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星空艺术节开幕论坛(上)|为实现一个更加平等和包容的世界,我们能做什么?
2019年第一届星空艺术节的关注点在无障碍艺术领域,在中英无障碍艺术论坛中我们邀请到了中、英各四位讲者,他们的无障碍艺术创作或作为无障碍艺术家的经历给我们带来了启发。
在第一届无障碍艺术的基础之上,本届星空艺术节开幕论坛的主题定为:包容性艺术在中国。该主题侧重面向未来而展望。包容性艺术在中国刚刚发生,我们寄望于此主题,希望包容性艺术在中国能够有更多发展。可以让更多的残障人士、社会公众都能够受益。
本届论坛的嘉宾从政策、教育、艺术、NGO、社区几个方面跟大家探讨了包容艺术性理念、方法如何在中国生长。作为一种新的艺术性形式,包容性艺术在中国在面临很大的机遇,也有很大的挑战,故本次论坛议题包括“包容与社会创新”和“包容性艺术的公益实践”两个分主题。
本文为此次线上论坛的上半场记录,包含British Council中国区艺术总监莫睿、中央电视台《社区英雄》执行总导演蔡瑛、清华⼤学⽆障碍研究院孤独症康复研究项⽬部主任张烈三位讲者的发言。
莫睿
Rehana Mughal
British Council中国区艺术总监,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文化及艺术参赞
演讲主题
为实现一个更加平等和包容的世界,
我们能做什么
非常感谢星空艺术节主办方,我知道,由于远程接入和疫情的不确定性,协调和召集工作变得尤为不易。也要感谢厦门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对这次艺术节的大力支持。我很高兴为第二届星空艺术节献上微薄之力,感谢艺术节邀请我在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心得,聊聊为实现一个更加平等和包容的世界,我们能做些什么?
British Council成立于1934年,是一家由英国皇室授权的公共机构。我们和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在文化艺术、英语、教育和民间社会领域保持合作关系。
我们的目标是利用英国的文化资源,建构英国和世界各地人民之间的理解,积极同世界其他各国分享来自英国的新知,从而带来有益的互惠关系和改变。
作为中国区艺术总监,我的主要职责是将中国人民和英国人民连结起来。British Council是一家以人为本的机构,通过连接全世界110多个国家的人民,我们将更深切地理解我们共同拥有的核心原则和价值,以及我们的文化和身份,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庆祝它们。
多元化激发创意的繁荣,多样的生命体验带来多样的视角,我们周围有越多不同类型的人——老人、青年、黑人、白人、残障人士……我们作为人类的生命就越丰富。
花时间与那些与我们看上去不同的人相处,我们开始用不一样的视角理解世界,也开始发现我们自己的另一面。
我们很容易下意识地对他人生出偏见,可惜这样的事每时每地都在发生着,无论是在单位、学校还是社区中。很遗憾的是人类似乎天生就害怕自己不熟悉的东西。
设想如果一位教师、文化领袖、设计师、戏剧导演,或者一位政策制定者,如果他们对差异不熟悉或觉得不舒服的话,他又如何能设计出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使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的、包容的体制、建筑、学习环境和文化体验呢?
如果我们去看一部戏、一部电影或阅读一本书,我们从中体验到的人物角色从未包括任何残障人士,那这些体验岂不是会越发让我们觉得,他们是不存在的?
这也同样适用于工作场合,如果在单位里我们没有任何机会与那些跟自己看上去不同的人打交道,那我们又如何能想到要通过自己的工作,促进社会多元化呢?
要促进实质的社会变革,我们不应该只孤立地谈论残障,我们必须审视整个不良循环的方方面面,到底是什么导致目前的世界充斥着歧视和不平等。
为实现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我们必须共同努力,而今天就在此时此刻,大家通过论坛一起分享经验,正是这“共同努力”的一种见证。如果我们想设计一个文化空间,我们应该在发展设计理念的最初阶段就加入残障人士的意见;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社区更具包容性,我们需要在社区发展委员会中包含残障人士代表,这对于那些人口众多的大城市尤为重要。
有一些机构已经在尝试提升线上活动的无障碍体验,比如说,为活动配上实时字幕投屏;另外一些机构刚开始尝试举办线上活动,还在探索中。所有这些尝试都还并不完美,但我们必须积极地看到,虽然线上活动在无障碍方面有很多挑战,但也为我们带来了新机会——使我们能借此,与全世界成百万新观众建立连接,他们因条件限制无法亲自旅行到另一个省或国家参与文化活动。我相信在接下来数月中,线上活动将在包容性和无障碍方面做得越来越好!
