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问起大人的往事,每个回答都串起鲜活的历史 | 我的家族史
寒假里,餐桌边,大人和孩子们一般聊些什么呢?这个冬天,我们想邀请孩子们和家人聊着往事过年。延续今夏的酣畅写作,三明治文学社将再度开设“我的家族史”工作坊,面向11-13岁的小作者,用两周时间,和孩子们一起,重新认识最熟悉的家与家人,并借由个人与家庭的经历,看见历史波涛、时代洪流。
9-11岁,希望尝试自我书写的孩子,则可以加入“我”的表达、“我”的博物馆工作坊,从拥有的物品、喜爱的地点、珍藏的秘密、难忘的人与事入手,捡拾自己的记忆闪光,锻炼从日常中发现创作乐趣的“写作肌肉”。
在传统的国学和语文教育中,聊起“历史”和“家族”,很容易出现一种极宏大的话语,动辄发扬什么、传承什么、铭记什么,似乎历史书写的尽头必然有一座丰碑,家族历史也不例外。可在我的童年时代,家族史从来不在书简中,反倒在灶台边,叙事的开端,不是祖上名流,家风端正,而是奶奶和朋友夜半藏在被筒里打梭哈,外公和同学下训后去老乡家“偷”西瓜。
年纪越长,灶台边的谈话越少,长辈年事渐高,故事也越说越短了。疫情期间,一个中午,我在洗碗,奶奶站在旁边,讲她小时候乘黄包车的事情。我忽然想,如今的小朋友爱不爱听这些故事?他们有没有机会和家人谈起这些事?为什么家长常忧心同孩子无话可说,孩子却又抱怨不能理解大人?当孩子们一头撞进青春期,学习和生活的压力裹住全家人,这些属于家庭的故事是否会被封在过去,也许暂时,也许永久?这是些多么精彩的故事啊!要是大人们忙得来不及往回看,就委托孩子们写下来,不是也很好吗?
说干就干。在“我的家族史”工作坊中,我们已经和几十位年少的家族史作者一起,写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家族故事。虽说是写家族史,我们却反复打破“家庭”的结构,脱去每个成员的家族称谓,关注到每一个切切实实的人,让在家族树上不同位置的人可以彼此平视,用全新的眼光彼此打量。每一次和家人的对话,固然是追溯,但话语不必总那样端庄,心情不必总那样肃穆。孩子们笔下的父母长辈,虽成长于不同年代、不同地域,都有着同样新鲜的生活气,多得是青涩、稚嫩、可爱。
记得当时是一场文艺演出,前一天晚上所有人都去烫好了头发。那天晚上是真的挺艰辛的,所有人都得捧着头发睡觉,不然第二天就给压平了。……由于是穿裙子,母亲自己又穿了一条黑色的安全裤。但是这条安全裤很松,勉强撑着才能不让这条裤子掉下来。到了学校,所有人都画好了装,上了后台。听我母亲说,当时她们是手勾着手站成了一排,唱着“请把我的心,带回你的家”,跳着整齐的舞步上了台,台下的观众们十分热情,给她们打起了节奏。在跳的时候,母亲尽量把动作做小,不然,安全裤就要掉下来了。转圈,后仰,手举起来,跳起来!还有,表情管理。母亲说:“这可能是我‘舞蹈生涯’中救场救得最好的一次了……“
——紫楠
那时条件还算不错,奶奶在爸爸生日时,给他买了一个日本进口的索尼无线电收音机。要知道,那时候一个小孩要是有了一个索尼牌的收音机,就像现在脚上穿了一双科比亲签的篮球鞋一样稀奇。第二天,爸爸就神兜兜地把收音机带去了学校,炫耀给全校的同学看。但是估计是被兴奋冲昏了头脑,他竟然在上课的时候听收音机,还忘记调低了音量,被老师当场抓住,并要求让家长自己来领,据说老师当时自己在办公室还与同事们一起“分享”了这个宝贝。后来,就因为被没收收音机这事,爸爸还“吃”了好几个鞋底板。
——嘉轩
黄昏时,妈妈经常从窗口望下去,期待着外公下班。每次看到外公远远地从办公楼方向走回来,手中捧着两个铝制饭盒,一个装满菜,一个装满饭,都是从食堂打回来的。这时妈妈会在窗口兴奋地大叫:“爸爸,爸爸!”晚饭后,妈妈会坐在小板凳上看电视,那台电视是黑白的,只有两个频道,是外公自己空余时间参照图纸组装的。而外公则在隔壁的工作室里忙碌着,捣鼓做些小东西。妈妈记得有一阵外公每天制作大功率收音机到很晚,有时妈妈坐在一边,抱着最爱的娃娃玩具看着外公锯木头、焊接电子元件。那个工作室有点乱,地上到处都是锯下的木屑。有时,妈妈在一边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等她醒来时,不知道什么时候外公已经把她抱到床上睡了。
