给我们讲讲扫黑除恶是怎么回事吧。”30多位村民一齐看向主讲人、奉节县人民法院的法警大队长冉辉。“没问题。”冉辉接过话茬,村民们的好奇心非但没有被拒绝,反而通过这些问题了解了更多普法律相关知识。


像这样的院坝普法会,在平石村每年要举办20场以上,“我们要求法官、法警必须着正装出席,从村民关心、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做足普法的仪式感。”


令人骄傲的是,近几年平石村没上交一件矛盾纠纷,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








教育扶贫 托起希望


“市法院系统的扶贫工作从2008年帮扶武隆区赵家乡开始,我们一直在路上。”何兴耀说,市高法院至今还在持续对赵家乡的大学生提供助学金。


2018年,为促进教育扶贫,三中法院自筹资金10万元设立“天平基金”;2019年,市高法院自筹20万元,将“天平基金”规模扩展至30万元,以帮助贫困学生、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扶助返乡创业人员。基金设立以来,共资助、奖励70余名学生。为激励受教育基金奖励大学生,基金还启动“薪火传承”计划,围绕每月通讯一次、每学期辅导一次、每学年分享一次“三个一”反哺村留守儿童,带留守儿童进主城开拓眼界,激活良性循环,传承“爱心之火”。


“在对孤儿的关照上,我们实施了结对帮扶,协调三中法院机关党支部‘一对一’对接帮扶村3名孤儿,在生活上照顾、精神上激励、经济上资助,助其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刘厚勇说。


教育扶贫对于去除“穷根”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保障每一个孩子受教育的机会”,这不仅是市法院系统教育扶贫的初心,更是法院人正在践行的扶贫使命。


山花烂漫处,攻坚战犹酣。一代代法院人前赴后继,奔走在连绵群山和田间地头,为全面脱贫、长效脱贫贡献着法治的智慧和力量。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

《牢记嘱托 书写新篇》

系列特刊



文字:重庆日报

摄影:蹇懿



推荐阅读




党组会丨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扫黑除恶丨重庆高院出台全面加强涉黑涉恶线索排查工作办法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

欢我们的内容就点“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