近数月来,在新冠肺炎的影响下,我们见证了世界的动荡与不安,许多文化机构在克服财务危机的同时,通过举办线上活动继续和观众保持沟通。
线上展演空间为分享残障艺术家创造的先锋作品,也为提升无障碍艺术的曝光率,提供了新机会。但我们必须明智地利用这个机会,确保通过这样的方式,能为未来线下的无障碍艺术活动培养更多观众。
我现在希望花一点时间简单介绍一下英国的情况,数据显示残障人士在参与社会活动时的选择和机会是不平等的,在英国44.3%的就业年龄段残障人士未进入就业市场,这个数字几乎是同样情况的非残障人士的4倍。
残障一直以来同许多社会问题密切相关,包括失业、无家可归、贫穷、低学历、债务,以及——最令人担忧的——对生活的无望感。聋人及残障人士每时每刻都会从态度到硬件设施遇到各种障碍 ,使他们无法获得同等的机会和独立性。
英国有一千一百万残障人士。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人在生命的某个阶段被残障影响。我们必须共同努力,为提升残障人士的生活质量献计献策。而艺术正提供了一种非常独特的空间,用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将我们聚拢在一起,分享生命体验,探索一切可能的方式,使残障人士得以庆祝自身潜能被激发出的生命成果。
在英国,无障碍艺术及包容性艺术的发展基于“社会模式”。“残障的社会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一个人之所以“残障”,并非因为被诊断出的“残疾”,而是社会在这件事上的态度以及因此形成的社会结构导致的,所以此“模式”实际上是在为残障人士平权。
在新冠肺炎的威胁下,英国的艺术界正面临巨大挑战。对于无障碍艺术家们更是如此。最近一个名为“我们不应该被移除”#WeShallNotBeRemoved的倡议活动正在英国无障碍艺术界如火如荼地进行。该活动由英国创意领域的残障人士发起,他们中很多人曾和British Council紧密合作,在全球推广艺术与包容。乔·维伦特,“无限艺术”项目高级制作人就是该倡议的发起人之一,她曾作为英国讲者之一,远程参加了去年星空艺术节和British Council共同举办的“中英无障碍艺术论坛”。
“我们不应被移除”倡议活动,是英国创意界的残障人士对当前的形势做出的“应急”反应,由残障人士主导,为残障人士发声。
回到中国,我们也一直积极尝试同与我们理念相同的国内机构密切合作,将残障的社会模式反映在本地文化活动中。去年星空艺术节后不久,我们就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合作,针对当时正在那里举行的英国当代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艺术展,做了一场包容性艺术导览。
那次导览是一次包含手语翻译等支持的完全无障碍的活动,有三十人参加,包括聋人及其他类别残障人士,他们的反馈很清晰地显示出,国内对像这样的无障碍导览活动的需求很大,因此今年我们希望为推动此领域的发展做更多事情。
在促进线上活动的无障碍发展方面,我们整个机构也正在做很多努力和尝试,其中之一就是整合这方面的信息,我们咨询了在英国此领域的专业机构,如“态度决定一切”,德雷克音乐机构,“无限艺术”项目等,在此基础上,编辑了一份完备的“线上活动无障碍待办清单”。
目前这份清单是我们机构的一份内部资料,用于我们自己举办,或与像星空艺术节这样的合作伙伴一起举办的线上活动。但我们也计划对其进行翻译并将其发布到我们的网站上,使本地更多举办线上活动的机构都可以下载、参考。
另一个我们希望与中国机构探讨的包容领域是老龄化。东亚地区有着世界上老龄化最快的一些国家,在中国,年龄在65岁以上的人口已占全部人口的12.6%,这个数字在英国已接近20%。新冠肺炎使得在病毒面前最脆弱的老龄化群体再次受到关注。