——子易
无需刻意要求,孩子们便自动开始探寻父母作为“父母”以外的经历和身份——写家族史到最后,如果妈妈仍旧只是“妈妈”,那倒没什么意思了,我们鼓励孩子去追问,她身为人,身为她自己的意义是什么。因此,孩子们或许一度认为,家人都是自己最熟悉的人,却纷纷在写作中,发现了许多崭新的、有趣的陌生。“对爸爸妈妈感到好奇”,这话说来有几分奇怪。可要是大家终日在同一屋檐下,竟对彼此缺少这种健康的好奇,那岂不是容易相看两厌嘛。
当然,孩子们的书写也并不拘于小处。倒不如说,家族史作为一种历史,本身就不是囿于玲珑的故事。家族史的“宏大”,其实是来源于每一个个体的人所经历的时代,而在写下这些家族故事前,孩子们对相关历史事件多数还不了解。有些历史出现在他们的课本上或科普读物中,却停留在数字和“专有名词”,背得了,也不解究竟。
好在,人是历史的容器,家人长辈倒出亲历的大小事,也就倒出那些年代的影子。爸爸妈妈、外公外婆,都是活生生的人,通过他们的个人经历来认识每一个时代的流向,重温每一段历史,都会比背下历史书上的数字更直观,更鲜活。
在1958年的反右运动时,有一天,一位老师身后总跟着几个学生,他们高喊:“右派分子,右派分子!”而那个老师就一声不吭地往前走。当时外公不理解,后来发现她被划分为右派。当时外公很喜欢那位老师讲课,不理解老师怎么突然变成右派分子了。
——子易
姥爷乘坐火车去新疆当兵是在1974年12月28日。当时那趟火车不分站票和坐票,是因为这是一趟载货的火车。当时座位比较少,能不能坐上好位子全靠上车时间的先后。火车里十分拥挤,人满为患。姥爷基本上看风景来消遣时间。当时窗外只有一大片的戈壁滩,沙子与石子混合交错。当时饭菜都是当兵的厨师长给他们做饭。睡觉时姥爷将毯子和枕头搭成一张简易的床,就躺在上面睡着了,就这样过了七天七夜,终于到达了吐鲁番车站。但准确来说,就只有几个破烂不堪的房子和几条铁轨。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略显突兀。
——牧琛
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有一个特点——他们的父母都在铁四院工作。同学们都住在单位安排的房子里,因为改革开放之前人们对住房是没有产权的。这意味着住在房子里的人一旦离开单位,就必须上交房子。
——洳萱
在妈妈高中升大学的时候,她本来是可以被保送到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但正好遇上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了,外公外婆觉得太危险了,就放弃了这次机会。
——雨嘉
于是,每一次作品分享,都成了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史的一扇窗:上山下乡、改革开放、恢复高考、闯南洋、南斯拉夫大使馆遭轰炸、申奥成功……如果不问这些事,在这一代孩子的生活中,部分历史已遥远得接近“不存在”,可要一旦提起来,他们同家人也颇有话讲。比起背历史年表,家人的口述更能让孩子们理解,这些历史是如何改变了过往亲历者的人生。
历史叙事,从来不是因那些“宏大”的话语而深远。它是这样汩汩地从每一个参与者的记忆中流淌出来,密密地交织。不必怀疑,孩子们是捡拾记忆丝线,编织故事锦缎的好手。他们所能做到的,或许比成年人能够想象得更多。和他们一起创作,是对“教学相长”的最佳体悟。
暑期工作坊最后一天,昊儒完成了《隔湖》。他在前言里讲:“家族史就是把一件件的小事当作历史的碎片,拼凑出一个个时代的模样。”是啊,我们的初衷就是这样。
夏天即将告终时,我们给孩子们留言——
