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春节前MLF小幅超额平价续作?
文丨明明债券研究团队
核心观点
资金利率脉冲回升而NCD利率高位震荡,流动性水位整体回落而信贷需求边际回暖的背景下,1月MLF超额平价续作,体现了央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精准加力的操作方式,以及对于宽信用的支持态度,关注LPR下调的可能性。本次资金净投放量相对较低,而宽信用修复预期进一步发酵,预计长债利率将进一步弱势调整。
事项:中国人民银行2023年1月16日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3年1月16日人民银行开展779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56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充分满足金融机构需求。MLF操作利率和公开市场7天、14天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维持不变。当日有2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流动性净投放9330亿元。
MLF续作延续量多价平,降息预期落空。2023年1月共有7000亿元MLF到期,1月16日央行超量续作7790亿元1年期MLF,当月实现790亿元的MLF净投放,同时维持2.75%的利率不变。近期流动性市场偏紧,上周央行连续放量OMO对冲短端利率收紧压力,本次MLF超额续作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790亿元的规模略超市场预期。另一方面,12月金融数据总量偏弱,而央行在近期会议中对于宽信用支持态度明确,市场曾对MLF降息支持年初开门红有一定预期;考虑到上月降准刚刚落地,本次MLF操作利率保持不变或主要是出于稳健货币政策基调下避免大水漫灌的考量。
货币政策稳健基调下MLF降息预期落空。12月25bps的全面降准落地,实现了5000亿元的基础货币投放;历史上除去新冠疫情流行初期等特殊阶段,基本不存在降准和MLF降息接连实施的操作方式,而当下随着防疫优化措施落地后的第一波感染潮趋于稳定,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下,央行并不会转向总量宽货币工具连续发力的“危机模式”;同时,12月信贷数据结构边际好转,强烈货币政策工具刺激信贷需求修复的必要性降低。另一方面,尽管在美联储放缓加息的背景下中美汇率趋稳而中美利差倒挂幅度收窄,但中美货币政策周期仍然背离,因而MLF降息仍需等待更好的政策窗口;而MLF利率已处于历史低位,央行在当下时点选择按兵不动,也是在为后续的调整预留政策空间。
小幅超额续作补充中长期流动性水位,稳定银行负债端成本。本次MLF操作延续超额续作,实现了790亿元的小幅净投放,是2018年12月以来的首次散量操作。当前同业存单利率较去年12月的高点有所回落,但整体仍在相对高位震荡,指向银行中长端负债压力偏高,对中长端流动性的需求不减。相较于12月的1500亿元的MLF净投放,本次790亿元的净投放略高于前者的一半,体现出央行在满足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稳定其负债成本的同时避免大水漫灌的稳健态度,是数量端“精准加力”的表现。
MLF增量配合逆回购放量兼顾长短端资金平稳,呵护节前流动性市场整体合理充裕。随着春节时点临近而取现需求抬升,短端资金利率脉冲式回升,DR001和DR007分别回升至1.3%和2%附近。而票据利率在进入2023年后宽幅抬升,国股行直贴足年票据利率已回升至1.98%,是去年4月至今的高点,指向银行对票据融资需求降低,或意味着信贷需求的好转;叠加NCD利率持续高位震荡,银行间中长期流动性或已被部分消耗。针对节前长短端流动性水位整体走低的局面,有别于12月“缩短放长”的操作方式,央行一方面较早重启了14 天逆回购并加大各期限逆回购的投放规模,另一方面延续超额续作MLF,表现出对流动性市场整体合理宽松的支持态度,预计节前“紧资金”的格局将边际缓解。
支持信贷开门红,关注LPR下调可能性。在此前的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的信贷工作座谈会上,央行要求主要银行“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适度靠前发力”,支持宽信用目标明确,并提到了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各项再贷款和专项支持工具对于实体经济的结构性金融支持。结合本次MLF量增价平的操作,可以明确央行在维持货币政策“稳健”基调的前提下,将注重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的配合以支持宽信用修复。尽管12月金融数据总量偏弱,但信贷数据已呈现边际回暖的迹象,央行前期部署的第二支箭、金融16条等宽信用政策工具已初有成效;为了进一步支持信贷开门红效果,随着本次MLF超额续作对银行中长端负债成本的压降,需关注LPR报价脱离MLF利率指导单独下行的可能性。
债市策略:央行超额平价续作MLF实现了790亿元的资金净投放,补充了银行中长端流动性水位。本次操作是去年12月以来的第二次超额续作,一方面配合OMO放量应对节前资金需求高增,另一方面有助于压降银行中长端负债成本以支持年初宽信用修复。对债市而言,尽管MLF超额续作补充了银行间流动性,但短期上降息预期落空叠加本次超额幅度相对较低,同时信贷开门红预期强化而资金面节前波动加大,利率面临逆风环境。长期来看,经济曲折修复而货币政策取向延续宽松,长债利率或在2.9%以上逐步呈现配置价值。
中信证券明明研究团队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3年1月17日发布《货币政策观察20230116—如何理解春节前MLF小幅超额平价续作?》,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