近年来,关于艺术对老人的健康福祉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有越来越多认同的声音。英国的艺术和文化机构已在此领域积累了不少经验,包括如何联动健康和社会部门以及学术研究机构,共同为老年人启动相关的项目。在中国,历来就有老年人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包括一些参与性艺术活动的深厚传统,然而大部分的艺术机构还未投身到这个不断变化的领域中来。
今年6月,我们机构中国艺术组策划了首个“中英创意老龄化线上圆桌会议”,开启这个话题在国内的讨论,连接中英在此领域的相关机构。得益于英国创意老龄化主要支持机构之———巴林基金会的资助,此项目原本将以面对面交流互访的方式进行,但由于疫情不得不转为线上,我们希望借此在中英专家和参与者之间,开启一场关于创意老龄化及艺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的对话。
当时会议中有82位嘉宾包括5位英方讲者、4位中方讲者以及来自国内文化艺术机构、学术研究机构、社区中心、中医研究机构及其他老年健康发展机构的代表。这些参与者交流了信息,探讨了全球老龄化这一社会现象所带来的不断加剧的挑战。
作为信息交流的一部分,我们将巴林基金会的出版物《环游地球八十个创意老龄化项目》报告翻译成了中文。该出版物介绍了全球八十个创意老龄化项目,这些精彩的实例,对我们认识全球创意老龄化的发展很有帮助。
我也希望大家有机会登录我们的“艺述英国”微信公众号,下载这份报告。希望在不久的未来,可以在下一个版本的报告里面读到关于中国创意老龄化项目的精彩内容。
我还想跟大家聊一个问题,在疫情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无论在中国还是英国,大家开始更多地谈论关于心理健康以及幸福感等话题。
全世界成百万人因疫情原因不得不居家隔离和保持社交距离。数周数月的隔离,无法从事任何我们喜欢的社交活动,也没有办法与他人互动,这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很不自然的。疫情引发很多关于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担心,隔离、失业等等不确定性使一些人感到孤独、抑郁、焦虑,所有这些情绪虽然令人痛苦不堪,却比我们期待中的更为常见和普遍。
上个月我们翻译了同样来自巴林基金会的《创意思维》报告,这份报告是由基金会主席大卫·卡特勒本人亲自撰写的,分享了2018年到2020年间英国在艺术与心理健康领域的收获和实践。
刚才我所提到的这份报告,将带你进入一个探索英国艺术的旅程,从口语诗歌,戏剧,音乐,到跨界艺术,全部都包括了。我们希望这份报告对中国从事艺术与健康发展的人士有所启发,我们也盼望有机会能在艺术与心理健康方面分享更多新知,鼓励更多创新。我们现在虽然还无法完全预知,在办公场所、中小学校、大学持续关闭的情况下,疫情将对成百万居家隔离者的心理健康将带来怎样长期的影响。我们可以确认的是,艺术对于人们重建和恢复信心、重新与彼此连接,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你不但能在我们的网站和社交媒体上找到以上提到的这份报告,还能获得其他许多关于无障碍艺术和包容性艺术的信息。在此我想提一个网站:无障碍艺术国际(Disability Arts International),它是一个由British Council 设计和提供内容的英文网站和电子报,同时也为残障人士提供无障碍浏览选项。网站上包含了丰富的案例分析、各国实践介绍、合作机会、工具包、影像资料,即有如何使艺术项目更加无障碍的实例,而且也有全球无障碍艺术家和包容性艺术机构的实践分享。
为了发展和贯彻残障的社会模式,让包容的态度逐渐深入人心,我们需要全方位地做到以人为本。希望在此次活动地激励和调动下,我们能共同推动这个社会向一个更为包容的方向迈进一步。
好的非常感谢大家,也谢谢此次星空艺术节邀请我来发表演讲。谢谢!