冬天来了,期待更多小作者来到我的家族史工作坊,和我们一道提起笔来,借新春假期与家人桌边长谈,拢住风波里的沙,搭一座属于自己的家族故事之塔。
年纪更小一些的孩子们,则不妨先从自己写起。用全新的角度观察“我”,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我”,磨练一双从生活中发现精彩瞬间的眼睛,尝试用文字挖掘生活琐细中的故事性,将自我的感受与外在的世界在文学中联结起来。“我”的表达与“我”的博物馆,也期待你来一起探索有趣味、有情绪、有温度的日常生活。
自我书写三部曲
我的家族史
重新认识家与家人,解读“我”的归所,追溯“我”的来处。
适合年龄
11-13岁
工作坊亮点
1、作为“我”的表达工作坊的延伸,家族史工作坊将写作视野聚焦于家庭,借由个人与家庭,窥见历史的变迁,探讨更大的世界和时代议题。
2、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将通过家庭成员的求学、搬家、工作、婚姻等重要事件,勾勒出家族的迁徙与变化;围绕住宅、动物、书信、家人谈话等主题,探索并书写家族今昔生活的苦与乐;寻找个人经历、家族历史与时代变迁的关联,理解社会和历史环境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工作坊内容
1、通过共读萧红、林海音等作家的自传性作品,解析个人史、家族史的写作方法。
2、每课围绕一个主题,打开孩子们的创作思路,将复杂的家族史拆解为循序渐进的章节。
3、创作过程中,实物实地、图文资料与回忆、访谈相结合,练习以不同方式收集写作素材。
4、以时间或空间为线索,缀连写作主题,完成一篇千字以上的完整家族叙事作品。
工作坊时间
共2周,10次,共25小时
线上工作坊
1.20-1.24和2.9-2.13 13:30-16:00
1.20-1.24和2.9-2.13 16:00-18:30
“我”的表达
每一个“我”的碎片都重要,都值得被书写,被看见。
适合年龄
10-11岁
工作坊亮点
1、在这个以个性表达为核心的工作坊,孩子们将以“自己”为话题,着眼日常生活,在交流分享中发掘自己最独特的一面;
2、在引导下,孩子将共读以“我”为主题的长篇传记和小说选段,尝试从个性、回忆、经历、喜恶等多个层面出发,用文字为自己画一幅“自画像”,打破套路,向内挖掘,进行有条理、有重点的个人书写。
工作坊内容
1、精选共读篇章,涵盖北岛、林海音、马克·吐温、比尔·布莱森等中外作家。
2、主题探讨孩子最熟悉的人、事、场所,打破套路,向内挖掘,进行有条理、有重点的个人书写。
3、用“我的脑库”“我的惊奇”“只有我知道”等丰富有趣的练习让孩子们从自身出发,记录这个时代的童年。
工作坊时间
共2周,10次,共25小时
线上工作坊
1.20-1.24和2.9-2.13 9:30-12:00
“我”的博物馆
小小的日常物品上,住着大大的回忆,收集它们,放进“我”的博物馆吧。
适合年龄
9-10岁
工作坊亮点
这个关于“我”的工作坊,是写物,也是写人。孩子将在老师的引导下,共读中外知名作家的散文作品,体会从物品出发,写人写事的创作思路,理解小处亦可做文章的道理,继而写下有趣的生活片段和回忆。读写与讨论结合的工作坊,有利于孩子培养观察细节的主动性,寻找富有个性的语言和联想,摆脱描写物品时千篇一律的修辞方式。
工作坊内容
1、选篇涵盖苏童、王安忆等作家的作品。
2、实物观察与现场讨论激发相结合。
3、取材于生活,每次完成一篇关于日常小物的创作,以物写“我”。
4、除篇章习作外,孩子也会运用图鉴、诗歌等形式进行表达。
工作坊时间
共2周,10次,共20小时
线上工作坊
1.20-1.24和2.9-2.13 10:00-12:00
1.20-1.24和2.9-2.13 13:30-15:30
1.20-1.24和2.9-2.13 16:00-18:00
报名方式
如果您是我们的老学员可咨询自己的阅读导师。
如果您是我们的新朋友,请扫描二维码,添加亚芹老师咨询。
推荐阅读
写作没素材?来“自我书写三部曲”工作坊挖矿