蔡瑛
Cai Ying
中央电视台《社区英雄》执行总导演
演讲主题
《社区英雄》:
传播公益理念,汇聚人性美好
各位好。
我们的节目(《社区英雄》)是2012年引自南美的节目,我们从创办初期就是一个国际化、两岸三地电视人参与的多元团队,有英国队制作人、英国灯光师等等。
团队在研发初期做了本土化研发,然后成了《社区英雄》现在的样子。Marry老师是我们节目的顾问,大家特别熟悉的《正大综艺》就是她引进中国的。导播团队来自台湾,都是非常专业团队。我们节目是跟外拍合作单位共同合作制作,我们总导演程工(《舌尖上的中国》)是非常温暖的男士,大家也可以通过他的作品看出来。
我们样态就是千人互动,通过这一个人和一千人共同跳一支舞传播公益理念,节目在播出第二年就获得28届亚洲电视大奖,当时有来自不同国家的40位评委,对我们的节目评价:通过节目看到中国真实社区的一个状态,质朴而感动。
我们就是讲一个好故事,用八年时间,记录90个公益项目,90位社区英雄,还有好的公益机构成全,我们实现千人传播,学习、家庭与工作关系都会进入传播当中来。
为什么能达到这个效果,彼此建立心理认同和社会信任?大家看到这个为一千人做的舞蹈造型。这个是急救240的造型,是湖北实验医护大学生的一个项目,这个公益项目在生命最关键240秒实施心脏复苏,让心脏再次蓬勃跳动。这个英雄现在已经毕业进入工作岗位,仍是湖北一家医院手术室护士,在疫情爆发要求进入发烧门诊开始最早救援,学校知道后邀请她到学校为学弟学妹演讲,也很受鼓舞。
急救“240”造型寓意:在生命最关键的240秒内实施心肺复苏,让心脏再次蓬勃跳动
这个是北京的一个社区组织团队做的舞蹈造型,希望普通人和残友共享社会,有平等的机会融入社会,平等呼吸,平等享受阳光。之后我们也做过很多爱心项目。比如深圳的苏大姐是残疾人,她得到家人爱护能走出阴霾,了解到残疾人身体康复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是陪伴。所以她也帮助很多人组建家庭,在深圳千人舞蹈大会组织了一场真实的非常盛大的婚礼。
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项目造型寓意:希望和普通人一样,有平等的机会融入社会,去平等地呼吸,平等地享受阳光
还有六届的张新宇,他是一个海外留学归来的青年学者,是优秀的公益人。最开始他对参加千人舞蹈拍摄还比较抵触,因为千人舞蹈必须邀请一千人支持他,他觉得很难,给大家添麻烦。这个过程中有非常大的波折,他自己也比较委屈、焦虑。但是拍完之后他在当晚发了一条微信给我,同时在朋友圈发布这条信息。他说“:上过最重要的一课,是不应该孤军奋战,而是要站在大家中间,去求助、然后得到帮助,再记住自己得到的善意,把它传递给下一个人”。
我们每次看都很感动,为什么从开始的抵触到最后这么大的转变?这个过程当中他得到参与人的支持,比如说男孩默默递给他一瓶饮料,还有一个小姑娘说:“你们做的事情太伟大,如果我有一天毕业能不能参与你们的一员,成为陪伴农村的孩子,给他们一些性教育方面普及,如果完成了我会觉得非常骄傲。”
这是我们节目的影响,联合16家基金会,共筹集公益金超过1500万,支持90个社区公益项目,拍摄84场千人舞蹈,辐射人群非常广泛。我们收视率一直持续走高,吸引了非常多年轻观众,后来我们也跟平面媒体合作。2017年我们研发出来另外一个版本,在千人舞蹈做了张越访谈,没有千人舞台的样态,但是是行走在公益前沿的倡导者。
目前我们的三个版本和人物版,横向和纵向都可以涉及到,让更多人带动公益,让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今年疫情当中,我们用央视频做了“大家说公益”、“疫情中的公益人”。
我们作为公益节目,关注到疫情当中全民参与公益的力量,我们邀请社区英雄、好的公益机构,我们对他们人物和故事进行报道,目的就是有你有我,整个系列就是记录抗疫的代表,通过他们行动和故事让更多人看到这种人性美好汇聚的光芒,这是我们一些节目的片断截屏。
我们节目邀请了公益基金会给项目支持,后来为了支持基层公益,我们成立自己的英雄基金。有多家优秀的公益基金会和爱心企业家,这几年有组织社区英雄户外和线上活动,在北京、深圳、西安都有举办,联合社区、学校等做一些宣传。“在路上发现更好的自己”,这个活动也得到我们老牛兄妹基金会大力支持。
我们还有一些线下的分享会,另外有英雄基金会有成长计划、种子计划,给最基层的英雄会有一些包括技能在内的培训。比如如何完成文案创意,如何把公益故事讲的更好,如何去募款,这个在一线公益人中非常受欢迎。以前我们觉得孤独和无助,发起这个计划我们可以相互往前走。未来希望大家推荐好的英雄种子和社区英雄,能更适合《社区英雄》这个舞台给大家展示。比如说我们有资金支持,还有重要赋能培训,有一定的经验、一定的影响力,如果他遇到资源、技术和事业的瓶颈,我们能帮助跟他一起去突破。这是英雄基金秘书长和专家给我们节目的定位。
《社区英雄》是达到公益级别的节目,是为了呈现而让大家看到,看到才会理解,理解才会关注,关注才会帮助,从而才会理解和包容。
谢谢各位。
张烈
Zhang Lie
清华⼤学⽆障碍研究院孤独症康复研究项⽬部主任
演讲主题
用数据决策:
构建有效的康复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
大家好。
我本身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同时在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负责孤独症项目康复部。很高兴有这么一次机会跟大家分享我们的一些工作内容。刚听了各位老师的介绍和讲解,非常受启发,也非常受感动。
我们可能是聚焦在一个特殊的群体当中,就是孤独症这个领域。我们现在在做的事情是希望建立一个数据的体系,能够更好的为孤独症儿童康复和孤独症康复教师培养做一些贡献。
目前科学界还没有给我们孤独症病因准确的答复,所以我们也觉得这个工作实际上充满挑战,有很多很多难题。我们都说孤独症患者是千人千面,在面对这样不同特征的小孩的时候,我们需要凭自己的经验去做出各种各样的决策。但是,因为他没有一个关于病因准确答案,所以形容我们的工作是拼没有原图的拼图,充满很多不确定性。
我们试图和一线康复工作者去讨论他们所碰到最主要的困难,大家经常会提到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仍然是刚才我们所说的,就是因为在全球范围之内,目前科学界还没有给我们一个关于孤独症病因的确切答案,当然有些科研的结果证明了他可能有一部分是跟基因异常,或者基因突变有关。比如有研究或者有数据证明,当一个家庭或者一对父母有一个孤独症孩子的时候,第二个孩子他患孤独症的概率相对会比较高。
除了基因原因,还有一个可能原因是孕期或产后的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有研究证明高龄产妇生的孩子比正常孕龄段生的孤独症风险更高。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是无法有数据准确的证据来证明到底是基因原因、孕期原因还是其他原因,或者多种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目前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确切的一个答案。
第二个方面是至今无法治愈。加拿大在2018年有公布数据,而国内也有相关研究,即2019年有一篇文献发表说国内的患病率在1%,这是和国外的数据相似的。所以,据估计全国孤独症有1000万甚至更多。
关于孤独症的第三个难题,是由症状本身特质造成,我们说它是一种广泛性的发展障碍。我们可以看下面这张图的右侧,这是一个叫做自闭症自身的官方网站,从这张图中可以看到有些代表孤独症谱系的核心症状,在正中间有两个深蓝色的圈,他们是社交障碍和孤独障碍,而另外这些的特征相对次要一些,有些是焦虑或者语言障碍。
一般来说医生在做诊断的时候,最重要是看中间两个指标,同时小孩还会有各种各样其他方面的症状,会有注意力缺陷,语言发展迟缓等等。还有一些比如说因为这样一些症状。
还有一些生理上并发症,如免疫缺陷或者感觉失调等等,这些都会在不同的小孩身上发生。我们面对的孤独症个体都是非常独特的个体,就是他的症状可能是症状谱系里面某几种组合而成。
所以我们说孤独症患者千人千面,即使是一对同孪双胞胎他们的表现也不一样,这也给康复教育带来非常大的困难。因为有这三个难题的存在,我们在提供康复教育服务的时候会觉得非常困难、非常有挑战性。好在经过国外、国内几十年研究的,大家还是找到一些规律,这个规律目前来说是大家基本遵守的原则,是循证康复实践,而这种行为首先第一个是我们要使用循证康复的方法。
我们这种康复训练经过一些证据的证明它确实有效的,然后找到这样的一些方法之后,要充分了解并且包容个案以及家庭这样一个需求偏好,然后第三方面我们觉得很重要的是要做出基于数据的决策。从掌握方法到考虑个案不同的特点,到最终做出基于数据的决策,这个就是我们目前采用的方法。
什么是循证康复的方法?我们可以了解一下美国孤独症中心,在2015年发布的标准报告中,有科学循证能够针对的22种孤独症群体。其中有科学取证干预方法,在这样14种干预方法当中,包括一些像自然情境教学法,像自我管理等等这样一些不同的行为疗法方式。这14种康复方法,有13种基于行为科学,非常地相似。在2014年美国职业发展中心发布的报表中罗列了27种,有25种方法也是基于循证康复,基于行为分析这样一个科学研究方式,这比较适合我们对这个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能够起到科学的应用。
我们刚才讲到很多行为分析,这个行为分析、行为科学到底是什么呢?它就是根据这个应用行为来分析白皮书上的一些官方定义。它也是一门科学,依据行为原理来制定康复策略,用以改善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同时,我们要做很多实验,控制变量变化,从而确定行为改变的原因。可能就像黑箱,不知道内在机理怎么促成输入和输出变量,但是可以通过统计哪些输入环境变量,最终导致行为改变,从而形成一个统计数据,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种系统、有理论基础的科学。
有了这样一种方法体系,如何在我们的康复教育当中,或者说在我们培训康复教师中能够发挥作用呢?我们觉得非常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个数据的支撑。我们在这样一个大数据的时代,我们有非常多的信息化手段,基于数据决策,也就有了非常好的工具和方法。
比如说当我们接受一个小孩,他一进入康复机构,实际上我们做的第一步就是要对康复人员,对这个小孩做到足够理解,为了做到足够理解,就需要对他进行一系列评估。这个是叫做VB—MAPP里程碑评估结果,绿色的点就是这个小孩达到的分数,大家看到的就是实际上我们评判一个小孩的能力,他的维度是非常多不同的方面,这也就应证我们说,看到每个小孩表现都不一样,就看到工作复杂性。
通过这张图表可以很直观看到这个小孩优势在哪里,不足在哪里,我们通过哪些方面去提升他的能力。除了这个技能培养之外,我们面对孤独症小孩,他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我们说的问题行为,但是每个小孩会出现问题行为的情况都不一样,我们要通过这样的方法来了解,通过这样一个功能分析方法来知道这个小孩出现的行为,并分析会跟什么有关。
这张图表现的问题行为,从绿色、紫色之黄色、红色。绿色比较正常,越往下到红色就是一种攻击性的行为。这个横坐标说明小孩在哪种情境下会出现这样好的行为,或者说不好的行为。每个小孩的反应不太一样,在张表里头会看到针对这个特定小孩来说,需要吸引关注的时候他会觉得不被关注,而他需要关注的时候,他的问题行为会突然之间达到一个很高的值,也就预示着比如说我们针对这个小孩,我们需要更多地通过一种方法,让他觉得始终在被关注,他的这个问题行为就会大量减少。
所以,当我们在实施过程当中看康复方案是否有效,可能不能是这个老师自己说,也不是父母来说,也不是小孩来说,原则上我们还是应该由数据来说。所以,当我们对这个小孩采取一些有效干预之后,我们也要把它量化为一种图表的方式,比如最左边是当不受关注的时候,他有问题的行为在不断地累计。当我们通过一种合适的方式吸引他,让他觉得他始终在受到帮助,进行有效干预之后,这个有问题的行为曲线变的平缓,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可以来量化这个小孩的一些行为以及我们对他采取干预的有效性是否得到了保障。
从更宏观角度上来讲,因为每个小孩的行为可能有不同维度的评判,我们在一个机构里面干预三个月甚至到半年的时候,我们应该要考虑这种课程或者安置程序是否能够满足他的需求。早期一般会做密集的康复,能力变好转的时候,对于好转到什么样的程度我们需要一个相对科学的判断,到了这个程度我们就可以给他提供比较宽松的环境,从早期密集到密集+融合预备这样的一个环境。当我们有更多数据可以判断是否融入到我们的普通儿童群体中时,我们实际上是把他放入一个融合预备的环境当中来,他适合在哪个环境也需要我们有一定数据进行支撑,而不是完全凭老师的个人感觉,因为老师个人感觉可能会受到他经验、能力、各个方面的影响,就怕有一些不可观情况出现。
数据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决策,也可以很好地服务于我们的个案。我们在其中也做了小的实验,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张表其中一个实验的案例。在这里我们想到,我们对小孩康复训练其实是分为很多小的环节,而我们把这个离散单元的教学之间的间隔短一点好、还是长一点,我们做了实验。间隔从一秒增加到五秒,不同的小孩当然会有不同的变化,但是也从中能够总结出一些规律。间隔从一秒变到五秒,间隔比较短的时候小孩的总体上来说,他反应的正确率,在面向比较难任务的时候,他的正确率会比较高,或者他的负面行为相对比较少。
当间隔时间变长了之后,在面向简单任务的时候差别变化不大,但是面向比较难任务的时候,他的反应的速度或者说他问题行为的曲线相对来说会比较多一些。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改善教学,告诉康复老师不同单元之间,他应该保持在什么样的间隔,可以能够比较好的起到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一些在全国用VB—MAPP助手的用户,了解全国孤独症的重视程度和需求强度,以及在全国分布的情况,这样也可以让大家从这个全国的角度上来了解到一些有用的一些数据和经验。所以,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做一线的康复教学或者培训时,我们每个老师都会通过这个过程积累很多经验,但经验只是自己的经验,那么他就很难高效的来进行传承和复制。而当我们把我们的经验转化为数据,让这些数据指导我们决策,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把我们的专家经验、把这些成果让我们的事业做到效益最大化,能够让我们康复教学效果能够做到最好。
这实际上是非常难的行业,充满挑战也充满机遇。但是,我觉得有了现在这种新的技术手段,这样一些更好的政策引导,我们相信我们可以携手一起搜集更多的数据,让这些数据也能够帮助我们做到更好的培训、教育甚至政策。
谢谢大家,这个就是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一些内容。
○星空艺术节 线上展映○
腾讯艺术 持续展映中(7.25-8.8)
《虚幻之物》
7月25日 19:30上线
弥合鸿沟舞团(Stopgap Dance Company) 作品
※2019年Dancescreen Award(舞蹈银幕奖)15分钟以上银幕编舞奖得主
※舞动、接触、呼吸,残障舞者与非残障舞者一起不断探索身体边界及其可能
※以身体之力刻画丰富的内心世界,以无声交流的暖填补空间的空
※本作品将有由本届艺术节“包容倡议大使”卢靖姗录制配音的声画描述版于7.29 19:30上线。
《渡夜》
7月26日 19:30上线
CCN2-法国格雷诺布尔国家编舞中心 作品
※以流离失所的移民童年为中心,借柔软而有力的舞动重新审视流亡主题
※地域的流放造就内心的流放,思想的迁徙紧随空间的迁徙
※移民儿童与专业舞者同台共舞,舞动的身体与水面的涟漪共塑现实与回忆的联结
※《渡夜》是伸向他者的手,是倾听陌生人的耳朵,是让剧场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惊险旅行。(菲利普·诺瓦塞特,法国国家舞蹈剧院)
《生育纪事》
7月27日 19:30上线
北京木兰花开社工服务中心
中央戏剧学院文学系戏剧策划与应用专业
联合创作
※非虚构社区剧场作品
※基层女工们的生育口述史,自身生命故事的真情演绎
※以女性生育隐痛,映照性别、家庭、城乡之间的社会区隔;以朴素剧场表达打破“不可说之苦难”,以社区集体创作弥合舞台与生活之界限
《无可沉默》
7月28日 19:30上线
德国提克瓦剧院(Theater Thikwa) 作品
※探索不同语言间的沟通秩序,以幽默巧思重构理解与误解
※巴别塔式无望的语言混乱,还是不同沟通技巧的调和合作?
※一场语言、音乐和舞蹈的研究之旅,通往思想可被聆听之地
长按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观看
爱心助力
↑扫码支持包容性艺术↑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
第二届星空艺术节整体发布
法国舞蹈大师杰罗姆·贝尔专访
星空艺术节是中国首个以包容性艺术为发展方向的非营利艺术节,秉持公益之心,平等之志,关注心灵成长、探索艺术疗愈、传播包容艺术,为残障人士、特殊群体提供艺术化展示平台,希望通过艺术,增加不同国家、不同社群、不同背景的艺术创作者与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倡导同一片星空下的人与人之间、社会公众与特需人群之间的相互关注、包容、友爱,以削减社会偏见、传递艺术能量为使命。
第二届星空艺术节团队
总策划 陈奕裕
总策划&制作总监 葛慧超
总策划&品牌总监 卢亚
影像总监 苏家铭
制作经理 多多
节目经理&国际联络 孙悦星
宣传经理 李大汪
项目统筹 施雯
主视觉设计 汪圆清
平面设计 朱舒阳
微博与短视频运营 周阳
影像与直播团队
自在影像导演 李政
直播业务负责人兼摄像师 崔向广
直播摄像师 孔威麟
摄影师 邵振亮
后期 刘德意
传播 应雅卉
录音 王长洋
卫星技术与太空展示支持 九天微星
志愿者团队
英语翻译 王亦斌
德语翻译 黄正
法语翻译 李宬悉
日语翻译 张倩如
视频编辑 刘嘉琪、刘颖、周姜屹
茶话会联络 一娃、骆筱红、王宇斯、小乐
平面协作 尹子辰
公号协作 小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